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学习 > 正文

[中国:“世界工厂”渐行渐远]渐行渐远的中国红利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一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两头在外,进口原材料,并向全球各地出口廉价的制成品,如影随行的是“中国制造”名扬四海。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如今,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世界工厂”正外移,并渐行 渐远。
  
  昔日辉煌
  
  “世界工厂”这一头衔首先由英国“冠名”。英国在18世纪末率先实现了产业革命,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英国的“世界工厂”空前绝后,表现为工业组织体系的先进性、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全球性、以海军为后盾的武力征服的殖民性。
  美国在19世纪中叶完成了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已经发展成为与英国比肩而立的工业国。现今,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中,美国占据31%的份额,综合竞争力居世界第一。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卧薪尝胆的日本开始被称为“世界工厂”,综合竞争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日本占了29%。精密仪器和质量控制是日本制造的强项。日本国民总产值的49%来自于制造业。
  进入21世纪,中国制造业横空崛起。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此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提出,中国将成为21世纪的“世界工厂”。于是,“世界工厂”就成为国内外描述中国经济的一个高 频词。
  当时,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很多其他国家发展制造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廉,劳动力素质较高且不断提高,困扰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障碍基本消除,工业配套能力较强,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社会与政治环境稳定。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每产生10%的增长,就能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2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增长速度居全球之首,制造业比重增速远远超过美国。2007年中国制造业GDP增加值达13000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中比重从3%提高到13.2%,成为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大国。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又提高到15.6%。
  中国本身也从“世界工厂”的角色中得到了实惠。制造业是中国高速成长的强大引擎,目前中国制造业创造了GDP总量的1/3,贡献出口总额的90%。而“世界工厂”又成为中国庞大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中国制造”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其背后是千百万农民工进入城市,数以百万计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被消化,仅2006年一年,中国就消化了8500多万劳动力,为人口红利再添“红包”。
  
  光环渐褪
  
  中国头顶“世界工厂”的光环,但如今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随着薪资上涨推升制造成本,以及汇率波动可能吞食制造商的微薄利润,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商业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去年全球经济危机期间,中国作为全球最低成本零部件制造国的地位,已被印度和墨西哥超越。
  中国加工制造产业许多是大进大出,两头在外,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土地和能源),却制造了严重的污染。中国低价卖出了资源,人家不但不感谢,还实施反倾销制裁。而在进口原料的价格上,中国又没有话语权,比如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中国是最大买主却无定价权,变成了“中国买什么,什么都贵;卖什么,什么都便宜”的局面。中国制造产生的GDP,付出的代价太昂贵。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更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依靠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来赚取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微薄利润。“世界工厂”的光环,掩不住90%的出口商品是贴牌产品的尴尬。
  过度依赖低廉劳动力的富士康正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缩影:没资金、没技术、没品牌,只能贴牌生产。尽管衣食住行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的字样,却都是国外知名品牌(中国名牌产品所占比例不到3%),中国只落得一个“世界工厂”(更准确的评价应是“加工厂”、“生产车间”)的名声。
  于是,放眼当今世界,美国人在卖专利,欧洲和日本人在卖技术,而中国人停留在价值最低、也最没有效益的生产环节,只能卖产品。中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但不挣钱,或者是干多挣少,动辄掉入“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A380”的市场交换,拼尽力气耗尽资源去赚那利润中的1美分,却被发达国家轻轻松松拿走其余99美分,只得无奈感叹“人家吃肉,我们啃骨头”。
  而中国制造长期赖以发展壮大的廉价劳动力因素已逐渐改变甚至消失。近年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涨薪潮此起彼伏。中国已有十几个省市调高最低工资,平均增幅在10%以上。出口制造业公司因各种因素纷纷宣布提薪,而“5年左右翻一番”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也从专家之口传到媒体上。处在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越来越迫切地希望从国家增长的GDP中分享红利。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同时,许多工厂的利润已经低得不能再低。
  在此情势下,外企动摇了,“没有谁愿意走,但没办法再撑下去了。” 于是,珠三角地区外企撤离形成一股风潮。
  
  创新谋变
  
  2009年11月23日,一则以“中国制造”为主角的30秒广告在CNN等国外媒体播出,这是中国首次在海外媒体上为“中国制造”的整体品牌打出形象广告。
  中国制造正重新包装,中国制造正图谋创新蝶变,要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从“制造”到“创造”,仅一字之差,却代表着从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迈进,意味着中国企业要摆脱按客户订单按时保质保量生产的被动性,围绕品牌研发和营销等高附加增值环节发挥主动性,预示要告别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时代,转向依靠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进步。
  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拥有核心技术,才能具有活力和战斗力,赢得广泛市场,并提升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形象,提高中国“世界工厂”的美誉度。
  从历史的角度看,全球“世界工厂”都经历过中国眼下的境遇,而成功摆脱尴尬和烦恼的秘诀几乎都是自主创新。如昔日“世界工厂”英国,失去制造业大国地位之后,依靠创新理念进行全新包装,英国制造的产品又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重振了“日不落帝国”的雄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六七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也是仰仗创新之功,蝶变为高生产率、高工资、高福利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中国制造走创新之路,已经有相当的基础条件。过去10年中,中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增长了1倍以上;在专利申请量方面,中国已取代德国,位居全球排行榜第五位。而跨国公司接二连三地在华设立研发中心,足见中国研发人才数量充裕。更何况,作为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制造的创新有很深的文化根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纽约时报》指出,取代中国“世界工厂”并不容易,越南人口只有中国的1/16, 柬埔寨人口只有越南的1/5。印度也难取代中国制造的地位,许多公司还担心印度糟糕的路面和拥挤的港口。大多数亚洲国家,包括越南,没有像中国那样迅速改善交通。
  密执根大学中国研究主任马瑞指出,“中国不会失去其制造业基地的地位,缘于其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他认为,加薪潮将促使企业转型到高端产品,而这恰恰符合中国政府的抱负――不满足于成为世界工厂,而有志成为高价值、高科技产品制造国。FIC

标签:中国 渐远 渐行 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