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手抄报 > 正文

上海影鲁迅公园 [鲁迅在上海的“影迷”生活]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居沪十年,观赏影片上百部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个热衷于观赏中外影片的影迷。1939年10月,许广平在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时曾说过:“鲁迅先生一生中最奢华的生活就是坐汽车与看电影了。”
  早在北京教育部任职期间,鲁迅就对电影产生了兴趣,但看得并不多,从1916年9月到1925年2月的9年间,看了大约13次。1926年至1927年他在厦门、广州时,也仅看了不到10次电影。原因是当时中国电影还处在起始阶段,片子少,影院也不多。
  1927年10月,鲁迅携家眷迁入上海虹口居住,他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的最后十年。这十年,是鲁迅写作最繁忙、社会活动也最频繁的时期。他忙里偷闲,最大的享受就是看电影了。根据《鲁迅日记》和其他相关资料统计,从1916年到1936年的二十年间,鲁迅先生总共看了160多部影片,前十年看得少,只有20部左右,后十年在上海所看影片达到140多部。
  鲁迅到影院去看电影,总爱购买楼厅第一排正中的座位,虽然票价高一些也不吝惜。一方面,他是为了照顾许广平的眼睛近视;另一方面,他认为看电影是一种愉快的享受,总要舒服一些才好。每次看完电影,鲁迅总会在日记中记下是什么片子、在哪家影院看的,有时还会注上“佳”、“不佳”、“劣极”等简短评语,可见其态度之认真。
  童心未泯,携儿常看卡通片
  有意思的是,鲁迅还经常去观看儿童五彩卡通电影,《金银岛》、《漫游兽国记》等在他的日记中都有记载。这固然是为了满足儿子海婴的喜好,同时也未必不是出于自己心底尚存的那片童心所需。1935年8月的一天,鲁迅和许广平带着儿子海婴以及周建人的孩子,一起前往光陆大戏院观看了米老鼠卡通片。还有一次,鲁迅看到茅盾的儿子韦韬生病在家郁郁不乐,便跟茅盾商量,想借他的儿子派一派用场。茅盾虽然答应了,但心中不解。后来才知道,那天鲁迅带着韦韬在附近的融光大戏院看了一场精彩的儿童影片,使韦韬的心情大为好转。
  鲁迅看电影的热情很高。翻开鲁迅在上海的日记,有时一连几天都有看电影的记录,有的影片甚至重复观看。如1932年8月,鲁迅等四人前往山西大戏院观看《哥萨克》,就一连看了两遍。美国影片《仲夏夜之梦》在国泰大戏院首映时,口碑甚好,场场爆满。鲁迅听信了宣传,特意赶去观看,却没有买到当场票,只好买了下一场的票,回家吃罢晚饭,再雇车前往国泰。该影片场景虽然新奇热闹,但并没有多少思想内容,结果令鲁迅大失所望。
  融光、上海,离家最近多光顾
  鲁迅在上海十年间,去过的影院还真不少。当时的著名影院如大光明、卡尔登、国泰、大上海、南京等,都位于闹市区,离鲁迅的虹口寓所相当远,可他都曾去那些影院看过电影。只要听说是好片子,不管路途远近,鲁迅都会欣然前往。
  当然,鲁迅去的最多的还是离他的大陆新村寓所最近的那两家影院――融光大戏院和上海大戏院。1933年至1936年间,鲁迅携家人及友人前往融光大戏院十多次,观看的影片有《罗宫春色》、《四十二号街》、《豹姑娘》、《珍珠岛》、《孤星泪》等,其中就有风光片和侦探片。鲁迅有时还会在日记中用英文记下所看影片的片名,如1935年11月15日日记中记载:“夜同广平往融光戏院观《‘G’Men》。”该片中文译名为《一身是胆》。融光大戏院后改名国际电影院,在今天的海宁路乍浦路口。
  离鲁迅寓所最近的要数四川北路虬江路口的上海大戏院。该影院建于1917年,1937年停业。这是鲁迅最后十年间光顾次数最多的一家影院,据统计将近30次。当时的上海大戏院,也是上海唯一的一家经常放映苏联影片的影院。
  1926年,在共和影戏院放映了爱森斯坦的杰作《战舰波将金号》,这是苏联影片第一次与中国观众见面。直到七年之后的1933年2月16日,引进的第二部苏联影片《生路》才在上海大戏院公映。三天之后,即2月19日,鲁迅夫妇便去该影院看了夜场。当时,国民党政府对传播革命思想的苏联影片,不仅限制放映的影院,而且在上海大戏院内外密布便衣警察,前来观看的左翼文化人士在散场时往往会莫名其妙地“失踪”。所以鲁迅也是冒着风险去观看苏联影片的。
  临终前夕,荐友去看苏联片
  鲁迅观看的外国影片,大部分是美国片,也有来自英法等国的。据周建人的儿子周晔回忆,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沪上放映过一部美国影片《党人魂》,当时宣传该片倾向进步、卖座率空前好等等。鲁迅也去看了,但他的观感却不好,因为影片里把工农群众描写得残暴而可怕。
  鲁迅生命的最后三年,看得较多的是苏联影片。他很关注十月革命后的苏联状况。1935年11月6日,即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前一天,有老友通知鲁迅,说某单位邀请他全家去看电影,同去的还有茅盾等人。车子在中途还接上了宋庆龄、史沫特莱两位女士,然后开到了邻近苏州河的一幢楼宇前。原来是苏联驻沪领事馆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影片《夏伯阳》。当时这部影片尚未公映,领事馆先用来招待中国贵宾。
  鲁迅观看的最后一部电影还是苏联影片。那是根据普希金小说《杜布罗夫斯基》改编的,中文译名《复仇艳遇》。1936年10月9日在上海大戏院上映,在该影院工作的姜椿芳送给鲁迅一张优待券。第二天,鲁迅夫妇携海婴及周建人女儿周鞠子一同前往观看。鲁迅对这部影片颇为满意,在日记中留下了“甚佳”的评语。影片中农奴给地主的那一枪,令他十分解气。
  当晚,正发着高烧的鲁迅又写信向黄源推荐这部影片。鲁迅在信中还问黄源,电影和普希金的原作是否有出入。等到黄源看了影片也读了原作,想把自己的观感告诉鲁迅时,先生已经与世长辞了。
  这张上海大戏院的优待券票根,如今还保存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中。许广平回忆说:“这是先生最后一次看电影,是先生永远不能忘怀的一次,也是先生最大慰藉、最深喜爱、最是纪念的临死前的快意了。”
  (摘自《中外文摘》)

标签:鲁迅 影迷 在上海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