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演讲稿 > 正文

动手操作有效性的问题与对策 论证有效性分析范文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有效性 问题凝视 出路审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79-0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表明:如果仅靠听和看,一个人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识;如果动手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尤其是公开课上,教师都喜欢让学生动手操作。然而,有些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动手操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虚假操作。缺乏真实的动态生成
  [案例回放]《圆锥的体积》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先让学生讨论求圆锥体积的办法,使学生知道用转化的思路来解答;然后,让学生猜测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都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以及黄沙、水、脸盆等。很快,每个小组都能顺利地得出了“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的结论。
  [问题凝视]这个案例中,教师试图培养学生的操作探究意识,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真实、自然、有效地动手操作,认识是有一定偏差的。其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不信任。为扫除学生探究过程中的障碍,教师提供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学生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就能顺利地通过操作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随着教师的“精心安排”行进在一条封闭的安全通道里,没有旁逸斜出,一切尽在教师的预料之中。这样的数学学习,由于学生受到操作材料的束缚,使得整个操作活动缺乏生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学生变成了一个被动的操作工,陷入了一种虚假的动手操作状态中。
  [出路审视]本案例中,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实验。事前为学生提供各种圆锥体和圆柱体材料进行操作探究:有等底等高的,有等底不等高的,有等高不等底的。这样,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结论会出现多样性。当出现“圆柱的体积不一定等于圆锥的体积的3倍”的结论时,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才能满足“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的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的操作具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二、机械操作,缺乏灵动的生态生成
  [案例回放]《长方形面积》教学片段。
  一位老师在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时,安排学生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去拼长方形,并出示如下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有序操作,然后填写表格,再总结规律,最后概括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问题凝视]以上的操作过程中,看上去是灵动的,实则是机械的。学生的操作活动是被动的,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事实上,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让学生自主参与操作方案的设计和操作策略的选择。
  [出路审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学生分组操作,有的拼摆,有的记录。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知道:在三种不同的拼法中,尽管形状不同,但拼成的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相同,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这样的处理,既为总结公式做好了铺垫,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简单操作,缺乏持续的深入思考
  [案例回放]《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片段。
  课上,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例题:有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用23粒玉米代替23盆花,先让学生5个5个分,然后让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说出:“分成4份,还多3粒。”教师接着总结:“分成4份,说明商是4;还多3粒,说明余数是3。”最后,顺势写出这样的式子:23/5=4……3。
  [问题凝视]“有余数的除法”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在除法中出现余数”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教学中理应重点处理。但这位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操作,细细想来,既没有操作的必要,也没有操作的意义。因为这种简单的操作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之间“貌合神离”,可有可无,不能较好地促进数学学习技能的提升。
  [出路审视]教师可以在完成以上教学过程的基础上,继续提问:“如果再加l粒,同样分,你发现什么?”学生会发现:商不变,余数变成了4。教师追问:“如果再加1粒?”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会发现:当余数和除数相同时,商可以再增加1,而余数却没了。这样的连环追问,较好地引导学生把操作的结果与所学的知识――有余数除法算式结合起来,把操作与算理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认知联系。尤其在玉米增加2粒时再平均分,学生会发现这时余数与除数相同,商增加了1,没有余数了。这个操作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发现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而且使他们理解余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四、盲目操作,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向
  [案例回放]《图形的认识》教学片段。
  课前,一位教师让学生带来了许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物体。课中,教师设计了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玩一玩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物体,但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任务。顿时,课堂上热闹极了,有的滚球,有的玩魔方,有的堆长方体积木,有的比谁的东西好看等等。一段时间后,教师让学生谈感受,学生不知道说什么好,有的还沉浸在玩耍的兴奋状态中,课堂秩序非常混乱。
  [问题凝视]没有明确要求的操作任务,其操作过程往往是无序的,操作结果是零乱的。因此,在操作活动之前,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学生操作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及时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策略,从而让学生的操作有针对性,而不走过场。
  [出路审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这样几个环节:一是看一看、摸一摸,通过看感知物体的外形,通过摸感知物体的特性;二是分一分、比一比。让学生按形状给它们分分类,让学生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三是认一认、找一找,通过电脑展示几类物体的图形,让学生找出这些物体分别是哪些几何形体。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操作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活动经验和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和数学思考;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关注数学的本质,回归数学的本质,使动手操作充满逻辑的力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责编 罗永模)

标签:对策 动手 有效性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