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创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描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诗

时间:2019-02-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      关切天下兴亡,忧患国计民生,是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农村题材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许多名篇佳作。家喻户晓,受众面宽,载入文学史教材及中小学语文课本的不在少数。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一历史文化承传。
  我们不难举出《诗经》中的《豳风?七月》、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忆昔》、白居易的《观刈麦》等古典名作。新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等,广为人知。四川诗人陆綮的《重返杨柳村》,也给人留下印象。新时期以来,像《干妈》、《呼声》等作品,具有一定代表性,就是在所谓“现代派”诗人那里,也有“麦地”、“家园”的无数篇什。其间,反映新中国诞生后的农村建设。反映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变化。诸如实现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物质生活改善等,也有不少创作。荒唐岁月中的《大跃进民歌》、《小靳庄诗歌》,也给人留下难忘印象和深刻反思。
  就古典诗词而言。农村题材诗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是写季节、农事、土地、粮食。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同我妇子,馈彼南亩”;像“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农桑之事);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许多诗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古代的农业中国,有粮则兴。饥荒则乱。治世之音如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反之,则有“彼黍离离”(荒芜)、“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战乱)、“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灾祸)的悲惨画面。农民起义也因饥荒而成为爆发点,如黄巾起义。
  二是以写农民的生存状态来讽喻或批评时政。这里有三个关键词:赋税。徭役。社会公平。
  典型的如白居易的《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在生动描写农业劳动、收割场景的同时刻画了一个“贫妇人”拾“遗穗”的情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诗人显然认为赋税太重,政治有问题,对民间疾苦深为同情。可以印证的还有另外的诗:“纵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联想到孔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从历史看今天,免除农业税的重大举措在农业中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而涉及社会公平的诗如:“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再如“昨日人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些诗。充分体现了中国诗歌“兴、观、群、怨”的特点。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理念。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是封建士大夫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作品。如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肯定是在农村。所谓“带月荷锄归,”很悠闲,不是真正的农民心态。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把酒话桑麻”。倒是很有农村生活气息。辛弃疾也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田园画笔。这类诗在中国诗歌的艺术画廊中数量丰富。成就斐然。这是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分不开的。
  处于当今之世。珍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我们创作出时代的诗篇,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
  
  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深入。中国社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以人为本,推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的主题。这理应成为高扬于当今诗歌创作中的精神旗帜。
  诗人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新的理念,观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从世界经济格局中看中国的发展。从中国发展中看新农村建设。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理解“三农”问题,重点落脚在“人”,也就是农民问题。这是因为文学是人学,这是文学的特质所决定的。应当跳出旧有文艺观念的束缚,避免阐释理念,图解政策,表象地“反映”新农村,使诗流于肤浅和概念化。应当深入生活的深层,真切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和农民的精神状态。要充分认识地域差异,看到发展的不平衡。既不是简单地唱赞歌,也不是传统式地“为民请命”、“代人立言”。“悲悯情怀”应当体现得恰到好处。
  诗人应当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点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在物质层面上,诸如土地、粮食、收入、分配、贫富差异等。在社会层面上,诸如免除农业税后的乡村生产格局的变化、法制秩序、人际秩序、“农家乐”、退耕还林、医疗保障、农民工、以及与“乡官”的和谐与矛盾等。在精神层面上,重点关注农民的文化生活、精神和心理需求、“观风俗之盛衰”。要研究乡村办文化、办诗会、结诗社、出诗集、农民吟诗、农民写诗的新气象。敏锐捕捉那些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元素。
  诗人们应当跳出小圈子写、小圈子读的误区。走向乡村、走向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土地上播种耕耘,有所收获。在语言形式上,应当理解新诗在继承与变创中“度”的把握。把老百姓喜闻乐见看成是真正的成功。应当继承古典诗歌雅俗共赏的优秀文化特征。把诗写得短小生动,明白晓畅,朗朗上口,亲和群众。切合中国人现实的文化心理而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诗创作应当追求的境界。
  此外,诗人们送书下乡,帮助农村办诗歌培训班,积极介入地方旅游文化,介入诸如“桃花诗会”、“樱花诗会”、“梨花诗会”等有广大农民参与的地方性文化活动,也是大有作为的。
  总之,作为社会敏感神经的诗歌,作为体现时代社会心理的文学,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应当“一枝一叶总关情”,对于农民的呼声。应当“疑是民间疾苦声”。把心掏给农民,才有可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形成文化的自觉。从而创作出有血有肉的新的作品,成为时代的艺术,历史的留存。

标签:新诗 新农村 创作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