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招聘会 > 正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在新课标强调由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的理念下,面对新情况,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是值得我们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施教中应尽量创造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利用伏特表和电流表测出的电压和电流可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能不能只用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来测量电阻呢?如果能,还需哪些辅助器材?怎样测量?然后让学生设计出方案,画出电路图。通过这种说疑、释疑的教学活动,就可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创造性的思维。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和“胡思乱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求异思维,不拘泥于书上所讲观点,敢于独抒新见,知识也就学活了。
  二、加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物理学中所有的发明和创造都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就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如在讲连通器时,通过介绍船闸的工作原理和“管涌”的形成及解决办法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在现实生产和生活的应用,并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能否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你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尝试让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探索物理知识的热情,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觉得物理难学,除了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外,大部分还是因为学生思维能力欠缺。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上,可以从知识的获得入手,如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问题中,引导学生在探究了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因素后,再引导他们分析这些因素都是导体内部因素在影响,然后进行思维的发散,导体的电阻跟外部因素电压、电流、温度有关吗?再如,学生在探究完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后,让学生思考浸在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吗?通过这一思维的发散从而扩大学生对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可以从知识的应用入手,如在电学题的计算方法上,引导学生通过用不同的知识点解答,最终都能殊途同归,从而鼓励他们在知识的探究上另辟蹊径,在知识的应用方面为他们播下创新的种子。
  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上,可从知识的建构上入手,如在讲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时,让学生逆向思考物体是否也会吸引地球;在讲“电”能生“磁”时,让学生逆向思考“磁”是否能生“电”,使他们明白各种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来达到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目的。亦可从知识的应用上入手,如在解决物理问题上,既可从条件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亦可逆向思维从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找条件来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
  四、注重课外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外探究就是由学生课前或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完成的探究。课外探究应看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的准备、延伸与拓展,这样会大大减轻课堂的压力,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实验与探究”需满足实验器材比较简单、原理不太复杂、操作过程比较安全,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如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中从第一节到第三节的“实验与探究”,第一节:磁生电现象;第二节: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第三节:感应电流的方向。由于学生在初中和刚学过的选修3-1中已掌握相关电和磁的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且学生对电、磁现象有极大的兴趣,虽然器材比较多(有学生电源、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螺线管、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小磁针、开关、导线等器材),由于学生对所使用实验器材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要成功完成实验与探究问题不会太难。这三节探究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实践证明这样能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实验方案的制定到器材的选择、搭配、使用,再到分析、论证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五、注重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行的中考制度,让学校和教师不敢贸然进行课程改革,教科书改了但还有很多教师还是用老套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既省事又能见到成绩,所以出现了高分低能的普偏现象。现行中考制度的教学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关键要落实“实验与探究”教学环节。教师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的角色,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学生不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火把”,他们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做好“点火”者的角色,在实验与探究过程中要创设好课题的情境,作好引导工作;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研究,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主体活动,探究的结果由学生得出。实验与探究过程中学生只有亲力亲为,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各方面素质,从而才能培养创新能力。

标签:创新能力 物理 初中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