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涯规划书1000字 基于心理契约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心理契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其必然也适用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与管理。本文通过对心理契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关系的阐释,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对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心理契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心理契约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是指将社会要求的政治原则、思想规范、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纳入受教育者态度体系,使之成为其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将外在的规范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并指导其产生良好行为。随着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的深入,管理心理学中的心理契约思想已逐渐被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中。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60年代,80年代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心理契约概念首先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阿吉里斯,他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探讨了工人与工头之间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与默契关系,并称之为心理工作契约。真正提出“心理契约”概念的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他在《职业的有效管理》中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它确实又是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心理契约的关系
  心理契约理论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独特视角的根本原因在于,以期望为核心的心理契约本质上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心理动力机制之一,它具有明确的教育性、主观期望性、政治性、非功利性、内隐性、高情感性、平等性、不定因素性和双向交互性等一系列的特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中,心理契约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种相互期望,以双方的内在需要为基点,成功的心理契约模型建构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反映和契合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才能为受教育者所内化,成为推动和指导受教育者自觉满足自身需要活动的内在动力,契合程度越高,其内化的程度则越深,产生的精神动力相应也就越大。思想政治工作要找到教育的社会要求和教育对象自身需求的价值同构关系,才能强化其内化的动力系统。
  三、基于心理契约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
  (一)外部环境优化模式
  1. 社会环境净化模式
  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和利益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来源也日益多样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构建有效的心理契约,因此社会环境的净化显得尤为重要。摒弃社会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诱惑,在保证大学生及时接收到新鲜信息的同时,加强对信息传播渠道的监督和审查,通过多渠道宣传形成正确的舆论,强化对正确思想行为的认识和引导,进而有效促进大学生对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文化的接受。
  2. 校园文化培育模式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一种无形的力量,促成学校目标和大学生理想的一致性以及价值观念的趋同,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正是为了激发学校与大学生之间共同遵守契约,使思想政治教育双方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心向一致的行为取向。培育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把以人为本观念放在首位,尊重并容纳学生个性,重视并实现学生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从而与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的心理契约。
  3. 师生情感互动模式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知识涵养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与学校之间构建有效的心理契约起着导向性作用。通过有效的情感互动,教育者能够随时了解和关注大学生和高校相互期望存在的偏差,同时大学生也可以全面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到解决办法,利于双方的理解和期望一致。在互动中教师要把握准确性和及时性原则,通过正确的传递方式使学生理解准确的信息内容,及时使学校新制订的政策下达给学生,掌握学生的想法和态度,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效率。
  4. 学生需要为本模式
  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学会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学生的需要为本,从学生需要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及时了解大学生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方法,准确的预测到他们的行为倾向,对错误认知加以疏导,同时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合理需要,以利于其健康成长。
  (二)内部环境优化模式
  1. 情感主动模式
  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更侧重于精神满足和情感关怀,只有从这个角度来建构心理契约,才能增进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信任,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内在潜力和主动性,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在情感主动激励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这样不仅会给他心理上带来满足,而且为他构建更高期望增加了信心。其次要关心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问题并真诚帮助,让学生感到情感的可信赖性,从而在客观上增强大学生心理期望与学校期望的协调性。
  2. 价值观认同模式
  大学生群体由于年龄层次、思想观念、心理需求、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相似性,更易于形成价值观念上的相互认同,从而强化了个体的服从心理。群体核心价值观只有被成员接受、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学校应注意加强学生群体在心理契约构建中的作用,更多地为学生群体活动提供条件和平台,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价值观的认同,将学校的政策和规范内化为大学生思想行动的指南,从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实现效果。
  3. 期望相融模式
  心理契约强调双方对各自权利与义务的默契与认同,而期望不是双方相互约定的合意,它在双方没有达成心理契约之前可能是恰当的,也可能是过高或过低的。因此学校与大学生要持续地交流和调整各自的期望,才能在双方相互期望的交汇点上达成一致。恰当的期望是成功缔结心理契约的前提,也是在高校师生之间发挥心理契约激励与约束功能的基础。双方都应了解对方的心理倾向,通过有效的暗示来交流各自的合理期望,促进双方成功缔结和履行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的心理契约。
  4. 合理需要模式
  环境影响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趋向目标。在需要和现实之间常存在着矛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矛盾,帮助他们实现合理需要,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人的合理需要及其满足程度是其积极性得以激发的内在动力,大学生在要求学校满足其需要实现时,必须保证需要的合理性,分清合理与不合理需要的界限。马克思说过,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是一起发展的,并且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只有保证学校的现实水平与自身需要相协调,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合理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小欧.教育中的心理契约[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2]陈曲.心理契约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法制与社会,2009(02).
  [3]刘寒梅,刘任.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1).
  [4]曹威麟,赵利娜,郭江平.高校师生相互期望与心理契约的演进与调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6).
  [5]张华.论心理契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教文汇,2011(02).

标签:内化 契约 优化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