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诗词 > 正文

试论“农超对接”的供应链模式|农超对接的供应链网络结构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卖难买贵”现象的频频出现,“农超对接”的供应链模式越来越受到政策层和国内大型零售企业的重视。然而,“农超对接”的供应链模式却面临着众多的发展瓶颈。“农超对接”的供应链各个环节应把握好机遇,提出实施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具体策略,对实现现代化经营管理,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农超对接 供应链 三网合一
  0 引言
   “农超对接”已经在国外进行了多年的尝试,是一种很成熟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可以减少各种环节,超市增出20%-30%的利润,一旦把这些让利给消费者,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超市的竞争力,而我国“农超对接”模式尚未形成规模。随着国外超市争先恐后进入我国市场,连锁超市竞争的急速加剧,超市的经营理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产品由开始的辅助销售逐渐转变成主打销售,农产品的销售成为超市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因此,“农超对接”的供应链模式不但能提升农产品的自身价值,还可以为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未来发展做出进一步的尝试。
  1 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对比
  1.1 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分析
  传统的农产品在其流通环节至少涉及四个环节,有的甚至能多达到五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加价率在10%左右,最终到了消费者只能购买价格高的产品。对于错季蔬菜,往往要经过多个城市的区域批发中心,再经过小批发商、零售商等多层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的餐桌,可达十多个流通环节,其加价比率不容小觑。农民却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1.2 “农超对接”供应链模式分析
  对超市而言,因为去掉了蔬菜批发商这个环节,进价也会降低,再加上有的超市以微利或者零利润销售,消费者就可以得到实惠,在超市买到的自营式的农超对接果蔬不仅无公害,还比市场价低很多。但是合作社初期跟超市合作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有很多标准达不到连锁超市的要求,比如人家需要的品种多、供应必须得有持续性,一年不间断等问题。
  2 “农超对接”的供应链模式面临的诸多挑战
  2.1 合作成本高
  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由于农户小规模经营和对市场行为把握不准确等行为,与现实中总量上高比例供给产生矛盾,造成谈判交易成本较高。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往往是两地分隔,从最初产地到最终消费者手中需要多次周转,再加上易损性和食品安全性的要求,在运往销地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检验,提高了执行成本[1]。由于上述原因,本来是由农户自主发起,主动参与的合作社变成了简单的交易关系,从而对合作社做大做强形成制约。当菜价上涨,农户不履行订单合约,而将农产品卖到价格高的地方,造成合作关系不稳定。
  2.2 准入门槛低,营销方式粗放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在有关部门政策鼓励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10年6月底,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已达30万家。过低的准入门槛使得合作社数量激增的同时,容易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组织化程度低带来了一些弊病,导致市场交易混乱,经营档次较低,经营过程不利于监管,商品质量也参差不齐,交易方式落后,时而发生无序竞争。一些很好的推广策略和现代营销方式,如电子商务、连销经营、物流配送等[2],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2.3 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形成标准化
  在“农超对接”模式中,虽然我国的合作社数量众多,但做到统一组织经营的少之甚少。分散化的生产导致难以形成标准化,盲目种植,最终以“菜贱伤农”的悲剧收场。超市对农产品的采购规格有严格的标准,但每家连锁超市对农产品制定的采购标准也不相同,同样的产品,在某家超市能够通过验收,可能另外一家就不能通过。然而,目前我国在农产品加工出来以后,经纪人或者批发商到田间地头收购,然后拿到批发市场销售,交易双方主要是用眼睛看,用手摸,根本没有标准。
  3 推动“农超对接”的供应链模式政策建议
  3.1 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构筑“三网合一”新平台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集因特网、物联网及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的开放性供应链管理新工作平台,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各方营造一个农产品物流信息发布、交流、共享、协同作业的环境。首先,因特网依托的是成熟网络技术资源,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复制性建设,可构建在信息高速流转时代的技术平台。把农产品通过因特网在世界市场交易,同时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物流流程。其次,通过物联网,可以对农产品供应链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对物流体系进行管理,还可对农产品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最后,要充分运用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的功能,强化追溯、预警和信息发布,分阶段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3]。通过对这三个网络的建设和整合,可以提高效率,减少了误差。目前有的超市企业已与合作社建立了信息化沟通的渠道,超市与合作社按系统要求进行操作。
  3.2 建立基于契约关系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解决农产品供应链不稳定风险的关键就是对农户的风险和收益兼顾,保障农户的收益与承担农户的风险。在“农超对接”的供应链中要以连锁超市主导,超市企业通过协议对农户或合作社签订种植进行约束,在此基础上建立目标更明确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产成品经过质检标准合格后,由超市企业直接收购,以此搭建“农超对接”的平台。在“农超对接”环节中,应尽量减少流转环节。因此,选择合适的物流形式,在流通中应尽可能减少环节。例如超市企业可以在源头订单式采购,提倡“一村一品”的模式,按照“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原则真正将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种植[4]。农户或合作社在这方面也应主动出击,建立自己的固定渠道,比如直供餐饮、酒店、机关食堂等。
  3.3 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可追溯体系
  建立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是以后“农超对接”发展的方向。政府对于超市或者供应商推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制定农产品标准要有所依据,能让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也看得懂。农民专业合作社也要了解和掌握与自己合作的超市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以便在种植、采摘、包装和运输阶段,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和可追溯制度。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信息可查询,质量安全可追溯,问题产品可召回的相关制度。这既是企业应对新的市场形势的一种策略,同时也是农产品物流管理在高科技技术背景下的一次观念更新。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对可能会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危害的风险建立预警体系,提高我国农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的国际竞争力[5]。
  4 总结
  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效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面对“农超对接”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借助政府“有形的手”进行干预,“农超对接”各个环节应积极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提升各环节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为群.发展农产品供应链合作关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0(5)53.
  [2]于宏新.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32-11533.
  [3]高红梅.物联网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2010(22)41-42.
  [4]闫荣伟.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看菜下碟”[N].中国经营报.2011.12.5.
  [5]王素霞,胡定寰.以超市为中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成本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7(26)5-11.

标签:对接 供应链 试论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