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优美的段落 > 正文

瑞昌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瑞昌采茶戏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旨在对瑞昌采茶戏进行历史溯源,按照历史发展进程的时间顺序:孕育成型期、发展成熟期和当代现状,将瑞昌采茶戏发展的三个阶段性时期做基本介绍。   关键词:瑞昌采茶戏 发展
  
  瑞昌采茶戏历史悠久,是赣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其唱腔抒情柔美、表演简练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被当地百姓誉为“糯米采茶”。
  一、瑞昌采茶戏的诞生
  瑞昌采茶戏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当各种因素通过无机或有机的组合、筛选、淘汰并最终达到基本稳定状态时,这一新的艺术品种才能得以出炉。瑞昌采茶戏的前身是九江地区十分盛行的茶灯歌舞表演。关于茶灯的记载最早见于乾隆二十年(1755),陈奎在一首《朱陈村元宵一首效古竹枝体》诗中写道:“听唱一曲翻一曲,采茶歌换采莲歌。”之后同治年间(1862―1874)。在往后不断的演出实践中,这些表演渐渐不满足于以第三者叙述的方式来表现节目内容,而是开始用“代言”的方式来表演,于是演员开始扮演剧中各自所“专属”的人物角色。换言之,这一时期的瑞昌茶灯表演已经具备了戏曲所需的几个基本因素。
  由于这一时期的演出大都是用瑞昌方言,加上戏剧故事情节简练生动,内容朴实风趣,贴近百姓,因此这种演出形式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并迅速在当地流传开来。为了进一步满足观众的需要,“三脚班”中的创作者开始有意识地丰富戏剧情节:改编、创作新的剧本,剧本的内容由仅与“茶”有关的茶事扩展到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逸文趣事,或描写爱情,为此角色中渐而增添小生行当,“三脚班”由此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由三个固定角色组成的“三角班”,这标志着瑞昌采茶戏的初步成型。“三角班”以表演一些尚无完整情节的折子戏或剧情简短的单台戏见长,它的诞生实现了从瑞昌茶灯歌舞向戏剧表演的质的跨越,也标志着瑞昌采茶戏基本成型。这一时期代表作品有:《蔡鸣凤辞店》《张朝宗告经承》《李已卖女》等,关于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是集体还是个人、故事来源、创作背景如何,因资料的限制我们很难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小戏都在当时民间百姓口中津津乐道、广为流传。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各地经济几近崩溃,当时在赣北戏曲舞台上红极一时的一些大戏戏班都难以维持生计,但正是大剧种的萎靡为“三角班”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由于采茶戏演出规模小,对舞台场地要求不高,形式灵活,易于运作,加上方言戏本身有稳定的观众市场,“三角班”演出的采茶戏在动荡的社会中易于生存,于是大戏班的艺人们纷纷改弦易辙加入“三角班”的演出行列而以此谋生。各剧种艺人的加盟、“三角班”市场的扩大及演出经验的积累,无形中为三角班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始演出整本的大戏和连台戏。黄梅采茶戏“三脚班”艺人随着逃荒艺人进入赣北地区,带来了《讨学钱》《子才打赌》《卖大布》《逃水荒》等剧目正统大戏的排演对瑞昌“半班”的角色行当、戏箱行头、唱腔和表演都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此时的瑞昌采茶戏,不仅能演出“三小戏”,如《秧麦》《打豆腐》等,而且还能演出人物不多、剧情较简单的整本戏,如《菜刀记》《毛洪记》等。清道光年间,瑞昌采茶戏进入“半班”阶段,在原七人基础上又增老生、老旦和花脸三个角色,俗称“七唱三打”。此后又不断吸纳、借鉴姊妹艺术成果进行自我发展与完善,腔调上也大胆吸收外来音调,大大增强了采茶戏的戏剧表现力,为瑞昌采茶戏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并使之迅速壮大。
  “半班”使“三角班”实现了职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推动了瑞昌采茶戏音乐的发展和传播,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菜刀记》《毛洪记》等经典剧目开始在唱腔上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
  二、瑞昌采茶戏的近代发展与成熟
  瑞昌采茶戏的发展新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九江地区各县在组织全县民间采茶戏社团举行秋季民间戏剧大汇演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文艺工作者,瑞昌组建了县采茶戏剧团。此后瑞昌采茶戏无论是从传承的方式、表现的形式还是从唱腔的风格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原先瑞昌采茶戏都没有曲谱,艺人教唱全靠口传心授。采茶戏剧团成立后,张绪刚、吴本其等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将老艺人演唱的传统唱腔记录成谱后,又进行了整理改编,演员可以看谱学唱,同时也使采茶戏有了完整的文字资料,避免了“人在艺在,人亡艺亡”的现象,这是一个进步。第二,原先的瑞昌采茶戏只有锣、鼓、铙、钹等打击乐器伴奏,而没有弦乐器伴唱,也就是所谓的只有武场,没有文场。那么后来专业文艺工作者根据采茶戏的特点,给它加入了二胡、提琴、琵琶、笛子等乐器进行伴奏,就是既有武场,又有文场,从而使瑞昌采茶戏的音乐元素更加丰富饱满,具有更强的乐感和美感,同时给剧目发展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使过去传统的瑞昌采茶戏由民间小戏向着大戏方向稳步发展。这又是一个进步。第三,就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张绪刚、吴本其、范荣芳在内的一些戏剧工作者,对瑞昌采茶戏的唱腔进行了改编,既保留了传统唱腔的优秀特点,又赋予了它时代气息,使瑞昌采茶戏在唱腔方面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为采茶戏唱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20世纪50年代瑞昌县采茶戏剧团的正式成立为标志,瑞昌采茶戏开始了其近代的专业化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这一时期,瑞昌采茶戏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发展。这是瑞昌采茶戏在探索中寻求发展的、曲折的特殊时期,也是实现瑞昌采茶戏从传统小戏向现代戏转型的漫长过渡期。1949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1950年底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建议制定“三改”(改戏、改人、改制)政策;1953年政府对全国剧团进行登记和整编;1956年、1957年文化部召开关于戏曲剧目工作的两次会议;1961年、1962年文化部又及时下达了《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草案》和《修改意见》,强调正确贯彻“双百”方针和在现代戏与传统戏“两条腿走路”基础上的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三并举”方针。政府对传统戏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见。瑞昌采茶戏因此响应号召,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的戏曲作品:《大桥姑娘喜事多》(闻先明创作)、《赞武山》(彭庚麟表演)等,并于1959年7月奉调庐山为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演出,深得中央领导赞誉。1958年至1963年瑞昌采茶戏六进武汉,五进“民众乐园”;新华照相馆摄以十八寸剧照,摆放六渡桥馆临街柜窗;《武汉晚报》多次采访报道:“吊足了观众胃口,粘住了戏迷脚跟。”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赞叹不已:“我们老剧种要向你们地方戏学习,学习,再学习 !”除了活跃的创作、探索和频繁的演出活动外,闻先明、张绪刚等还对采茶戏的已有剧目、唱腔、曲调、语言进行全面的改良。
  瑞昌采茶戏的第二次发展是在文革后至改革开放初期。这次发展实现了从复苏到鼎盛的一次飞跃,尤其体现在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至1985年的六年间。人们思想的阀门打开,西方技法走进了传统音乐,专业音乐工作者走进了戏曲,各地的剧种迅速繁荣起来,部分还随着电视、广播事业的发展走出地方、流向各地。
  粉碎“四人帮”后,各县市纷纷恢复剧团建制,瑞昌戏曲迅速复苏:1984年传统采茶戏《红梅惊疯》(张牧乡主演)参加九江市专业剧团调演获青年演员一等奖。1985年荒诞剧《楚三怪娶亲》(彭庚麟、张梅青主演)在华东地区剧目调演中一举夺得编剧、导演、音乐、舞美、表演五项大奖。剧作家吴祖光、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看完演出后,连道三声:“好戏、好看、好听”,“欢迎你们来北京演出,我们为你们打场子。”摄影家吴刚将剧照刊登在《戏剧报》1985年第5期上。1989年传统采茶戏《红梅惊疯》(朱艳春主演)参加江西省赣剧、采茶戏青年演员大奖赛获三等奖。2004年5月,受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瑞昌采茶戏参加“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现代戏《春锣》(张牧乡、朱品清主演)获剧目银奖、编剧奖、优秀演员奖。2006年《九江日报》刊登张功和写的《瑞昌茶戏?久唱不衰》文章,等等。这一切都说明瑞昌采茶戏已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当代瑞昌采茶戏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
  “文革”之后到改革初期由于影视等传媒工具的普及,使剧场艺术开始严重滑坡。各地的专业剧团由于难以维系正常演出,大部分都先后解散,各谋生计。直到1989年九江地区才先后再次组建了武宁、瑞昌两个专业采茶剧团,但这并不意味着“瑞昌采茶戏”将濒临灭绝,因为与专业剧团并存发展的还有大量游走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民间“三角班”或 “半班”。它们自诞生以来一直凭借灵活简便、低成本运作、适应性强的优势,流动性地活跃在农村和城市的各个角落,出现在节日、庆典、祭祀等任何需要演出采茶戏的地方,它们有着稳定的市场和发展前景。这些民间团体在表演传统采茶戏剧目之余,班主或其他业余创作者们也自主地编创一些容易上口的、民间流行的曲调用于演出,或搬演专业剧团的新剧,有些戏班甚至高薪聘请剧团演员加盟演出,由于民间戏班深入群众,在行艺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多专业剧团的演创人员因此也欣然接受邀请,随班演出,这样便使双方在经济互惠的平台上促成了专业上的交流与互动。
  瑞昌采茶戏的当代发展是在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竞争激烈、开元创新思想主导一切的社会中进行着。寻求不断突破和创新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脚步,成为在专业创作中的当务之急,主要表现在:其一,技术队伍的专业化。所谓技术队伍,包括剧、曲创作、演(奏)员、舞美、音响和服装等一系列工作人员。他们素质的提高为瑞昌采茶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其二,内容时代化。我们一方面挖掘和继承优秀的传统剧目,另一方面更加推陈出新地创作了许多新的、反应时代精神的作品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这是使发展瑞昌采茶戏在实践中继续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条件。其三,吸收更多外来音乐使曲调旋律多元化发展。随着地方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有条件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来充实和丰富生活,采茶戏的音乐创作也必然受到这些音乐现象的影响而产生融合、吸收。其四,运用西方技法进行创作。我们在已有的传统剧目中随处可以看到戏曲音乐中的支声现象,这种复调思维与西方的复调存在着一定的相似。这一时期瑞昌采茶戏音乐的创作代表人物有张绪刚、吴本其、范荣芳等。
  因了地缘文化的影响使瑞昌采茶戏拥有了一片相对稳定的地域文化土壤和观众基础,这也是瑞昌采茶戏在历经起落跌宕后仍然能够顽强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今天,中国社会的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变化着,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生态环境也正不可避免地不断更新。在多元文化、西方艺术观念和理论的强烈冲击下,在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城市里,“异化”成为艺术舞台上最普遍的一种现象,而瑞昌采茶戏和其他戏曲艺术一样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笔者认为:首先,需要一条适合瑞昌采茶戏生存、发展的路线,即遵循一条“农村→城市→农村”的迂回发展路线,将稳固和拓展农村市场作为发展瑞昌采茶戏的当务之急;加大反映农村体裁的剧目创作;音乐方面应跟进时代节奏,大胆结合现代电子音乐技术进行创作、推广。黄梅戏唱段结合电子音乐做成的唱片很受市场的欢迎就是一个鲜活的成功典范,我们应该学习。其次,瑞昌采茶戏需要新鲜的血液,从演员、作曲家、剧本到舞美、灯光甚至音响师都需要新生力量和接班人。再次,分工日益细致的社会发展模式开始要求瑞昌采茶戏创作必须在走“吃饭戏”的市场化道路上加强精品意识,设立配套的艺术市场管理机制,着力培养各个层次不同方面的人才,在深入了解采茶戏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推进其可持续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流沙.江西采茶与黄梅戏[J].百花洲,1981(1).
  [2] 江西省戏剧研究所?江西戏剧年鉴[M].1983.1.
  [3] 左小燕.振兴戏曲要培养观众[J].戏曲艺术,2002(3).
  [4] 柏龙驹.戏曲改革三题[J].黄梅戏艺术,2004(3).
  [5] 苏子裕.略论江西采茶戏之研究与发展[J].文艺理论家, 1999(4).
  [6]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
  [7]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3.
  [8]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9] 余从,周育德,常静之.中国戏曲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10] 刘正维.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11] 杨鑫铭,韩佩贞.戏曲音乐概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3.
  [12] 范荣芳.九江采茶戏音乐浅析[C].江西省音乐家协会 《心声》歌刊编辑部,2002.
  [13] 汪媛.抚州采茶戏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6.
  [14] 张绪纲.九江采茶戏音乐[Z].江西省戏剧研究所印(油印本),1984.
  [15] 周光武.瑞昌采茶戏打击乐普例(手抄本)[Z].1966.
  [16] 付甘霖.武宁采茶戏音乐唱腔选[Z].武宁县文化局戏研室印(内部资料),1985.
  [17] 武宁采茶戏曲谱[Z].武宁县文化馆翻印(油印本),1979.省略

标签:瑞昌 采茶戏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