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阳光高考 > 正文

英语达人陈清泉【试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人本主义理论】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笔者认为,为更好地将新课程标准体现在实际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全面把握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内涵,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身处和谐平静、安全快乐、主动理解的教学环境之中,以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唤起学习者的主动性。笔者还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心得,强调从做中学,主张把情感发展和智力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这一目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人本主义 英语教学 新课程标准 情感
  
  一、人本主义的理论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探讨的是完整的人(the whole person),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的方面(如行为表现、认知过程、情绪障碍)割裂开来加以分析。它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研究人性,关心人的潜能和价值,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到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学校管理者和施教者要逐渐明白学校是为学生而设,要改掉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由教导者向引导者转变,以促进者取而代之,人本主义理论所倡导的教育应该是以促进人全面发展为目标。施教者要处理好与学生间定位关系,带动学生对知识获取添加更多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准确理解知与行的意义。因此,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学生所具有的学习欲、求知欲与潜能就能够释放出来的。
  二、英语教学中要围绕人本主义策略施教
  人本主义认为如何促进学习才是关键,要改变和影响学生行为,只有让他们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在我国,学生学习多数有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传统学习,其学习方式也体现在两个方面: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对于有意义学习,人本理论中提出要包括四个要素:全神贯注(整个人的认知和情感均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自动自发(学生由于内在的愿望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了解事件的意义);全面发展(学生的行为、态度、人格等获得全面发展);自我评估(学生自己评估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目标是否完成等)。反之,无意义的学习则是被动的,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
  笔者结合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做到“九要”:(1)要敢说。说的过程中不要怕出错误,要请别人纠正,不要难为情,更不要泄气。(2)要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坚信自己有坚强的毅力和学好外语的才能。(3)要经常。养成每天学习英语的习惯,哪怕每天10分钟也可以。(4)要灵活。学厌了可变换一下学习方式或形式。(5)要结合。学习中切忌不要脱离上下文孤立地死记硬背,要与所学的知识进行相互融通。(6)要用心。根据情况随时记下并背熟那些常用的句型。(7)要“生活”。在生活中要尽可能“心译”接触的东西,如一闪而过的广告、浏览过的影视媒体及听到的话语等。(8)要准确。对所看、所学正确无误的内容一定要记牢、记准。(9)要广泛。如读报、听广播、看外语电影、听外语讲座、攻读课本等。
  三、将人本主义与新课程标准做到统一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潜能不断得到发挥的一种动态的形成过程。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最好的条件促使每个人达到自己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并为其提供一种促进学习和成长的良好氛围。人本主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完善作为人本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英语新课程标准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它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开设一些让学生主动学、能提高学习兴趣的活动。如英语晚会、小课堂大讨论、新闻报道、情景小话剧等各种合作学习课堂,增强学生间发展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上所述,英语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我们知道,英语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个好的学习者必然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如果学生没兴趣,不积极,教师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
  四、人本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良好互动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自主学习环境的建立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作为知识的促进者,最关键的是善于营造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的心理氛围。这种氛围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安全感、教师对学生内在情绪的敏感度、倾听并接受学生的意见、非评判性的师生交流、自尊心的保护以及权力的合理分配等等。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效果,互相鼓励、帮助、理解、发展,这将较好地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和自身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其主动性和独立性,成为有创造力、自主性的人格健康的人。
  (二)完善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增加对学习的情感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多追求认知与情感结合,极力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便能以认知与情感之间协调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机、自信和合作精神,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1.优化教材内容。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探究式学习模式时,新课程实施强调,让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搭起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世界的桥梁。教材内容的加工要有创意,要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教师可以把教材内容问题化,以启发性、趣味性的内容出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教材所呈现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操作性活动,才能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经验系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科学地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系列。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结合,不脱离所处环境实际。
  2.课堂上以语言、非语言等信号传递尊重、信任与鼓励。课堂是语言学习参与者的活动场所,也是双方进行人际交流的重要环境。不同的教育思想和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导致不同的师生角色和师生关系。当今语言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根据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课堂上以语言、非语言信号等传递,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坚定学习信心,使学生自我促进学习,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另外,适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其成为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发展,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开放的现实环境。
  3.合作性学习。人最基本的情感之一是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最有效的办法是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就使交流成为必要。语言课堂是学生进行自然交流的理想场所。通过交流,学生不仅练习了语言,而且进行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因此,人本主义学习活动对语言教学是非常合适的。组织多种多样的参与性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在活动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关系,通过师生合作确立学习目标,通过生生合作明确学习动力,使双方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在相互合作融洽的集体氛围中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五、结语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由传统教学模式向新标准教学模式的过渡,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转变,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师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不断的磨合,才能切实地将研究性教学运用到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并真正发挥出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OL].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J/OL].
  [3] 施良方.学习论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 Jane Arnold 编. Affect in learning language[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编 潘冰)

标签:英语 人本 主义理论 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