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三年级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时间:2017-03-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三年级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轴对称图形”评课记录孙庆:《轴对称图形》这节课宋老师能够充分理解教材,大胆挖 掘创造使用教材。教学过程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教师 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采取"折一折,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的能力。

王晓燕:课一开篇让学生玩贴眼睛的游戏,贴过眼睛看似滑稽的 图片中已经隐含了对比:两个大小不同的眼睛的对比,学生的感受是: 不美观,很滑稽。接着又出示了蜻蜓、树叶等图片,学生的感受:很 美观,很漂亮。将不对称的眼睛和一些对称的图片先后出示,形成鲜 明对比,学生在对比中初次感受到了:对称美。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 新知。

许海燕:教师语言表述要准确。在这部分知识中隐含有四个概念: 对称、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和对称轴。在课堂上宋老师和学生都多 次出现了口误,比如“花瓶是对称图形”、“这棵大树也是轴对称的” 等。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前者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反映一个图形的特征,后者是对 两个图形而言,反映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孔祥燕:宋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给展示的图形分类, 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在操作中研究让学生实践操作,逐步体验轴对称 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操作的方法,将轴对称图形 与实际生活相融合。学生乐在其中,在“玩”的过程中学生智慧的大 门也正被宋老师悄悄的打开。寓教于乐,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是一 种不错的教学方法,值得学习! 付德花: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宋老师评价自然,恰到好处。学 生不矫揉造作,朴实自然。对于板书也是精心设计,极富艺术。教师 关于对称图形,对称轴等知识的板书罗列层次清晰,富有创造性。

王琳:《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教师能够充分理解教材,大胆挖掘 创造使用教材。教学过程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 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采取“折一折,拼一拼,分一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交流、 操作的能力。

杜玉兰:孩子的指尖上跳跃的是智慧与创造。宋老师的这节课最 大的优点就是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发现对称轴,创造美。

这里要给崔老师提个建议:学生的创造成果应当进行展示。这不仅是 对创造者本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也是给其他学生互相学习的机会。

在展示的时候若能再加上老师激励性的评价肯定会使学生信心大增 刘丽:在练习中,王老师组织学生有层次地开展了一系列练习,通过折一折、判一判、找一找,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能正确判断 给出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效的让学生巩固了对轴对称图形的 认识,加深了印象。通过逐层的练习,学生认识了什么样的图形是轴 对称图形。

崔雅利: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创作一副美丽的对称轴图形并剪 一剪的活动,使学生不知不觉的感觉到,在我们身边的很多物体平面 也是可以看做轴对称图形的,由此更加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和对知识的 巩固。

李海秀:有了形象的感知,又从中得到有效的信息,掌握事物的 特点。这时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折一折、说一说,并组织交流观察到的 图形的特点,再配上形象具体的媒体演示,从而自然地引出轴对称图 形的概念,学生经过“操作一观察一概括一认识”的学习过程,自主 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

韩建新:宋老师的教学准备是非常充分的,从课件的制作、到剪 纸、以及学生上课用品(剪刀、水笔等)都是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工作 态度是非常认真的。

本课的课堂容量大,练习形式多样,学生动手 操作参与程度高。

伊亚东: 最后出现的著名的风景建筑等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欣 赏对称美的,因此,在课件上可以出现对称轴,并且闪烁几次,加深 学生的感性认识。

总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缺憾而美丽。今天宋老师的课堂虽 然也有一些缺憾,但并不影响这堂课整体的美,因为教学永远是一种 缺憾的艺术。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追随完善、不断在生成的缺憾中 逐渐走向成熟,走近完美的。

三年级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陈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这一课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是一节不错的数学课,作为听课老师,收获很多,谈几点感受: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陈老师紧紧围绕“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这个问题,对这节课精心设计,通过辨一辨、找一找、猜一猜、摆一摆等几组活动来探究,使学生经历“感知——操作——体会”的过程,突出了重点,让学生在层层深入中得到真知,尤其是在学生“摆一摆”的活动中,学生自己摆出了沙漏形的轴对称图形,显示出学生的原创和智慧。

2、在类似“轴对称图形”这样的小学中年级几何概念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做到有的放矢。小学中出现过的某些几何概念,初中将重新表述,没有什么本质

三年级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上的差异。如梯形的定义,小学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初中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我们的教学必须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着眼于让学生感悟。

3、对一些几何概念本质的呈现可以适当简单一下,以“角的认识”为例,二年级学生认识角时,是以直角为基础,认识钝角和锐角,没有明确的度数范围;四年级学生认识角时,不但有了角的度数范围,还增加了平角和周角,学生认识几何概念是有阶段性的!

陈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非常好,引导的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1、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教学中,老师设计了多种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教师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使教学更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3、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到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通过让学生折一折、摆一摆、做一做等具体活动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体验。

陈老师在讲解笑脸部分时,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让学生去总结,轴对称图形不仅观察图形,还要观察图案,这样下面判断国旗时估计就不会出现混淆的现象。

三年级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评课稿

本课教学重点是使学生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趣。在课的导入时,出示飞机图,奖杯图,蝴蝶图,问学生这些图有什么共同特征?设计此环节,可以引起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回忆,并对对称轴的画法我为学生作了示范,说明对称轴一般应画成点划线,提出本节课重点研究对称轴,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新授时,教师让学生折长方形纸的对称轴,一开始,学生只折了一条对称轴,教师问了学生还可以怎么折?,学生又折出了一种,教师分别展示了两种折的方法,有一个学生说还有,沿对角线折,教师让他折出来给大家看后,排除沿对角线折的方法,学生明白了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然后研究怎样画长方形的对称轴,让学生自主发现、找出规律:量出长度,并取中点再画。教学“试一试”时,因为有了探究长方形对称轴的基础,所以放手让学生尝试折纸、作图。大部分学生找出了四条对称轴,还有小部分学生只找出了两此文转自 条。在评讲时,通过操作,提高了后进生的认识。后面的练习是重点让学生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但是学生找不全,甚至把第2题的第四幅图也认为是对称图形。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图形让学生折一折,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不只一条。并概括出是正几边形就有几条对称轴。并强调学生要规范地去画。效果还可以。

 好的地方:

  1、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通过折纸发现每个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的条数);

 2、让学生应用知识、迁移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例如:由画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找对称轴的条数类推出正多边形的称轴的条数,最后让学生设计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有待改进之处:

1、教学方法单一,无论是例题还是练习都是让学生折、画,花费时间太多,导致时间不足,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各个环节平均用力,时间安排不合理。

 

标签:认识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轴对称图形教学评课稿 三年级轴对称图形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