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小学生日记 > 正文

_积极归因在高考数学复习中的运用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积极归因是指将自己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以控制的能力、努力等主观因素的一种心理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中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将有助于增强其成就动机水平,提高学业成绩。在数学高考复习中,如果教师能对学生进行积极归因的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排除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学习,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积极归因;高考;数学复习;运用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或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理等内部信息的加工过程,而确认结果的原因的认知活动。著名心理学家韦纳对归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学生的归因分两种,一种是将自己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以控制的能力、努力等主观因素,称之为积极归因;一种是将自己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可以控制的运气、任务难度等客观因素,称之为消极归因。学习者的归因风格与其学习有较大的关系,胡胜利的研究表明:对于中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将有助于增强其成就动机水平,提高学业成绩。特别是在高考的数学复习中,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特别是一些女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如果教师能对学生进行积极归因的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排除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学习,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素养。
  一、错解分析――柳暗花明又一村
  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行为的原因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归因是有倾向性和规律性的,是有积极与消极、正确与错误之分的。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进而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如果把学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脑袋笨,他们就会陷入对自身失望的状态,感到自己将来也难以提高学习成绩,努力也没有用,这会使学生自暴自弃,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造成恶性循环。教师应从学生的错解入手,科学地利用归因理论,步步引导,使学生的归因活动在教师的牵引下积极地运转,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积极的归因,使学生在“山重水覆疑无路”时,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尊心。
  例如,在每一次数学考试讲评前,笔者都先发放把错解归因为运算错误、概念不清晰、忽视隐含条件、忽视题设关联、思维不周密、忽略推导论证等原因的调查表,让学生进行分析。若是审题失误,记下忽视试题中的什么条件,或是曲解了题意;若是运算错误,则记下哪里运算出错了,是对数字的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还是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等。这样,使学生的归因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师的调控,从而将失败归因为外在的、不稳定的因素,使学生感到并不是自己能力低下,而是努力程度不够,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接着,笔者根据多错点、易错点、易混点出变题让学生再练习,在学生解题成功后,进行鼓励:“只要小心运算、认真审题……,你就能成功!”,学生感到成功可望可及,学习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
  二、合作帮扶――人面桃花相映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著名心理学家、观察学习研究者班杜拉的研究表明,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即可获得学习,曾经获得荣誉的同学是儿童模仿的榜样。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不肯定时,在看到榜样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而获得成功的观察结果,会提高自己的效能感,从而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因而教师应把数学成绩优秀、品德高尚的学生树立为榜样,并根据异质同组的分组原则,组成帮扶合作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使其它的学生能够时时看到奋斗的目标和参照物,激励自己发奋向上。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每学期都举行数学学习之星和学科之星的评选活动,树立学习的榜样。让这些学习之星和学科之星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其他学生能够以这些学习之星、学科之星为楷模,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从而形成比、学、赶、超的热潮。另外,发动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以“一帮一”的形式与下层生交朋友,在学习上帮助和指导下层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复习后,笔者都布置相关的帮扶任务。如“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布置了如下的的帮扶任务:若关于x的不等式mx2+2x-3>0(m∈R)的解集是空集,求m的取值范围。这样,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再了解帮扶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使下层生也能掌握已知解集求待定系数的问题是作图寻找关系式这种方法,使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主动地学习。
  三、以身作则――春雨润物细无声
  任何人的归因都要受到他人的影响,学习者的归因必然受到他们心目中的权威――教师对他们成败的评价的影响。归因研究表明,学生对成就成因的归属更接近于自己的老师,通过改变教师的行为来改变学生的归因是教育本身所能够、也是应该做到的。教师自身积极的归因风格对学生是“润物细无声”,能感染、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同时,教师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期待,并进行学习上的辅导鼓励等不同寻常的反应,从而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因此,如果教师能采取积极的归因,则会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能够排除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例如:笔者所教的文科班上有一个叫苏小健的女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家里人和同学都说她笨。因此,小健同学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笔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心从积极归因训练入手改变她的现状,如在数学课堂上让她回答问题或发言,吸收她为数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如果她学习有了一点儿进步,笔者就及时给予表扬,并指出她粗心大意的毛病,鼓励她克服缺点,加强锻炼。在每次建档考试前,笔者都为她鼓气:“常考点和必考点,
  四、体验成功――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归因领域,个体的成功体验越多,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就越强,就会把行为的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把行为的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程度不足。这种思维方式又能激发个体的动机水平,并通过努力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从而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在布置较难任务时,为低层次的学生提供“先行组织者”,并进行启发、诱导、鼓励,使其体验成功。另外,更新评价理念,采用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实行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手段的多样化,保证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体验成功,从而扩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就会产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豪感。
  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后,围绕二次函数的主要性质,笔者先设置这样的例题:已知y=x2+ax+b的两个零点为1和3,求a、b的值。
  许多学生马上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气氛活跃。这时,笔者注意到一向性格内向、成绩不好、不善于口头表达的陈小红也偷偷地举起了半只手。笔者说:“陈小红,请你向大家谈谈你的答案,好吗?”她首先感到有点意外,犹豫一下,不好意思地站起来。小声地回答:“y=x2+4x+3”。笔者马上给予肯定:“完全正确”!她满面春风,美滋滋的。在得到y=f(x)的表达式后,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1:
  (1)指出y=x2+4x+3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最小值;
  (2)画出图象,指出其单调区间;
  (3)结合图象分别求出在以下区间上的最值:
  A.[2,4]B.[-1,1]C.[-1,4]
  这些问题难度由浅入深,形成一定的梯度,对学生思维的要求逐渐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待学生成功解决后,笔者又不失时机地提出更高要求。
  问题2:y=x2+ax+b在(-∞,2]上为减函数,在[2,+∞)上为增函数,求a的值。
  笔者先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最后让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补充、讲解,加强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阶梯式的习题组,各问题之间富有层次性,入手较易、排列有序,形成有层次结构的思维链条,不仅习题蕴涵丰富的数学知识,使全体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登高”的成功感,产生上进的动力。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科学地指导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积极的归因,克服消极的归因。此外,教师还要注意防止自己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所产生的各种偏差,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标签:归因 复习 高考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