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应用文 > 正文

浅谈识字教学_识字与写字教学方法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识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向学习书面语言过渡的最初的基础环节,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首要条件。小学低年级识字量多,识字任务比较突出,加上文字是枯燥的符号,对儿童来说,识字不像看卡通、听故事那么有趣。如果教师把识字教学组织得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这对牢固地掌握识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识字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初学识字的难点是记形。经过学习和实践,笔者对此有一点点小的体会。
  
  一、 猜字谜,编字谜,动脑、动口、动手记字形
  
  在识字教学中,为激起学生识字字形的兴趣,有时笔者不采用直接地、原原本本地把字形摆在学生面前的形式,而是先由老师给出谜面学生尝试写出字形。如教“王”字时,告诉学生“王”就是“一”加(十)“一”。怎么写呢?同学们动脑动手,拼拼凑凑,当写成正确的“王”字时,眉飞色舞,喜不自禁。没有写出的同学也受到启发,恍然大悟、眉开眼笑。就这样,字形在快快乐乐之中扎根于学生脑海里。
  
  二、 编故事,联想巧记识字形
  
  著名语言文学家安子介曾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在教学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大胆想象,把一个个字变成一段故事或一幅画,变想象为直观,化枯燥为情趣,如教学“呆”时,有个学生说:“ 一个人张大想象(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是发呆呀!”
  有些字学生容易犯减笔画或添笔画的错误,当教学这样的字的时候,也可以展开联想。例如:教学“寒冷”的“寒”字,开始时学生可以出现漏写一横,把中间写成“共”。怎样才能把这个字的字形记牢呢?先引导学生从字义入手,大家都知道“寒”是“冷”的意思,用红色粉笔在“寒”字中间的三横处描了一下,说:“这每一横就代表一床被子。冬天天气冷了,盖上一床被,人们还在打哆嗦,盖上两床吧,还是不够暖,盖上三床才不觉得冷。”这样通过汉字中的笔画与某种东西相似的联想,形象生动地加以说明,学生记得很轻松,记得牢固。后来学生再也没出现像上面所说的错误了。又如:教学“浇水”的“浇”字,学生很可能把“浇”的右上角加了一点。于是,先向学生提示:谁知道“浇”字哪个地方最容易写错误呢?通过观察思考,大部分同学能提出写错的地方是在字的右上角多写一点。紧接着向学生提出要求:你们能想个办法记住“浇”字的正确写法吗?经过点拨和耐心指导,其中一位同学是这样说的:“爷爷给花浇水,水分要刚刚好,如果多加一点,就是水浇得太多了,花就会被淹死的,所以,不能多写一点。”这是一个漂亮的回答,笔者立刻在班上表扬了他,善于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大家对这些字都掌握得很好,这样有联系地去记忆,比让学生重复机械地抄写要好得多。
  在这样的识字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三、 在识字教学中尽可能生动形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采取说顺口溜、看直接演示、观察实物等方法,引导他们形象思维。例如:“青、清、请、情、晴、睛”这组字,我首先想到这组字是音近、形近的字,容易混淆,为学生就编了一句顺口溜“草青青,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太阳长,是晴天,看东西,用眼睛。”学生读起来顺口,又能从字义和字形上区分这组字。教“庄稼”的“庄”时,教师向学生:“在我们过去学过的字当中有哪个字跟这个字的字相似的?”有学生很快想到“压”。接下去问:“看着这两个字,你会发现什么呢?”学生们通过比较,很容易找到“庄”的点在头上啦,而压土机把土压平了,“压”头上就没有东西了。又如:教学“尖”字,许多同学是这样来分析字形的:“尖”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小”,下面“大”,而笔者呢,拿起一支削好的铅笔说:“这笔头的形状怎么样?”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笔头很尖。”接下来笔者又问:“大家能借助这支笔的形状来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尖.字的吗?”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纷纷举手,某学生说:“我是这样记住‘尖.字的,就像这支笔一样,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通过观察,联系笔尖的形状,学生对这个字的形和义都记牢了。笔者还及时表扬了其他同学想办法识字的欲望。再如:教学“消灭”的“灭”字,有部分学生会把“灭”误写成“消”。原因是“消”和“灭”同时出现,学生需要平均使用力量,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记忆效果,造成混淆。于是,先引导学生用“灭”来组词。“灭”除了可以组成“消灭”外,还可以组成“灭火”。接着,笔者点燃了一根蜡烛,用一块板子往火焰上一扑,火灭了。大家通过看演示,加深了对“灭”的字形的记忆和对字的理解,再也不会把“消灭”写成“灭消”了。
  
  四、 通过比较以熟带生,使识记内容简单化
  
  运用比较的方法教学识字,比孤立地多次重复识字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在熟字的基础上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分析,提示生字与熟字的联系,可加快对生字的认识和理解,能帮助学生精细地感知字形,加强记忆。比如:教学生字“熟”。笔者就问学生“在我们过去学过的字当中有哪个字跟这个字的字形很相似的?”有同学很快联系过去学过知识,找出“热”字跟“熟”字的字形很相似,接下去我又问:“看着这两个字,你会发现什么呢?”学生们通过比较,很容易找出“熟”与“热”不同的部件。学生对“热”已有了认识,便可集中注意力在“熟”字的学习上,只要记住部件“享”就能记住“熟”字的字形了。
  
  五、 理解字义,会意准确识字
  
  识字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理解字形,不但让其“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减少机械记忆,增强理解记忆和创造记忆。如教“办”字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办”由“力”和两点组成呢?学生琢磨思考认识到:办事要出力,出力就要流汗,所以“办”字是由“力”和两点组成的。
  在指导学生理解字义时,还可以辅以动作加强直观,如教“看”时,先请一位同学表演一下孙悟空表示看的典型动作,让学生理解把手罩在眼(目)是就是表示“看”,所以“看”是由变形的“手”和“目”组成的。又如教“掰”时,笔者用双手把一支粉笔分成两半,告诉学生这就是“掰”。另外,双木为“林”,三木为“森”,二人为“从”,三人为“众”,上小下大为“尖”,不正为“歪”等都是在会意的基础上识记字形的。经常这样启发学生思考,可以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学生对字义、字形理解透彻,识字效果比较好。
  
  六、 寻根溯源法
  
  寻根溯源法,即搞清字形的来历,以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印象。例如:“篮球”的“篮”字,为什么是“篮”,而不是“蓝”呢,篮球虽然不是蓝色的,可也不是竹子做的,为什么用“竹”字头?原来篮球运动始于美国,起初并无篮板和篮圈,而是在树上挂着一只竹篮,把球往竹篮里投,就这样,随着篮球运动传入我国,“篮球”一词的意译也进入了汉语,沿用至今。学生了解了这历史以后,就不至于把“篮球”写成“蓝球”了。

标签:识字 浅谈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