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校园作文 > 正文

【以人为本首先要研究人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

时间:2019-03-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以人为本的的前提是满足人,即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动态变化的。只有研究人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关键词]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尊重需要 爱和社会归属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以人为本的就是要满足人、依靠人、发展人。满足人就是要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国外对人的需要研究得比我们要好,出其类拔其粹的当属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这是最基本、最强烈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方面的需要,还包括对睡眠、氧气的需要。
  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其他的需要就无法谈起了。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中国以前几千年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截止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基本上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所以在这之前可以说是“民以食为天”的时代。
  第二个层次的需要是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免受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简单说就是要求生活没危险,生老病死有保障,要求生活有秩序社会要稳定。
  生理需要满足了,可在晚上在马路上遭抢劫,下房门被撬值钱的东西都没了,这样的社会治安状况就太不安全了。今天在一个效益非常好的企业上班,可是市场风云突变,不定哪一天企业倒闭工人下岗,按工龄买断一个月就拿几百块钱的最低生活费,没有失业保险,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养老保险。生老病死没有保障就太不安全了。我们所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不能再说“民以食为天”了,已经到了“民以安为天”的时代。
  第三个层次的需要是爱和社会归属需要。就是要与他人亲近,建立友情,相互依赖,在自己的团体里求得一席之地,有所归依。一是友爱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也都希望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恩格斯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道德的,当爱情不存在时,离婚就是道德的。当初是火一样的爱情,可火焰燃烧之后也就变成了灰烬。所以爱需要精神上的升华,不能只是生理上的异性相吸。但即便两个人心心相印,也不能总是二人世界。人还需要朋友,需要友情。有了朋友有了友情还不够,人还要属于一个组织,参加一个团体,有一种社会归属感。为什么有的老同志在退二线或退休前后,行为让人觉得有些古怪呢?就是因为他要离开组织离开团体了。“法轮功”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一定要关注人社会归属的需要。
  第四个层次的需要就是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则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参加一个团体之后,若是老被别人欺负,就会失去自信,感觉自己无能,觉得事事不如人,失去独立性缺乏自由感。若是没有人认可承认你,没有人接受你的见解,你任劳任怨干活也得不到任何奖赏,你的心理就会出毛病,就会想:“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企业老板若是不懂这个道理,员工就会说:“太伤自尊了,走咧!”学校老师不懂这个道理,学生就不能得到健康成长。夫妻之间不懂这个道理就会家庭不和,也惹得四邻不安。党政领导不懂这个道理,他领导的这个单位部门就不能把工作做好。所以,我们不能老用过去老子与儿子那一套。创新工作的时候用否定视角很管用,叫缺点列举法。但在涉及到和人打交道的时候,要更多地采用肯定视角。要多表扬少批评,要多鼓励少处罚。
  第五个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的成长、发展、利用潜力的需要,是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像毛主席这样雄才大略的人,可以自己去创造条件来自我实现。可对于普通的优秀人才,满足这方面需要的条件比较多得需要社会来提供。对于好多有某些方面才华的人,你给不给钱无所谓,只要你给他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给他提供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就可以。所以要为下属搭建成功的平台,提供展示其才华的机会。
  除了以上五种需要,人还有认知和理解的欲望、还有审美的需求,但这些需求不能放在基本需求层次之中。
  这样,马斯洛就为我们建造了一个需要的金字塔。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激励力量。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层次会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其他高一级的需要就要出现了。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概括了人的需要种类,看到了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着重研究了需要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尽管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还有待于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把需要作为一种社会历史范畴来加以更加科学的分类和研究。但无论如何,马斯洛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以人为本的前提就是要满足人的多层次、多种类、动态变化的需要。也惟其如此,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标签:以人为本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