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学生评语 > 正文

[诗意铿锵的路]有诗意的路名

时间:2019-02-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你在大学里读的是理工科,怎么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是先接触旧体诗还是先接触新诗?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对诗歌了解并产生好感,大概是从初中时起。一本《毛主席诗词选集》,反复诵读直到背得滚瓜烂熟,让我感觉到了诗词语言和韵律的美。1973年上中专时认识了我的诗词启蒙老师,使我开始真正地领略中国诗词这个文学艺术骄子的风采。我先接触的是旧体诗,因为我的老师是以旧体诗见长的,二是那时以毛主席的诗词为榜样的,三是那个年代里的新诗也没有什么令人难忘的作品。在以后的这些年里,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工作,诗词总是伴随着我的业余生活,使我受益匪浅。对新诗我虽喜欢读但尝试写却不多。不过,我以为不管是新诗还是旧体诗,不管是从形式到内容,还是从表象到内涵,诗歌总是踏着时代的脉搏而完成诗歌的继承、借鉴和创新的。旧体诗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魏晋、店宋和明清三个发展高峰,从文史哲学中独立出来而形成完善、成熟的诗学体系。新诗则是在充分吸收旧体诗之精华、借鉴西方文化和诗学之形式和技法,实现了从古典型向现代型的过渡,但中国诗学的传统思想和表现形态仍然是新诗的根基。 ●从接触了解中得知,你是一位学者型的领导,对提升报纸的文化品位和报纸如何表现更多的诗意有什么思路?
  学者型领导的名号实不敢当,可以勉强叫作学习型的管理者吧。传承、积累、弘扬优秀文化,提升人民铁道报的文化品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事实上,无论是办报人的思想倾向还是文化取向,无论是报纸的可读性还是有用性,都离不开文化这个基本要素,其中文学品质作为化合办报人与读者思想和习惯的添加剂,将使得报纸的文化品位和诗质特征得到展示和提升,在办报人与读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具体办报中,如何贯彻“主题突出,内容深刻,形式活泼”的基本方针,在不断提高报纸文化品位的基础上增强可读性、耐看性或是观赏性,还要根据不同版面的内容要求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办法。比如,要逐步改变新闻版形式呆板、内容单调、表述僵硬、版式单调的状况,加强版式结构的美工设计,增强图片的视觉冲击效果,使其美观漂亮;改进会议和其它消息的习惯性采写模式,在不失真、尊重新闻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尝试用散文化或适度描写性的语言,对事件的背景、过程进行文学化处理,使得新闻消息好看、耐看等等。对于副刊或文化性专刊,可以对编辑方针、办报思路和报纸模式进行改造,比如副刊的编辑方针可以表述为:以新闻的视角、文学的手法、专业的解读、哲学的思考和艺术的思维,反映时代的脚步和社会的声音,叙写真实的生活和职工的喜怒,刊发典型的作品和新鲜的成果,阐述实践的理论和理论的实践,给人以高尚文化内涵的享受,现代文化思想的启迪、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和科学生活态度的引导,促进新文化在铁路行业的正向发展。这样一来,把办报方针变成读者实实在在的阅读行为,使办报思想体现为读者强烈的思想感受和文化享受,那么这张报纸就一定是可读的、好看的、有用的。 ●作为一位行业大报的社长,公务繁忙,时间一定相当紧张,你是怎样协调工作与创作关系的?
  这里面的确存在着所谓“工学矛盾”问题,关键是自己要有学习的欲望和需求而又肯学。二十多年来,我坚持做到无论一天工作有多忙,也要在八小时里拿出一个小时来读书,时间长了,自然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到报社工作以后,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在感受着那种时刻不能放松的职业压力的同时,明显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了。但是,职业就是职业,必须认认真真地做好,不能因爱好而影响甚至是冲击了主业。现在我除了还保留读书的爱好外,其他的都顾不上了。当然,学习主要还是要靠八小时以外,靠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给自己职业发展的压力。在正常情况下,我每天读书的时间大概不会少于五个小时,仍然坚持工作时间内读一小时,其余的是在业余时间,读的书除了职业必须的以外,再有就是兴趣使然了。我写诗纯粹是业余爱好,到报社一年多,虽然工作比过去要忙,写的诗词却多于往年。这可能是换了一个新环境,给本来已经平淡了的生活注入了新的生活气息的缘故吧。也许这正好应验了“存在决定意识,生活产生诗情”的真理吧。
  今后在诗词的写法上,仍会以旧体诗形式为主,但在遵从旧体诗基本格律规则的基础上,坚持用新词、用新韵、用新规,不因形伤义。也想尝试着写一些新体诗。也许还要为本报写一些诗评。 ●你是《诗刊》的老读者,二十多年一直自费订阅《诗刊》,对《诗刊》的感情很深,谈谈你对《诗刊》的整体印象?
  《诗刊》是文学艺术诸多刊物中的佼佼者。伴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和时代进步的足音,《诗刊》以她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作为《诗刊》的忠实读者和一名诗词爱好者,《诗刊》给予我的教益是难以忘怀的,留给我的美好记忆是难以泯灭的;作为一名曾经的人事工作者和现在的新闻工作者,《诗刊》给我带来的文化启示是深刻的,传递给我的办刊理念是坚实的。在我的印象里,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诗刊》在她的办刊思路、内部结构、版面布局、功能理念、栏目内容和外部形象等方面进行过多次不同程度地调整,但她所坚持和依存的编辑方针、整体风格、艺术思想和文化品位却始终没有改变,正是有了这样主动“求变”与核心“不变”的辩证统一,《诗刊》才能够在社会改革发展的大潮中,稳定了众多读者,占领了文化阵地,丰富了文学理论,推动了诗学发展,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诗人,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最本质的基础。做到这一点无疑是异常艰难的,但的确又是难能可贵的。难在何处?难就难在以一本品格高雅、内容严谨的纯文学刊物,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仍能够保持其文化资本的保值增值。可贵何来?那是来自于办刊人文化精神、文化修养、文化实践的文化情结,来自于诗人们多年来在《诗刊》中凝聚而成的“专”“精”“雅”“意”的文化特色,来自于《诗刊》自身传承、积累、弘扬、延续优秀民族文化的基本功能。 ●你将《诗刊》的文化特色归结到“专”“精”“雅”“意”四个字,能具体谈谈吗?
  正因为对《诗刊》有了上面的基本判断,我才认为《诗刊》的文化情结是可贵的,“专”“精”“雅”“意”的文化特色是可贵的。首先她是专业的,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诗学专家,专门就诗学、诗论、诗评、诗文和诗作等所编辑出版的专业性刊物。因其专,就有了内容上的深度和厚度,就牢牢地吸引住了一批学者和爱好者。其次她是精要的,表现为整体构思、栏目设计的精巧,诗作内容选择上的精心,诗评诗论体现出来的精辟,编辑出版质量的精细。由其精,就展现了《诗刊》所蕴涵的高文化品质,而成为文化传播业内的精品。第三她是雅致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做到不粗俗,不卑媚,不落伍,不盲从。惟其雅,才能够文清词秀,趣高意静,传声达意,雅俗共赏。第四她是意蕴丰富的,抒真情,言心志,情理形神和谐统一,状物移情意境交融,简约凝练含滋蓄味,情艺感合融会贯通。聚其意,便能够从诗的字里行问,发掘出诗所蕴蓄着的巨大精神内涵、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伟大的时代精神。 ●以往读到你的诗作,大都与铁路的工作生活经历有关,可以看出你对铁路事业的深厚感情。就现阶段工业题材或铁路题材的诗歌你有什么见解?
  是的,我对铁路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我的家人都是铁路人。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就读于铁路学校,大学毕业后又分配回到铁路工作。铁路的工作生活经历,的确使我难以忘怀,表现铁路生活,弘扬铁路精神,展示铁路形象,歌颂铁路人物,也就自然成为我笔下主要内容的一部分。就铁路各类刊物刊载的诗歌内容来看,基本上是以铁路题材为主,铁路的诗作者们出的诗集也大都是围绕铁路行业的内容。铁路人围绕铁路题材写铁路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诗本来就是诗作者以其丰富的生活体验、真切的精神感受和艺术的表现手法,集中地诗化和表达真实世界的一种文学形式。铁路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特殊行业,创作铁路题材的诗作者,如果没有对铁路行业的深刻了解和深切感悟,是绝对写不出真切感人、动情人理的佳作的。对其它工业性、行业性题材的作品来说应该也是如此。 ●在多年的读诗、写诗过程中,你对诗歌作品中什么是好诗、读者更需要什么样的好诗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请简要谈谈。
  这个问题很不好说,这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概念。判定一首诗的好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它跟不同人对不同类型诗的喜好和审美趣味有很大关系,我只能从我自己对诗的认识来判定好与不好。我认为,好诗必须首先是诗,不但要有诗的基本形式,更要有诗的内涵;既要有沉湎的思想,又要有深沉的感情,要读之后能够使人从内心深处唤起强烈的共鸣。其次,好诗必须充分地表现真实生活,但不是简单地再现生活,而是用诗情、诗意去诗化生活,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第三,好诗必须讲究诗艺、诗品、诗德。既不能无病呻吟,也不能故弄玄虚;既不能浅露直白,也不能晦涩含混;既不能胡乱煽情,更不能庸俗卑下。要让人家读得懂,诵得出,记得住,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你对自己的著作有何打算和要求?
  我对自己读诗、写诗、发表作品都没有刻意的要求,更谈不上去出书了。我对诗的感觉只是一种生活习惯。我读诗歌类的书一般都是在晚上躺在床上睡前的功课,偶尔在白天或是晚上坐在书桌旁读~阵子;而写诗则有时凭灵感、凭情绪,有时是“命题作文”应他人之约而写。近几年来,与同学朋友在网上的交流多了,写诗也就直接在网上写,写完就发出去,有时连诗稿都没有留下。多年来,拉拉杂杂写的一些诗,到目前还没有结集出版的打算。如果要做的话,也要等真正闲下来的时候,好好整理一下再说。 ●交谈中体会了你的坦诚和气度,也显示出你深厚的文化底蕴。除读书写诗以外你一定还有不少爱好吧?
  我的爱好或兴趣比较杂,属于那种博而不深、杂而不精、重在参与的人。比如体育方面对排球、篮球、羽毛球、单杠、双杠、中长跑、滑冰、游泳、太极拳我曾经都能来两下子;在音乐方面,我比较喜欢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也能摆弄几件乐器;对书法、篆刻、绘画、雕塑也比较感兴趣。 ●你在艺术、体育等方面涉猎很广。你怎样理解诗与生活的关系,将诗意贯穿于生活之中?
  我以为,因为社会是五光十色的,生活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集中表现,人就应该尽可能多地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对自己有益的不同方面。诗歌是抒发人类复杂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作者就不能不以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态度去感悟生活、丰富情感、充实思想。总之,我非常赞成陆游“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的说法,也非常同意艾青“诗的旋律,就是生活的旋律;诗的音节,就是生活的音节”的论述。无论是诗人还是诗的爱好者,要想写出或是创作出好的诗作来,就必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在这一点上,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诗的理论家、诗人充分论述过、验证过了的,无需再赘言。但成诗是多因素的,除了在其创作过程中要深入生活以外,还要有许多内在的东西做支撑。生活是基础,是基石,没有生活的底蕴,无论如何是写不出好诗的。诗言志,但诗也言物、言气、言性、言情,诗更言心,心性所至便成诗,有谁心底无诗?一世光阴如白驹过隙,每个人在与大自然交流、与社会交往中,都曾留下诗的印记,又有谁心中无诗?生活本身就是诗,感觉就是诗!只要我们曾经存在于生活之中,只要我们有了这种“曾经的”感觉,那么,诗意自然就会充满生活! ●你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新诗的发展如何看待?中国新诗发展的前景在你的想象中呈现怎样的图景?
  纵观中国诗歌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诗体形式、诗的内容、诗学理论和诗的功能,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新诗的演变也是如此。诗的表现形式一定脱离不了语言、韵律、节奏和句式结构,新的诗体形式必须适应诗的内容,诗的内容要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时代的不断变革必然引起诗的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了的内容又一定导致诗体形式的演变并促进时代文学的发展与丰富。因此,诗的形式、内容和功能在时代本质和诗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相互之间的制约与统一。这是不是诗歌发展的一般规律?新诗的发展变化当然也没有脱离这个规律。新诗的产生和发展,既受到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又来自于中国诗学内在求变力量的推动。上个世纪初期,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们以诗歌语言的变革为突破口,以白话入诗,以丰富中国语言的科学思维和达意状物为目的,实现了中国诗体的大解放,建立了新诗的理论基础、诗性规则和艺术原理,中国新诗从诞生、成长到成熟,逐渐走上了一条蓬勃发展之路。可惜的是,中国新诗在其发展的历史上,在诗歌创作实践和诗学理论研究上经历了两次低谷,一次发生在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后期,一次是从九十年代到现在。如果说第一次诗歌的倒退还是由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的话,那么九十年代以来新诗在所谓新文学、新文化走向高峰时的急剧衰退,就应该主要由文学界或是诗学界自我反思。纯文学创作在历史的彷徨中面临着新的突破与转型。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一些作家放弃了对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热切关注,放弃了对历史改革进程中文学进步的深刻思考,放弃了新时期弘扬、引导大众文化的社会责任。当启蒙理想、社会使命感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新时期文学精神在文学界和社会上逐步萎缩的时候,诗歌也走向了历史上的低迷期……当然,诗的这种现状不能完全说就是诗人们和诗学界自己造成的,这里面既有文化多元化的问题,也有文学创作心理变化的影响问题;既有社会文学审美情趣变化的影响问题,还有诗歌不能脱离她所存在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的问题等等。但就当代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环境看,主要的矛盾应该是诗学界如何解决创作心理、创作倾向、创作精神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代的生活相适应相协调共同进步的问题。诗歌创作如果能解决从“自我放逐”向“社会使命”、“反叛传统”向“继承创新”、“反语言倾向”向“尊重语言基本规则”、“反抒情”向“融人感情”、“语言游戏”向“时代声音”等方面的转换,则中国新诗将一定能够重现辉煌。我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标签:铿锵 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