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通知书 > 正文

九年级酸碱盐实验包器材的开发和实践尝试 九年级酸碱盐思维导图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近几年,在科学教学上,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都在努力地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实验教学改革,把越来越多的教师演示实验,改成学生的分组实验,但是每一次上课都要分发及回收实验器材,非常麻烦,同时很多学生对科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希望在课外能够动手实验,但是限于学校实验室的管理要求,这些愿望都无法满足。根据这些情况,我校从2008年9月开始进行《微型实验室――科学实验包》课题研究,进行了对科学实验包的器材开发以及具体操作研究。前期我校已经基本开发出适合初中阶段各年级分阶段使用的实验包器材,如课内物理包、化学包、生物包;课外的物理包、化学好、生物包;而且对物理包再细分,分为力学包、电学包、测量包等;化学包分酸碱盐实验包、金属和盐实验包等等,并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包使用说明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各位参与实验包研究的教师通过两年的教学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实践,不断对实验包相关方面进行改进,以适应我校学生的实验学习需求。笔者负责的是九年级化学包中的酸碱盐实验包器材的开发和实践研究。现对自己的实践尝试过程,做一个简单总结。
  一、九年级酸碱盐化学包的器材开发
  经过两年的不断实验,并结合初中九年级可能遇到的相关实验内容,我们对实验包器材进行了多次调整,最后确定了九年级酸碱盐实验包中放置的仪器和药品。
  1.仪器:烧杯(50ml)、试管(短的2根、长的4根、大的1根)、带橡胶塞的弯管、120度弯管、橡胶管、酒精灯、集气瓶(60cm)、滴管、蒸发皿(90mm)、镊子、钥匙、试管夹、试管刷、石棉网、铁架台、毛玻片、火柴。
  2.药品:红色石蕊试纸、pH试纸、生石灰、熟石灰、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石灰石、硫酸铜晶体、双氧水、石灰水、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氯化铁溶液、氧化铜、锌粒、铁丝、铁粉、铝丝、铜丝、石蕊、酚酞。
  3.外包装盒采用的是有黑色工程塑料制作的专门工具箱,并通过本校木工的改装,采用了相应的固定装置,防止药品、器材在搬运、使用过程中遇到损伤。
  二、九年级酸碱盐实验包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要求
  1.分组与分工指导
  实验是需要多人合作的,所以要对一个班的同学进行分组。分组的原则是家住得相对比较近的几个同学为一组,或周末可以聚到一起的同学为一组。为了保证实验包内仪器尽可能的不破损和药品不遗失,实验包必须要有专门的同学进行负责保管。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学生不会随便的去拿实验包内的物品;第二,当有仪器破损时能及时与实验员进行更换,药品不足时,也可以及时添加。
  2.实验活动的时间与空间的协调
  实验仪器原则上统一放在教室内侧的第一个窗台上;时间规定在部分化学课堂、周末,有必要让教师帮忙的,时间规定在周二的中午午休时间。
  3.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每组必须有一位核心的组长,负责课外化学实验包的领取、使用和归还。同时还应有一位专门负责记录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同学,保证如实填写实验记录报告单。
  (2)借用前必须由核心组长填写实验包借用记录单和家长的安全监护签名。
  (3)归还时必须到实验员处及时补充不足的实验药品或被破损的仪器。人为故意损坏或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坏,则须按原价赔偿。
  (4)实验过程中遇到需要理论帮助时,可以先查询书本,然后询问教师、查资料或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即教师在学生实在没法解决问题时才给予一定建设性的指导。
  (5)实验操作时,缺少的仪器尽可自行想办法找生活中可以替代的物品,实验后也必须洗手,以保证身体的安全。
  4.实验包使用原则
  (1)从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入手,吸引学生实验活动。
  (2)教师坚持从扶到放,引导制定课外探究的具体计划。
  (3)加强活动的评价与激励,多形式展示学生课外探究成果。
  三、九年级酸碱盐实验包在课堂内外的实践尝试
  1.利用实验包,结合课堂实验,重视实验操作
  (1)课堂实验内容:加热硫酸铜晶体(要求正确完成加热操作)、物质酸碱性(度)的测试(要求正确完成指示剂的使用和pH试纸的使用)、鸡蛋壳与盐酸反应和盐酸跟生锈铁钉反应(研究盐的性质)、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要求正确使用蒸发皿完成蒸发操作)等等。
   (2)强化课堂实验并且重视基本操作:我们设计了实验基本操作比赛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提高学生操作基本功。具体操作安排如下:
  通过现场抽签确定实验测试人员。班长当主持人,9名核心组长当评委,现场打分,分数总分是10分,采用倒扣分法,每错一项扣1分。要求核心组长写明扣分的原因。
  在比赛现场,气氛非常的热烈,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没有抽到的同学后来也积极要求上前比赛。最后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富阳市实验考试中,抽到化学实验的同学全部都以满分通过,事实说明,同学们通过实验包在平时的使用,对实验器材的使用好相关的实验基本操作非常熟悉,实验包的价值得以体现。
  2.利用实验包,突破实验习题,开展解惑释疑
   (1)动手实验,让习题“透”起来。现在课堂上有一些问题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学生听起来也不以为然,但是习题做起来的时候问题就很多,理论知识模糊。面对这些问题,实验包就能起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让习题“透”起来。
   (2)通过实验,让习题“变”起来。在2009年的科学中考试卷上有一道关于制取氢氧化亚铁的考题,学生做了此题后对氢氧化亚铁的制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上关于氢氧化亚铁的知识写道:“……白色的氢氧化亚铁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成了红褐色的氢氧化铁……。”笔者在课堂上也做了演示,同学们发现氢氧化亚铁比想象中还要容易被氧化,在这样的情境下,笔者就顺势推舟,在班里提出到底能不能制取氢氧化亚铁这个问题。班里几个有兴趣的同学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就设计了几种实验方案,并组建一个研究小组,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
  (3)动手实验,让习题“准”起来。现在的很多实验题会采用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引发相关的问题,体现出科学问题生活化的。在选择问题情景或设计问题情境时,其科学性是最基本要求。科学性是指应符合科学事实,不与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相冲突或违背。
  如题:小聪看到铁匠把红热的铁器浸入水中淬火,有大量气泡产生。他从互联网上查到资料:3Fe+4H2O■Fe3O4+4H2。为此,他动手尝试制取氢气的实验:把带柄的铁块烧红后插入水中,用矿泉水瓶收集氢气的方法是 。
  答案很简单,只考了氢气的排水法收集,但是红热的铁放入水中淬火所产生的大量气泡究竟是不是氢气呢?学生提出了怀疑,水遇到高温物体会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为什么题目中说是氢气呢?学生也尝试运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产生气体的成分,经过实验发现,所产生的气泡中绝大部分是水蒸气,只有极少量的氢气。因此题目中的问题情境是有错误的。错误的问题背景对学生的知识形成产生一种误导作用,误以为红热的铁浸入水中所产生气泡中的气体就是氢气。通过实验可以让实验习题更加严密、科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实验包的器材和药品设计出了多种利用水蒸气和铁粉制取氢气的装置并进行了实验。
  
   ■
  ■
  方案1和方案2实验设计虽然精巧,但是装置复杂,很多器材实验包中没有准备,只能放弃。同学们选用了方案3进行实验,实验非常成功,当酒精灯加热铁粉后,逐渐变红,随后肥皂水中不断产生肥皂泡并且在空气中上浮,用燃着的木条触碰肥皂泡出现蓝色火焰。
  3.利用实验包,拓展学生思维,进行探究实验
  科学知识是不能够传递给被动的接受者的。学生在课堂或课间头脑中经常会冒出一些问题,以前他们大多数不了了之。现在他们拥有了课外化学包资源,能够在课外完成一些平时想知道的实验,而这些实验在以前教学中教师都是以口述代替演示实验,更何况有些实验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例如,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这道题目在课堂上讲解过,但是有较多的同学都只是表面上的知道,并不真正相信或理解为什么是浓氢氧化钠使酚酞先变红,然后褪色,而不是稀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去进行课外探究。通过学生的课外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渴求欲望。甚至,这组学生还进行了上网查阅资料,彻底了解现象的理论依据:酚酞的醌式酸盐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会发生反应。这样的课外化学实验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4.利用实验包,激发学生兴趣,尝试生活实验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泡一些果汁等冲剂。有一次班里的一位同学拿了一盒Vc泡腾片,对Vc泡腾片在溶解时会有泡沫产生,是什么气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就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个实验活动,反映出学生会因为发现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现象,通过实验包研究获得解决,而激发他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潜能,真正实现利用实验包来激发学生兴趣,尝试生活实验的效果。
  四、对实验包开发和实践尝试的反思
  1.对学生:还原实验的本来面目尤其是课外实验,让学生会动手,愿意动手,设计符合学生的本性,深受学生喜爱的实验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课外实验的认可度。经过两年的尝试,学生的成绩与对照班相比也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真正喜欢科学。
  2.对教师:调动教师对课外实验指导的热情和积极性,鼓动教师亲自参与学生的课外实验,增强教师实验的指导能力,设计有效的平台,评价和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
  3.有待改进的问题:在尝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如部分学生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的热情开始下降;个别学生不经其他小组同意,私自拿走化学包的器材,而且不归还;个别学生仪器弄破损不向组长汇报,造成仪器破损原因不明等等。还有课外是否有时家长落实监控;学生在实验创新方面不够。出现缺乏实验器材的问题时,多数学生选择直接向老师要,而不是考虑用已有的实验材料代替,并向老师咨询;对学生的实验评价等等各种问题。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要跟上、安全教育不能放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现生活;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

标签:酸碱 九年级 尝试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