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学习 > 正文

论语中有关学习方法

时间:2017-03-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论语中有关学习方法

1.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 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 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 学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 为政》.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 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 为政》.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 为政》.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 公冶长》.

9.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 述而》.①[识(zhì)]记住.

10.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 述而》.①[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来.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 述而》.

一共这11个.

论语中有关学习方法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学习态度,强调要惜时而学。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为人处事: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省:省(音xǐng),注:反省。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

学习方法: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

故:旧的知识。知:领悟。可:可以。以:凭。为:做。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於“就”“便”。

罔:迷惑不解。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的。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

诲的意思:教,传授。

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他的优点就向他学习,看见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思:希望,想着。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必有我师焉: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怎样做人: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树是最后凋谢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一言:一句话。

行:奉行。

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更多有关 的文章

论语中有关学习方法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 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 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 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论语中有关学习方法)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 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 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 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 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 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 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 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 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 的时光。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