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生活 > 正文

文化与生活题

时间:2017-05-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文化与生活习题

2014-2015学年度肥乡一中高二政治

文化与生活试卷 第I卷(选择题)

1.某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信息被关注和转发,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社会公众参与街拍、慈善基金参与救助、警方调查核实??“关注产生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由此可见() ①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影响文化的力量 ②文化的力量深深根植于信息传递过程中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④文化交流是永葆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截至2010年底,广东人均GDP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过7000美元,基本“富之”。下一步更重要的是“教之”,以教开智,以文“化”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说明

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②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④文化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A.①④ B.①③C.②③D.②④ 3.下列选项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①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③与④ D.①与④

4.曾著有《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作品的作家王海鸰被誉为“婚姻第一写手”。她认为婚姻会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国的情况是,结了婚,对方就不能有隐私了,只要有隐私,就是不爱我了。在美国,夫妻双方都有人格上的尊重,给对方心灵保留很大的空间,夫妻双方如果查看对方的手机,他们会引以为耻。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西方的交往方式优越于我国的交往方式

5.黄帝陵祭祀具有丰富的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下列关于黄帝陵祭祀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作为一种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②对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探索中华文化之源有独特作用 ③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④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深刻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体现了()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试卷第1页,总9页

7.《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这得益于各地对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我们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是基于()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质力量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某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缕缕色彩,青涩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该留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

③校园社团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④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9.礼仪是交往的产物。“客随主便”是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时有礼貌、有涵养的表现,可在欧洲人看来,“客随主便”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维方式,他们最怕听中国人对他说“Up to you!(随您的便吧)”。这主要说明了() A.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B.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D.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男嘉宾安田因为心动女生没有回答“为人民服务”而拒绝她,并引用哈佛一条校训来表明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决心,“Enter to grow in knowledge,depart to better serve the country and the kind(入学是为了更好地增长知识,毕业是为了更好地回报祖国和人民)。”据此回答题。

10.校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田身为哈佛学子,因为受校训影响在毕业多年后仍然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着每一个人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环境 ③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④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1.上述材料还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A.潜移默化的 B.积极主动的 C.润物细无声的 D.深远持久的

12.“要想剪除旷野的杂草,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启示我们() A.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美德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D.应该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13.我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现代,却出现了许多至今罕有其匹的大作家、大诗人、大书画家。这说明() ①先进的文化源于发达的经济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亦步亦趋的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试卷第2页,总9页

④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14.扬剧出自江淮,江南的清柔与江北的朴实,孕育出《双下山》《种大麦》般的清新风格。川剧出自巴蜀,重庆的火辣味道和云贵的奇谲风俗催生出“变脸”“喷火”般的瑰丽色彩。这最能说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5.“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人类创造的产品就是文化 ③文化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④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6.在文化生活中,下列选项中“基础”一词用的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社会实践是基础 ②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世界性是基础 ③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继承是基础

④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政治是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7.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陕西村”。村民是一百多年前从中国的陕西、甘肃逃到这里的回民,已从当年的三千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万人。他们对内依旧用陕西方言,仍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原汁原味的陕甘风俗。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中() ①文化影响的潜移默化特点

②他们继承了中华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③文化影响的深远持久特点

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19.国际联盟曾以“大象”为议题悬赏征文,英国人拟定了《英国统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的题目,法国人提交了一篇《象的恋爱论》的文章,意大利人哼着《象呵象呵》的诗句,而波兰人则写了一篇《波兰的主权与象的关系》的政见。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C.文化差异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D.文化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20.我们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看重“实在”、“直来直去”、“实事求是”、“大恩不言谢”、 “刀子嘴豆腐心”的价值。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间也信奉“不批评、不抱怨”的价值。西方人对你的赞美之辞,你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对你礼节性尊重的表示。

试卷第3页,总9页

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的交往方式的差异 B.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C.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差异

21.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和地区每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以上时,就进入汽车社会。我国将可能从数量上进入汽车社会先进行列。“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历史上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等的起源、特性、种族载体都迥然不同。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让欧洲文明席卷全球。直到19世纪,拿破仑战争结束,重新整合后的欧洲以英国为中心,经过工业化,实现了产业升级,随之而来的,也是全球文化的严重失衡。这表明() A.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D.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23.2014年7月9日,新闻出版总暑公布《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总体要求下,新闻出版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8246.4亿元,较上年增长9.7%;利润总额1440.2亿元,较上年增长9.3%,这表明() A.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24.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C.传统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 25.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6.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由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开学第一课》旨在启迪全国中小学生拥有梦想、实现梦想,坚定信念努力实现中国梦,以此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的这一举措说明()

试卷第4页,总9页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曾载文指出,美国利用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垄断地位,通过在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来兜售本国的文化产品,贩卖其生活形态。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文化攻势和意识渗透,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抢占文化产业制高点的深远意义。这个表明()

A.文化是政治的集中表现

B.世界各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来抓 C.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文化竞争 D.美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28.“电影大片”控制人们的视觉、舆论,“炸薯片”控制人们的胃,“电脑芯片”控制人们的创造性和文化安全。以美国好莱坞大片、洋快餐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现象警示我们() A.文化已成为政治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B.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C.文化霸权主义主导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D.必须警惕文化领域的霸权主义,维护文化安全

29.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这是因为()

①文化日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②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关键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的交融与交锋是文化竞争的重要表现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30.第2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将在山东省历城二中进行,为此历城二中举办了生物学科普知识活动年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唱响了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③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④主旋律文化活动在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人们迫不及待地收拾行囊,尽管车票紧张,尽管工作繁忙,也无法阻挡回家的路。回家,让我们即刻就出发。”这段描写急切回家过年游子心情的文字表明() ①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无形的、非强制的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消极被动的、毫无目的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2.文化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激励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和100部优秀影视剧。这是因为优秀文化能()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决定人的实践活动

试卷第5页,总9页

篇二:2012文化与生活高考题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一、选择题(保留了原题号)

(12安徽卷)8.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北京卷)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答24、25题。

24.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5.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广东卷)30.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广东卷)31.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重庆卷)35、2012年3月24日,农历三月初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海内外万余名炎黄子孙汇聚一堂,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这是

A、典型的民间封建迷信活动 B、传统的人文艺术表演活动

C、海内外华人共同参加的宗教活动 D、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的纪念活动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选择题

(12北京卷)26.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12福建卷)33、下列选项能体现图10漫画寓意的有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2天津卷)11.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12山东卷)22.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

动漫剧日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

文化与生活题

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刨新的根本途径 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12山东卷)23.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2课标卷)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糟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广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12分)

【答案】:

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12北京卷)截止2011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已达1.8万多家,遍及全球178年国家和

地区。

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4)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6分)

答案

(4)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2广东卷)3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制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 ,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

进去”的认识。(11分)

答案

(2)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3分) 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它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2分)

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

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3分)

④通过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它文化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3

(12江苏卷)37.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冶)。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令人忧心的问题。

传统节日文化由主题、习俗和仪式等组成,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许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 目前,一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淡漠,更喜欢过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他们对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感到繁琐,对诸如贴春联、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的内涵认识模糊,甚至对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主题缺乏了解。

(3)端午节即将到来,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吸引中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3)主题活动示例:以“重读《离骚》,追思屈原冶为主题的阅读节。

活动意义: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

(12课标卷)21.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转载自出国留学网,请保留此信息。)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安徽卷)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篇三:文化生活综合试题

文化生活

【专题考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请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④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2.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D.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下图为刻于明朝初年、悬于黄山市西递慈善堂的“孝”字。该字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便由人变猴的意蕴。回答第3题。

3.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可见

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B.孝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D.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

4.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与北京“福娃”相比较,二者在形象上各自不同,在承载和传递文化的任务上也各有侧重。观察两幅图画,下列对于“海宝”与“福娃”认识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是对世界文化的借鉴和传承

②二者都是在兼收并蓄中对中华文化进行了发展与创新

③二者的差异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④二者的设计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 D. ①③④

5. 2009年10月1日的国庆阅兵仪式上,出现了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照片。孙中山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A.善良朴实 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艰苦朴素

6.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学科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学科

7. 用现代动画技术制作的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获得了上海炫动卡通卫视2008年度收视排行的年度特别奖,同名动画电影也取得了高达8500万的票房。这主要说明,为人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应当

A.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B.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制作

C.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 D.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8.2009年,内地与台湾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为中华民族带来深厚的文化气息,这标志着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正在走向纵深。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有

①宋祖英等明星在台湾参观访问②大陆高校大学生和台湾青年大专学生协会的交流活动 ③《步辇图卷》等国家文物在台湾展出④易中天准备文化讲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9.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功不可没 ②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③囊括了大量外域文化 ④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12.文化具有创新性,照抄照搬、照葫芦画瓢,或刻意模仿都谈不上创新,而只是一种没出息的“文抄公”的不光彩行为。拜倒在前人的脚下,也是没有出息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文化的发展要求创新,借鉴他人与前人只能停滞不前

B.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没有创新能力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

C.抄袭、模仿、拜倒在前人的脚下是没出息的

D.创新对于文化的发展来说,比积累更重要

13.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体现了

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 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4.北京奥运会场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15.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16.2009年10月1日的国庆晚会将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自信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国庆晚会历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① 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 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 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 阅读文化地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18.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A.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 ②③

19.众志成城是民族的成熟,百姓高贵是历史的正常。当苦难酿造出大爱大智,更心怀敬畏;祖国永恒,人民至上!”这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诗体现了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青年是最有生命力的群体 ④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史诗期濒临失传。为使这—优秀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回答20—2l题.

20. 党和政府的做法体现了

A.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C.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的保障 D.对少数民族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支持

21.上述材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 ①④

22. 北京菊儿胡同住宅楼的设计,参照了老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又吸收了现代公寓楼的优点,既包含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又满足了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使传统的居住模式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四合院渐渐成为记忆的北京,菊儿胡同的设计成了一个样本。这充分说明

A.固守文化传统肯定没有市场

B.传统的艺术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C.传统建筑不适合以个人为中心的现代家庭

D.继承加创新是传统建筑艺术永葆魅力的关键

23.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不仅吹响了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号角,而且在宗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史学、美学等各个领域涌现了一批思想巨人和传世大作。这说明

A.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B.社会动荡不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文化繁荣

C.文化的繁荣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D.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偶然性

24. 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表明

A.艺术创作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标签:文化与 生活 文化生活漫画题 文化生活半期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