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心理,行为

时间:2017-03-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心理,行为

心理导读:平常被认为怪异的行为或许恰恰就是最有用的心理技巧,人的心理十分复杂,具有特性又有共性,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神奇的心理奥秘。下面我们将介绍10个日常生活中常见而又最有用的行为心理现象,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旁人的行为。——xinli001.com

 

1、行为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2、行为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3、行为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4、行为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行为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6、行为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7、行为心理规律七: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8、行为心理规律八: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一个细小的行为,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9、行为心理规律九: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所以,妈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10、行为心理规律十: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

心理,行为

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心理延伸

专业测试:

心理FM:

上传你最爱的照片!》》》

现实中不敢发出的声音,留在这里!》》》

 

心理,行为

2016 Vol. 14 (6): 729-734 []

心理,行为

心理文化学——许烺光学说的研究与应用

《心理文化学要义: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是对心理文化学学问的概述。心理文化学是在对美籍华裔心理人类学家许烺光学说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基础上建立的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研究的学说。 

许烺光(Francis L.K.Hsu)的学术成就并不逊于任何一位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大师。那些在社会科学领域有影响的西方学者或思想家,如黑格尔、卡尔·马克思、弗洛伊德、马克斯·韦伯、汤因比、帕森斯等,学术贡献不可谓不大,研究视野不可谓不开阔,但在论及中国时就显得比较单薄,比较没有底气,可能因为他们既没有中国生活的经验,又几乎都不懂中文,介绍中国的西文材料又很有限,故其理论缺乏对中国经验的参考实属无奈。而许氏之说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在参考中国等非西方社会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社会科学之局限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他的学说又与那种闭门造车、带有自我陶醉特点的一些中国学人的论说不同,他身处西方学术界主流,与当代主流社会科学界有密切的互动,可以说他是在与主流社会科学话语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将中国经验进行学理性提升的。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学术界,对许氏的评价似乎还远没有达到与其实际贡献相符的地步,譬如我还没有看到有人把许烺光的名字与上述理论大家相提并论。我想,个中原因可能正是因为许氏的文化背景和与之相联系学说特点:他的学说体系极其庞大并且与现代社会科学的视角十分不同,难以在现有社会科学范式下将其精确定位,亦容易招致“不科学”、“太庞杂”等批评。对于许多西方学者来说,他参考非西方社会经验提出的学说似乎太“另类”,难以理解;而对于至今仍奉西方学术大家为圭臬、难以跳出现有社会科学之囿围的许多中国学者来说,他的中国名字似乎缺乏新鲜感和冲击力,故对其学说也不下功夫理解。学术界常有人从某一特定专业对许氏学说所做出一些近乎盲人摸象的评论就说明了这一点。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读到许先生的著作起,我便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定位于许氏学派,授课、指导学生、讲演、著书立说皆与许氏理论相关联。最近一些年,我又尝试把许氏理论引入到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并陆续在《国际政治研究》、《日本学刊》等杂志上发表了一些论文。2009年秋天,曾经出版了《许烺光著作集》(全10卷)的台湾南天书局的魏志宾先生来北京,谈及我们对许烺光先生理论的研究,魏先生当即决定,将我们的研究成果作为 “许烺光理论研究论丛”之一部出版,这使我们备受鼓舞。摆在读者面前的就是我与游国龙近几年研究许氏理论的心得。据我所知,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研究许氏学说的专著。在此书出版之际,我们在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对南天书局深表谢意。

这部著作不是对许氏理论的简单解释。我们对许氏学说的脉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提出了对他的学说定位的新看法,主张把许氏学说从现代心理人类学中分立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心理文化学”。我们还对他的“优势亲属关系”、“心理文化取向”等理论概念作了研究,并根据他的理论对“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问题提出了新看法。我们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许氏的大规模文明社会研究领域,他的这个领域是被忽视的,也常被误解,但我们认为这恰是许氏贡献最大的地方。我们对他提出的PSH理论和基本人际状态进行了重点研究,除了阐述这些理论和概念的背景及意义外,还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我们还尝试将经过补充和完善后的许氏理论应用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旨为创立具有中国特点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提供新的视角和分析工具。说实话,一开始我们对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应用许氏学说并无太大把握,但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一个个具体问题被攻克,我们越来越有信心。我们认识到将许氏理论应用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不仅可行,而且大有可为,甚至有时候庆幸我们的国际关系研究背景:或许正是这种背景,才使我们能以更广阔的视野理解许氏理论,更能认识到其真正价值所在。许氏一生所从事的可以说是促进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而文化理解也是广义的国际关系的一部分。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许氏的《中国人与美国人》被其幕僚列为三部重要参考书之一。其实,那些想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和想了解美国的中国人,都应像尼克松那样读读这本书。不仅如此,那些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的人、那些致力于跨文化交流工作的人、那些在外留学、工作、经商和从事外交活动的人、那些致力于构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学者,都可从许氏的心理文化学视角获得启迪。

本书的另一位作者游国龙,2003年跟随我攻读博士学位时提出要研究许氏,当时我并没有同意。我的顾虑是:这是一条充满荆棘和风险之路,一是因为许氏之说庞大而艰深,牵涉的头绪多,把握难度大,非有异于常人的投入和执着精神不可;二是因为我在国际关系研究圈子中研究许氏,犹如一拓荒者独行于荒野,对于自己如何行走、行至何处、能否得到这个领域的认可并无把握,若贸然带青年人同行,难保不会误人子弟。所以考虑到毕业和学位问题,我建议他还是做一个相对保险的题目为好。尽管有这样的告诫,国龙仍知难而上,坚持认为研究许氏不仅是学术操练,还可安身立命。我为他不仅“求学”,更重“求道”的执着精神所动,便没再拒绝。这几年,他广泛阅读,勤于思考,虽遇到一些挫折,却仍初衷不改。他常有一些创新的想法,每到这时,总是很兴奋地与我分享他的心得体会,可以看出他很享受这个过程,这也使我想到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境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醉是做学问的至高境界,国龙的勤奋和近乎痴迷的追求,使他在学问道路上进步很快,这些年他的一部分研究心得便构成了本书的第一、二、三、六、七、八章。从这些章节可看到他的学问正在成熟,我不仅没了当初的误人子弟之忧,还看到了他大器晚成的希望。当然,我们两人虽然撰写了该书的不同部分,但所有观点都是经过切磋和讨论的,责任由我们共同承担。

标签:心理行为与文化 心理与行为研究 心理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