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答案 > 正文

北京蚁族生活现状 [高校扩招下“蚁族”的生存现状、问题与出路调查报告]

时间:2019-02-0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从广州大学毕业生“蚁族”现象中,折射出我国高校扩招进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将大学生就业环境和状况与高等教育发展结合起来,以一个全新的综合了国家政策、社会环境、高等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立体角度来看待大学生就业环境与状况,借此寻求妥善解决“蚁族”这一高校扩招进程下特殊的社会现象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扩招;“蚁族”;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2.5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134-04
   一、前言
   所谓“蚁族”,是指“80后”这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后,大学生就业问题愈演愈烈,并进入决策层的视野。2009年,中央提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蚁族”现象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蚁族”现象在一线城市已经非常普遍,不仅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分配不均,还威胁到了“蚁族”聚居地的社会稳定,成为一个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产生影响的问题。
   为了解大学生“蚁族”群体的现状、原因,从而理清化解的思路,课题组以华南地区最大的“蚁族”聚居地――广州市上社、棠下和赤沙为重点调查对象,走进并深入了解当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居住环境和生活心理状态,探究更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法。本次共发放问卷2800多份,其中回收问卷2738份,有效问卷2687份,有效回收率为98.14%。在被调查的人员中,男性毕业生占52.17%,女性毕业生占47.83%;专科毕业生占35.69%;本科毕业生占52.13%;硕士、博士毕业生占12.18%;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占22.18%;语言文学类毕业生占17.23%;理工技能类占25.06%;电子信息类22.61;医药卫生类9.41%;其他专业毕业生占3.51%。样本对象的分布是合理的。
   二、“蚁族”群体生存现状与就业选择
   (一)住房环境
   就住房环境和住房面积而言,广州“蚁族”群体多位于城中村,楼层普遍较高,楼距普遍很小,周围环境较为恶劣,街道潮湿、阳光照射率低、三线(电线、网线、电话线)错综复杂、外来人口多和治安较差等地区。同时,在受访的大学毕业生租住地中,超过六成的大学毕业生住房面积约在15m2左右。其中超过34.3%的出租屋,不拥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七成的受访大学生合租房子,共用卫生间,远远低于《中国住房发展报告》所述的,“2010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2m2”。
  表 1 受访大学毕业生住房面积统计表
   就租金支出比较而言,超过56.4%的大学毕业生的房租租金在400元以下,说明大学毕业生租房主要以经济实用为主。34.3%的毕业生的租金在400―800元,8.4%的毕业生租金达到800―1000元,有些家境较好或者是多人合租的大学毕业生的房租租金甚至达到了1000元以上。
   从住房满意度和前景展望来看,一是大学毕业生对自己住房非常满意的比例极少,基本满意的占50.8%,不太满意的占37.7%,此外非常不满意的达到10.5%。从数据表中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对于目前的住房状况尚不是十分满意,而且可以明显的看出,对现有住房的满意情况与收入状况呈正相关关系。二是自《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颁布后,经济适用住房的对象已调整为“城市低收入困难住房家庭”,从而使那些既没有资格享受社会保障房,又买不起商品房的中低收入群体的大学生成为住房保障的“夹心层”,逃出住房困境明显后劲不足。
   (二)工作就业
   从毕业去向分布看,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82.1%的毕业生现在全职工作,4%的毕业生选择考研究生和公务员,只有2.1%的毕业生自主创业,还有11.8%的人尚在寻找工作,四大毕业生去向的数量比例分布规律整体上呈“U”型,以全职工作为极大值,自主创业为极小值。
   比较“蚁族”群体专业间就业差异时发现,在十大学科门类中,工学的就业率是最高的(见图1),但法学这一大类的就业率却是最低的,就业率只有81.7%,和工学的就业率(93.1%)相比,相去甚远。但是就业率并不反映就业质量,在各专业大类中,受访毕业生中月平均薪酬最高的是经济学(2674元)(见图2),最低的是医学(2218元);就业冠军工学类的月平均薪酬则屈居第二,为2612元。
  
  图 1 各专业大类就业率统计图
  
  图 2 各专业就业平均薪酬
   (三)社会保障
   1、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内容。可是这些权利都没有让中国大学生享有。就是我们正在呼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延伸的对象也是聚焦在农村人口和城市流动人口,大学生依然未被充分重视。
   2、保障水平不高。就“蚁族”群体所享有的社会保障程度来说,他们的参保现状并不乐观。50.5%的毕业生没有参加任何保险,而拥有齐全的五险一金毕业生只占11.2%,有五险无一金的占23.4%,有三险和只有一险的分别占12.6%和2.3%。
   (四)心理状态
   就“蚁族”群体的心理状态而言,33.41%的受访大学生表现出了他们对于未来的迷惘;60.02%的毕业生则认为个人前途与跳槽后再就业所带来的焦虑感成为了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超过84.47%)认为面对就业具有多方面不同的心理困惑。概括来说,主要有先择业还是先就业的心理困惑、保守还是冒险的心理困惑、爱情和工作之间的困惑。尤其是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下,是坚守广州还是冒险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部,大学生村官前途不定的心理困惑,讨论的相当热烈。
   三、“蚁族”现象产生原因分析
   (一)企业畸形的发展观
   1、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注重眼前利益,存在各种招聘歧视,提出了各种条件限制。如招聘过程中,女生明显处于劣势,在同等情况下,女生的求职成本将比男生高;同时,地域歧视、行业经验等都会给求职者带来求职的阻力和壁垒,从而深化了就业难的影响。
   2、企业过于重视学历和文凭。现阶段面向高校专场的招聘会,多是要求本科生学历及以上,集体性忽略大专学历学生。这样的择才方式,容易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社会企业择才风气的引导,将会迫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去追求更高的学历,从而也促进了高校扩招的步伐,最终就会掉入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就业却越来越难的怪圈中循环不止。
   (二)政府职能的缺失
   1、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一直在扩大,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使就业环境差距扩大化,造成富饶地方人力资源富盈,而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缺少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使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不能够发挥最大效用。
   2、体制调节的滞后性。我国现阶段计划体制加供给导向的教育机制直接妨碍着大学生的就业。一方面教育系统仍然残留着计划体制的色彩,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反映不灵敏,包括学科专业和学历层次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对于高等教育的管理中仍然强调计划经济时代统一规划的培养要求而忽视学生的差异化培养。另一方面,政府为了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在师资匮乏,专业建设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一味追求高校专业的全和大,致使高校发展千篇一律和教育质量的急剧下降。
   (三)个人综合素质的欠缺
   1、核心竞争力缺失。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这里主要指的是个人综合能力和寻找工作并顺利就职的能力。首先,随着大学宽松化和自主化学习模式的推进,越来越多缺少自律能力的大学生在大学的伊甸园里迷惘了自己,毕业后专业知识并不扎实,所以薪酬议价能力也低。其次,《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28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这意味着教育已经开始了它的产业化进程。在当今教育同质化培养的情况下,学生个体的核心竞争力不够突显,而恰恰赢得未来的关键是差异化发展。
   2、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低。由于工作环境和期望值的不匹配,心理落差大,导致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低,继而离职率不断上升。据麦可思公司的统计,2010年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离职率在30%左右。大学毕业生的高离职率也将会带来求职成本的提高和越来越多的企业筛选壁垒的筑立,陷入另外一个恶性循环。
   (四)高校教育链条的“层积效应”
   “蚁族”现象的产生拷问着高等教育,归纳起来主要分3个阶段:一是起始的扩招,二是中段粗放式、标准化的培养,三是终端就业服务渠道不畅。
   1、高校扩招下的基数增加。自1999年实行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连续12年扩大招生规模。这种超常规的高等教育扩招方式,对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和就业产生了诸多的影响。如毛入学率的增加,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源质量不高和稀释了珍贵的教育资源的问题。
   2、粗放式、标准化的培养。高校盲目追求学科设置的综合性,在各方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强行增设所谓的社会热门专业,导致这些新增设的专业人满为患,就业上亮起了红灯。如法学、临床医学、行政管理等。同时,高校标准化的培养体制,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特质,致使千人一面,毕业生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业竞争力不够。
   3、后续就业服务渠道不畅。在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在校生、准大学生的压力下,就业是检验教育的最珍贵的实践之一。怎么保持开拓就业渠道,保证“一池大学生”顺利“流出”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而现在的情况是,后续的就业渠道开拓不足,学校提供的就业资源不足以满足庞大的就业需求,造成了毕业生出不去,大二大三的冲上来,高三的学生涌进来的瓶颈滞塞状况。
   四、“蚁族”现象的解决思路
   (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企业产业形态较为低端,“处于‘6+1’中价值最低且最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制造业一端”(郎咸平,2009)。边际收益越低,边际要素成本自然要求就越低。所以大学生的薪酬始终议价能力不高。我们唯有加快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促使企业向“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其他具有更高附加值和更能接纳大学生的产业链环节发展,我们才能够有效提高成本生产要素的议价能力。企业单位边际收益提高了,才能够在人才需求上实现真正的扩大“内需”。
   (二)积极辨证的舆论引导
   媒体在报道大学生就业等相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只为了吸引眼球,刻意制造一些有失偏颇的噱头。在报道的过程中,既要通过对严峻现实的勾勒使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就业环境,又要鼓舞激励大学生迎难而上、树立奋斗的决心和创业的信念。既要运用党和政府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引导大学生开展就业实践,又要从思想上、心灵上对大学生进行及时疏导、细致教育、缓解大学生的不良情绪。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的本质是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应当是学者至上的校园,应当充分尊重高校发展的自主权,多政策引导,少行政指挥。坚持实行教授治校,而行政退居二线,做好制度和后勤保障的原则。同时改革绩效评价体制。从以往的注重论文的数量,改为注重论文的质量。从以往的出版专业技术书籍的数量改为专业技术书籍的销量为指标,论文的质量由被引用次数和其他指标来权重衡量。双管齐下,从赋予高校自主权和教师评价两方面入手来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这样大学毕业生的学术能力才有一定的保障。
   (四)培养个体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即是差异化的能力。大学生应当在大学期间规划好时间,每个阶段都要有一定的目标。在拥有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等这些“基本面”的东西外,再有自己差异化发展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正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个差异化发展的能力可以是卓越的外交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可以是某些很有分量的比赛荣誉或者是学术证书等。优在创新力,赢在执行力。
   (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1、人事、社保、房产的整合优化
   (1)深化户籍、档案管理制度改革。户籍管理不合理,限制大学生就业。政府部门应坚持深化户籍、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减少毕业生落户及属地的限制。只要毕业生能找到合法稳定的工作,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允许毕业生自由选择落户地点,特别是户籍迁回生源地的更应该无条件接纳,并在办理手续上开通绿色通道,既推进了毕业生就业,又有助于地方上吸纳人才。
   (2)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应尽早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全国联网,开通社会保障金的异地缴纳和领取业务,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加强信息沟通,建议实行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纳入就业、失业统计体系。加快立法力度,从更高更全的角度,去规范社会保障,为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保驾护航。
   (3)大力建设廉租房。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供应体系,作为商品房的有益补充,大力建设廉租房,能够大大分流商品房的刚性需求。同时,严格审核申请者,毕业生蜗居现象才能够有效缓解。
   2、拓宽就业渠道,落实就业公平
   (1)扩宽就业路子。政府充当中介角色,联系企事业单位,建立大学生毕业见习基地,提供就业
  见习岗位,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技能,促进供需见面,帮助大学毕业生尽快找到工作。同时,从自身开发岗位资源;机关单位优先录用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及时向主管部门上报人才需求信息,招聘人员要取消内部选拔性考试,让高校毕业生有机会参与公平竞争。
   (2)确保就业过程公平性。就业市场中的供大于求,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频频遭遇不公平事件。这也成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源地歧视限制、性别歧视、过分强调经验、过分要求学历资格等现象仍然困扰不少高校毕业生。所以政府应该在发展就业服务的同时,出台保护措施条例,对就业市场中各个成员进行监督,关注并保护毕业生的就业权益,维护就业公平。
  
  
  参考文献:
  [1] 钟彦峰、李强.政府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0,(11).
  [2] 王泽青、吴冬娜.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责任[J].中国电力教育,2010,(01).
  [3] 苏利荣.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及其出路[J].长江大学学报,2010,(04).
  [4] 陈建志.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分析与对策[J].2010,(17).
  [5]曹燕宁.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大学生就业舆论导向研究[J].新闻界,2009,(05).
  [6] 龙四古、李天一.大学生社会保障:游离在城市和农村之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 (01).
  [7] 李勇辉、帅晓玲.我国大学毕业生城市问题住房浅探[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8] 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中国劳动,2006,(04).
  [9] 刘倩.择业大学生社会保障意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33-38.

标签:扩招 调查报告 出路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