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邀请函 > 正文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析】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以西南科技大学联合校园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模式为例,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联合校园培养的现状,阐述了该校在联合校园培养上的举措和成效,并对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人才模式;人才质量;联合校园培养
  作者简介:董发勤(1963-),男,陕西扶风人,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基生(1957-),男,四川南充人,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四川 绵阳 621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高教学会重点课题“西部高校十年跨越发展经验及改革成效的案例研究”(2010YHEZ003)、2010年高教学会课题“基于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的本科学生素质教育的探索及案例研究”、“联合校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2010YHE007、2010YHE04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23-02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正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所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在高等教育逐渐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质量正面临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与境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和多元化不失为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西南科技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地区14所高校之一,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相互参与,有效互动,整合生成,多方共赢”的联合校园培养模式,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一、联合校园培养的国内外现状
  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和技术集成,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高校单一自主的传统教育培养模式在广度和深度上稍嫌不足,向“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模式跨越已刻不容缓。联合校园培养是指两个或者多个高校合作培养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接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知识面也更加宽泛。
  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都实施了联合校园培养计划。如美国耶鲁大学创建的“全球性大学”[1];欧盟在教育领域创办的“伊拉斯谟计划”[2];国内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9所高校开展的“学分互认”;山东大学开展的“第二校园经历”以及许多高校实施的“交换生项目”等。西南科技大学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思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科技城(绵阳)建设机遇,借鉴国内外大学经验,积极开展“3+1”和“2+2”联合培养及交换生项目,通过共享优质资源,建设开放平台[3],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教学环节,创新学生管理,探索出一种“相互参与,有效互动,整合生成,多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多重校园文化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西南科技大学实施联合校园培养的举措
  联合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桥梁,需要稳健的平台基础。为此,学校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过程控制,建立保障机制,确保了联合校园培养的人才质量。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各国教育改革所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先后同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芬兰等国家的20余所境外高校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由于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文化积淀,因而各自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都不尽相同,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建立合理的联合培养课程体系,进而实现与合作培养院校的课程对接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棘手难题。为此,西南科技大学对外加强与联合培养学校的沟通交流,对内协调与各学院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在学科对应与专业合作中寻求适当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科学设置了适合交换生的培养课程和培养计划。为了消除不同学校在教学及管理方面的差异,保障联合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先后出台了《西南科技大学交换生学分转换和成绩认定办法》、《西南科技大学交换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联合培养学生的课程修读、课程学分、成绩认定以及学生在交流学习结束后申请补选课程、补报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和毕业资格审核等相关管理工作进行了完善。
  三、联合校园培养所取得的成效
  学校多年来一直秉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开放办学观念,在实施联合校园培养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1.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享
  联合培养作为信息互通的重要纽带,为国内外院校师生获取新型教学信息开辟了快速通道。其中,共享和交流的信息资源既可以是同一地区的兄弟院校,也可以是远隔万水千山的合作院校。交流的信息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教学内容,还扩充到文化风俗、管理制度、办学理念等诸多领域。目前,与我校合作的国内外知名院校如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芬兰纳特应用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都是国内外知名院校,其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教育管理体系发展相对成熟,各类学习资源丰富。联合培养的学生在其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我们的其他学生带来关于专业的最新资讯以及很多本校无法提供的宝贵资源。
  2.丰富了多元文化的内涵
  联合培养不仅增添和丰富了校园文化气息,还促进了专业知识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一方面,来自合作学校的学生让师生感受到不同学校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送出去的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不同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模式与管理理念,还有机会接受不同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感受不同学校的优势与特色。这些学生所带回的思想观念也会给学校的师生带来影响,丰富了学校多元文化的内涵,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3.拓展了学生视野
  联合培养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及知识获取方式,丰富了学生的求学经历。我校合理配置软硬件资源,通过空中数字化教室使学生零距离感受中国科技大学的名师风采。学校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联合举办学术夏令营,拓宽了本校学生的信息接触面,为他们的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4.提升了师资水平
  在国内,我校派近百名教师到中国科技大学学习,既包括一线教师,也包括管理人员,内容包括听课、科研项目合作和企业实践等。在国外与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芬兰纳特应用技术大学、日本爱媛女子大学、美国东北州立大学等国外大学开展了教师互换项目,主要涉及的专业有国防、信息、材料、工商管理、国际贸易、机械电子、英语、日语、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等。这些项目的开展打通了教师国际化培养渠道,加快了学校师资培养的进程,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显著提升。如我校理学院物理教师刘涛在中国科技大学汪克林教授的指导下,在理论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有影响的成果,近几年先后在Physical Review A、Physics Letters A、Euro physics Letters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5.提高了人才质量
  根据对近几年参加联合培养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联合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都有较大提高,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认识问题更有深度,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明显增强。此外,受校外文化气息的熏陶,学生实验课程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理念更加先进,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科研论文质量较高,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在2009年选送联合校园培养的12名学生中有9名学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有1人出国深造。
  四、结语
  联合校园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新模式,它对于培养既有民族精神又有国际意识、既有创新观念又有国际交往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加强了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扩宽了学生的知识和视野,也丰富了校园文化,实现了院校优质资源共享,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质量,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联合校园培养作为一种新的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费筹措、奖罚机制、知识产权等方面尚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不仅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寄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理查德?莱文.创建全球性大学:从学生交流到校际合作[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6).
  [2]伊拉斯漠项目解析:伊拉斯漠计划[N].海峡都市报,2008-11-11.
  [3]董发勤.合纵连横建设开放平台 持续提升工程实践效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0,(9).
  (责任编辑:王祝萍)

标签:探析 人才培养 高素质 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