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小学生日记 > 正文

文人风骨 [雷锋精神和邓拓的文人风骨]

时间:2019-02-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12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全国上下正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对于60年代出生的人,雷锋叔叔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偶像”,记忆深刻的当然还有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潘冬子及真实版的刘胡兰、草原英雄小姐妹。《雷锋的故事》是我们这一代的精神食粮,可50年过去了,雷锋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甚至跨越国界,这就值得深思了。
  无法回避的是时代背景,“在雷锋的年代,面对翻天覆地的变革,全社会都需要重新找到精神坐标,确立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的现实定位。成立十余年的新中国,面临内外交困的‘艰难时期’、三年饥荒、中苏论战、外界封锁――尤需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信念,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因此,承载着新社会价值观的雷锋,才能激起最广泛的共鸣,为年轻的共和国提供心灵的动力。”(见《人民日报》2012年2月28日《向我们时代的行动者致敬》一文。)
  这高度概括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们国家的历史状况,一是被美欧几个世界强国及追随者包围打压,二是和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及东欧几个共产党小兄弟发生意识形态的斗争,三是国内经济出现了危机,闹饥荒饿死人。
  “民以食为天”,儿时经常听人讲起吃不饱饭的生活,70年代上小学还吃过“忆苦饭”。物质匮乏的年代,在国家的首都北京,食品供应是最好的,每年春节有“限量”的几斤花生、葵花子、几条黄花鱼(野生的,现在一条活的在南方可以卖到2万元人民币),就这已经让家乡人民无比羡慕,视为在天堂吃皇粮。在那样非常困难的年代,如果没有一个伟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整个社会是要崩溃的,可幸运的是我们挺过来了。
  感受雷锋精神,其实不需用太多的东西,一本《雷锋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真实的雷锋。中国特色,50周年自然有一个高潮,特别是出版社,以雷锋为题的书出了不少。“在诠释雷锋精神方面,普及读本表现形式多元,继《雷锋全集》出版后,华文出版社3月5日前将推出《雷锋精神读本》,由《雷锋全集》编辑委员会主持编辑,有小学低年级版、小学高年级版、初中生版、高中生版四版本。而在三联书店3月初推出的《雷锋:1940~1962》中,编者用300张图片还原了这个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士兵,其中包括对雷锋精准的人生职场法则的解密。新华出版社《雷锋精神学习读本》,也是从职场和教育培训角度入手诠释雷锋精神。社会转型期面对社会的多元价值观,我们如何学雷锋?学雷锋什么?以及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是什么?书中针对这些问题作了思考和解读。”(据《新京报》2012年2月29日。)
  策划运作,集中出一批读物,只要有可读性又不太商业化,是件大好的事。可是,大学生看什么,小学生读什么,想办好也是要花一些功夫的,出版业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否则浪费资源不说,还会有负面作用。作家黄亚洲写了部长篇纪实小说《雷锋》,再现了雷锋从旧社会孤儿变化为新时代榜样这一普通人的成长轨迹,将雷锋“去神化”,着力展现他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奋斗的不凡人生。我对作家这三点故事构思评说如下:
  第一说雷锋的成长。一个贫苦的孤儿,从水深火热的旧中国到欣欣向荣的新中国,我们感受到的雷锋无比阳光,身心充满了青春活力,这一切都印证了那个火红的年代。喜的是雷锋爱照相,留下那么多快乐而又纯净的光影。奇的是雷锋还很新潮,敢骑着大摩托车去天安门,敢花44元买一件时尚的皮夹克。据雷锋的战友乔安山讲,雷锋在鞍山矿上一个月有30元的工资,50年代这点钱可以够一大家子吃喝。第二点说作家要“去神化”。其实没有啥意思,雷锋就是精神的高地和道德的楷模,就是一个无比美好的传奇,就是一个思想光环的定格。第三说“平凡”。雷锋这个来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社会给予他的机会可能会让现在的80后、90后羡慕――16岁就在政府机关当公务员,18岁在农场开拖拉机,不到一年又支援东北鞍山当工人,19岁过一点又成了战士。在部队的2年8个月,从“平凡”到“伟大”,雷锋似乎是用激情完成了自己22年的生命之路。其实在当下,于公于私无论做什么,我们只要能时时想起雷锋的一句话:“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好”,足矣。
  人死了,还能给社会留下“大美”的人还有一个,那就是邓拓。2012年的2月~4月初,中国美术馆在举办“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苏轼的《潇湘竹石图》、沈周的《萱草秋葵图》、唐寅的《湖山一览图》、仇英的《采芝图》、朱耷的《花卉禽兽图屏》、石涛的《江干访友图》、郑燮的《石畔琅?图》,上起宋元,下至明清,一件件均价值非凡。一个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大笔杆子,在解放后的十几年间收集了上百幅的历代精品,在世人眼中总是有些不可思议。在文化部供职的北大才女陈向红,盛情邀请几位福州老乡前去欣赏,并特意请北师大一位在这方面有研究的学术达人现场讲解,很遗憾我没有参加。
  邓拓是福州人,其父是前清举人,在广西任过知县。1912年2月6日,邓拓出生在福州乌石山的“第一山房”,门口有棵百年古榕。家乡有句俗话:门前有棵大树,必是富贵人家。树旁有清嘉庆年间文人楚麓材的手迹石碑,上面是一首诗:鳞次台高势接天,百年乔木护云烟。休嗟陵谷湮池馆,且喜蓬壶近市廛。花鸟结成风月友,诗书留作子孙田。闲来徙倚层峦上,不尽岚光入翠巅。
  邓拓5岁能背古诗,7岁进福州闽侯小学。高中在福建省立第一高级中学,这个学校的前身是清代凤池书院,后改为全闽大学堂。17岁离开故乡,到上海考入光华大学。1932年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半年后被父亲营救出苏州监狱。1933年,参加十九路军在福州的“闽变”。后赴开封进河南大学历史系,师从罗章龙、李达、范文澜、邓初民等人。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1936年夏,他担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封支队总支队长。1937年夏又被捕,所幸大嫂是开封有名的妇产科医师,认识不少头面人物,在她的积极活动下,一个月后被释放。1937年秋,邓拓到山西五台山八路军115师,见到了聂荣臻,从此走向辉煌。那时,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西方有巨人焉,吾将往从之。”
  邓拓后来的事,老北京人应不陌生。抗战中编纂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任新中国《人民日报》的总编辑、社长,在北京市委工作期间写下名篇《燕山夜话》。“文革”开始,邓拓对“极左”思潮进行了顽强斗争,也陷入政治生命的困境,1966年5月17日夜自杀身亡。他在“遗书”中写道:“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本应该在这一场大革命中经受到更严峻的考验。遗憾的是我近来旧病都发作了,再拖下去徒然给党和人民增加负担。但是,我的一颗心永远向着敬爱的党,向着敬爱的毛主席。”
  邓拓喜欢书画,他说:“解放后,因工作过于紧张,我患有偏头疼,每天发作。读书困难,工作更困难,我不愿浪费时间,于是就把欣赏研究古画,代替读书。哪知越钻越深,兴趣越来越浓。”谈收藏苏东坡的画,他说:“我在一家画店看到苏东坡的这幅潇湘竹石画卷,店员说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认为非真品,价值不大,拒绝收藏。画店觉得作一般处理,很可惜。留在画店,积压资金。不留又怕确为珍品,再遭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我自费收购下来。”
  1964年,邓拓把他收藏最好的一批古画144件,裱糊好,开列清单,注明年代、作者,无偿捐献给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后来“文革”中,他留下的文物、书籍全部被抄走。文人就是文人,1936年在河南,邓拓用文言文写就20万字《中国救荒史》,193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57年他将文言文改成语体文,由三联书店重印,不久以后国家就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北京出版社1998年9月重新出版,那一年南方发生大洪水。
  邓拓在“绪言”中说:所谓“救荒”就是人们为防止或挽救因灾害而招致社会物质生活破坏的一切防护性活动。他在书的开头就讲:我国灾荒之多,世界罕有,据有文献可考的记载来看,从公元前18世纪,直到公元20世纪的今日,将近4000年间,几乎无年无灾,也几乎无年不荒;西欧学者甚至称我国为“饥荒的国度”(The Land of Famine)。
  去年10月回福州,路过乌石山;年底,上五台山;春节,在上海、苏州。这些都是邓拓生活过的地方,什么时候会记起这位乡贤呐。惭愧。
  编辑/麻 雯 mawen214@163.com

标签:风骨 文人 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