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地质环境及其功能的作用】 地质环境对工程活动的制约作用

时间:2019-02-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地质环境的环境功能是指它对人类居住环境质量的影响。其影响有两种,一是使环境质量恶化的影响,是一种不良的功能;一是使环境质量得以保护和改善的影响,是一种良性功能。
  关键词:地质环境;地质学科;功能
  Abstract: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function is to point to it to th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Its influence has two, one is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deterioration, is a bad function; One is t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to be the influence, is a kind of benign function.
  Keyword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Geological subjects;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研究地质环境,首先应弄清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所谓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与人的活动直接泪关的一切物质和自然社会条件的总和。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泊汪会环境。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壳上部,是上处于均衡状志的固态、液态、气态和生物的物质组成。固态物质为岩石、岩石风化物和土壤;液态物质为地下不、地表水及石油;气态物质为充填在岩石中的气体:而生物物质为生活在土壤及岩石中的生物及植物;因此,地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实际物质。它与人类的活动、社会的存在密切相关,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地质实体,能够被人们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地质环境也是资源,地质环境不仅局限在地质学科的范畴内,还表明了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的关系。
  1、地质环境及其内涵
  就其基本实质而言,环境地质及地质环境是两个含义极不相同的术语。我们认为,地质环境这一术语比较确切的含义应该是:地质环境是天然环境的一个组成,它是人类居住及赖以生存的地壳浅部的地质空间,即水圈、大气圈、土壤一岩石圈相交汇的地质空间。
  地质环境有其固有的特征,也就是说它具有其空间性、稳定性、可变性和系统性。我们在研究地质环境时,必须充分认识和注意到它的这些特性。
  地质环境的空间性。地质环境是有空间范围的,其上限是地壳表面,这是人们所公认的。但是其下限具体应如到什么深度,目前仍认识不一。有些学者认为,其下限深度决定于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及生产活动所达到的深度,目前的深钻大约为5km,最深可达12km。显然,从技术条件来讲,要研究如此深度内的地质环境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从对人类生存意义来讲,这样大的深度对人类生存已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研究它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为此,我们认为,不必严格地具体划定地质环境的下限,还是“地壳浅部”笼统一些为好。具体的下限应视研究目的而定。
  地质环境的稳定性。任何环境都是由各种环境要素构成的。环境要素是环境里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环境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地质环境的环境要素是岩石、土壤、水、气和生物(包括微生物),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的密切联系。就地质历史过程而言,这些要素是变化的;但是,就人类某个暂短历史时限来说,这些要素相对稳定,其稳定状态形成现代地质环境的背景状况,这种背景状况是研究地质环境时必须取得的参数。但是,由于人们对地质环境要素的组成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出现一些研究上的偏差,诸如只注意其中1一2个环境要素的研究,而忽视其它,结果出现地质环境评价上的偏差。
  地质环境的可变性。引起地质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地质环境本身的各种地质营力作用的结果,诸如火山爆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这些一般称之为地质灾害;一是人类各种活动的结果,诸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土地沙化、沙漠化等。
  地质环境的系统性。从环境科学的定义来讲,环境系统是指环境内各种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就此而言,地质环境也是一个环境系统,即地质环境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非生物环境因素有岩石、土壤、水、大气等,生物环境因素是地质体内的有机体。在这个系统中,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传输,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在研究地质环境时,不能仅停留在环境因素本身,而且应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地质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来研究。
  2、地质环境的环境功能
   (1)由各种地质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问题。
  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从成因和表现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地表物质滑移匹程中引起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山崩和岩崩;二是由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活动、海啸等;三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大型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矿坑突水、地表水及地下水体污染、土壤盐碱(渍)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城市垃圾、工程废料和核废料的物理化学污染等。这三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即某一地质灾害的发生,既有地质作用因素,又有人为作用因素,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主次作用之分而已。在人口剧增的今天,人类活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产生起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2)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早在本世纪30年代,苏联生物地球化学家维诺格拉多夫就提出了“生物地球化学省”这一著名学说。所谓生物地球化学省是指因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元素含量不同,而引起地方植物群和动物群的不同生物反应的地区。当地质环境中某种元素含量特多或特别少时,生物的反应就越强烈,并在一定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内产生生物地球化学地方病。
  生命是人类地壳物质长期的演化的必然结果。自从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地壳己发生过多次变化,每一次演化都与生命的进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地壳的演化不断为生命活动提供新的物质基础,而生命通过本身的自然选择始终和地壳物质保持统一。生命物质和地壳物质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人类可以不断调节自己阴适应性来与不断变化的地壳物质保持平衡.但是如果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使人类的适应性赶不上地壳物质变化时,就可能出现影响人类健康的广泛性问题。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矿产资源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山是开采矿产资源的场所,在开采过程中必然要影响和改造地质环境,而受改造后的地质环境对开采工作也要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且往往表现为不利的,甚至有害的影响。合理地开发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己成为人类利用矿产资源中的重大问题,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矿产资源枯竭问题: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成矿作用中形成的.而人类对其开采利用的过程则是非常快的,因此矿产资源具有不可更新性和有限性。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利用,使得不少矿产资源日趋减少,甚至濒于枯竭,这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所以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二是矿产资源的二次开发和综合利用问题:所谓二次开发,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把赋存或残留于采矿、选矿、冶炼后的废石、废渣、废液和尾砂中的有用矿产进行再次开发,使之得到充分利用。综合利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对某一矿床进行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在开采或选取某一矿种的同时,改进开采技术和选矿工艺,同时提取与矿种共生或伴生的其它有用组分;二是对废石、尾矿和围岩进行分析研究,开拓其新用途,也即“废物新用”。矿产资源的二次开发和综合利用不仅保护了矿山地质环境,而且节约矿产资源,提高矿山经济效益。近年来,不少矿山在尝试走无废矿山的新路,这无疑是有益的,前景十分广阔;三是矿山其它环境地质工作问题。这方面工作包括;岩体稳定的地质调查研究,爆破工作的地质凋查研究,地热、矿石自燃的地质调查研究,有害粉尘、有害气体、矿山及其邻近水土污染的地质调查研究等。
  参考文献:
  [1]张宗枯。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环境地质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2]吴学周。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标签:刍议 地质 作用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