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小学生作文 > 正文

孟子“仁义之心”与老庄的“赤子之心”|赤子之心什么意思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孟子“良心”的“仁义之心”不仅是道德之知,而且是天赋之知,其“良知”不仅是认识论概念,而且具有道德的含义。虽然孟子的良心是仁义之心,是真实的持存,但是“不失其赤子之心”。虽然孟子没有对“赤子之心”进行具体的解释,但是老庄“赤子之心”及其“以明”的“玄德”与“吾丧我”的“澄明”可以弥补其理论的缺憾。作为伦理哲学核心词汇的良心或良知与否存在,历来是道德哲学领域内争论不休的一个基本问题。汉语“良心”一词,由良与心二字组成。“良心”中的“良”即道德、善的意思,还具有“天赋、先天存在”的含义(《孟子?尽心》所谓“不学而能谓之良能,不学而知谓之良知”);“心”即意识,而非人的内体心脏(《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良知”中的“知”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个认识论概念,而且具有道德的含义(《荀子?礼论》∶“凡生于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本文试就孟子“仁义之心”与老庄的“赤子之心”――良心的天赋与良知的澄明,略谈一已管见。
  【关键词】孟子;“仁义之心”;老庄;“赤子之心”;澄明弥补
  
  一、孟子的“仁义之心”
  “良心”、“良知”在孟子那里不仅是道德之知,而且是天赋之知。孟子认为人有良心。他说:“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这里首次出现了“良心“的完整概念。而在孟子看来,人心有不仁不义,人有丑恶不善的行径,非但证明不了人没有良心,反倒说明是良心被损伤谋害了。“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而小人不能自觉地保守其道德理性的“大体”(《孟子?告子》上),在于舍弃本然良心。
  何为良心?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良心是自然发生、内在的、固有的。孟子以四端之绪为支证,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人丧失了四肢只是个肢体残废,然而丧失了“四端”,就是非人了。因为“仁义礼智”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性与社会性、个相与共相统一的本质标准,所以他说:“人皆有不忍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齿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仁义礼智这心性的四个要素,“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良心之于人类是普遍的、平等的,任何人都有的。良心是“心之所同然耳”(《孟子?告子》上),所以“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人皆可以为尧舜,十恶不赦的歹徒亦有良心,因为良心天赋平等,所谓:“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孟子?告子》上)没有外在的仁义,仁义都是兼有社会客观性而内在于人心的法则,舜也只不过是“由仁义行,非行仪仁也”(《孟子?离娄》下)。舜只不过是自觉顺着仁义心性行动,而并非是他造作了仁义。
  尽管孟子之说大有良心即“童情童心”的嫌疑,后天功夫只是对某种(良心)心性的补充而已。但是他承认良心虽然是内在的、固有的,也尚需操存培植和守护。“善恶”“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也,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其犹如“五谷者,种之类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良心的顺成与复蒙,要有存养的方法和依法存养的功夫――方法和功夫统一。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良心的守护在于“存气”及其“浩然正气”,在于生命的道德心理体验。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孟子的“良心”与“良知”合二为一。其“良心”既是天赋所与的道德生命之根与直觉体证,又是道德直觉能力。“认识自己”,即“反求诸己”的确切意义就是体会良知、悟证良心。万物皆备于我,心性天道是统一。良心是贯通个体道德心理的共相本体,是出于善的动机或者出于纯粹价值理性信念。人的道德是自我的扶植发展过程。良心的挺立,靠的是理直气壮(尽心识性知天)、智仁勇兼修的功夫。扶植和复明良心的关键在于“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这种气至大至刚,充塞宇宙,直至能使人动心忍性或沛然振奋,即达到道德意志自决与信仰坚定的精神定格。而“至大至刚”(《孟子?滕文公》下)的人格就是一种正义感的体现。尽管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道德行为是圣人化性起伪的教化结果。王夫之倡导“性日生日成”说,反对孟子良心论的先验天赋色彩。他从“能思”与“所思”结合来谈良心的结构,认为人心本不等于良心,所谓属于内在心性的良心其实成于后天。他说:“必须说个仁义之心,方是良心。盖但言心,则不过此灵明物事,必其仁义而后为良也。”①《中庸》重内外先天后天兼修,既讲“自明诚”,又讲“自诚明”。《大学》从正心诚意讲到止于至善――自诚明重先天善性之培养,自明诚重后天克己修行,二者平置虽不无矛盾,但是效果是一致的。
  孟子讲的良心是仁义之心,是真实的持存。仁义之心以“智仁勇”为美德,肯定智性的学习作用――即教育的作用。孟子说“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万章》下)。“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孟子一方面肯定智的作用,另一方面又给智以作为仁义之工具的约束。其“四端论”中的智端并非独立的元素,而是与其它三端相互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尽管这种超稳定的关系都具有自身的内在性,但是彼此都相互依存,互为作用。虽然孟子的良心是仁义之心,是真实的持存,但是他也认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②保赤子之心即保婴儿少幼之心――即保少幼的未变异之心。虽然孟子没有对“赤子之心”进行具体的解释,但我们可以用老庄“赤子之心”弥补其理论的缺憾。
  二、老庄的“赤子之心”
  老子说:“念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和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老子》55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山之未孩。”“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20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10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28章)“赤子之德至全至厚,与道之母体紧密一致,是道与德未离的象征。”《老子》52章)“未孩”有天真智慧,依本性存在,又能不失母而与母最自然亲和,天真纯朴而至智,虚无接物故无犯,无为而无不为。“复归于婴儿”就是复归于赤子婴儿健康自然之心,从丧失赤子之心而异化的心态中,再回归赤子之心的本源生机。复归是自觉地消除物化之心,删除社会异化带来的人的异质性。这是赤子之心向道德觉悟高层的飞跃,是道德主体通过对生活经验的批判反思所达到的自我认同。这种复归是生命哲学的取向,是超越的创造过程,而不等于简单的生理、心理还原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是“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赤子之心的道德飞跃,但是仍然是“童子”、“天子”(《庄子?人世间》)、“婴儿”(《天地》)、“真人”(《大宗师》)的自然之心。这不仅具有是生命的意义,还具有实体意义和道德认知心理学的价值。
  在老庄看来,仁义是道德的异化,是违背自然人性的节外生枝,即所谓“骈拇枝指”(《庄子?骈拇》)。“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欤?”(《庄子?骈拇》)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曾对老子说:“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子却反问他,既然如此,你“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庄子?天道》)。《庄子》认为“真人”――良心的扶植存养在于“忘”即忘仁义。《庄子》里有一个颜回“坐忘”的道德修养故事。这个故事第一阶段是“回忘仁义矣”,第二阶段是“回忘礼乐矣!”第三阶段即“坐忘”,意思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因此赤子之心的第一特点就是从常识心灵刳空仁义。
  老庄否认知性之智对道德有一种积极作用。庄子讲了一个为圃老人的故事,子贡劝他用机械,可老人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庄子?天地》)。“绝学无忧”(《老子》20章);“绝圣弃智”,“绝巧弃利”(《老子》19章);“智慧出,有大伪”(《老子》1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48章)。知性之智恰恰是导致对道德怀疑、动摇乃至破坏的来源。
  庄子的“坐忘”、“心斋”(《庄子?人世间》)术中所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就是要“明道”。“明道”之愚是赤子之心的纯朴象征,是素朴而大觉大悟的境界。“众人役役,圣人愚沌,参万岁而一成纯”(《庄子?齐物论》)。“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庄子?德充符》);“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庄子?知北游》)。“不知之知”乃是与永恒化生的大道同一之知,是“去小知而大知明”(《庄子?外物》)。“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这种智慧是自觉地“为天下浑其心”(《老子》49章),是“以明”(《庄子?齐物论》)――顺从天道的选择和判断。这种从无知到有知的自然否定,再到更高的无知的肯定,即从无为到有为的否定,再到无为无不为的肯定,是达到知常和自知的大智目的。
  赤子之心的理论基于自然法的思维。“大知大明”是以“去小知”为前提的――超越了日常见闻小知的偏执。这就是“以明”齐同万物,齐是非的“玄德”(《庄子?天地》)境界,是赤子之心隐喻的虚无恬淡、真朴无为的道德纯粹的显示。从“德”而上达于“道”,从“道”而导出“德”,需要有“赤子之心”作为中介条件,“与道相辅而行”(《庄子?山木》),可以通过“以道观物”(《庄子?秋水》)和“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达到“至德之世”、“建德之国”(《庄子?山木》)。“以道观物”为求“道通为一”,兼怀万物,虚以接物,并包众相。“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庄子?天地》)。“吾丧我”在于超越流动性自我,扬弃主观偏见,使生命的真我获得解放和澄明。这里“以明”的“玄德”与“吾丧我”的“澄明”不只是对道德最低公认出发点的回归,也是“赤子”生活中人秉承自然法及其自然规律的“大顺”;不只是“赤子”生活中人与世界紧密关联融和的再现,同时也体现了“赤子”生活中人扬弃世界及其客体的人文精神。
  在中国人那里“良心就是良心”,“良心就是当下的呈现”。中国人的良心不仅具有学理性,而且还带着感情和血肉的生动人格。所谓“无善无恶”就是一种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孔子之“忠”,孟子之“诚”,颜渊之“乐”,曾参之“孝”,《大学》之“正心诚意”,《中庸》之“诚明、明诚”,无不具有“良心”的含意。中国的儒学以“心性之学”,“内圣之学”为光大决非偶然,其精华、命脉、骨血也主要在此。所谓“鸢飞鱼跃”(既“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就是一种精神的自由自在、潇洒自如。
  
  注释:
  ①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长沙:岳麓书社,1991:1077.
  ②一种意见以为,孟子讲的赤子之心乃是视民如赤子,保养民命之意,这种赤子之心经过正心诚意等功夫,乃是无微不至之诚,不同于道家的一无所知之赤子之诚。《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似可作为旁注。
  
  作者简介:黄杨(1957―),男,江苏南通人,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教授,长期从事国风研究。

标签:孟子 赤子之心 仁义 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