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校园作文 > 正文

低重心自动铅笔【“低重心教学”漫谈】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能够让孩子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真正的教师能够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的美。”现在的教学与这一境界还有很大的差距。要达到这一境界的有效措施就是要在教学中运用“低重心教学”的策略。
  一、“低重心教学”的策略
  1.“低重心教学”提出的背景
  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只关注中上等的学生,而忽略了同在一个教室里的其他学生,因此就过高估计了学生的水平,教的难,练的难,考的难。对一个问题作为教师已闻道在先,况且又教了十几遍,甚至上百遍,已非常熟悉,自然而然地就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对学生而言是第一次接触,当然就有很大的困难,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就更是如此了。这就如同我们对一中周围的环境很熟悉,而一个外地人对我们一中的环境是全然不知一样。这样就导致只有少数智力好、基础好、习惯好的学生才能跟上。大部分学生因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心理受挫,心情郁闷、压抑,经受多次打击后,就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
  2.“低重心教学”的内容
  “面向的低重心”――面向后30名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要求的低重心”――每节课明确让所有学生掌握一两个或两三个问题;
  “难度的低重心”――作业上做的就是课堂上讲的那几个问题;
  “考试的低重心”――降低命题难度的要求,每次考试优秀率须达80%以上。
  这样针对关键问题课堂上讲,黑板上练,作业中做,考试中考,最后达到熟记模型于心中。落实四个低重心的目的是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信心。因为只有让学生夯实了基础,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他们就会感受到进步给他们带来的那种快乐;只有学生有了自信心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他们就能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为确保“低重心教学”的真正运行,学校的考评政策中“管理的低重心”倾向应越来越明显。
  二、“低重心教学”与“最近发展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他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1.“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在1931~1932年间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现有发展区”;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即“潜在发展区”,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2.“低重心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着眼于“现有发展区”是无效的教学,过高地估计学生水平把教学着眼于“潜在发展区”是低效的教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低重心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现有发展区”和“潜在发展区”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动态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是动态变化的,同样“低重心教学”中的“低”也是动态的、相对的。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低重心”也是不一样的;同一班级、同一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的“低重心”也是不一样。只有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认识“低重心”,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低重心教学”。
  三、“低重心教学”要求教师思维还原稚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尽管科学家和教师都掌握学科知识,但二者的学科知识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让学生能够理解。”“把学科知识心理化”就是我们要将教材按学生认知规律进行重组,进行教学设计。
  与学生相比,教师“闻道在先”具有知识上的优势,“师道尊严”又有心理上的优势,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因此而产生负面影响,变优势为劣势。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经过精心备课,对教材内容烂熟于胸,讲起课来如行云流水,学生也听得懂,可就是学不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过分提纯,过度包装,没有充分展现开来,因此不能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教师应自觉进行“心理换位”,经常扮演学生的角色,多用学生的眼光与心态去审视教学内容,“想学生所想,疑学生所疑,难学生之所难”。不要光讲“应该如何做”,而要多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是怎样做的”。要告诉学生其中的原理,而不是给他个模型。尽量把教师原始的思维活动过程还原(还原――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去思索,从中受到启迪。其次,教师应善于“稚化思维”(稚化――回归学生的思维起点),即在备课或讲课时,教师要使自己的思维降格,后退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上。面对一个问题,要有意识地发生一种陌生感、新鲜感(尽管这个问题已多次遇到过了),多以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习惯和方法去体验:学生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是什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还必须习得什么?等等。力求做到教学双方的思维活动能始终达到同频共振。
  四、“低重心教学”给学生照亮了求知的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过多地强调孩子的无知,在他们身上显示作为教师的某种优势,这将是一件十分有害的事。教师的智慧在于给学生以知识的启迪,照亮他寻求知识的道路,教给他们热爱生活,学会生活。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平,给学生布置过多、过难的作业,折磨的学生假期不是假期,生活不是生活。这不是给学生照亮路,而是给学生堵塞了路。“低重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低重心教学”使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后劲,这样减轻了学生负担,增强了学生自信,提高了教学质量,“低重心教学”给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给学生照亮了求知的道路。
  五、“低重心教学”是时代的呼声
  山东省本科招生计划逐年增加,参加高考生数逐渐减少,本科录取率连年递增。在这种形势下,“低重心教学”是山东省教育形势的需要;“低重心教学”是中学校情的需要;“低重心教学”是每个一中学生的需要。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差生是怎样形成的?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学生就成了差生;怎样让一个差生变好?让一个孩子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个差生就变好了。”每一个考入高中的学生都是优秀的,没有理由让他变成差生。所以降低教学的重心、降低考试难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是教师应该遵循的教育规律。
  五、“低重心教学”初见成效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响应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从2005年开始提出“低重心教学”的理念,几年来全体教师认真落实“低重心教学”的思想,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对每一名学生负责。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指出:只要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使95%以上的学生达到只有25%尖子生达到的水平。“低重心教学”的方式就使95%以上的学生达到只有25%尖子生达到的水平。学校本科录取率从2007年47.2%,2008年52.8%,2009 年67%,2010年74%,到2011年86%,连年递增。
  一个学校在社会上有多大影响力、有多大名气,在多大程度上被学生、家长和社会所认可,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校的办学特色决定的。将来学校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校园文化的竞争。“低重心教学”是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也是校园文化的独特风格,对师生的成长发展影响深远。
  “低重心教学”策略要求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符合学校实际情况,“低重心教学”策略是学校提出的开创性教学思想,具有时代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低重心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我们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赵振林.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低重心教学”[J].新校园.理论,2010,(05):51-52.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5-46.

标签:漫谈 重心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