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诗词 > 正文

生命的诗词

时间:2017-03-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生命的诗词

描写生命的诗句描写生命的诗句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 

2、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作者:佚名

3、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生气通天论》 

4、世谓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试以物类验之,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论死篇》 作者:王充

5、墨家之论,以为人死无命;儒家之议,以为人死有命。言有命者,见子夏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言无命者,闻历阳之都一宿沉而为湖(;秦将白起坈赵降卒于长平之下,四十万众同时皆死。《命义篇》 作者: 王充

6、人莫不以其生生,而不知其所以生;人莫不以其知知,而不知其所以知。《侈乐》作者: 吕不韦及门客撰

7、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命禄篇》作者: 王充

8、命当贫贱,虽富贵之,犹涉祸患矣。命当富贵,虽贫贱之,犹逢福善矣。《命禄篇》作者: 王充

9、故命贵,从贱地自达;命贱,从富位自危。《命禄篇》作者: 王充

10、命与时也。命则不可勉,时则不可力,知者归之于天,故坦荡恬忽。《命禄篇》作者: 王充

11、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祭十二郎文》作者: 韩愈

12、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祭十二郎文》作者: 韩愈

生命的诗词

范文一:

摘要:中华诗词继承古诗文脉,充分发挥汉语的诗美特质与艺术潜质,在体现民族审美情趣的基础上,继雅开新,接轨当代文艺思潮,建立诗人与读者盟约,必能永葆其蓬勃的生命。

百年浮沉录

1918年胡适之先生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断言:“我想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固然不能不从破坏一方面下手。但是我们仔细看来,现在的旧派文学实在不值得一驳……因为这二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死文字决不能产生活文学。所以中国这二千年只有些死文学。”他在《文学改良刍议》――一篇用“死文字”写的“宣言”中坚持“文当废骈,诗当废律”。直到晚年在《胡适之口述自传》中仍说:“骈体文有欠文明”、“是中国语文的蛮夷化”、“(是)中国中古时期的杂种”等等。就这样,在胡适之及其同志之士的大力鼓吹下,挟着欧风美雨的优势,开辟出白话文的一方新天地,同时也建立了几乎牢不可破的排摒多元的话语“霸权”。六十年来,旧诗被主流文学所摒弃,几乎成了不可接触的瘟疫,成为遗老遗少“迷恋骸骨”的代名词。这些都是我们这辈人所亲经亲历的事实。在这种强势的白话文高压下,甚至连柳亚子先生这位诗坛飞将也不自信了。他在1944年写的《旧诗革命宣言》中说:“旧诗必亡”,“平仄的消失,极迟是五十年以内的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在风狂雨酷、鱼龙惨淡的半个多世纪里,备受煎熬的古诗群体仍在顽强地坚持着、守护着古诗的文脉,并以自己的声音呼应着时代的风雷,而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三十年代创办的《词学季刊》,首开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词学之风。在牒谱、词乐、词律、词艺方面取得空前突破之时,还发表了大批忧同伤世、针砭时弊的佳作。涌现出像刘永济、夏承焘、龙榆生等杰出的学者和词家。一些优秀的诗人还获得当局的大奖。如邵祖平的《培风楼》集获得教育部一等奖。唐土虬的《同声集》、《入蜀稿》等抗日诗词也于1943年与冯友兰、王力、曹禺、赞_孝通、周培源、华罗庚等同获教育部褒奖。至于新文学界的巨子如鲁迅、郭沫若、闻一多、郁达夫等也创作了一批大受推崇的旧体诗词。据华钟彦《五四以来诗词选》所收,即达四百余家。刘梦芙《二十世纪中华同选》入选词家838人。词作七千余首。另据胡迎建的《民国旧体诗史稿》所述:此时仅南社诗人即多达千家以上。天津曹镶蘅主持的《采风录》(刊于《国闻周报》)连发旧诗五百期,被誉为“近代诗坛的维系者”、“诗坛的重心”。其数量质量都令人为之刮目。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双百”方针得以贯彻,久受压制的传统诗词获得解放,顿呈井喷现象。中华诗词学会现有会员一万五千余人。地方各级的会员、诗友约在两百万人左右。以湖南泪罗为例,现有诗同人口六千八百余人,出版的个人诗集124部。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举办的诗词歌咏会,参加者多达二万五千人。其“骚坛诗社”的活动曾见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网络诗词尤为活跃。2003年建立的《中华诗词论坛网》已拥有会员四万三千余人。诗词网站的主题帖子总数达900万条之多。诗词之热,正在持久升温,成为文化阵线上一道越来越美丽的风景。

打不死的神蛇

新加坡的诗坛泰斗潘受先生曾说:“中国古诗是打不死的神蛇。”毛泽东也说过:“旧体诗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因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它何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我以为同以下特点有关:

首先是神奇的汉字。作为古诗载体的汉字,它是人类语言文字中独一无二的天才创造。它具有象形、会意兼及某种程度的标音(如形声字)之特点,而且还有着超常的稳定性、灵活性与呈网状辐射的构词功能,以及词类活用等语法特点。因而最宜于表现意象,能为它提供多元化的文本与广阔的想象空间。美国语言学家范尼洛萨是这样评价汉字的:“(它)充满动感,不为西方语法框死”,“诗的思维通过暗示来工作……使它孕育,充电,自内发光。在汉语里,每个字都聚存着这种能量”,“(它)充满感性信息,接近生活,接近自然”(以上均见《汉字作为诗歌媒体》)。安子介先生在《劈文切字集》中更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是拼形的文字,学了汉字能使人更聪明”,“汉字是发展联想的积木,开发智商的魔方。”郑敏认为“汉字能直接传达文化的感性与智性的内容……是中华文化的地质层。”(《语言观念必须革新》)以上论述极富启发与创见,很符合汉字的特点。就以“人”为例,其篆意像臂膀腿胫之形。“从”字像二人相随;“比”字像二人相密;“北”字像二人相反;“化”字像二人相倒,一正一反,变化之意;“仁”像二人相合,引申为仁德之义。用极简括的造型变化,表现如此丰富深刻的意蕴,可说是天机进发的创造。1693年康熙皇帝应利玛窦之请为宣武门教堂撰联云:

无始无终 先作心身真主宰:

宜仁宜义 聿昭开济大权衡。这副对联表达了他对上帝与人生的觉解,充满哲思妙谛。因而大获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的赞赏。李鸿章出使英伦,为维多利亚女王祝寿,在纪念册上题词云: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全用老杜成句。上赞英皇,下切中国,可谓天设地造,妙不可言。使英伦政治家与学者名流无不为之倾倒。上世纪的顶级诗人庞德,在谈到意象派的创造,从不讳言汉字对他的影响。他说:“我要译中国诗,正因为某些中国诗人把诗质呈现出便很满足。他们不说教,不加陈述”。他把“从运用浓缩明彻文化面的并置,到应用中国字形结构作为其诗的内凝涡漩力”作为其重要的艺术经验。他的代表作《地铁车站》:

人群中出现了那些 脸庞

潮湿黝黑 树枝上 花瓣就是运用中国诗中常见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凸显空间的对位关系的成功例证。

其次是韵律的魅力。古诗的平仄韵脚,将汉语的顿挫回环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沈德潜云:“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说诗啐语》)叶恭绰亦云:“第文艺之有声调节拍者,恒能通乎天籁而持人之情性”(《古槐书屋诗序》),的确如此,诗词声情之美,既可悦听动情,又能强化记忆、有裨构思和欣赏,大增其美感。相似内容,有无韵律之助,高下立判。比如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茅盾、殷夫、孙用都有译本。茅盾1923年译自英语的文本是这样的:

我一生最宝贵:/恋爱与自由。/为了恋爱原故,/生命可以舍去。//但为了自由的原故,/我将欢欢喜喜地把恋爱舍去。而1929年殷夫译自德文的文本则是:

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四行有韵的古诗使原诗精华尽出,几乎有口皆碑。韵律感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诗的基本要素,甚至积淀为根深蒂固的本能与潜意识了。试想王敦高吟阿瞒的“老骥伏

枥,志在千里。”以铁如意击打唾壶的豪情悲慨;东坡居士泛舟赤壁叩舷而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时的出尘风度,是何等令人神观飞越。此外,如诗艺之超妙,诗论之精深,诗风之普及,以及其美听易记、有助风雅等特点,都使它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我想这大概就是其历劫不衰而常葆蓬勃生机的重要原因吧。

别开生面话诗坛

百年诗坛虽潮起潮落,但总是不断地向前推进着。早在二十世纪之交。诗界内部即已涌动着革新的潮流。梁启超就是“诗界革命”的早期倡导者。他说“欲为诗界哥伦布,玛赛郎,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夏威夷游记》)又云:“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饮冰室诗话》)这里所说的“旧风格”,是指形式格律而言的。梁氏的主张是在保持固有形式的框架内,革新其内容、他与“犁庭扫穴”的胡适之不同,走的是一条渐进的“继雅开新”之路。当时颇受欢迎,风气所被,名作迭出。如康有为的《出都留别》: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气势是何等轩昂壮伟。梁启超的《太平洋遇雨》: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劫余人物淘难尽,又抉风雷作远游。虽经困厄而不坠其擎云气概,同是伟人襟抱。另如金松岑的《屈原》:

饮沆餐霞意自哀,三闾情种不仙才,

远游已涉青云上,犹为家山雪涕来。严复的《人才》:

人才鹦鹉能言日,世事蝤蛑换壳时:

如此风潮行未得,老夫掩泪看残棋,以及柳亚子的《空言》:

孔佛耶回付一嗤,空言淑世总非宜,

能持主义融科学,独拜弥天马克思无不想落天外,震灼古今,堪称诗林奇作:此时的词坛亦异彩腾骞,各具胜景、如吕碧城的《金缕曲??纽约自南女神像》:

值得黄金范,指沧溟,神光离合,大千瞻恋。一簇华灯高擎处,十狱九渊同灿是我佛,慈航舣岸……花满西洲开天府,算当时、多少头颅换?铭座右,此殷鉴这是何等的境界、笔力,与何等超迈的历史眼光,

夏承焘先生的《玉楼春??观国庆焰火翌日同马一浮、谢无量乘机南归》:

归来枕席余其彩,龙喷鲸??呈百态。欲招千载汉唐人,共俯一城歌吹海。

天心月胁行无碍,一夜神游周九塞。明朝虹背和翁吟,应有风雷生謦咳。此词作于天安门观礼归来的飞机之上。缩千秋于一瞬,纳万象于毫端,自古词林,无此境界。

寇梦碧的《水调歌头??献给南极考察队勇士》:

鹏翼藐沧海,飞渡向阳轮。凿开长夜混沌,人外辟乾坤……两万里涛狂吼,十二级风怒扫,龙性岂能驯。打破八寒狱,放我浩然春。词作于1985年我国考察队建成长城站时。健笔振迅,真有笔雄万夫之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些诗词都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诗歌杰作,可是却都被打人另册,长期见弃于主流文学之外,这难道公平吗?除此之外。新文学的一些主将如鲁迅、郁达夫、闻一多、郭沫若等,也都创作了一批深受大众欢迎的旧体佳作。最为吊诡的是坚决反对旧诗的胡适之,仍不时技痒,写了一批旧诗。据唐德刚说,1960年胡适之把新写的《冲绳岛上口占??赠钮惕生先生》交给他。诗文如下:

冲绳岛上话南菁,海浪天风不解听。

乞与人间留记录,当年朋辈剩先生!并催他抓紧“与钮惕老联络,赶快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胡适口述自传》)更有意思的是,胡适之在《谈谈适之体诗》一文中坦承,他用《好事近》词牌填的《飞行小赞》就是“胡适之体”,并说:“(这)不是新路,只是我试走了的一条老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反了一辈子旧诗的胡适之先生,却没有能走出旧体诗的“阴影”呢?还是毛公泽东最痛快、本色。他对陈毅说:“少时不为新诗,老来无兴学。觉旧诗词表现于感情较亲切。新诗于民族感情不甚合腔,且形式无定,不易记,不易诵。”(《夏承焘学词日汜》64年12月21日)。至于毛泽东本人的诗同。以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胸襟气度施之于笔墨,其境界之高远,影响之深广,自不待言。在那万马齐晴的年代里,他的作品成了撑起诗坛天宇的大柱,发挥了延续一线生机的巨大作用。

粉碎四人帮以后,围步更新,百花齐放。传统诗词重获生机。特别是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以后,各地诗会、诗社如井喷一样涌现。诗词刊物遍地开花。几乎凡有井水饮处,都有吟咏声。二十多年来,学会从理论建设与创作交流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国性的理论研讨会开了二十三届。它正本清源,就当代诗词的地位与作用、继承与创新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提出了“倡今”“知古”,“求正”“容变”的主张。并号召诗人们适应时代、深人生活、走向大众、做一个发挥艺术个性、表现时代风采的歌者。二十年间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有的作品已编人教材。如刘征的长诗《红豆进行曲》被刻石立碑。有的诗词风行海外,如赵朴老的汉俳,风行日本。甚至深得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的激赏,他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时接连不断地写了一百首汉俳。通过大赛来激励创作,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许多名作就是这样产生的。如王巨农的《观北海九龙壁》:

久蛰思高举,长怀捧日心。

也曾鳞爪露,终乏水云深。

天鼓挝南国,春旗荡邓林。

者番堪破壁,昂首上千寻。通篇比兴,以龙为喻,来写小平南巡的重大历史意义。此诗举重若轻,浑化无迹。这就是1992年举行的金榜集大赛的抡元之作。另如甄秀荣的《送别》诗:

南国春风路几千,骊歌声里柳舍烟。

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夕阳”以下两句十四字,空灵荡漾,把凄迷的别绪表现得如此缠绵,以小形大,妙到了毫端,成为传诵一时的佳句。重头巨制如李成瑞的《千人断指叹》写工人安全得不到保障而酿成的悲剧。欧阳鹤的《??基赞》写朱??基总理亲民与刚毅的品格,可谓栩栩如生。马凯的《九八抗洪组曲》写军民同心抗击洪水的大智大勇、气乔山河的史诗性场面,都令人感奋不已。

在传统诗词如何寻根原生态、接轨文艺新潮方面。也有可喜的收获。比如中年诗人蔡世平的《蝶恋花??昆仑兵歌》:

铁色昆仑谁啸傲?血铸黄昏。石垒行军灶。煮个天狼餐饿饱,崖峰队伍鹰呼早。诗人在构思上摒弃了没有棱角的套话,用浓墨重彩凸现景物的原生态之威狞气势。并运用错位、活用与变形的手法强化意象,以大烈度冲击读者的感官,使你为之怦然心动。这类手法在传统诗词中是簇簇生新,带有突破性的。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这是赵翼的名言。吴之振亦云:“两间之气,屡迁而益新。人之心灵意匠,亦日出而不匮。故文者日变之道也。夫学者之心日进,斯日变;日变,斯日新。一息不进,则为已陈之刍狗――盖变而日新,人心与气运所必至之数也。”说得多么透彻!当代诗词在全国诗友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走出低谷,出现了初步的繁荣。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多数情况下,还未能摆脱罔内热闹罔外冷的局面。真正能打动人心、弄潮时代引领前进方向的诗作还是太少了。如何解决好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十分重要,这取决于我们对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之各种元素、层次、发展趋势的正确了解,并通过碰撞、解构和融合而获得发展与创新。我们要大力提高诗人的创作水平,提倡不同流派的竞争。要加强理论队伍的建设,还要培养一支高品位的读者群体。通过三方面的良性互动,努力将当代诗词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盛世倡诗。此其时矣。让普天下的诗人们舒彩笔、吐心声,谱写出金声玉振的诗篇,把当代的吟坛装扮得更加生机勃勃无限光鲜吧!原文地址:摘要:中华诗词继承古诗文脉,充分发挥汉语的诗美特质与艺术潜质,在体现民族审美情趣的基础上,继雅开新,接轨当代文艺思潮,建立诗人与读者盟约,必能永葆其蓬勃的生命。

百年浮沉录

1918年胡适之先生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断言:“我想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固然不能不从破坏一方面下手。但是我们仔细看来,现在的旧派文学实在不值得一驳……因为这二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死文字决不能产生活文学。所以中国这二千年只有些死文学。”他在《文学改良刍议》――一篇用“死文字”写的“宣言”中坚持“文当废骈,诗当废律”。直到晚年在《胡适之口述自传》中仍说:“骈体文有欠文明”、“是中国语文的蛮夷化”、“(是)中国中古时期的杂种”等等。就这样,在胡适之及其同志之士的大力鼓吹下,挟着欧风美雨的优势,开辟出白话文的一方新天地,同时也建立了几乎牢不可破的排摒多元的话语“霸权”。六十年来,旧诗被主流文学所摒弃,几乎成了不可接触的瘟疫,成为遗老遗少“迷恋骸骨”的代名词。这些都是我们这辈人所亲经亲历的事实。在这种强势的白话文高压下,甚至连柳亚子先生这位诗坛飞将也不自信了。他在1944年写的《旧诗革命宣言》中说:“旧诗必亡”,“平仄的消失,极迟是五十年以内的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在风狂雨酷、鱼龙惨淡的半个多世纪里,备受煎熬的古诗群体仍在顽强地坚持着、守护着古诗的文脉,并以自己的声音呼应着时代的风雷,而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三十年代创办的《词学季刊》,首开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词学之风。在牒谱、词乐、词律、词艺方面取得空前突破之时,还发表了大批忧同伤世、针砭时弊的佳作。涌现出像刘永济、夏承焘、龙榆生等杰出的学者和词家。一些优秀的诗人还获得当局的大奖。如邵祖平的《培风楼》集获得教育部一等奖。唐土虬的《同声集》、《入蜀稿》等抗日诗词也于1943年与冯友兰、王力、曹禺、赞_孝通、周培源、华罗庚等同获教育部褒奖。至于新文学界的巨子如鲁迅、郭沫若、闻一多、郁达夫等也创作了一批大受推崇的旧体诗词。据华钟彦《五四以来诗词选》所收,即达四百余家。刘梦芙《二十世纪中华同选》入选词家838人。词作七千余首。另据胡迎建的《民国旧体诗史稿》所述:此时仅南社诗人即多达千家以上。天津曹镶蘅主持的《采风录》(刊于《国闻周报》)连发旧诗五百期,被誉为“近代诗坛的维系者”、“诗坛的重心”。其数量质量都令人为之刮目。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双百”方针得以贯彻,久受压制的传统诗词获得解放,顿呈井喷现象。中华诗词学会现有会员一万五千余人。地方各级的会员、诗友约在两百万人左右。以湖南泪罗为例,现有诗同人口六千八百余人,出版的个人诗集124部。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举办的诗词歌咏会,参加者多达二万五千人。其“骚坛诗社”的活动曾见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网络诗词尤为活跃。2003年建立的《中华诗词论坛网》已拥有会员四万三千余人。诗词网站的主题帖子总数达900万条之多。诗词之热,正在持久升温,成为文化阵线上一道越来越美丽的风景。

打不死的神蛇

新加坡的诗坛泰斗潘受先生曾说:“中国古诗是打不死的神蛇。”毛泽东也说过:“旧体诗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因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它何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我以为同以下特点有关:

首先是神奇的汉字。作为古诗载体的汉字,它是人类语言文字中独一无二的天才创造。它具有象形、会意兼及某种程度的标音(如形声字)之特点,而且还有着超常的稳定性、灵活性与呈网状辐射的构词功能,以及词类活用等语法特点。因而最宜于表现意象,能为它提供多元化的文本与广阔的想象空间。美国语言学家范尼洛萨是这样评价汉字的:“(它)充满动感,不为西方语法框死”,“诗的思维通过暗示来工作……使它孕育,充电,自内发光。在汉语里,每个字都聚存着这种能量”,“(它)充满感性信息,接近生活,接近自然”(以上均见《汉字作为诗歌媒体》)。安子介先生在《劈文切字集》中更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是拼形的文字,学了汉字能使人更聪明”,“汉字是发展联想的积木,开发智商的魔方。”郑敏认为“汉字能直接传达文化的感性与智性的内容……是中华文化的地质层。”(《语言观念必须革新》)以上论述极富启发与创见,很符合汉字的特点。就以“人”为例,其篆意像臂膀腿胫之形。“从”字像二人相随;“比”字像二人相密;“北”字像二人相反;“化”字像二人相倒,一正一反,变化之意;“仁”像二人相合,引申为仁德之义。用极简括的造型变化,表现如此丰富深刻的意蕴,可说是天机进发的创造。1693年康熙皇帝应利玛窦之请为宣武门教堂撰联云:

无始无终 先作心身真主宰:

宜仁宜义 聿昭开济大权衡。这副对联表达了他对上帝与人生的觉解,充满哲思妙谛。因而大获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的赞赏。李鸿章出使英伦,为维多利亚女王祝寿,在纪念册上题词云: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全用老杜成句。上赞英皇,下切中国,可谓天设地造,妙不可言。使英伦政治家与学者名流无不为之倾倒。上世纪的顶级诗人庞德,在谈到意象派的创造,从不讳言汉字对他的影响。他说:“我要译中国诗,正因为某些中国诗人把诗质呈现出便很满足。他们不说教,不加陈述”。他把“从运用浓缩明彻文化面的并置,到应用中国字形结构作为其诗的内凝涡漩力”作为其重要的艺术经验。他的代表作《地铁车站》:

人群中出现了那些 脸庞

潮湿黝黑 树枝上 花瓣就是运用中国诗中常见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凸显空间的对位关系的成功例证。

其次是韵律的魅力。古诗的平仄韵脚,将汉语的顿挫回环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沈德潜云:“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说诗啐语》)叶恭绰亦云:“第文艺之有声调节拍者,恒能通乎天籁而持人之情性”(《古槐书屋诗序》),的确如此,诗词声情之美,既可悦听动情,又能强化记忆、有裨构思和欣赏,大增其美感。相似内容,有无韵律之助,高下立判。比如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茅盾、殷夫、孙用都有译本。茅盾1923年译自英语的文本是这样的:

我一生最宝贵:/恋爱与自由。/为了恋爱原故,/生命可以舍去。//但为了自由的原故,/我将欢欢喜喜地把恋爱舍去。而1929年殷夫译自德文的文本则是:

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四行有韵的古诗使原诗精华尽出,几乎有口皆碑。韵律感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诗的基本要素,甚至积淀为根深蒂固的本能与潜意识了。试想王敦高吟阿瞒的“老骥伏

枥,志在千里。”以铁如意击打唾壶的豪情悲慨;东坡居士泛舟赤壁叩舷而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时的出尘风度,是何等令人神观飞越。此外,如诗艺之超妙,诗论之精深,诗风之普及,以及其美听易记、有助风雅等特点,都使它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我想这大概就是其历劫不衰而常葆蓬勃生机的重要原因吧。

别开生面话诗坛

百年诗坛虽潮起潮落,但总是不断地向前推进着。早在二十世纪之交。诗界内部即已涌动着革新的潮流。梁启超就是“诗界革命”的早期倡导者。他说“欲为诗界哥伦布,玛赛郎,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夏威夷游记》)又云:“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饮冰室诗话》)这里所说的“旧风格”,是指形式格律而言的。梁氏的主张是在保持固有形式的框架内,革新其内容、他与“犁庭扫穴”的胡适之不同,走的是一条渐进的“继雅开新”之路。当时颇受欢迎,风气所被,名作迭出。如康有为的《出都留别》: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气势是何等轩昂壮伟。梁启超的《太平洋遇雨》: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劫余人物淘难尽,又抉风雷作远游。虽经困厄而不坠其擎云气概,同是伟人襟抱。另如金松岑的《屈原》:

饮沆餐霞意自哀,三闾情种不仙才,

远游已涉青云上,犹为家山雪涕来。严复的《人才》:

人才鹦鹉能言日,世事蝤蛑换壳时:

如此风潮行未得,老夫掩泪看残棋,以及柳亚子的《空言》:

孔佛耶回付一嗤,空言淑世总非宜,

能持主义融科学,独拜弥天马克思无不想落天外,震灼古今,堪称诗林奇作:此时的词坛亦异彩腾骞,各具胜景、如吕碧城的《金缕曲??纽约自南女神像》:

值得黄金范,指沧溟,神光离合,大千瞻恋。一簇华灯高擎处,十狱九渊同灿是我佛,慈航舣岸……花满西洲开天府,算当时、多少头颅换?铭座右,此殷鉴这是何等的境界、笔力,与何等超迈的历史眼光,

夏承焘先生的《玉楼春??观国庆焰火翌日同马一浮、谢无量乘机南归》:

归来枕席余其彩,龙喷鲸??呈百态。欲招千载汉唐人,共俯一城歌吹海。

天心月胁行无碍,一夜神游周九塞。明朝虹背和翁吟,应有风雷生謦咳。此词作于天安门观礼归来的飞机之上。缩千秋于一瞬,纳万象于毫端,自古词林,无此境界。

寇梦碧的《水调歌头??献给南极考察队勇士》:

鹏翼藐沧海,飞渡向阳轮。凿开长夜混沌,人外辟乾坤……两万里涛狂吼,十二级风怒扫,龙性岂能驯。打破八寒狱,放我浩然春。词作于1985年我国考察队建成长城站时。健笔振迅,真有笔雄万夫之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些诗词都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诗歌杰作,可是却都被打人另册,长期见弃于主流文学之外,这难道公平吗?除此之外。新文学的一些主将如鲁迅、郁达夫、闻一多、郭沫若等,也都创作了一批深受大众欢迎的旧体佳作。最为吊诡的是坚决反对旧诗的胡适之,仍不时技痒,写了一批旧诗。据唐德刚说,1960年胡适之把新写的《冲绳岛上口占??赠钮惕生先生》交给他。诗文如下:

冲绳岛上话南菁,海浪天风不解听。

乞与人间留记录,当年朋辈剩先生!并催他抓紧“与钮惕老联络,赶快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胡适口述自传》)更有意思的是,胡适之在《谈谈适之体诗》一文中坦承,他用《好事近》词牌填的《飞行小赞》就是“胡适之体”,并说:“(这)不是新路,只是我试走了的一条老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反了一辈子旧诗的胡适之先生,却没有能走出旧体诗的“阴影”呢?还是毛公泽东最痛快、本色。他对陈毅说:“少时不为新诗,老来无兴学。觉旧诗词表现于感情较亲切。新诗于民族感情不甚合腔,且形式无定,不易记,不易诵。”(《夏承焘学词日汜》64年12月21日)。至于毛泽东本人的诗同。以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胸襟气度施之于笔墨,其境界之高远,影响之深广,自不待言。在那万马齐晴的年代里,他的作品成了撑起诗坛天宇的大柱,发挥了延续一线生机的巨大作用。

粉碎四人帮以后,围步更新,百花齐放。传统诗词重获生机。特别是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以后,各地诗会、诗社如井喷一样涌现。诗词刊物遍地开花。几乎凡有井水饮处,都有吟咏声。二十多年来,学会从理论建设与创作交流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国性的理论研讨会开了二十三届。它正本清源,就当代诗词的地位与作用、继承与创新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提出了“倡今”“知古”,“求正”“容变”的主张。并号召诗人们适应时代、深人生活、走向大众、做一个发挥艺术个性、表现时代风采的歌者。二十年间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有的作品已编人教材。如刘征的长诗《红豆进行曲》被刻石立碑。有的诗词风行海外,如赵朴老的汉俳,风行日本。甚至深得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的激赏,他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时接连不断地写了一百首汉俳。通过大赛来激励创作,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许多名作就是这样产生的。如王巨农的《观北海九龙壁》:

久蛰思高举,长怀捧日心。

也曾鳞爪露,终乏水云深。

天鼓挝南国,春旗荡邓林。(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生命的诗词)

者番堪破壁,昂首上千寻。通篇比兴,以龙为喻,来写小平南巡的重大历史意义。此诗举重若轻,浑化无迹。这就是1992年举行的金榜集大赛的抡元之作。另如甄秀荣的《送别》诗:

南国春风路几千,骊歌声里柳舍烟。

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夕阳”以下两句十四字,空灵荡漾,把凄迷的别绪表现得如此缠绵,以小形大,妙到了毫端,成为传诵一时的佳句。重头巨制如李成瑞的《千人断指叹》写工人安全得不到保障而酿成的悲剧。欧阳鹤的《??基赞》写朱??基总理亲民与刚毅的品格,可谓栩栩如生。马凯的《九八抗洪组曲》写军民同心抗击洪水的大智大勇、气乔山河的史诗性场面,都令人感奋不已。

在传统诗词如何寻根原生态、接轨文艺新潮方面。也有可喜的收获。比如中年诗人蔡世平的《蝶恋花??昆仑兵歌》:

铁色昆仑谁啸傲?血铸黄昏。石垒行军灶。煮个天狼餐饿饱,崖峰队伍鹰呼早。诗人在构思上摒弃了没有棱角的套话,用浓墨重彩凸现景物的原生态之威狞气势。并运用错位、活用与变形的手法强化意象,以大烈度冲击读者的感官,使你为之怦然心动。这类手法在传统诗词中是簇簇生新,带有突破性的。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这是赵翼的名言。吴之振亦云:“两间之气,屡迁而益新。人之心灵意匠,亦日出而不匮。故文者日变之道也。夫学者之心日进,斯日变;日变,斯日新。一息不进,则为已陈之刍狗――盖变而日新,人心与气运所必至之数也。”说得多么透彻!当代诗词在全国诗友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走出低谷,出现了初步的繁荣。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多数情况下,还未能摆脱罔内热闹罔外冷的局面。真正能打动人心、弄潮时代引领前进方向的诗作还是太少了。如何解决好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十分重要,这取决于我们对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之各种元素、层次、发展趋势的正确了解,并通过碰撞、解构和融合而获得发展与创新。我们要大力提高诗人的创作水平,提倡不同流派的竞争。要加强理论队伍的建设,还要培养一支高品位的读者群体。通过三方面的良性互动,努力将当代诗词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盛世倡诗。此其时矣。让普天下的诗人们舒彩笔、吐心声,谱写出金声玉振的诗篇,把当代的吟坛装扮得更加生机勃勃无限光鲜吧!

范文二:

热爱生命的古诗词

照镜见白发 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

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

形影自相怜

《金缕衣》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范文三:

让古诗丰润学生生命

小语教材的古诗,不仅能让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且丰富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让学生受到美学的熏陶和感染,进而提高其审美塑美能力,不断塑造其人格魅力。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出自由、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营造氛围,感受诗情

许多诗描绘的离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直观地感受,那么就可借用多媒体中鲜艳的色彩、典雅的音乐,把古诗中描绘的意境直接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形成视觉、听觉上的强烈刺激,自然而然地吟诵古诗来。

如几只引颈高歌的白鹅,孩子们快乐地吟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枝探出围墙的红杏,学生迫不及待地背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看到含苞欲放的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些车面含意深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如当一幅明月图浮现在孩子们眼前,单纯活泼的孩子笑着说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感情丰富的内敛的孩子却吟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学生在这样诗情画意的氛围中目视其画,口吟其声,自然而然地心醉其情。

二、身临其境,欣赏美景

古诗的意境多半藏于字里行间,诗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镜头加工而成,因而并不是逐字逐句解释就能体会诗的意境。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身临其境走入诗意的“画面”中,“赏画”吟诗,把诗景诗情统一起来,让作者当时的情感得以回归,使学生、文本作者、环境实现对话,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许多古诗描摹得美景正是孩子们身边伸手可摸的,如《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杨柳依依的美景;《村庄》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那样童真浪漫的实景,不就在孩子们的身边吗?

那么,何不在阳春三月把孩子们带到绿草如茵的校园,杨柳拂堤的公园,让他们踏着贺知章老先生的足迹,追寻美丽的春风,享受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呢?赏柳吟诗,再画柳赋诗,让学生的情感诉诸笔端,流淌在白纸上,不仅是拂堤的杨柳,更有烂漫的野花,小河的笑涡,翩飞的燕子,欢奔的孩子。古诗盎然的春意便跃然纸上,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还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样,通过适当的引导学生补充生活的情境,填补形象上的“空白”,学生对古诗就形成了丰富的表象,从而身临其境诗中的情景。如《村居》一诗在一年级中学虽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密切,学生已有丰富的生活表象,老师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活动或语言描述帮助学生走入“草长莺飞”的意境中去。身临其境直观地领略诗的美,有效地愉悦了学生的视角,激活丰富的想象,融自然于诗的意境。特别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平面化、形象化的特点,从生活实境中直观欣赏,更能感受诗的美。

三、朗读吟诵,入境入情

古诗之情蕴含于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必须加强朗读,通过反复吟唱,才能入境入情。教古诗要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品味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

如学习《咏柳》一诗,要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要求学生反复颂读,把热爱春天的感情读出来,读着,读着,我惊喜地发现学生愉悦、向上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笔下美丽多姿的新柳,便能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学完全诗后,我再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此刻,学生声情并茂、摇头晃脑,????看着他们的表情,似乎陶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景中,在美好的春光里神游遐想。读后,心中禁不住勃发出一股对春天无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于是,纷纷发言:“啊!春天,我爱你!”“我要为贺知章的《咏柳》配幅美丽的图画。”

四、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学生通过想象和表演,领悟到了“问”字所蕴含的意境美。

五、重现诗意,心同此情

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此时,就需要根据古诗中提供的意象,真实而艺术地再现原诗意境。

在白居易的《忆江南》一诗中,向读者呈现了多个意境:江南的美景是那么深刻地铭刻于心底,明媚的春光里,红日初升的江边盛开着朵朵的鲜花,红似火焰,清澈依依的江水缓缓地流淌????需要教师超越时空,引导学生透过作者勾勒的场景,通过意境的再现,引动学生情感心弦的敏感点。在介绍白居易此时的背景知识外,教师提出了教学要求:走近诗人,成为他的知心朋友,通过学习古诗去了解他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诵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让学生试着从诗句中感受江边的诗人听到了什么?再辅以柔嫩的柳枝被风吹过的沙沙声,在音响效果的作用下,学生仿佛与诗人一起感受到了春天江边的暖意,感受到了江南之美。除了从听觉中感受古诗的意境之外,让学生从视觉上进一步体会古诗展现给我

们的画面,引导学生从“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中体会作者看到的场景,学生潜心会诗,一个个温馨的意象出现在学生眼前:有宽袍大袖的悠然、有茶盅香茗的温润、有水袖轻舞的柔媚,亦有湖光山色的开阔与假山园林的闲适????这不仅是意象的组合,更是对古诗意境的艺术化再现。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

六、把握关键,炼字炼意

诗圣杜甫有两句著名的诗句:“为人性僻耿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课堂上,根据古诗名句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用心去品味古人是如何在“炼字”与“炼意”上下功夫的,就能更好地引领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丰富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老师在教学此诗的时候,只需抓准“留连”和“自在”这两个词的理解,让学生以欢悦、畅快的语言和心情描绘蝶蛱穿行于花丛中翩翩起舞、黄莺自由自在放声歌唱、到处一片惹人心醉的鸟语花香的景象,我想此时学生也和诗人一样,心中荡漾着灿烂、欣喜和自在,当学生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时,学生已经融进并内化了诗歌的意境,对抒发诗人和自己的感受欲罢不能,感情诵读也就水到渠成。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在学生读懂了诗句的字面意思后,向学生指出,据说关于诗句中的“绿”字,作者先后选换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决定用“绿”,成为精心修改诗作的一段佳话。然后让学生分别将“绿”字换成“到”“满”等字,边诵读边比较体会,讨论“绿”字到底好在哪里。结果,有的学生认为用上“绿”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流畅自然,而用上其他的字读起来却缺少这种感觉;有的学生觉得“绿”字既表达了“吹”的动感,同时描写了春风“吹”出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讲解“绿”在古诗中的特定意象——绵绵的思念之情,再让学生思考:“绿”的前面加上一个“又”字,说明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很深切地体会到了诗人无尽又无奈的思乡之情——只隔一水数山,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光流逝,不能回家乡一趟。这感慨之情,多么深重。

范文四:

让古诗在生活与生命中复活

——《在农历的天空下》之

“雨水”课程实录

诸向阳

2月19日,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天空中飘

着细雨,与这个节气倒挺吻合。早晨,我来到教室,与孩子们一道开启了“在农历的天空下——雨水”的晨诵。

我先问孩子们,为什么这个节气叫“雨水”?孩

子们说,因为这个时节下雨比较多。我说,是的。请同学们看窗外,此时不正下着蒙蒙细雨吗?我打开电视机屏幕,告诉孩子们,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我让孩子们说说这几天的天气变化,孩子们说,这几天一会儿热,一会儿冷,一会儿晴,一会儿雨。我说,是啊,“雨水”这个节气是“乍暖还寒”的时候啊!

接着,我跟他们讲了一些谚语,有根据雨水预测

后期天气的,如“雨水有雨百阴”、“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有根据冷暖来预测后期天气的,“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说到后两句的时候,我问他们,今天是“冷雨水”还是“暖雨水”?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冷雨水。”于是,我们约定,到惊蛰时,一定要来验证一下,这谚语是否有道理。

我们还读了两句农谚:“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

春一片宝”,“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从这农谚中可以看出,农民今天在盼着下雨呢,可见春雨对农作物的重要性。这让我们想到了哪一句特别常见的农谚呢?——春雨贵如油啊!这时画面上那颗颗珍珠似的雨珠闪烁着亮丽的光,令人油然而生喜爱之情。讲到“春雨贵如油”,我联系现实生活,稍作发挥。我说,我们国家的许多地区,尤其是河南、安徽,有近百天没有下雨了,麦苗干枯,甚至连人喝水都成了问题,他们多么盼望着下雨啊!但愿“雨水”这个节气里,那些地区能下雨,缓解旱情。

我问孩子们,在你们学过的古诗中,有写春雨的

诗吗?孩子们说,杜甫的《春夜喜雨》。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这首诗:

春 夜 喜 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孩子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不是我们今

天要重点诵读的诗。我在屏幕上出示今天诵读的诗歌:

绝 句

释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我先给孩子们诵读了一遍,然后让孩子们自由诵

读。在反复诵读之后,我问孩子们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我问,为什么喜欢这两句?孩子们说,这句诗写出了春雨、春风的特点。你看,春雨细细的,落在身上不会将衣服弄湿;春风柔柔的,吹在脸上不再寒冷。我让孩子们联系今天的天气谈谈对这句诗的感受。孩子们说,今天的雨确实是“沾衣欲湿杏花雨”;

但今天的风不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因为今天的凤还有点刺骨呢。我出示一幅烟雨江南的图画,杏花雨、杨柳风,多么美的意境啊!我们又一次诵读《绝句》,孩子们也沉浸在这“烟雨江南”的优美意境中。

最后,我给孩子们介绍了雨水后的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也就是说,到这个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晨诵结束了,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

面不寒杨柳风”的优美意境永远留存在孩子们的心中。在随后的一篇《寻找春天》的文章中,许多孩子都引用了这句诗。因为与孩子的生活、生命相联系,古诗不再是冰冷的,它活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范文五:

摘 要:《古诗十九首》抒发了当时文人的生命意识,写出人对生命的深层思考,反映了世事艰难和下层知识分子失意、不遇的种种悲慨,人生如寄、及时行乐成为主旋律。这一主题在我国古代诗人笔下反复出现,已经融入中华民族文人的集体无意识之中,成为原始意象。无独有偶,西方也有类似的表达,大臣比德把人生比喻成冬夜里突然闯进宫殿的麻雀的飞行,稍纵即逝,而过去和未来都是不可知的黑暗。生命短促,人所共感,问题在于如何肯定这短暂生命的价值?屈原给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回答,他砥砺节操,坚持自己的崇高信念,不以自身安危生死为意,用全部生命追求崇高理想的实现,将积极追求人生价值和成就家国大业的人性之美发扬到震撼人心、后人无以能比的高度。纵观历史长河,从一个又一个古人遗留给我们的词句中,现代人或许能获得一鳞半爪的感悟。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生命意识 人生如寄

一、《古诗十九首》对生命的思考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从许多无名而近于散佚的“古诗”中,选择了十九首编在一起。从此,原来处于散漫状态的“古诗”就有十九篇被合在一起,有了一个《古诗十九首》的专名,并很快从萧统《文选》所编的诗歌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个独立单元,继《诗经》《楚辞》以来,成为一种新经典。萧统没有说明古诗产生的时代,但今天研究者多以为是产生于东汉桓、灵之际,仍有可以探讨的余地。诗中抒发了当时人的生命意识,写出人对生命的深层思考,反映了世事艰难和下层知识分子不遇的种种悲慨。社会的动乱、战争的频仍、国势的衰微、文士游患天涯,由此带来夫妻生离、兄弟死别、友朋契阔,从而使相思离乱、生命思索成了主旋律。《古诗十九首》中人的觉醒、诗的觉醒,成为中国“文的自觉”的起始阶段。下面将从《驱车上东门》《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这四首古诗来看当时人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东汉末年,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不修政事,造成群雄割据、彼此混战的局面。再加上天灾瘟疫,民不聊生,起义经常发生,最著名者为黄巾起义。东汉中央政府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处于家国动荡不安、风雨飘摇中的知识分子、失意文人,仕途没有希望,抱负无法实现,甚至个人生命安危也没有保障,更没有能力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他们对人生、生死、生命意义会有怎样的思索和感悟?《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三首《驱车上东门》为我们展示了东汉末年失意文人对生命的思考。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上东门是洛阳东城三门中最靠北的城门,门北为汉代著名墓葬区,王公贵族死后多葬于此,出上东门即是北邙山,故可眺望“郭北墓”。贯穿《驱车上东门》整首诗的都是阴郁悲凉、感伤颓废的情感思绪。从抒情主人公直抒胸臆的叙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位郁郁寡欢的古代文人,坐车出了上东门,抬眼望去,满目邙山墓群,不禁悲上加悲,由是慨叹,“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萧萧”为风吹树叶之声,北风摇撼白杨,既有风撼杨枝、万叶翻动的情状,又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冷落凄清,作者远远望去,见其形,想其声,感其悲,不仅在修辞上形成通感,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完美统一,而且内心的悲凉也与眼中所见情景交融,真是移情入景,触景生情。“萧萧”前面又加上“何”(多么,如此)修饰,更加强了感情色彩的剧烈程度。“松柏”一句看似平淡,但在当时来说,只有富贵豪门的墓前才有广阔的墓道,但是如今“夹广路”的只有谡谡松柏,而人迹难觅,其萧瑟景象与富人生前的热闹繁华是何等鲜明的对比,无论生前是多么的荣华

富贵,死后都是一样的萧瑟凄凉!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使用了“长暮”“如寄”“朝露”等很多意象反复抒写自己对人生悲怆难遣的情绪、对生命哲学的思考:人死后将永远长眠于幽深的黑夜里,千载万年,永远也无法醒来。时光如流水,春秋轮回,四季更迭,无穷无尽;而人的生命,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黯然消失。人的一生就好比寄宿旅店,匆匆一夜,走出店门,便一去不复返;人的寿命也不比黄金磐石般坚固,经不起太多劫难。年来岁去,交相更替,千秋万岁,循环往复,即便是圣贤,也无法超越自然规律而长生不死。

抒情主人公一咏三叹,反复抒发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喟叹,思考着生死问题和生命哲学。既然人生不过转瞬间,连圣贤都无法超越,又不可把握,那么人究竟应该如何面对这样飘忽短暂的人生?我们的抒情主人公给出了答案:“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神仙是长生不死的,然而服食丹药以求成仙长生的,又常常被药毒死,所以不如放纵肉欲和声色,饮美酒,穿华服,及时行乐,图个当下短暂的快活!

《古诗十九首》中第三首《青青陵上柏》、第四首《今日良宴会》以及第十五首《生年不满百》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③;“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滋?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4}

十九首诗中有四首表达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思想,占了百分之二十一,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可见在东汉末年,这并不是诗人的个人选择,而是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家国动乱,很多失意文人不仅对未来和仕途看不到希望,甚至连基本的生存安全感都没有,所以生命短暂、及时行乐的思想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他们通过耽于声色享乐来对抗时代对他们生命与精神的双重打压和戕害,麻木自己内心的痛楚、恐惧和绝望,逃避残酷的现实,并不断发出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喟,这无疑是一种悲剧的人生观,但实际上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诗人们对人生和命运更深层次的思考,对生命的强烈欲求和留恋,对成就一番事业的渴望。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它实质上标志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观点。”{5} 值得指出的是《古诗十九首》之十一《回车驾言迈》也表达了岁月倏忽、人无长寿的思想,“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但是诗人又接着说,“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本诗是《古诗十九首》中少有的从正面立意的一首,诗人感叹人生易老是为了自警自勉,激励自己和世人珍惜时间,努力建功立业,获取荣誉和功名。但是在东汉末年那样动乱不安、生命难保的社会环境下,这是何其艰难。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文人简直难于上青天!所以更多的诗人采取了放弃追求、及时行乐的消极方式。

二、“人生如寄”意象在中国古诗中的重复出现

这种时光荏苒、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不仅流行于东汉末年,而且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同样或类似的诗句,譬如,春秋战国时期即有时间飞逝、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老莱子曰: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故归也。”“人生也亦少矣,而岁往之亦速矣。”(《尸子》)

从东汉时期,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率先在《汉书??苏武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中使用了“朝露”来比喻人生的短暂,秦嘉在《赠妇诗》中发出“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的苦叹。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对人生如“朝露”这个意向的使用更是多不胜数,达到顶峰,究其原因,与当时国家四分五裂、社会动荡不安密不可分。譬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暮,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兮。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令心悲”(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苟必有终极。彭聃不足多”(嵇康《人生譬朝露》);“世务何缤纷。人道苦不遑。壮年以时逝。朝露待太阳”(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之三十五);“命非金石,身轻朝露。”(阮籍《咏怀诗十三首》之十三)“人生何所促。忽如朝露凝。辛苦百年间。戚戚如履冰”(陆机《驾言出北阙行》);“感朝露,悲人生”(陆机《顺东西门行》);“独悲安所慕,人生若朝露”(潘岳《内顾》)。

唐朝李白的诗句中更是不乏喟叹岁月匆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名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从上述众多诗句可见,文人们意识到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短暂,却无法把握自己的人生,无力逃脱这种痛苦,只有在痛苦与无奈中挣扎,这种时候就通过及时行乐来抗击命运的打压,文字中往往采用人生如“寄

旅”,如“朝露”的意象。这一点已经融入中华民族文人的集体无意识之中,成为原始意象。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来源于人类祖先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的经验,“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6}。

三、古代西方对生命短暂的感受

无独有偶,对人生和命运的思索,对人生如寄、无可把握的慨叹在西方也有类似的表达,大臣比德对国王爱德温说:“王上,人的一生就好像您冬天在宫中用餐时,突然飞进宫殿来的一只麻雀,这时宫中炉火熊熊,外面却是雨雪霏霏。那只麻雀穿过一道门飞去,消失在它所从来的严冬的黑暗里。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能看见的也不过是在这里稍停的片刻,在这之前和之后的一切,我们都一无所知。”{7}把人生比喻成冬夜里突然闯进宫殿的麻雀的飞行,稍纵即逝,而过去和未来都是黑暗不可知,渺小而无助的人类如何能对抗莫测的天意和无情的命运?人们何去何从?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四、生命短暂,人生何去何从?

生命短促,是人所共感,问题在于如何肯定这短暂的生命的价值?屈原给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回答。屈原有感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而决意“乘骐骥以驰骋,来吾导夫先路”,力求充当先导,奔驰于时代的前列;他有感于“老冉冉其将至兮”,而“恐修名之不立”,砥砺节操,热爱家国,用全部生命追求崇高理想的实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以自身安危生死为意,坚持自己的崇高信念,“阽余身而危死兮,揽余初其犹未

悔”,将积极追求人生价值和成就家国大业的人性之美发扬到震撼人心、后人无以能比的高度。

生活在和平盛世,以及现代工业和高科技带来的

优厚物质生活中的现代人对人生依然有着自己的心理困惑,甚至精神危机,空虚、无意、异化、迷茫等是很多人的共同问题,答案却无处可寻,高度发达的科学和哲学对此也无能无力。我们不妨纵观历史长河,从一个又一个古人遗留给我们的词句中或许能获得一鳞半爪的感悟。

{1}{2}{3}{4} 曹旭撰:《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上海古籍

出版社年版,第27页,第8页,第10页,第32页。

{5} 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6}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

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7}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作 者:董莉芳,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学比较。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范文六: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现代教育如何利用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呢?我认为应该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古诗---背诵默写”的古诗教学模式,切实落实新课标精神,开辟崭新的古诗教学课堂,使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古诗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确立自己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节课的内容,学生都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理渴望着,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入课题,能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古诗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课前激趣很重要。在学习《静夜思》时,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圆的月亮,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然后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思考古代诗人们常常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情感,《静夜思》这首诗又会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情感。如此激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

二、重视“背景”,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极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

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三、直面经典,感悟意境

1、巧用媒体,融进意境

诗歌教学的归宿在意境,古诗教学更是如此,这种心灵交汇的复合体现情境在诗歌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我们要在学生朗读成诵,充分理解诗词意思,准确把握情感的基础上,根据诗词内容,准备好相应的教具、材料,尽量为学生创设一种比较直接贴切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意境当中,闭目吟诵,感悟意境。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意境感悟,我们可以先播放一段介绍庐山风光的资料片,重点选取庐山瀑布的镜头,声、景、色交融,反复播放,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印象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轻声吟诵,同时播放录有飞流悬瀑似节律的音乐,全诗的意境豁然明朗。

2、驱遣想象,领会意境

古诗教学不能“见槐是槐,见柳是柳”,只有驱遣想象,才能读出诗词背景,读出作者感受,读出画意真情。例如《夜宿山寺》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那个“绿”字意境全出,老师要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的深邃意境,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满足。古诗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所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3、诗画结合,巧悟意境

诗人王维曾经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于抽象思维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多呈现直观思维的内容可加深理解。一幅与学习的诗歌紧密相关的图画,学生不仅可以被画中的景物所吸引,加深古诗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由画出发,进入意境,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学《绝句》一首诗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了一幅《春意图》,画中有黄鹂、白鹭、远山、白雪、茅屋、小舟等等物象。古色古香的画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让学生边读古诗边欣赏图画的时候,我又着重让学生“按图索物”,然后再进一步想一想图上还有什么没有画的,你觉得应该怎样画更为恰当。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不仅很快把诗的内容学习会了,而且阐述了许多见解,互动中进入意境,又感悟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欢之情。

四、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诵读有两层含义:即朗读和背诵。古诗文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体味不到的,要突出“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要以“读”为本,应体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这样一个渐进的朗读层次;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比如配乐朗读、配画朗读、创设情景朗读等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来诵读古诗文。在古诗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悟诗意。

这样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喜爱上古诗,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五、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词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例如,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学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以便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苍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课堂,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诗词朗诵欣赏和诗词表演等活动,使诗词从远古走进现实生活、走进心灵,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实现诗人、作品与读者的精神交汇。同时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学生从背诗、赏诗到作诗,经历了一种生命的快乐。

总之,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尽可能用诗一样唯美的语言演绎课堂,用诗一样的精巧锻造课堂,用诗一样的意蕴营造课堂,用诗一样的激情澎湃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因诗歌教学而充满浓浓的诗意,让学生的精神生命诗意地栖居。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现代教育如何利用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呢?我认为应该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古诗---背诵默写”的古诗教学模式,切实落实新课标精神,开辟崭新的古诗教学课堂,使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古诗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确立自己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节课的内容,学生都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理渴望着,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入课题,能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古诗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课前激趣很重要。在学习《静夜思》时,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圆的月亮,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然后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思考古代诗人们常常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情感,《静夜思》这首诗又会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情感。如此激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

二、重视“背景”,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极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

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三、直面经典,感悟意境

1、巧用媒体,融进意境

诗歌教学的归宿在意境,古诗教学更是如此,这种心灵交汇的复合体现情境在诗歌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我们要在学生朗读成诵,充分理解诗词意思,准确把握情感的基础上,根据诗词内容,准备好相应的教具、材料,尽量为学生创设一种比较直接贴切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意境当中,闭目吟诵,感悟意境。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意境感悟,我们可以先播放一段介绍庐山风光的资料片,重点选取庐山瀑布的镜头,声、景、色交融,反复播放,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印象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轻声吟诵,同时播放录有飞流悬瀑似节律的音乐,全诗的意境豁然明朗。

2、驱遣想象,领会意境

古诗教学不能“见槐是槐,见柳是柳”,只有驱遣想象,才能读出诗词背景,读出作者感受,读出画意真情。例如《夜宿山寺》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那个“绿”字意境全出,老师要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的深邃意境,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满足。古诗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所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3、诗画结合,巧悟意境

诗人王维曾经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于抽象思维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多呈现直观思维的内容可加深理解。一幅与学习的诗歌紧密相关的图画,学生不仅可以被画中的景物所吸引,加深古诗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由画出发,进入意境,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学《绝句》一首诗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了一幅《春意图》,画中有黄鹂、白鹭、远山、白雪、茅屋、小舟等等物象。古色古香的画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让学生边读古诗边欣赏图画的时候,我又着重让学生“按图索物”,然后再进一步想一想图上还有什么没有画的,你觉得应该怎样画更为恰当。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不仅很快把诗的内容学习会了,而且阐述了许多见解,互动中进入意境,又感悟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欢之情。

四、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诵读有两层含义:即朗读和背诵。古诗文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体味不到的,要突出“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要以“读”为本,应体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这样一个渐进的朗读层次;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比如配乐朗读、配画朗读、创设情景朗读等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来诵读古诗文。在古诗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悟诗意。

这样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喜爱上古诗,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五、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词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例如,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学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以便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苍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课堂,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诗词朗诵欣赏和诗词表演等活动,使诗词从远古走进现实生活、走进心灵,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实现诗人、作品与读者的精神交汇。同时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学生从背诗、赏诗到作诗,经历了一种生命的快乐。

总之,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尽可能用诗一样唯美的语言演绎课堂,用诗一样的精巧锻造课堂,用诗一样的意蕴营造课堂,用诗一样的激情澎湃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因诗歌教学而充满浓浓的诗意,让学生的精神生命诗意地栖居。

范文七:

如何让古诗教学体现生命的张力

古诗蕴涵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学生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听身边的教师抱怨:古诗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如何让古诗教学既扎扎实实又兴味盎然?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呢?这样的现状,引发了笔者对古诗教学的思考:

一、疏通晓义,把握尺度

古诗是用古汉语写成的,文言语较多,又由于古诗高度的凝练和跳跃,往往打破了语言恒常模式和组合规则,跟现代汉语的距离较大,而且小学生认知层次较低,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对过去的历史背景与生活环境缺乏认识,这给学生理解古诗、欣赏古诗造成了障碍,因此,学习古诗首先必须读懂,帮助学生较正确地释词晓义。

1.适当了解背景资料

了解作者背景和古诗的写作背景是把握古诗内容的第一道关。诗是诗人思想态度和人生理想的寄托,所以学生应了解写作背景与诗人的心境。例如,解读李白的诗,我们应把握李白积极向上,具有远大理想的思想主旨,唯此才能理解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把握了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脉络,也就抓住了诗的感情主调。

2.准确辨析古今词义

如今的古诗教学由过去的极右(一字一词作分析讲解,把完美的古

范文八:

生命的摇篮——

《生命与水》《古诗两首》同步练习

水不仅构成了生命,而且维持着生命。世界上的生命起源于水,水是生命的摇篮。因此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吧!

一、书写展示台。(3分) 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

二、生字俱乐部。(16分)

1.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6分)

分 泌(mì bì) 循环(dùn xún) 润滑剂(jì qí) ...

人云亦云(yì jì) 弹性(dàn tá

n) 细 胞(pāo bāo) ...

2.读拼音,写词语。(10分)

(1)人的机体产生的f??i( )物和二yǎnɡ( )化碳,通过niào y??( )和呼吸等排出体外。

(2)小明喝了一bēi( )生水,感觉w??i( )有些不舒服,并发生了腹xi??

( ),排xi??( )出了不洁的食物。

(3)那一mǒ( )新绿映在湖面上,一阵风吹来,新绿好像rónɡ( )解在水里了。

三、词语欢乐谷。(17分)

1.请你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4分)

踢 惕

(1)水能( )守护着我们的人体。

(2)每天早晨,爷爷都去早操,可是当做到( )运动时就有些吃力,因为爷爷的腿受过伤。

状 妆

(3)妈妈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 ),因为她非常爱美。

(4)冬天的早晨,窗玻璃上的窗花( )各异,非常漂亮。

2.选词填空。(5分)

范文九:

摘 要: 东汉中后期游宦之风盛行,文人士子为建功立业远游在外。个人的孤独、漂泊,使他们对生命、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古诗十九首》吟唱了这种漂泊的孤苦、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功业无成的失意和及时行乐的感伤之音。

关键词: 东汉中后期 《古诗十九首》 生命意识

一、游子思妇的生命感悟

“《古诗十九首》反映动乱时代失意之士的羁旅愁怀”,“表现这种羁旅愁怀的不是游子之歌,便是思妇之辞”。〔1〕

(一)游子的孤寂、思乡之心。东汉中后期游宦盛行。身为异客寻求不到进身之阶,失意彷徨、无助孤寂,便怀人思乡以慰己心。如《东城高且长》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诗中写一位失意孤寂之客,登高望远,眼前的一切浸染忧伤,建功立业之心无人能识,苦闷无处宣泄,引起对家人的思念:“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渴望夫妻相守两情相悦,以求得心灵的慰藉,如《去者日以疏》就抒发了这种感情。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久居异乡的诗人面对岁月流逝,世路艰辛,满地新坟旧墓,满眼枯松悲杨,不禁悲鸣哀愁。本想衣锦还乡却失意落魄。“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失意落魄借思乡之情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

(二)思妇的惆怅、哀怨之情。与游子诗相对应的是思妇诗,写得深刻贴切,传神逼真。如《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独守空闺的妇人愁苦难耐,因相思而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思念让人心力憔悴,不如努力加餐以养容颜,以待他日能以美的一面与君相会,更显其情之深、情之真、情之切。

“游子思妇之诗表现的是离愁别绪的相思之情,贴切地再现了人间一种真情”。〔2〕《古诗十九首》中游子思妇的感伤是东汉末年社会的真实反映。漂泊在外、落魄无依的游子们借助对家人、友人、意中人的思念,转嫁这种失意、孤独之感。他们在落魄孤寂、迷惘无助之际,没有忘却人间的至性至情。

二、仕途失意的苦闷悲哀

(一)汉末文人的失意与无奈。游子去家万里,最终追求的是建功立业、功成名就,但往往以失意者居多。《西北有高楼》就抒发了这种失意心情。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这首诗是一位彷徨中的失意人所作。政治上的失意,在意欲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这高楼是那样堂皇,似乎又很眼熟:“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正是诗人所见过的帝宫气象。但帝宫又不似这般孤清,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楼影,分明耸入了飘忽的“浮云”之中。

诗人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壮志,但现实黑暗仕途坎坷,知音难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嗟伤的呢?

(二)人生价值的思索。《古诗十九首》写出了空有一身抱负的文士们的苦闷悲哀,彷徨失意。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失意,才有了诗文上的成就。有人在失意与彷徨之际,选择了自我放纵。如《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

失意之际的放纵并不是诗人自甘堕落,而是深入骨髓的绝望无奈:苦苦追求的建功立业带给他们的只是对黑暗现实的深切体会,对短暂生命的蹉跎。对现实清醒的认识与根深蒂固的建功立业的理想的交汇冲突,带给士人更多的是苦闷、彷徨、失意与无助的低吟浅叹。

文士们在面对苦闷与失意时,并没有选择结束生命的方式,而是以坚忍与不屈、以另类的及时行乐对抗着生的苦闷。

三、理想破灭的及时行乐

(一)生命苦短的悲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生命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相对比是如此渺小,正如李白所言:“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诗人对自己的感伤和悲哀,激起了对生命本身的重视。时间带走生命与人生。“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累累坟墓与萧萧白杨更是加深了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诗人们为短暂而痛苦的余生寻求慰藉和解脱之道。“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且不管是否能乐,至少有了生命的存在方式,及时行乐使痛苦短暂的人生获得一种暂时的放纵。

(二)生命慰藉的探索。“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在无望中暂作放纵之态,不能真正消除内心的迷惘,因为总有清醒之时。麻痹了肉身却麻痹不了内心。不管怎样,他们都在试图解决这种苦闷,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使生命能延续下去。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愤于现实,以颓废放荡来作对抗,及时行乐成为逃避现实的口实。后世选择这一口实之人,只看到其表象而未达其真髓。因为人生不能一味沉溺放纵,应当在颓废中反思,在痛苦中觉醒。

人们在动荡和迷惘中没有放弃生命的延续,而是坚忍不屈地活着,绽放出生命的光彩,可以选择放纵或者暂时的慰藉,但内心要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这样才会自觉寻求生命的真谛,最终寻求到一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人生境界。

四、结论

《古诗十九首》的文士们处在动荡的年代,对生命的感触比在盛世更加深刻通透,弥漫着感伤情怀。其中有对功名的渴求,对及时行乐的无奈,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哀叹,对知音难遇、仕途坎坷的感伤,更多的是对个体生命处境的关注,体现一种人的觉醒。诗歌中所表达的是一种衰世的颓唐之音,但这种对人生的迷惘与痛苦的感受,强烈的生命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大胆表现,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总之,《古诗十九首》中流露的强烈的生命意识,既是下层文士失意悲伤的反映,又体现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意蕴深邃,富有深刻的哲理性。

参考文献:

〔1〕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1):21.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12-213.

范文十:

构建生命课堂,体会古诗之美

作者:罗先远

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5年第01期

我认为每一堂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都是充满活力的一个生命个体。在这样的课堂模式里,老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者,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充分获得了自主学习、发展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共同参与,构建课堂。这样的课堂,就如一池活水,处处有生机,处处是灵感,每时每刻都可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登鹳雀楼》,这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古诗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通过教学,要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之美,韵律之美,意境之美及其中蕴含的哲理。我是这样做的: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我出示课件,让学生辨认课件上的鸟,因为学生知识面尚浅,对这种鸟知之甚少。在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之时,我对这种鸟稍作介绍,然后导入课题:“在山西省,有一座楼因常有鹳雀栖息于上,故名鹳雀楼。诗人王之涣曾登上鹳雀楼,看到了无穷的美景。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诗题《登鹳雀楼》,对王之涣稍作介绍。

(二)初读诗句,读出韵律。先出示课件展示范读,然后学生自由练读,读熟后再点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流畅。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句。我继续出示课件,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观察图画,理解诗意。我引导学生同桌之间互说图片内容,然后在班上展示交流。展示完第一组图片之后,出示第一二句诗,重点词语的意思我稍作讲解。待学生了解了诗意以后,我说:“同学们,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能看见黄河的水流如大海吗?”从而让他们知道这是诗人的想象。然后我提问:“同学们,黄河上面有船吗?都可能有什么船呢?”同学们有的回答有渔船,有的说有货船,有的说有客船。我进一步激发他们:“如果是客船,这船上可能做着什么人呢?”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有的说有朋友,有的说有亲人。我说:“大诗人李白曾在黄鹤楼送过老朋友孟浩然,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我对这两句诗稍加讲解,然后继续引导,他们的船走远了看不见怎么办呢?然后便引出三四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师生的一番交流之后,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三四句诗的意思。这时,我并没有满足,而是带领学生“更上一层楼”。“同学们,想要看得更远,就需要?”从而让学生知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四)想想意境,吟咏背诵。在理解诗的大意后,我播放古琴音乐,然后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我边为他们吟咏诗句边提示他们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待他们充分领略本诗的意境之后,再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地吟咏,同时注意平仄。这样,同学们不但领略了古诗的意境之美,还领略了古诗的语言之美,韵律之美。

成功的课堂,是充满着欢声笑语,充满着生命活力的课堂。构建生命课堂,我且歌且行。

生命的诗词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季米特洛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标签:有关生命的诗词 珍爱生命的诗词 生命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