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校园作文 > 正文

便携式服务器 发展_便携式X射线机的发展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就目前便携式X线机的发展历史以及达到的水平进行介绍,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便携式X射线机已经具备了完全向数字化水平全面替换的实力。   关键词:便携式 X射线机 便携式 数字化
  
  自发现X射线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在利用X射线获取临床上更丰富、更可靠、更直观的诊断信息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实验室内利用阴极射线管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X射线。这对于医学界的意义是重大的,对于X射线发展后的前半个多世纪,根据X射线对于不同物体的穿透能力的差异,科学家们提出了X射线透视和摄影理论,制造出X射线管及其相应的图像获取器件,并在20世纪10~20年代,出现了常规的用于医用诊断的X射线机。其后的时间不断的加以完善,到20世纪60年代中、末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特别是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医用X射线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医用放射诊断设备的产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品种和生产规模也在日益扩大,为射线诊断和影像技术学的发展开拓了诸多新的领域,到目前为止,X射线诊断和治疗设备已经成为医院的常规、必备设备之一。
  而野战用小型X线机的发展历史基本上沿袭了普通X射线机的发展历史。80年代以前采用的是传统工频X线机,其工作频率为50~60 Hz,这类机器结构笨重,输出效率低,故障率高。那以后,机器的工作频率向中频和高频技术发展,X射线机工作频率的改变带来了结构和性能上质的飞跃。
  (1)我国早期自行研制生产的便携式X线机,采用工频设计,整机主要分为X线球管、控制台、机架及机箱几部分,其中有一个体积笨重的自耦变压器,电路结构陈旧、机器结构不合理、整机效能低。输入功率大,输出功率低,曝光参数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差,射线量不稳定,散射线强,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展开工作时间长,机械性能差,操作不方便,不适于腰椎、骨盆等身体较厚部位的投照检查
  (2)社会不断的进步,带来了各种科学技术不断的兴起,将可靠稳定先进技术的引进带来了X射线领域的又一次飞跃,高频逆变技术的引入,使得传统的工频技术得到了挑战,原来射线质量不高,重复性、线性不好的现象得到了改善,同时由于射线质量不高而产生的软射线也大大减少,这对于医务人员与患者而言能减少这部分的吸收对身体也是大大有益的,而对于医生来说图像质量的提高是最有价值的。而对于制造X射线机的厂家而言,高频技术并不意味着这些,高频逆变技术能使得原本体积庞大的X射线源部分变小,最终才能给便携医疗以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日本、美国、德国等军队的野战X射线机都是采用高频技术,因此机器可以做得非常轻巧,效率也非常高,用较小的射线量就能够拍出效果很好的X射线片。同时这些装备便于携带,故障率低,可以对人体四肢、胸部、头部、脊椎等全身拍摄,满足在艰苦环境与条件简陋的地方使用。同时医学影像界数字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型的便携式X射线机与便携式平板探测器的结合,可实现X射线机在野战部队更为广泛的应用,传统我军野战使用的X射线机都是车载X射线机,虽然功率大,但诊断治疗过程非常的复杂,需要将受伤病患抬到车上进行摆位摄影,对于近几年出现的自然灾害造成大面积的人员受伤情况,使用车载式的X射线机是非常不便的,如果在此时能将机器方便的移动到患者处,通过简易的机架就地进行摄影,并得到图像,相信是每一个野战医疗工作者所希望的,然而这种想法在目前的医疗影像领域是完全有能力实现的。将整个便携式的X射线机分为四部分,一 蓄电池电源供给或外接单相电源供给部分, 通过多组锂电池组合的低压直流电源通过逆变设计转换为220V交流电源(用于无外电源的状态),或者直接通过外接单相电源提供整机电压;二整个X射线机包括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控制线路,组合机头、限束器等,我们要做到的是将这整个X射线机缩小到双手可以直接捧起的大小,同时重量在20公斤左右;三简易机架部分通过可折叠式的设计,将机架部分折叠放入拖箱中,便于携带,同时在机架展开时可将X射线机固定于机架上,通过移动机架的各个活动部件展开对患者的摄影诊断;四数字摄影成像部分通过与X射线机数字接口将便携式平板探测器与便携式电脑连接。可直接通过医务人员间的协作实现对患者摄影图像直接的获取。这四部分简单的拆分与再组合即可实现方便移动的功能。同时在工作效率上则是大大的提高。特别适合野战部队在环境比较艰苦、条件简陋的地方使用。目前这种便携式的X射线机在功率上最大只能实现3.5kW,未来如何不断的提高整机功率同时做到便携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在不断的前进中探索便携式X射线机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朱海云,张春阳,柏 挺,张永秋 野战便携式X线机的研究进展东东南国防医药。2009.4.11 2期
  [2] 潘凡举,葛均尉.浅谈师以下部队医用X线设备的发展趋势[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1): 51.

标签:射线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