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学习 > 正文

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龚正行

时间:2017-05-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学习龚正行教授心得体会

学习龚正行教授心得体会

2010年5月10日著名教育专家、北京市第八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龚正行来到通榆县,为通榆的全体教师做了名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的精彩报告。龚正行校长的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总之,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

龚正行指出,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要创造使学生成功的机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要认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参加学习活动、要当一个民主而又严格的老师。学校要开设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指导课,把学校指导、年级指导、学科指导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科学性。学生的成长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直接影响,要想搞好对学生学习的管理,首先要提高教师和家长的水平。

在报告中,龚正行校长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分别就中学生面临的问题及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进行了阐释。龚正行精辟的论述,独到的见解,生动幽默的语言始终吸引着老师们的注意力,精彩之处,令我们折服。

我们认为,龚正行校长注重从实际提出问题并善于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提示问题的根源和实质,提出的办法和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值得学习和推荐。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寂寞。”阴差阳错,时事弄人。实际上,对于许多人来讲,不是自己选择了教育,而是教育选择了自己。面对“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教育。怨天尤人,兴许可得一时之快,却不能解一世之苦,情有不尽;得过且过,也许悠哉乐哉,却年华虚度愧对苍生,心有不甘。既然注定从事了教育,又不愿碌碌无为,唯一的出路就是爱心育人,专心学习,潜心钻研。不仅仅是把教育当成按劳取酬的养家糊口的职业,而是当成体现自身价值的事业。“无为而有为”只能如此。

阻碍我们发展的不是我们失去的东西,恰恰是我们已有的东西。人们都推崇素质教育,人们最关心的却是出成绩的教育。但无论哪种教育,要提高教育的实效,唯有改变教学方法,即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旧、繁、难”的教学方法不改变,教学“忙、盲、茫”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可怜的是现实中我们许多时候的工作,的确是在辛辛苦苦的偷懒。当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时,选择给学生学习上延时加量就成了普遍的做法。于是“题海”使学生、家长、老师一起跳进了无边的“苦海”。自习课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给学生留一点知识内化的时间,不给学生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自主按计划学习的时间,反把霸占课堂推崇是敬业爱岗的表现。结果是苦却成效不高,痛却没人理解,累学生并不领情。

每一位专家成功的秘诀无非是读书,读书,再读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终身学习。书。我算是真正目睹了专家、名师的风采,每一天都听到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使我进一步广博了文化知识和素养,拓宽了知识领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化品位、艺术修养和生活情趣,尤其是在教学新理念上受益匪浅。

学习龚正行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通榆县第五中学 胡玉敏

篇二:学生学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校学生学习管理上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听了龚正行校长的专题讲座感触很深,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的数据,作为北京的学生都有这样多的学习问题,其他地方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可见学生的学习问题是非常严重的现象,因此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的确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所以“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科学性。

通过学习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个人认为学生的学习管理存在下列问题:

(1)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对学生估计过高,要求过高。

(2)学生因被动读书,被动学习而产生的各种学习障碍。

(3)家长认识度不到位、指导力不强。

(4)家庭环境恶劣,亲子关系不融洽,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造成的学生学习问题。

(5)电脑游戏及网上不健康的内容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6)教师学法指导和学生的思想工作的指导有待加强。

解决以上问题,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具体情况掌握的指导。注重班级基本情况的全面了解;做好“五类学生”的统计和建档工作,并有针对“五类学生”教育的措施和方法;做好学生个性特征的分析并建立班级学生档案;关注学生动态发展变化。

2.调动师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磨练其意志;培养学生情商、逆商;教师爱心、责任心、人格魅力感动学生,优化师生关系;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向师性;让学生的感觉跟着老师走,从而让学生主动读书、主动学习。

3.培训家长寻求合力支持。开办家长学校,有计划分层次培训家长,提高其认识度,提高其配合力,提高其指导力。

4.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班风、教风和校风,为形成优良学风创造有利的学校内部环境。学校联系家庭、社区共同关注教育,支持教育,协调各种教育因素,为学生养成优良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创造有利的学校外部环境。

5.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通过“答疑课”、个别辅导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学习通法,学科学习法。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作业情况、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及时了解到近阶段中哪些学生可能有些什么问题;真正地帮助学生,和他一起分析原因、找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

6.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创造使学生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认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加学习活动,同时“老师应该要当一个民主而又严格的老师”。

篇三:课后复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后复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转帖)

作 者: 龚正行

随着孩子的年级越来越高,特别是上了初中后,学习任务也逐渐加重。有的孩子会在学习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但也有相当多的孩子虽然很努力,但由于方法不当,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本篇文章重点谈了课后复习。

想在课堂上就把一天所学的知识全部掌握是很困难的,还需要通过课后复习来进一步掌握知识。

课后复习是上课学习的继续,是一种与自己的理解能力同步的学习。 应当承认,仅凭课堂学习很难完全掌握知识,这一点,不少同学在做作业时已经感觉到了。为什么做作业时,还要重新查书或请教同学呢?就是因为有的知识学生根本没有领会;有的虽然领会了但并没有记住;有的虽然初步领会和记住了,但掌握得并不深刻,因此,遇到问题时仍然不知道怎么办。可见,下课后认真地按照自己的理解速度进行课后复习,深入地掌握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它是上课学习的继续,有了这个继续,才有可能初步掌握上课所学到的知识,才可能使学习深入下去,在学习上不“欠债”。

做作业不能完全代替课后复习。

做作业对促进课后复习的确有积极作用,因为做作业实质上对知识是否已掌握起着检验的作用。如果做作业顺利,说明知识掌握得不错;如果做作业不顺利,也可以促使自己针对存在的问题去看书或请教别人,实际上也起着课后复习的作用。但是,用做作业或查字典式的做作业来代替课后复习会给学习带来一些隐患。因为,作业有时不可能涉及上课所讲的全部问题,这样,凡是作业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就可能长期被忽略。有的学科根本就没有留作业,或者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完成作业,那么有关的知识只是在上课时“见了一面”,以后一直要到考前复习时才能“再见面”。至于有的学生上课时就没有听懂,课下又没有通过课后复习去弄明白,到了考前复习时,就会发现自己背了一身的“学习债”,造成了考前因“负债累累”而一筹莫展的被动局面。

课后复习虽然这么重要,但常常是一个无人检查的学习环节,因此容易被忽视。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的差距,往往就是在这些需要自觉性比较高的学习环节中拉开的。按照学习的正常程序,放学后首先应当考虑的是要及时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就是说,在做作业前要先认真地进行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时,要做好四件事: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看参考书。

1.尝试回忆

尝试回忆就是独立地把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回想一遍。具体地说,就是下课后自己考一考自己:今天老师主要讲了几个问题?有哪些已经弄懂了?哪些不懂?哪些不完全懂?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1)可以及时检查当天听讲的效果。

如果自己能独立地回忆出全部或大部分内容,那就证明自己预习和听讲的效果是好的,也就是在领会的基础上将所学的知识基本上记住了。如果回忆不出来,就应当及时查找原因,以改进预习和听讲。

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书本,也可以回忆完以后再看书。为了回忆时能更加专心,回忆的线索能更清楚地展现在眼前,使回忆能有个“支撑点”,可以用草稿纸把回忆的重点简要地写出来。

(2)可以提高记忆力。

由于每回忆一次,都需要把头脑中“贮存”的知识“提取”一回,每“提取”一回,就能使知识强化巩固一遍。这对于提高记忆力自然是有好处的。可见,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的记忆方法。

(3)能增强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针对性。

有个学生在学习总结中说:通过回忆,把老师上课讲的在脑子里过一遍,记住的往往是自己已经懂得的部分,那些没记住的就往往证明自己还没有掌握好。

这话很有道理。实际上,回忆是学习成果或者说知识巩固程度的无声表达。如果回忆不起来,当然会着急地翻书查笔记,这样不仅提高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针对性,很自然地会把回忆不起来的部分作为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重点。

(4)能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习惯。

课后复习时直接看书,要比尝试回忆“省脑筋”,但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效果往往不好。而尝试回忆,要追寻思索的过程,概括上课所学的主要内容,一旦想不起来时,就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回忆的线索,很费脑筋。一个经常搞尝试回忆的学生,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能逐渐养成好动脑的习惯。

有的学生也抓课后复习,可是复习的方法却像看小说似地把书从头到尾读一遍。读书时一看就明白,但一放下书本就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如果离开书就不能独立地把所学的知识回忆出来,就很难做到独立地应用这些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后的尝试回忆,也正是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的重要方法。

2.看教科书

这是课后复习要做的第二件事,一般在尝试回忆后进行。

优秀生在学习时很重视教科书的使用,他们知道,教科书是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有经验的老师,依据教学大纲,根据知识的科学体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写的,内容精练、严谨、深刻,是一般参考书无法代替的。

教科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共同依据,也是老师考核学生的主要依据。如果不认真钻研教科书,不认真完成教科书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无法掌握好中学的基础知识,也不容易使基本能力得到提高。抓住了教科书,也就抓住了基础和根本,这也正是优秀学生的聪明之处。

有些学生的教科书,学完以后看上去像一本新书一样,主要原因是他很少使用教科书。不重视学习教科书,会造成学生学习时抓不住要点,致使学习成绩落后于别人。

由于课后复习时看教科书已不是初学,而是在预习、听讲和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通过课堂学习已经明白和记住的部分,就不必再用很多时间了,要把时间用在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

看书时,可用彩笔把书上的重要部分、新概念或容易忽略的部分勾画标出,在书的四周空白处记下简要的体会、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以及有利于记忆、带提示性的语句,以便以后再看时,能迅速抓住要点,回忆起关键的内容。有些学生,平时看书不注意对教科书进行上述“加工”,结果在考试复习时找不到重点,不知道该看哪部分好,只好从头看起,结果弄得复习时间不够用,只得开夜车。有的学生在考前为了查找一个概念、一个公式,急得满头大汗,这时你若拿过他的教科书一看,还像本新书一样洁净,也就难怪他无处可寻了。

3.整理笔记

笔记本除了要用来做好上课的记录外,还应当在平时不断地“加工”,把笔记本变成在复习时真正有用的宝贵资料。

怎样整理笔记呢?

打开笔记本,先把笔记分成两部分:

★正页部分

笔记本右边的一页,主要用来记课堂笔记。在正页的右上角,用彩色笔写上这页笔记的题目,有利于复习时查找。例如,在《物理》笔记的右上角写上“电流强度”、“电压”等等。

在正页的右侧,可用铅笔画一竖道,竖道右侧部分专门用来记上课的随笔,例如,听讲时自己的体会、疑问,老师强调的重点问题、容易出错的问题等。整

理笔记时,先把上课没有记下来的部分补上,再把记得不准确的地方更正过来,以保证笔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然后把笔记上记录的疑点弄明白,如果需要,再把有关内容补进笔记本内。

★副页部分

笔记本左边一页所记的内容应当与正页的内容相关。在预习时,把涉及新课的一些“旧”概念、“旧”知识,从有关的书上摘下来,写进副页,作为上课用的预备知识。

总之,副页可以用来记以下的内容:

·预习时发现自己掌握得不太好或已经忘记的“旧”概念、定理和公式等; ·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或体会;

·听讲和看书时自己悟出来的重要体会;

·容易出现的错误或容易混淆的概念;

·从参考书上摘录下来的针对性强的精彩内容;

·补充书上或老师讲课中的不足等。

如果平时下功夫把笔记整理好,一旦到了阶段复习时,一看笔记本心中就有数了。因为笔记线索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精练,并记录着有关的“旧”知识和容易出错的问题等等,这样在复习时就节省了查书、找资料、重新思考、临时归纳和重新记忆的时间。尤其在考试前复习时,只要看看笔记,看看自己平时劳动换来的成果,就可以迅速地把有关的学习内容回忆起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学生天天记笔记,可是在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时却从不顾及,甚至看到自己的笔记本心中就烦(因为乱或不完整),认为不如看书,那么,每天上课记的笔记实际上是无效劳动,这种笔记自然不会有什么作用。

不少学生体会到,有了要整理出一份好笔记的愿望,习时必然会更加专心致志,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长久坚持下去,还真可以学到一点治学的本事呢!

4.看参考书

现在,学习参考书很多,应当怎么使用这些参考书呢?

首先,要选好参考书。每门课程有一本主要参考书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作为一般性参考。至于选哪一本作参考书最好,可以请教老师或高年级的学生。

其次,要在阅读教科书并对所学知识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再去看参考书。当然,有时教科书过于简要,自学有一定的困难,这时,也可以先去看参考书,然后再去看教科书。

有一个优秀生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我觉得应该以课本为中心,在把课本弄懂弄通的基础上,再去看课外书,以便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这条经验是可取的。

看参考书的时间要灵活掌握。在作业不多,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在课后复习时进行,然后再做作业。这样做的好处是,对做作业时用得着的知识钻研得更加透彻,做作业的难度会大大下降,完成作业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作业的压力,阅读参考书只好在完成作业后进行,那就要根据所剩时间的多少,来决定看与不看,(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龚正行)或者看多少参考书。

在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后,看参考书的时间也会逐渐多,这会促使知识掌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使学习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龚正行:北京市第八中学特

级教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