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异地高考 > 正文

异地高考意义

时间:2017-05-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辩论赛(异地高考)基本思路

辩(异地高考)基本思路

看了黄执中政策性辩论的分析思路(需要-根属-解决-损益),做出一些关于辩题(异地高考)的基本分析思路

我提一件事:

我国拥有大量的城市移民,但却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权利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有2亿2千多万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或生活,在城市化大背景下,他们的事业、家庭、不动产、交际圈均已扎根于输入地,绝大部分城市新移民不会再返回原籍。然而新移民作为输入地繁荣的建设者,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承担市民义务的同时,却无法享受与输入地市民相同的权利,其中一个

日益凸显的矛盾便是新移民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根据2007年全国妇联的调研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其中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于民意义重:

大量留守儿童的成长及教育得不到保证

1以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即使随父母在居住地城市读到初中最终也要回到户籍地读高中和参加高考,由于教材、生活环境甚至语言不通等问题,很多孩子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孩子过早退学走上社会,甚至形成了仇视社会的可怕心理,这些孩子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父母居住城市。户籍限制导致城市新移民不能自然融入所在城市,这种限制无疑是一种歧视,在移民第二代身上更加明显。流动人口子女,无论随父母在居住城市读书,或者留守户籍所在地,都会受到歧视,“外二代”及“留守儿童”犯罪已经成为严重社会问题,长此以往必然积累社会矛盾,以至于出现社会动荡。

2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

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给这些可怜(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异地高考意义)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有的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7.14%[1]。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障碍,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现状太荒悖:

旧的《高招》体制限制外籍人员受教育权利 根据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高考只能在户籍地报考。而全国教材和高考试卷不统一,这迫使大量城市新移民不得不把孩子留守在户籍地读书。以北京为例,义务教育阶段有43万多随迁子女,只能参加中考,不能报考北京市高中。如果他们要继续留在北京上学,只能自己私下联系学校,交高额赞助费,而且三年之后通向高考依然是条绝路。绝大部分外地学生在未到初三时,就不得不回到老家上学,成为留守儿童。新移民随迁子女在高考及其备考阶段陷入无法忽视的困境。

不改行不通: 孩子随父母生活天经地义,以户籍阻隔孩子随父母成长的天然权利,这违背了基本人道。一个城市既然接受了新移民工作、生活和他为这个城市建设的贡献,就应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给随迁子女在父母经常居住地高考录取机会,是居住地城市的义务。针对目前的《高招》制度,若不及时的制定出新的政策,必将造成更多的留守儿童,也将影响更多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若一条政策能削弱少部分人的权利,而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获得终生受益的待遇。此计将是必将实行的!

我拟一方略:

实行异地高考政策 (各省已经实行的异地高考政策)

此计定成功:

大部分的随迁子女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条件根据相应政策参加本地的高校招生政策。使大部分的随迁子女拥有进入高等学府受教育的机会。异地高考政策能够解决大部分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政令通行畅:

各地的异地高考政策已在积极实施,部分大城市例如北上广三市,也在近期推出了过度方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各省市都明确设立了享有此政策的“门槛”。这些限制有效的防止了绝大多数想钻“高考空子”的考生。这道“门槛”也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像高考移民、教育资源膨胀这样的问题。不管怎样,各省市都已在积极的探索,既要解决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也要保证当地考生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也不能造成新的社会稳定问题。总体来说关

于异地高考政策,是一项确实能够解决随迁子女上学问题的积极政策。

弊少益处多:

建议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针对以上建议方案,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担忧:第一,人口问题。有人担心会出现大量高考移民,导致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人口过快膨胀,超过承受能力。第二,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之后,人口输入地新移民的孩子大都跟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接受教育和参加高考,一定时期内会对人口输入地的教育资源形成压力。第三,如果新移民只要在优质学校附近租房即可获得就近入学资格而户籍居民必须买房才能获得同样资格,这会造成新的不平等。以下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关于人口过快膨胀问题

有人担忧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会导致高考移民,导致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人口过快膨胀,进而带来城市水资源、生活环境乃至社会稳定问题,可以说这种担忧是目前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最大障碍。那么,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是否必然带来人口快速膨胀?这需要理性分析。

首先,高考移民问题是高招录取不平等带来的。由于历史形成的优质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造成不同省市之间升大学机会的严重不平等,直接引发了高考移民现象,即使现有户籍制度下,“高考移民”也屡禁不绝。但是,只要严格执行学籍限制条件——比如规定在北京有连续的5年学籍才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和录取,即可防止高考移民。当然,要想根本解决高考移民问题,需改革高招体制,实现高考录取各省市大致平等。而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有助于推动高考录取平等,以北京为例,取消户籍限制意味着现有新移民的子女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和录取,几年之内北京考生可能增加40%左右,(以现有中小学非户籍学生比例推算结果),大学录取比例将很快下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全国其他省市高考录取率都在提升),失去了高考录取优势,不会有很多人专门为孩子的教育移民北京。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现有非户籍居民的子女大部分将在父母居住地接受教育,北京将增加约90万人口(参见下文的推算),加上解决子女教育问题消除了一部分潜在移民的顾虑,北京人口会有所增加。但是,如前所述,不会因为开放平等教育就带来大量高考移民,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带来的城市人口增加是有限的,基本上是城市化自然增加的人口。'

其次,过分担忧城市人口规模也是不科学的,北京目前的人口密度远远比不上东京和伦敦,北京的拥堵等问题主要是管理不科学带来的,水资源紧张等问题也是可以通过价格调控、开源节流解决的,世界上比北京资源贫乏的城市多的是。一些过分的担忧其实是计划经济思维的翻版,总以为自己能计算出所谓合理的规模,能够控制人口的自然流动,改革开放30年,北京人口增加了一倍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是下降了,而是提高了很多。以过去十年北京的人口增长规模,再过十年北京也达不到东京的人口密度。而且应当指出的是,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开放,北京在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特权会迅速消失,由于特权导致的北京的特殊吸引力也会迅速消失,北京新移民增加的速度也会趋于城市化的自然水平。考虑到中国人口过去十年间增速正在降低,有专家估计2020年中国人口可能转入负增长,对于人口膨胀问题不用过分担心。

二、教育资源问题

放开居住地高考之后,一些原本留守户籍地的儿童将随父母到人口输入地就学,给经常居住地教育资源带来压力。首先,人口输入地政府承担新移民子女的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像北京这样拥有近2000万纳税人却只想承担1200多万户籍人口的教育是不公平的,北京等大城市有义务增加教育资源,以保障所有纳税人子女在经常居住地接受教育和参加高考。

其次,确实有必要分析,如果依上列条件放开居住地高考,北京等大城市未来几年内教育资源面临多大压力以及解决思路。以北京为例,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北京市的非户籍常住居民是704.5万人。根据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的“2006年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流动人口的平均户规模为2.28人[1]。两者相除,可粗略得出北京市共有流动人口家庭309万户。又知其中“单人未婚”的家庭户占15.6%[2],排除这部分,并忽略离异、丧偶等不足1%的情况,得知已婚的家庭为260.8万户。同样根据“2006年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这些家庭中,23.3%没有未成年子女,54.7%有1个未成年子女,20.7%有两个,1.4%有三个[3],则目前北京市的流动人口家庭共有未成年子女(包括在京的和不在京的):260.8万*(54.7%*1+20.7%*2+1.4%*3)=261.6万。又知,未成年子女中,在北京的占到55.5%(2011年我们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比例在提高),而在其他地方(绝大多数留守户籍地)的则是44.5%[4],那么261.6万*44.5%=116万,这是父母在京的留守儿童的大致数字。如果按照正常的年龄分布,应该有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是学龄前儿童,但根据我们初步了解,已经在人口输入地跟随父母的学龄前儿童偏多(具体数字有待进一步统计),那么,假定适合上学年龄的留守儿童占整个留守儿童数量的四分之三,116万*75%=87万,估计数字是90万左右。

如果这些适龄留守儿童全部到北京来上学,北京在现有120万中小学生的基础上将增加90万,考虑到居住五年的条件限制,可以预期,这90万中小学生的大部分将在未来五年期间逐步来北京上学,即北京的教育资源需要增加75%,相应的教育经费需增加75%,即平均每年增加大约12%。

增加教育经费75%对于北京而言短期内会有一定压力,但并不是不可承受。首先,北京市教育资源目前供大于求。1999年到2008年,北京小学学校数量从2352所减少到1202所,各类中学总数从754所减少到674所,小学生的学生数量从836655人减少到659500人,初高中生的数量从546530人减少到544280人,高考报名人数也是连续3年下降,2011年已经低至7.6万人。受人口出生率和开始普及高中教育的影响,北京市在校生数曾经在1990年代达到将近200万人[5]。也就是说,全部吸纳北京非户籍居民的孩子来北京就学,北京的中小学生数量也只是恢复到1990年代的水平略多5%左右。从2009年的统计看,小学的师生比是1:13.1,中学教育的师生比是1:12.1,大学教育是1:10.1,而欧盟国家的综合师生比为1:16.2[6]。如果说北京的教育达到欧盟的水平,北京市还可接纳的小学生人数为156065,初高中生人数为184425;更何况在原有就读人数中就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统计在内。如果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3,能接纳多少孩子上学的问题不言自明! '

其次,从教育经费角度看,北京的教育经费有很大增长空间,2007年纽约的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的31% [7],而北京2009年的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的18.58%[8],如果达到纽约市的教育投入水平,需要增加投入约67%。总之,如果北京全部接纳非京籍居民的孩子在北京上学,北京中小学生数量将略高于历史最高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占财政比例需要提高75%,略高于纽约市教育投入占财政的比例。 )另外,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之后,即使短期内北京市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新移民的需求,只要放开社会办学,市场的力量很快能够弥补政府提供教育服务的不足。以上结果基于一些调研和分析,如果以五年为条件限制放开居住地上学和高考,北京市教委需要认真调研分析,北京市现有多少非京籍居民家庭会把孩子带到北京上学,

北京市每年将增加多少中小学生,北京市每年需增加多少教育投入。

三、关于教育均衡问题

关于第三个问题,必须加大力度推进教育均衡才能根本解决。只要一个城市内部存在严重的教育不均衡,必然存在激烈的择校风,给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增加沉重的财务和心理负担。这个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只要下定决心,是可以解决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把中小学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所有公立学校都尽可能实现平等,包括教学设施的平等和师资力量的平等,教师应当在各学校间定期轮换,私立学校政府不拨款。严格遵照居住地就近入学,跨区域的需要获得批准并且缴纳较高的费用。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具体表现为一些地区普遍存在的择校现象。城乡的免费义务教育虽然早已实现了,但以违规收取择校费为背景的择校现象却多年来高烧不退。在人口输入地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背景下,如果新移民只要在优质学校附近租房即可获得就近入学资格而户籍居民必须买房才能获得同样资格,这会造成新的不平等。因此,为扫除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障碍,从长远计,必须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及由此引发的择校热现象。

近年来,部分城市采取教师轮岗、名校连锁、电脑派位等措施,在一定区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择校风。但是,要想真正遏制择校风,必须采取如下方面的实质措施切实解决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

第一,统一办学条件。政府对于教育的财政投入应得到有力保障,特别是对于目前一些师资、硬件及生源较差的学校,应保证其教育基本投入,以达到同一城市内各学校办学条件的大致均衡。公立学校一律平等,消除公立学校里的重点和非重点之分。 8 E$ a! i+ O9 E

第二,师资的均衡化。教师队伍的不均衡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教师资源做不到均衡化,教育就很难做到真正的均衡化。如果师资不能得到很好的配置,教育均衡化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这是教育能够做到均衡化的重点。那些有好的教学理念的校长、教师不能总集中在某些名校。而应通过采取“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加强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

第三,生源的均衡化。目前已有的探索包括,在升学过程中通过电脑派位等方式弱化竞争性应试的份量,将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校的按校招生政策,等等。短期内来看,如果较为平等地分配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愿意留在条件较差的初中校学习的学生实际上将有更高的机会考入重点高中,对于遏止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倾向,改善薄弱初中校生源质量会有帮助。

第四,完善教育监督机制。为保证教育师资平等,教育行政部门要形成关于教师流动、教师招聘任用等重大问题的公正听证协商制度,扩大社会对教育平等进展状况的知情权 监督权和参与权。借鉴英国对中小学的督导评估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会化的做法,教育主管部门应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义务教育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动员全社会力量来促进师资平等。

教育均衡确实有很大阻力,因为历史已经形成了某些著名的重点中学。目前北京市政府采取的教育均衡政策主要是“填谷”而不“削峰”,即提高落后学校教育水平,不削弱优势教育资源集中的学校,这样虽然也会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根本消除校际之间巨大差异,不能根本遏制择校风。因此,推动教育均衡,需要教育部门更大的决心,在行政主导的国家背景下,相信教育行政部门只要有决心,完全可以推行教育均衡,社会也会广泛支持,障碍完全可以克服。

篇二:“异地高考”的阻碍

在无数人经历了苦苦等待以后,9月初,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出来了。

这是一个进步。但《意见》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离公众的普遍期待还有不少距离。同时,教育部让各地在今年年底前拿出办法,以及关于异地高考的“三个条件”,也留下了一系列的疑问:

各地会不会设置可能比想象中更高的门槛?异地高考会眷顾到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吗?即使年底前,京、沪等地关于异地高考的办法出来,那么,随迁子女可以在当地高考、录取的那一天,是在什么时候?

在缺乏教育部统筹改革的情况下,异地高考迈出了象征性的第一步,但能走多远?这些疑问,与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时,对其定位过低,没有具体地放到国家层面来做有关。但事实上,它也是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容之一,其重要性需进一步认识。

社会结构的重构

2012年中国经济放缓和复杂的社会矛盾催生了一个普遍的焦虑:在“崛起”而奔向富强、文明的过程中,中国如何避免被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问题绊倒?

这个问题,构成了对中国的巨大考验。而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正是其中的一个内容。从表象上看,异地高考是“随迁子女”在读书、高考上遇到了问题,因此要麻烦教育部、各地方政府来关心。但本质上,它是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因为既定的制度设计,人们的社会经济角色和公民权利、国民福利被剥离的后遗症。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确立。这一制度设计隔离了两个处于不同的经济—社会结构的人群。也就是说,户籍制度在理论上,如果可以承诺一个人的公民权利和国民福利,前提是一个社会没有流动性。

改革开放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召唤出了巨大的人口流动。这意味着户籍制度在理论上已经跟不上了,因为很多人已不在原籍,而且以他们的社会经济角色也回不去了,它无法再兑现对一个人分配公民权利和国民福利的承诺。

改革开放是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一种重构,也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运动。一个地方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某种经济结构,自然地有了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对各种资源,以及人口在整个社会中的重新划分。它必然改变原来和户籍捆绑在一起的人口分布。

如果要保持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或至少要维持某种经济水平的话,那么,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这意味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人口分布的变化,应该反映在关于公民权利、国民福利分配的制度设计上,从而导致对原有户籍制度的改革。否则,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都会产生深远的后果。

第一,在一个城市或已经城市化的地区里,很多非户籍人口在公民权利的行使和国民福利的获得上遭到体制排斥,而只为“市场”所庇护,意味着其在既定体制下难以体验到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公民。

第二,以歧视性的国民不平等待遇,强化了“本地人”、“外地人”的心理对峙。这实际上为群体性的社会冲突埋下隐患。

第三,出于“降低成本”、发挥“比较优势”的考虑,30多年来,“异地务工人员”被视为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廉价劳动力,用完一批,马上又可以换一批年轻的,而没有在形成了某种规模的经济结构时,把他们也产业工人化、市民化。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结构因之整体上处于一个低端的水平,而且很脆弱。

反映改革决心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的描述,当前,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流动人口流量、流向、结构和流动人口群体的利益诉求都在发生深刻变化。2.3亿的流动人口,已经占全国总人口的17%,而他们在流入地生活、就业更加趋于稳定,在流入地的平均家庭规模达到2.5人。

这么一个庞大的人口数字,因为户籍制度的原因,而溢出了国家所承诺的公民权利、国民福利的保障体系,成为被排斥的一群人,包括他们的子女无法在当地参加高考,这是现代国家建构的一个大遗憾。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同时也是建构现代国家,以“权利”来调整、规范政府和公民关系的过程。现代国家承诺公民的迁徙自由,而中国的发展,恰恰在人口流动的基础上构造了新的社会经济结构。这就要求根据公民身份,而不是户籍来确立公民与国家彼此的权利义务。现代国家建构所要获取的政治认同,离不开这一点。

异地高考问题的产生,说明我们在这方面的改革已经严重滞后。

改革,意味着要冲破既得利益格局。异地高考背后是公民权利如何在国家层面兑现,其阻碍一是既定高考体制中的既得利益,二是户籍制度。因此,某种意义上,异地高考的推进是否艰难,反映出了改革的决心。

夸大的阻碍

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因为诉诸于公民的平等教育权,而这一权利对应的是国家的义务,首先当然是中央政府的责任。

因此,尽管现阶段解决的思路是由教育部推动各地来做,但由中央各部委来统筹规划,并改革高考体制、户籍制度等,这扇大门仍不应关闭。就是说,在国家层面上,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一揽子方案”,仍可在未来某个时候取代现在的思路。

当然,即使异地高考的解决办法不幸地已经是这种样子,在现阶段,也并不意味着就作为不大。

从各地的反应看,到年底前制订办法背后最大的两个担心,第一是城市资源承载力有限,突然有那么多张嘴来“吃”,要在本地读初中、高中,得投入多少钱来建学校、聘请教师?而在以前,“随迁子女”更多地是在民办学校就读,而在高中阶段,大多数已经回原籍了。第二个担心,则是经典的说辞,非户籍人口在当地参加高考、录取,会影响本地学生的利益。第一个担心,大致对应教育部所说的“城市条件”。作为对地方的一种妥协,《意见》把它表述为“统筹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需求和人口流入地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可能”。而在9月6日,更进一步解释为“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个群体”。等于完全把要不要某些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的决定权交给了地方—而地方基于利益驱动,为随迁子女的教育承担成本,是要求有回报的。

但这是一个多余的担心。放开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并不意味着要当地拿出一堆钱来修学校、聘请教师。这类事情,只要放开教育管制,完全可以由市场解决。在现阶段,很多“异地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就基本上是民办学校在解决。而放开异地高考,存在着很多人读高中的需求,一样会有民办学校来做。

第二个担心已经被《意见》考虑到。它的表述是:“对符合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净流入数量较大的省份,教育部、发展改革委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而受到影响。”

那就很简单了,放开了异地高考,根据每省实际参加高考人数来招生、录取即可。而在此之前,教育部门还可以根据每省高中阶段的学生数量来预测并给各省分配招生指标。这样,高考人数多的省市,录取名额就多,高考人数少的省份,录取名额就少。这既解决了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录取问题,也没有影响本地利益。

很清楚,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难度,因为既得利益的阻碍,不适当地被夸大了。但只要

认识到它对于中国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意义,迈开的步子,就可以加快很多。

篇三:异地高考对高校现行招生制度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cn

异地高考对高校现行招生制度的影响

作者:陈桂伟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03期

摘 要:高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入门考试,对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随迁子女数量的增加,推进异地高考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讨论了异地高考的起因和制度设计中几个重要问题,并就其高校现行招生制度的影响和招生制度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关键词:异地高考 招生制度 随迁子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001-02

高考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选拔学生的一个最主要的途径。我国地域辽阔,教育水平发展极不均衡,因此,各地区的学生水平千差万别,而且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各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在此情况下,我国的高考招生实行分地区分配招生名额的办法。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促进各地区人才的均衡选拔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少数偏远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贡献。

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由于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大多数人只能在当地工作生活而无法取得所在地户籍,这对其子女的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所推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以及公立中小学接纳农民工子弟入学制度较好的解决务工人员子女的初中级教育问题,但其参加高考仍需返回原籍所在地进行,这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公问题,另外高考移民现象的存在,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因此,开始对异地高考制度进行酝酿。2011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教育部正在研究异地高考问题,由于涉及的人比较多,所以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研究具体实施办法。本文就异地高考存在的问题及对现行高校招生办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1 高校现行招生制度简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招生制度则是学生接受教育必须要通过的一个关口,招生制度的设计直接影响了学生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否。我国目前所实行的高校分地区招生制度是与我国曾实行的统一高考制度相适应的。从1952年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统一高考制度,即由国家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科目、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等。考虑到各省的教育水平差异较大,为了能够均衡选拔各地区人才,所以实行分地区招生,按照省份分配招生计划,省内根据高考分数高低进行录取。

分省招生计划的编制,是招生工作的源头,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的总体战略,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资源调控的重要手段。高校分地区招生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高考 异地 意义 异地高考政策 广东异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