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通讯稿 > 正文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老师课堂教学评价 模板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弊病,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随着课改的推进、现代教学手段的引进,语文课堂变得形式多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有些语文课堂却走进了另一些误区:课堂变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天下;课堂互动过程演变成了单调、生硬的对话流程;课堂一定要充满欢声笑语,要形式多样;课堂变成了应试技能的训练场。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 误区
  
  语文教学中,教师依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张黑板单向传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传统教育模式,“过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繁、难、偏、旧,教育方式以模仿加记忆为主,使学习方式单一乏味,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限和低效”。[1]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方式的改变,现代教学手段的引进,语文课堂上老师笑了,学生快乐了,气氛活跃了。然而,在这大量视听的冲击下,有些语文课堂却走进了以下误区。
  一、课堂变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天下。
  多媒体的介入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气息。其优美动听的音乐、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演示,拓宽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一些语文课堂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语文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机械化操作过程:大量的字词教学,大量的作者简介,大量的问题罗列和答案提示……一些公开课还把使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评分的一项重要标准。这样就造成了两个负面影响。
  一是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语文的最大魅力,在于语言文字能给人丰富的想象力。“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想象的心理过程”。[2]语文学习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描绘激发自身的思维,想象出相关的情景与画面,进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学生“根据作品的描述唤起对文中人物、景物和情景的想象,在阅读中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既可加深理解,又可加强体验。反之,没有想象的支持,则文章内容会显得空虚贫乏,缺乏感染力,而且影响理解的深度”。[3]但是,有了多媒体后,正当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想象时,教师却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直观欣赏,美其名曰“帮助理解”。殊不知,语言文字的魅力岂是几个画面能表达出来的。多媒体画面表达不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苍凉,表达不出“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的无奈,表达不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表达不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要品味这些美文的魅力,只有靠想象。“只靠形象作用对文章分析综合是比较粗糙的,仍属于理解的低级阶段。过分强调形象有碍向形象思维过渡。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的内容越是吸引学生,则导向概括形象的意义的理解就越难”。[4]如果用多媒体“直观”地帮助理解,不仅多余,甚至会摧残学生的想象力。
  二是埋没了教师的个性与特长,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板书和朗读本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最能体现语文独特的审美特征和风格。但是许多老师用配乐朗读或Falsh动画代替了范读。甚至有老师完全抛弃了黑板、粉笔,整个课堂不见老师写一个字,只见老师忙于点击鼠标,用幻灯片代替了板书,用幻灯片代替了提问。这样使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成了学生与多媒体的对视。
  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合理运用多媒体。“第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要求来确定多媒体。第二,要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选择教学媒体”。[5]要让多媒体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牵强附会。切忌让语文课堂为多媒体所奴役。
  二、课堂互动过程演变成了单调、生硬的对话流程。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把学生看做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6]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尊重学生,给学生以自由,给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教学已不复存在,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就用“满堂问”取而代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就出现以下现象:课堂上问题设计单调、乏味,甚至毫无价值,学生回答信马由缰,甚至错误,老师不但不纠正还予以夸奖,美其名曰“发展个性”。听过一位老师讲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闹出的笑话:他要学生猜出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句子时多少岁,课堂就热闹了,有说5岁,因为方仲永写诗时是5岁,老师评价说真了不起,能联系学过的知识;有说15岁,因为我们现在很多人是15岁,老师说你太会联系生活实际了;还有说30岁,因为三十而立,老师说很好,你积累了很多课外知识……老师夸奖不断,这还不算完,老师又说:“王勃写这句诗的年龄与我现在的年龄一样。”于是又是一番热闹,有猜数字的,有让查身份证的……这样10分钟过去了。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师生问答的形式,对教学有何帮助呢?虽然像这样上课的例子不多,但一些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缺少针对性、缺少智慧却是事实。
  我们反对过去那种教师要学生回答问题一定要符合“标准”答案,打压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做法,但我们也反对这种没有原则,为对话而问问题的做法。积极性和创造性绝对不是天马行空、信口开河;尊重学生,赞赏学生,给学生鼓励也绝对不是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不但不纠正,反而加以肯定,那是误导。课堂上的对话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7]真正让学生热情饱满地融入学习的全过程。教师一方面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另一方面应始终保持冷静与理性,适时对学生的理解与回答作出引导、点拨、矫正,特别要把学生的思路拖回课堂内容这个轨道上来。如果教师具备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机智,则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会表现出一种真正的柔和与弹性,教学过程才会保持一种融洽与民主的氛围。
  三、课堂一定要充满欢声笑语,要形式多样。
  新课改下,课堂形式多样起来了。辩论、演讲、改编课本剧,加上音乐、美术、影视等元素,让语文课堂五彩缤纷。于是,有老师就片面地认为,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的标志就是课堂热闹,充满欢声笑语。
  听过一个老师上朱自清的《背影》,整个课堂形式新颖,有叫学生表演父亲买橘子时的场景,也有让学生辩论父亲对儿子这种爱是否多余。整个课堂热闹纷呈,学生回答活跃。但是,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说说你这节课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有个学生的问题让授课老师相当尴尬:“老师,你不是说过《背影》写出了朱自清父子情深,非常感人吗?怎么今天这一课我却没有体会到这种感情?”这节课的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精神内涵,这种华而不实的热闹,对语文教学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一定要根据课文的精神内涵来选择课堂教学的形式,而不是为了热闹的课堂来选择形式。
  四、课堂变成了应试技能训练场。
  不少语文老师和学生都有过类似的困惑与尴尬――考试时基本是不考语文课本上的现代文的。所以,甚至有学生说:“那我们还上语文课干什么?”有的老师为了解决这个困惑,就把一篇篇美文变成许多考题去做,肢解成一个个知识点来讲解:修辞、表现手法、主题、技巧等,单单漠视了文本的情感内涵和审美意蕴。
  其实,在语文课堂中练习某个知识点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忽略了情感内涵和审美意蕴,势必使一篇篇美文支离破碎,毫无美感,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语文教学在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上是其他学科远远不及的。它所涉及的思想教育内容包罗万象:有使学生认识祖国江山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有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的,有使学生认识旧社会腐朽黑暗的,有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和历代仁人志士在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等等。“语文课不像政治课,它一般不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涵泳并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灵魂”。[8]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审美陶冶功能,指导学生欣赏佳作,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达到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的目的。
  语文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语文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他学科的教材本身就是知识点,是成品,教师只需要找一个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反观语文教材,最多只能算半成品,面对一篇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去掌握,这都要由教师去把握,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特别是新课改下,广大语文教师需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施教方法驾驭语文课堂,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无论怎么改变,我们都不能偏离“既教书又育人”这个轨道,在这条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曹杨.教育基础知识.光明教育出版社,2010:277.
  [2]曹杨.教育基础知识.光明教育出版社,2010:188.
  [3][4]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34,235.
  [5]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16.
  [6][7]曹杨.教育基础知识.光明教育出版社,2010:272,279.
  [8]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7.

标签:课堂教学 误区 语文 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