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课稿 > 正文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时间:2017-03-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鲁教版必修三说课稿合集

>我说课的题目是千古名篇——《陈情表》。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陈情表》是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至爱亲情”话题的第一篇,它文质兼美,可以说是“言”之典范,“文”之精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讨论质疑中培养探究能力。对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领略其艺术魅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学大纲及文本特点的认识,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文言知识。(教学重点)

2.在理解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3.品味作者在直抒真情、不加雕琢的叙述中蕴含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教法及学法

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有所增强,通过导学学案的帮助,在疏通文意、句法与章法的理解上障碍不大,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相对容易解决,可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采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在鉴赏方面,则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师生配合解决。语文新课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本文的主要特点是披情入理、以情动人,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与说服力,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才能品悟出来。

新课标在文言文教学上有“两重一轻”,“两重”是指重诵读,重积累,“一轻”是指淡化篇章的琐屑分析。因为读背是积累语言、涵养精神,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鉴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五重发现法的教学模式,将课前预习,课堂交流、探究、总结与课后拓展运用有机结合,以问题式切入贯穿,以读促品。

1、诵读法

通过学生多种方式的诵读(缓读、诵读、品读)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2.问题探究法

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讨论点拨法

点拨重要的字、词、句,使学生积累字词;学生在质疑讨论时,老师在必要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凄苦身世苦情、孝亲之情、君臣之义。

三、说教具

1、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省时的优势,对作者、写作背景、必要的文化知识以及文言现象的分类归纳梳理用多媒体展示示。

2、录音机 播放名家范读带、学生诵读背景音乐。

四、说教学过程

我准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来达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课前预习,下发导学学案

学案应包括作家⑴出生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化成就;

⑵表的文体用途;

⑶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的预习前置知识。

这样方便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导入新课设计(3分钟)

古人把向君王提反对意见称之为“批龙鳞”,要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而晋代的亡蜀旧臣李密仅以一篇不足600字的《陈情表》不但拒绝了晋武帝征召,反而获得了阴险多疑的晋武帝 “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的厚待,李密用什么打动了晋武帝哪?宋代学者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一个字:孝!亚

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我们看看李密的至孝之情是如何恰当表达的吧!

(三)一问:李密为什么要给皇帝写《陈情表》呢?(用时5分钟)

目的:引出对文体、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

在充分预习的情况下,让学生回答并互相补充,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总结即可。本篇作者不需要过多的介绍,主要应让学生明白李密不愿为仕的政治原因,这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西晋建国初年,为了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蜀国灭亡后,晋武帝为笼络人心,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没有接受任命;晋武帝又征召李密为郎中,李密又未去应诏;不久,晋武帝又征召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又上表辞谢;晋武帝很生气,地方官催逼甚紧。在这种情况下,李密写了这篇千古闻名的《陈情表》,真挚地表达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感情,详尽婉转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文章将诉情之语与陈理之言交融一体,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四)一读: 缓读领会,感知全文,字词质疑,交流答疑,师生总结梳理文言现象(15分钟) 在深沉苍凉的背景音乐中,师生齐读。学生正音,勾画疑难文言现象,然后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梳理,用多媒体展示结论。 由于课本注释比较详尽,也为了培养学生重视课本注释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正音时主要提示几个多音字的读音,课本很清楚的没有指出,用5分钟补全学案以下内容, 1 、文言实词:夙、凶、薄、息、寻、除、听、卒

2 、古今异义:至于,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

3 、通假现象:闵,零丁,蓐

4 、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五)(10分钟)

二问:假如你是晋武帝,李密正对着你在倾吐肺腑之言,你心情如何?听出了什么感情?体现在哪里?

二读:播放名家朗读录音,通过动听的旋律、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进入角色情景,被文中的真情所感染。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诵读,角色换位,使学生情发于心地感受。听完后,学生谈感受,老师明确:李密身世之“苦情”,对祖母之“孝情”,对皇帝感激之“忠情”充溢全文。

(六)(10分钟)

三问: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好不好,为什么?

三读:品读全文,分小组读,组内讨论,找出文中说理的地方。

答案点拨:本文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首先为唤起晋武帝的怜悯之心,作者围绕“情”“孝”二字,凄切婉转的表明心意,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举出朝廷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梳理复习本课的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思考:现代社会中,“忠”与“孝”有何时代内涵?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以简洁实用为原则,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也易于学生学习。而我这节课,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以简洁的文字,体现了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论证过程。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整个板书设计构成统一的一个整体,让学生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本课板书设计从思考“情”之内涵出发,引导学生赏析本文以情感人的思想力量,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通过诵读来品味陈情恳切、流畅自然的语言风格。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力图用“三读”、“三问”贯穿课堂,来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完)

《我不是个好儿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不是个好儿子》,下面我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学反思五方面说说这堂课。 一、

教材及目标

说教材

《我不是个好儿子》 选自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三册的第一单元。这是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感怀亲情的叙事散文。作家在文中塑造了一位母亲的形象,用朴实的语言叙写有关母亲的生活琐事,抒发了作者的深情。我认为,本文语言通俗易懂,文章主题也不难理解。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作者深沉而浓厚的感情。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的心灵产生一个情感空间;然后通过课外迁移阅读,将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升华到一个更高层次。 根据课标新理念、单元教学要求、课文特点及学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清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题 。

2. 过程和方法 学习用平实的语言,选择生活琐事来表达至爱亲情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母爱的伟大,感悟亲情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品味质朴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特点

二、 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教法与学法: 诵读体悟,讨论探究

辅助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印发课外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 说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解决知识积累问题 识记重点字词

课前自主扫除文字障碍,课堂上利用课件检查预习并掌握字词的情况

2、 教学过程整体设计

新课标要求,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使课堂变成自主学习、交流和发现的乐园。我是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的:在导入的基础上,第一步是学生们自主阅读,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第二步是筛选信息,学生寻找课文中的具体事件,感知形象,明确写作手法。第三步进行个性化解读,分组讨论探究细节描写、品味语言。第四步是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及社会生活实际,理解亲情对人的重要性。最后是课外联系阅读资料感悟亲情,使学生的思想得以进一步升华。

(一) 联系生活 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懂你》,以母亲节的介绍导入新课。使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母爱亲情的相关材料,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去感受亲情,使学生快速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最朴素也最美丽,最平凡也最伟大的母爱

(二) 整体感知 把握主题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题目来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主题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分析文章的能力。

问题设置: 作者为什么说“我不是个好儿子”?从标题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先与同桌交流,然后发表看法,让其他同学点评、补充,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三) 品读文本体味形象

文本的解读要特别关注其核心内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据此,能体现主要事件、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并力求简洁。 问题设置:

1.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刻画母亲这一形象的?这些事例有什么特点?学生筛选信息,独立完成

2.作者选择的这些生活琐事能承载起展现“亲情”这个厚重的主题的任务吗?请分析这种写作手法,并举例。学生分组活动、合作探究,由各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

(四) 鉴赏语言 体味情感

作者用平淡的文字表现了真挚的感情。教师着重指导诵读,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语言,感受亲情。文章中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一种本能与直觉,所做的事情都极普通,学生当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很容易与文章产生情感共鸣。

问题设置:文章中哪些语句引起了你强烈的共鸣?反复诵读体味,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交流,由各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

例子:“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这句可以看作是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作者选用“应该、但、既不、反倒”等词语,又用反问句,写出自己内疚、痛惜的心情,表达真挚朴实的感情,与文题相照应。

(五) 延伸练习 真情抒写

引导学生通过体味作者的情感,触动心灵,产生共鸣。启发学生明确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个人性格的差异,母爱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无论怎样,母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守护天使,母爱是世间最无私、最圣洁、最珍贵的情感。

问题设置:请用质朴的语言,写一句最想说的话送给母亲 。鼓励学生写到黑板上去,并阐述这样说的理由。

板书设计:

我不是个好儿子

贾平凹

平凡、伟大(9件事)

母亲对“我”:爱 善良、无私

“我”对母亲:钱 愧疚、自责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中国有句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将是何等的痛苦。作家毕淑敏说:“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呀,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同学们,我们要懂得(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鲁教版地理必修一说课稿)感恩,更要及时报恩。从今天开始,给父母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体贴。(播放背景音乐《懂你》)联系自身实际,模仿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写生活琐事表达感情的方法,叙述家中的一些生活琐事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不少于800字。

四 说学生活动

1、充分预习,勾画蕴涵深情的词句,写点评

2、、合作讨论,交流文本思路内容,总结手法

3、诵读体味,感知形象把握情感节奏。

五、说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单元话题是“至爱真情”,如何让学生体味那种质朴语言下蕴藏的浓浓的情是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文本的解读上特别关注了其核心内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在教法设计上,着重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揣摩语言,体味情感,理解和学习以质朴语言描写细节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是以下两点:

第一,教学设计中,始终感觉有些遗憾,那就是学生自主质疑探究的环节展开不够。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今后要力求加以落实。

第二,课堂教学中,揣摩语言和片断诵读仍不到位,体现出的语文“味”因此而不够淳厚。在体味语言过程中,宜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多次诵读。

由这堂课得到的启示: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潜能,要相信学生,不要一味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要做好引导,真正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学原则。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正是自己今后思考和探究的着力点。今后,我将更加努力,继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项脊轩志》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项脊轩志》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1.教学思路

《项脊轩志》是粤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基本阅读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情动于衷而行于言”。本文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以“多可喜,亦多可悲”为感情线索,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的记叙,表达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正是一篇体现本单元教学重点的典范之作。所以我把第二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学习捕捉生活细节以表达深厚感情的写作技巧。教学难点设计为:唤醒学生对亲情的感触,懂得感恩。

教学思路重难点设计说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情动于衷而行于言”,也就是在学习内心中丰富的感情通过语言文字恰当贴切地表达现出来,这就要求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和想象力,去贴近古人的情感世界,领悟和掌握古人的创作技巧,

因此,我把“学习捕捉生活细节以表达深厚感情的写作技巧”定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因此如何使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有有所启发,从而唤醒学生对亲情的感触,懂得感恩。也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2.设计理念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3.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在第一课时学生已了解作者生平和扫清阅读障碍的基础上,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线索,理清文章脉络,进而解读文章内涵的能力。

2、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典型的生活细节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家道中落的感伤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之情。

2、学会体验生活,懂得感恩。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和习惯,鼓励学生发现、想象、质疑、创新。所以我??

1、教师针对学生实际,传授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正确方法,即在已经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要求筛选和归纳信息,把握文章结构,然后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入探究,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指导写作实践。

2、具体采用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

3、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想象、质疑创新、尽情展现。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说明(考虑到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阅读困难较大,文言知识较多,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文言文只不过是文言知识的载体,把文言文仅仅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阅读,因而忽视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同时,高一学生感情丰富,但却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很好地表达出来,在写作中总是无从下笔,通过以上方法的交叉运用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指导写作实践。

三.说教学过程

篇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ass="txt">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问题研究 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问题研究 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课标要求】: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第一部分描述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二部分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体积、质量、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2)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

在联系的自学能力。(以“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为例)。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科学正确的宇宙观。

(2)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树立辩证主义的思想。

(3)通过对宇宙和地球知识的探索,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对星体图片及视频的鉴赏,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法,图片、flash展示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各种星体图片,九大行星运动flash、宇宙知识视频剪辑,地球仪,地球等卫星图片等。

三.说学法

1. 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在问题探究、问题研讨活动中进行。

2.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3. 运用图表等信息,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分析、探讨、认识宇宙中的地球。

4. 充分运用图片、flash、视频剪辑等教学用具,活跃课堂教学,要激发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

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对本节课的内容做引起学生兴趣的提问:地球究竟是一颗怎样的星球,地球上为何有生命的存在?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交待了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和框架。

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学

安排学生阅读P2第一段内容及阅读材料,了解宇宙的概念。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观察,了解几种常见的天体及其各自的特点。

◆ 设计意图:本段内容比较简单,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提高学生阅读、归纳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且启发学生联系实际,从日常观察中得出结论。

3. 展示图片及flash,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天体系统。

◆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及flash能使课堂教学更活跃,更能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同时,更丰富是展现能使学生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有更立体全面的了解。

4. 总结反馈。

对第一部分内容进行中间总结,结合P4活动,回忆天体系统的层次。

◆ 设计意图:对天体系统这段重点内容的及时回顾和强化记忆。

5.创设问题情景,目标导学探索,建构知识体系:

运用flash演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运动模式。结合P4活动,总结八大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 设计意图:用flash形象演示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运动轨迹、运行轨道等。使学生对

八大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有清晰的认识。在观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答案: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

6. 创设问题情景,生命的生存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呢?学生结合教材,讨论分析,地球为什么会具备生命生存的一系列条件呢?

◆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要通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协商,再结合自学教材及教师讲解,共同得出结论。

7. 课题布置

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上存在有生命物质?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有存在生命的可能?请用正确的科研探究成果和合理的想象力证明你的结论。

◆设计意图:不仅是对本节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强化训练,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更是在基础知识上的思维拓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应用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课标要求】: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即在完成课标要求“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时,主要是阐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材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因此,对于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与传递、各种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原因、太阳的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等,不必详加分析甚至不涉及。但为了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必须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2.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2)结合生产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关注身边事物,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分

析能力。

(3)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

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

3.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正确的宇宙观和发展观。

(2)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树立辩证主义的思想。

(3)通过对宇宙和地球知识的探索,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对星体图片及视频的鉴赏,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中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太阳黑子、耀斑等各种相关图片,案例等。

三.说学法

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象、活动、案例等材料。补充课外材料,丰富学生的视野。

2. 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在问题探究、问题研讨活动中进行。

3. 从实际事件入手,结合生产生活的事例,关注现象本身,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4. 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程度,教学主要环节设计是情景设计——引出问题——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归纳知识点——找出规律——运用于实际问题上。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

从“后羿射日”得出太阳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课主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交待了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和框架。

篇三:【全册精品】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说课稿

修一 全册说课稿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能在天体系统中确定地球所在位置,二是结合太阳燃烧的稳定状态和大行星运轨道特征,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特征。这里需要补充太阳大小长期稳定的燃烧保证地球表面长期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生命进化;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保证地球宇宙环境的安全。这两点宜在讨论地球是特殊的行星时补充。

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要通过引导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找出地球与其他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的共性以及轨道位置和自身条件上的特性。运动特征共性包括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结构特征主要是通过与类地行星比较得出地球在质量和体积方面不具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主要是因为日地距离适中,所以有适合的温度;因为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所以能吸引住大气形成厚度、压力适合的大气层;因为地球存在岩浆活动,所以有地球内部氢氧分异化合的水汽溢出形成海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2.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作为普通的行星是与八大行星比较,在运动特征上和结构特征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作为特殊的行星是自身和宇宙环境造就了存在生命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天体系统,掌握用框图结构说明地理事物系统的方法;2.

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进而初步掌握比较地理事物,分析和综合出地理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活动,感受到世界是物质的、普遍联系得和运动发展的,世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为人类认识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促进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由: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1.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理由:学生易于从自然常识角度认识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什么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说学情

学生能够从各种媒体了解宇宙与地球的相关知识,但多数不系统,更不能聚焦于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个核心上,发散度高。另外学生对宇宙的一些概念常常含糊不清,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纠正。 三、说教法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提问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来解决,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说学法

运用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标签:必修 地理 说课稿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鲁教版地理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