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谈判技巧 > 正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概况: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严重吗

时间:2019-01-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主题词】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自拟方 经方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364-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慢性胃炎的一种,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基层变厚,没酸分泌减少,或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为其病理特点,以上腹部疼痛、涨满、嗳气、纳呆、日久不愈则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现将中医药治疗(CAG)的近况介绍如下:
  1 运用自拟方治疗CAG
   谢东宇[1]认为本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中医认为“久病多虚”“久病必淤”,乃本虚标实之证。自拟“益气调营汤”健脾益气,和胃降逆,总有效率89.158%,尤其方中运用活血化瘀药,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促进炎症吸收,逆转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林才志[2]采用自拟四合一方(四君子汤、失笑散、丹参饮、 炙鳖甲汤)加减治疗,对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总有效率最高达100%;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淤血型次之,分别为98.65%、88.89%和66.67%。
  刘丰晓[3]用自拟方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四君子汤+丹参、赤芍、元胡等),总有效率64%。
   李景巍[4]介绍了单兆伟教授治疗CAG的经验是益气健脾治其本,常用党参、白术、茯苓、薏仁等,清热除湿治其标。常用黄芩、仙鹤草,理气和胃助通降,常取枳壳、白术以消补兼施,活血化瘀通其络常用丹参、桃仁、红花、当归等。
   曹雪枫[5]认为本病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脾胃虚弱为病之本,寒热错杂、气滞血瘀为病之标,治疗应补中健脾治其本,寒热并用、理气化瘀治其标,自拟参芪蒲丹汤治疗CAG34例,总有效率94.1%,对照组34例总有效率76.4%,二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AG易癌变,故方中使用公英、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调整机体防御机制,促进吞噬细胞活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公英可抑制胃细胞不典型增生与增殖,杀死幽门螺杆菌(HP)。舌草、半枝莲具有一定的防突变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胃粘膜较差的微循环,对充血、水肿、糜烂起到吸收、消退、愈合作用。丹参活血化瘀,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胃粘膜血流,保护胃粘膜,促进边缘胃粘膜细胞DNA合成,形成新生胃粘膜细胞,促进溃疡处修复。枳壳可改善胃粘膜微循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及萎缩腺体复生。全方既有效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又能改善萎缩胃粘膜,阻断或减轻病变的进展。
   朱慧渊[6]根据自己的临床体会,将CAG患者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瘀血阻络型、胃阴不足型,分别运用逍遥散、六君子汤、三仁汤、血府逐瘀汤、麦味六君汤为基础方根据症情进行加减。文中提出最常见症型是脾虚气滞、肝胃失和,因为肝郁气滞最易犯脾土,导致脾胃虚弱,日久形成瘀血,造成湿、热、瘀互相胶粘不解的局面,胃膜脉络瘀滞,更加重脾胃损伤。治疗中应注意“补而勿滞”,切忌猛投峻补,否则非但脾虚不运,还易阻滞脾胃气机,加重脘痛胀满症状。“补而勿滞”另一涵义是在补虚益气同时,适当佐以疏理气机的药物。
   张秀娟[7]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自拟健脾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维酶素治疗,中药用党参、黄芪、云苓、麦冬、白芍、公英、内金、半夏、川楝子、元胡、桂枝、砂仁、三七,胃火盛加生地、知母,泛酸加煅瓦楞子、乌贼骨,胃胀加厚朴、佛手,气血亏虚加当归、阿胶,胃黏膜充血发红加连翘、土茯苓,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加山甲、皂刺、舌草,HP阳性加徐长卿、黄连,两组病人疗程三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73.1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胡克晋[8]治疗CAG58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胃镜、病理检查所见,将CAG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蕴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五型。治疗关键一是祛邪、抑制胃黏膜腺体炎症,保护和修复胃黏膜,阻止腺体进一步萎缩;二是扶正,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促进胃粘膜和腺体生长与再生,以补虚泄实、补泄兼施为原则,治疗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HP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莫湘[9]在2008年5月―2010年4月选取同期门诊和住院诊治的CAG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中药基础上加用针灸、取穴中脘、足三里、胃俞、内关,脾胃虚弱加关元、气海、肝胃不和加太冲,肝俞,胃阴不足加三阴交,脾胃湿热加阴陵泉,胃络瘀血加血海,治疗组阴转率94.2%,对照组阴转率80%。
   许辅德[10]用自拟胃炎Ⅱ号方将15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方药组成:太子参、黄芪、石斛、川连、吴萸、赤芍、川楝子、甘草、莪术、麦芽等,通过西医辨病、中医辨证论治,总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74.7%(P<0.05)。
   范子文[11]在西药雷贝拉唑基础上加用中药,中医辨证分为五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分别运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失笑散合丹参饮、香砂六君汤合黄芪建中汤、清中汤和柴胡疏肝散加减,总有效率88.9%,转阴率90.9%,均高于对照组。
   赵琳等[12]运用洛赛克、阿莫西林、甲硝锉加用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减。赵琳等认为脾阳不足、胃粘膜屏障功能低下,治疗当以温中健脾益气为主,温中阳助脾运、扶正气、抑杀HP、保护胃黏膜。
   孟龙洲[13]提出重用白术、山药、佛手健脾益气,结合活血通络、标本兼顾,共奏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
   康美清[14]重视舌诊在CAG中的运用,“苔乃胃之熏蒸”。通过临床病例观察,见苔薄黄者,镜下常见胆汁反流。苔黄腻、口中异味镜下多见胃粘膜红白相见,以白为主,伴粘膜充血、水肿、出血点等改变。舌淡暗边有瘀斑,一般有肠化、不典型增生等改变,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帮助。
   王丽英等[15]将235例CAG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运用自拟治萎健胃汤,寒热并用、气血同调、虚实兼顾、扶正祛邪共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使萎缩病变的胃粘膜得以修复,增强胃的生理功能。
   王尚全等[16]运用活血化瘀行气补气法治疗CAG66例,通过活血化瘀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反应,缓解肌组织痉挛,通过行气,缓解平滑肌痉挛,加强胃肠蠕动,总有效率86.4%。
  2 运用经方治疗CAG
   燕晓愿等[17]认为本病病因较多,病机复杂,但总以脾胃升降失司为主,寒热并存、虚实错杂,治疗应寒热并用、虚实同治、升降共调,用小柴胡汤合左金丸使脾虚得健、胃气得降、郁热得泻、清阳得升、浊阴得降、脾寒得温、胃热得清,治疗CAG50例,显效39例。
   吴宇金等[18]认为本病病机多为气机郁滞、湿浊中阻、热毒蕴结、瘀血停滞、胃阴亏虚之证,最终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只有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二者协调,才能使机体保持通降平衡,故治疗时应攻补兼施, 辛开苦降、补气和中,从而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 痞满自愈。经现代药理研究,半夏泻心汤有明显保护胃粘膜功能,对胃排空有双向调节作用,在本研究中半夏泻心汤在临床症状,胃粘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HP均有不同程度抑菌和杀菌作用。
  刘南梅[19]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CAG136例,总有效率95.158%,并且观察到脾胃湿热型及肝胃不和型疗效较好,治愈率高。
  马洪新等[20]通过半夏泻心汤治疗CAG 64例,发现半夏泻心汤明显恢复胃动力,促进胃排空,减轻致病因素对胃粘膜的刺激,治疗CAG效果显著。
  黄干初[21]将8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西药(果胶铋)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半夏泻心汤,疗程均为1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96%、转阴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6.7%、转阴率52%,研究证实黄芩、黄连等清热解毒药物具有抗内毒素及抑制内毒素诱生因子作用。可保护生物膜和细胞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重要器官。
  参考文献
  [1]谢东宇.自拟益气调营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26(2):229-230.
  [2]林才志.自拟回合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8例.广西中医药 , 2010,33(2):15-17.
  [3]刘丰晓.自拟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5例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09,7(1):113-114.
  [4]李景巍.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近况.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09,25(9):642-644.
  [5]曹雪枫.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索.中医中药 , 2009,(11):123.
  [6]朱慧渊.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心得体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13(1):128-129.
  [7]张秀娟.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辽宁中医杂志 , 2010,37(2):266-267.
  [8]胡克晋.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 , 2010,32(4):45-46.
  [9]莫湘.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黑龙江中医药 , 2011(1):29-30.
  [10]许辅德、温添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50例疗效观察.临床合理性用药 , 2010,3(8):67-68.
  [11]范子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导报 , 2010,16(6):43-45.
  [12]赵琳,孟国玮,解志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9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09,7(1):26.
  [13]孟龙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国实用医药 , 2009,4(6):97-98.
  [14]康美清.中西合参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体会.中国中医急症 , 2009,18(1):140-141.
  [15]王丽英,于青参,田新华.治萎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临床观察.四川中医 , 2010,28(3):76-77.
  [16]王尚全,周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6例疗效分析.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26(1):65-66.
  [17]燕晓愿,杨崇河.小柴胡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11,27(1):18-19.
  [18]吴宇金,陈文剑,杨洁.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医药 ,2009,4(4):175-177.
  [19]刘南梅.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性能136例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09,3(3):92-93.
  [20]马洪新,白春梅.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陕西中医 , 2011,32(1):14-15.
  [21]黄干初,李卫东.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09,7(4):97-98.

标签:中医治疗 概况 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