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志愿填报 > 正文

生命中可承受之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时间:2019-02-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蝼蚁笔记》这组诗,写得安静、淡泊,在这个欲望膨胀的时代,是一种难得的心灵景象。以蚁喻人本不新鲜,但加上蝼蛄这种昆虫,对人的撞击力度就大了些。蝼蛄这种在土里钻进钻出的小可怜虫,在四川和不少地方俗称土狗子,其卑微地位可想而知。从这种角度写人及人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悲悯。
  组诗的题材大多取自人在自然中的感受,像秋风春风,明月冷雨,远山近水什么的,这种取材方式也是中国诗人自古以来的一种传统。题材依旧,感受和表达方式却变了,充满了现代味。如“街道有秋风,它加剧我的牙疼”;“水中有云梯,那是我的虚张、过失和薄情寡义”等等,这种感受上的跨度或叫弹性,是人类发现潜意识和大脑进化的结果,诗歌的若干现代特性由此而来。思维跨度在这组诗中显现出不少魅力,如从“牙疼”一下子跳到“命如此轻”;而写到“人有逢春”时,引出的却是“那是谢幕的言辞”。这种语言和思维上的跳跃让诗绝妙,但不可硬来,若是没有感悟上的贯通和想象力上内在的逻辑,一味追求语言和意象上的“硬跳”,便会生涩,让人莫名其妙。
  再说这组诗的语言风格,在中国的诗、词、曲三类体裁中,它更接近于曲的韵致和节奏,短句更多,相连成趣,抑扬顿挫,舒缓有致,句与句,词与词之间是流动的,读来使人感到很强的音乐性。现代诗基本都不用韵脚了,但诗的音乐性却仍然不容忽视,这需要诗人对诗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有敏感性。
  如果说这组诗里有愁绪,已不是“闲愁”和“少年愁”了,它有了真真切切的生命之重,以《蝼蚁笔记》为题写现代普通人的境遇与心灵,但又不同于加缪的《局外人》中的那般模样,他卑微、弱小,但不孤独,不绝望,诗中有些“佛”性,有些“道”气,但更多的还是“儒”性,中庸且豁达,有一种“乱世中的清心寡欲”的定力。而诗中表现出的对亲情、恋情、乡情的诗意回味,足以应对生命的无常,生活的艰辛。这种生命的重量人是可以承受的,但要竭尽全力。全诗的基调悲而不伤,悲而不痛,仅是悲悯,而诗意与澄明尽在其中。

标签:之重 承受 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