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化学 > 正文

中考化学极值计算

时间:2017-05-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中考化学计算题及详细答案

(一)根据化学式计算

一、基础知识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的含义:(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2)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3)表示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3.常用的计算关系式(以化合物AmBn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2)A的质量分数

(3)A、B元素的质量比

(4)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A的质量分数(5)在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4.两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

5.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它们的质量比除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一·例题解析

(杂质不含该元素时)

例1、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是加碘盐。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1000g碘盐中约含0.02g碘。(相对原子质量:K-39 I-127 O-16)

(1)__________g碘酸钾中含有0.02g碘。(保留小数点后3位)

-4

(2)成人每天约需1.5×10g碘,假设这些碘是从碘盐中摄取的,成人每天需要食用碘盐 解析:

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碘盐中碘酸钾的质量×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

(1)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59.3%

需碘酸钾的质量为:0.02g/59.3%=0.034g

-4

(2)需要食用碘盐的质量为:1.5×10g/x=0.02g/1000gx=7.5g

答案:

(1)0.034 (2)7.5

3+

例2、研究表明,Al在人体内会阻止小肠壁对磷的吸收,使血液和其它组织内磷的含量减少,造成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营养学家指出每天铝的安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7m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一般在1kg面粉中加入1g明矾(已知: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其相对分子质量是474;1g = 1000mg)。试求:

①1g明矾中含铝元素__________mg;

②该200g食品中含铝元素__________mg;

③体重为50kg的某同学一天食用该食品150g,他摄入的铝量______(选填“已”或“未”)超过安全摄入量。

(2)为降低铝的摄入量,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由混合物的质量求其中某一元素的质量,计算步骤如下:①求混合物中明矾的质量;②求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③求铝元素的质量。

总计算式为:油条中铝元素的质量=油条的质量×混合物中明矾的质量分数×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降低铝的摄入量,可从食品、炊具、容器、铝资源的合理开发等方面考虑。 答案:

(1)明矾晶体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5.7%。则:

-2

①1g明矾中含铝元素质量为:1g×5.7%=5.7×10g=57mg;②200g食品中含铝元素质量为

③体重为50kg的某同学,一天食用该食品150g

,他摄入铝元素的质量为

与安全摄入量相比:

摄入量。

(2)①生活中减少铝制品的使用;

②少喝易拉罐饮料(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0.17mg/kg<0.7mg/kg。没有超过安全

二·练习提高

1:原计划用90kg尿素[CO(NH2)2],现因缺货改用硝酸铵(NH4NO3).计算需要用多少千克的硝酸铵才能与90kg尿素的含氮量相等?

1.1解法1: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

x=120kg

答:需用120kg的NH4NO3.解法2: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据关系式NH4NO3 ~ CO(NH2)2 8060x 90kg80:60=x:90kgx=120kg

答:需用NH4NO3120kg.

2:某硝酸铵样品中混有另一种氮肥,经测定该样品中含氮38%,则该样品中可能混有的氮肥是( )

A.NH4HCO3 B.(NH4)2SO4 C.NH4Cl D.CO(NH2)2

1.2解析:先求出纯净的硝酸铵的含氮量为35%,已知样品中含氮量为38%,所以样品中一定混有含氮量比38%更高的氮肥.计算已知各种氮肥的含氮量分别为:

NH4HCO3 17.7% (NH4)2SO4 21.2% NH4Cl 26.2% CO(NH2)2 46.7%所以答案为D.

三、创新扩展题

1、等质量的H2和CO2中所含分子个数比为( ) A.5∶4 B.3∶8 C.22∶1

D.7∶2

答案:C

2、含等质量氧元素的SO2和SO3的质量比为( )A.4∶3B.7∶4C.13∶5D.6∶5

答案:D

3、某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其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该气体中氧气与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答案:1∶4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一、基础知识

1.化学方程式在量的方面的含义:

例如:

在量的方面:(1)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4:160:284

(2)反应物总质量份数(124+160)等于生成物总质量份数(284)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一般解题步骤:(1)审清题意,设未知量(2)正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求出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并把相关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4)列出比例式(5)求出未知量(6)简明地写出答案

可概括为:解、设、方、关、已未知、比例、求解、答仔细.

3.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

(2)同一题目中不同未知量不能用同一字母表示(3)各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准确(4)各相关量必须写在对应物质化学式的下面

(5)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物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4.常用换算计算式:

(1)气体密度(g/L)

(2)物质纯度 5.常用方法(略):

(1)守恒法 (2)关系式法 (3)差量法(4)极值法 (5)讨论法(6)特殊值法二、典型例题

例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已知反应前二氧化锰占混合物质量的20%,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占25%,求氯酸钾的分解百分率.

篇二:初中化学巧妙计算方法

初中化学竞赛计算题各类方法集合

一、 差量法

差量法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之一,它是根据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或气体体积、物质的量等)的变化,利用差量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量一样,受反应体系的控制,与其他量一样有正比例的关系来解题。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在一个反应中可能找到多个化学量的差值,差量法的优点是:思路明确、步骤简单、过程简捷。

解题指导

例题1: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16.14g,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33.14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的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8.5% B.50% C.52.8% D.82.5%

【思路点拨】该反应及两个反应:NaCl + AgNO3 → AgCl↓ + NaNO3,NaBr + AgNO3 → AgBr↓ + NaNO3。

即NaCl → AgCl NaCl → AgBr中的银元素替换成了钠元素,因此沉淀相比原混合物的增重部分就是银元素相比钠元素的增重部分。

设Na元素的质量为a

Na → Ag △m

23108 108-23=85

A 33.14g-16.14g=17g

10823 = 解得a=4.6g 17a

所以Na% =

【答案】A

例题2: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想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求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为 。 4.6×100% = 28.5% 16.14

【思路点拨】本题因硫酸足量,故铁和镁全参加反应:

Fe + H2SO4 → H2↑ + FeSO4 , Mg + H2SO4 → H2↑ + FeSO4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影响天平两端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加入的金属和生成的氢气。分别敬爱如铁和镁后,只有当天平两端增加的质量相同时,天平才仍能保持平衡。

Fe + H2SO4 → H2↑ + FeSO4△m

56 2 56-2=54

x a

Mg + H2SO4 → H2↑ + FeSO4△m

24 2 24-2=22

y a

即:x=56a24a y= 5422

56a

x77== y81

22

一、 极值法(极端分析法)

所谓极值发,就是对数据不足、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的组成的判断,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或者极端假设恰好为完全反应,以确定混合物各成分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的解题方法。运用此方法解题,可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例题3:8.1g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组成的混合物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发反应后的溶液得到12g无水晶体,通过计算确定该金属的名称。

【思路点拨】该题若用常规方法很难完成,而用极端分析法则可以事半功倍。 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假设8.1g全为碱金属或全为氧化物,有如下关系: 2R + 2H2O → 2ROH + H2↑ R2O + H2O → 2ROH

2M 2(M+17) 2M+16 2(M+17)

8.1g 12g 8.1g 12g

得M=35.3 M=10.7

因为混合物由碱金属和其氧化物组成,故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应介于10.7和35.3之间,因此该金属是钠。

例题4:t℃时CuSO4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5g,将32gCuSO4白色粉末加入mg水中形成饱和CuSO4溶液并有CuSO4·5H2O晶体析出,则m的取值范围是()

A.18≤m≤128 B.38<m<180

C.18<m<128 D.36≤m≤180

【思路点拨】该题中CuSO4溶于水时形成饱和溶液且有部分晶体析出,即它处于饱和溶液和晶体之间,用极端分析法解此题可带来很大方便。假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根据溶解度有如下关系:100:25=m:32,解得m=128g

假设恰好全部形成晶体,则有:CuSO4 + 5H2O → CiSO4·5H2O

160 90

32g mg

解得:m=18

由于两种假设都处于极端状态,而题目所给的情况是介于两者之间,不包括两个极端值,故m应为18<m<128。

三、估算法

所谓估算法,就是根据有关的化学只是、抓住试题的某些特点或本质,对数据进行近似处理或心算而获得结果的一种解题方法。估算法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简单方法,估算法在化学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中尤其重要。如果选择题的四个选项的数值有明显的悬殊,一般可用估算法。

例题5:温度为t1℃和t2℃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和154g,现将t2℃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131g冷却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不含结晶水)()

A.63.7g B.74.6g C.92.7g D.104.1g

【思路点拨】如果t2℃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有254g(t2℃时154g溶质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的饱和溶液),从t2℃冷却到t1℃析出的晶体有154g-30g=124g,现有t2℃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131g,比254g的一半稍多些,根据饱和溶液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成正比,则131g t2℃的饱和溶液冷却到了t1℃,析出晶体也比124g的一半稍多。

【答案】A

四、 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依据M1<M<M2,只要求出(或已知)平均值M,就可以判断M1和M2的取值范围,从而巧妙且快速的解出答案。混合物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常见的比较复杂的题型,有些混合物的计算用平均值法,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体积平均值、组成平均值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则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进而提高解这类题的能力。

例题6:铝、锌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0.25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A.2g B.4g C.8.5g D.10g

【思路点拨】这是典型的平均值法题型,一定要注意方法。分别计算出生成0.25g氢气需要单独的铝、锌各多少,最后选两个数值的平均值。

2Al + 6HCl → 2AlCl3 + 3H2↑Zn + 2HCl → ZnCl2 + H2↑ 54 6 65 2

x 0.25g y0.25g解得:x=2.25gy=8.125g

则混合物的质量为2.25g~8.125g。

五、 等效法

对于一些用常规方法不易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思维角度,作适当假设,进行适当代换等,使问题得以解决,称为等效思维法。等效思维法的关键在于其思维的等效性,即所设的假设、代换都必须符合原题意。等效思维法是一种解题技巧,有些题只有此法可解决,有些题用此可解得更巧、更快。

例题7:在320℃时,某+1价金属的硫酸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3%,向此溶液中投入2.6g该无水硫酸盐,结果析出组成为R2SO4·10H2O的晶体21.3g。求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思路点拨】由题意可构造如图所示

6无水硫酸盐g?加入?2?????晶体饱和溶液:析出的饱和溶液

剩余的饱和溶液

由等效法可知,析出的21.3g晶体由2.6g.无水硫酸盐和18.7g饱和溶液组成,根据题目条件可求出18.7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8.7g×36.3%=6.8g,溶剂质量为

18.7g-6.8g=11.9g,所以21.3g晶体中含(6.8+2.6)gR2SO4、11.9g结晶水,再根据下列关系式求解相对原子质量。

设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R2SO4 ~ 10H2O

2M+96180

(6.8+2.6)g 11.9g

六、 整体法 2M?96180 = ,解得M = 23 6.8?2.611.9

所谓整体法,是指将化学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对问题的整体结构、形式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构成问题的各个子因素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及他们在整体中的作用,对题设进行变形、转代,以达到简化思维程序、简化答题过程的目的。在化学竞赛中,要延伸和拓展的重要方式是运用富含一定思维容量的理论和试验试题,突破化学竞赛中的难点。

例题8:已知酸式盐可以和碱发生化学反应Ca(OH)2 + NaHCO3 → CaCO3↓ + NaOH + H2O,由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27.2g,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22-、HCO-均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的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29g,则原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质量是()

A.10.6gB.5.3g C.15.9g D.无法确定

【思路点拨】本题涉及的反应多,题目所提供的数据都是混合物的量,如果逐一分析每个反应显得非常复杂,若从整体分析则一目了然。从整个反应的过程看,生成的白色固

篇三:中考化学解题方法--差量法_平均值法_极值法

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十字交叉法

差量法

(差量法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的一种简捷而快速的解题方法。利用差量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求差量与某些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差量做为解题的突破口。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

一、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根据差量求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或生成物的质量。

1、将质量为8g的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取出干燥后称得铁片质量为8.4g,

问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多少克?

2、取一定量的CuO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将一根50g的铁棒插入上述溶液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

化时,铁棒增重0.24g,并收集到0.02g气体。由此推算CuO

粉末的质量为

A、 1.92g B、 2.4g C、 6.4g D、

二、金属与酸发生反应,根据差量求天平平衡问题。

1、在天平两托盘行分别放置盛有等质量且足量稀盐酸的烧杯,调至天平平衡。现往左盘烧杯中加入2.8 g铁,

问向右盘烧杯中加入多少克碳酸钙才能天平平衡?

2、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A .Fe B.Al C. Ba(OH)2D.Na2CO3

三、根据溶液差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100g稀盐酸与一定量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所得溶液质量为114g,求原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2、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四、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求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

1、将一定量氢气通过8g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2g,

问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

2、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

3、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

和CO2的质量比?

4、给45克Cu和CuO的混合物通入一会H2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

素的质量分数?

5、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6、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7、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

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

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

8、加热6.32 g KMnO4,当剩余物的质量为5.68 g时,停止加热,则剩余物中含有的物质是:( )

A. KMnO4 B. KMnO4、K2MnO4、MnO2 C. K2MnO4、MnO2D.KMnO4、K2MnO4

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 这是处理混合物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时,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 总存在某些方面的一个平均值,其平均值必定介于相关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净物A 的数值<混合物的数值 < 纯净物B 的数值

一、已知纯净物AB的数值,求混合物的数值的取值范围;

1、Mg、Al、Zn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HCl反应,产生氢气0.4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A.15g B.10g C.3.6g D.3g

2、将15g两种金属的混合粉末投入定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g氢气,则下列各组金属中肯定不能构成上述混合物的是( )

A. MgAg B. ZnCuC. AlFe D. AlMg

3、一块质量为4克的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2克氢气。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为( )

A. FeMgB. Fe Al C. FeZn D. MgAl

4、测知CO和M的混合体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 。则M气体可能是()

A.CO2 B. N2O C .SO2D .SO3

5、某硝酸铵(NH4NO3)样品,测知含氮量为37%,则该样品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

A.(NH4)2SO4B. CO(NH2)2C.NH4HCO3 D .NH4Cl

6、有Zn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4.5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所氢气0.2克,则另一种 种种金属可能是

A.Al B.Mg C.Zn D.Cu ( )

7、有5·85克NaCl样品(其中有少量下列某盐),当它跟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得到14.4克氯化银沉淀,则可能混有的盐( ) A .CaCl2 B.KClC.BaCl2D.MgCl2

二(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 网:中考化学极值计算)、已知混合物的数值,求两种纯净物AB的取值范围;

1、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和物3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1克氢气,则组成该混和物的两种金属可能是( )

A. Mg和Fe B. Fe和Zn C. Zn和CuD.Cu和Ag

2、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克,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后,共放出1克氢气,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A. Zn和Mg B. Fe和Mg C. Zn和Fe D. Fe和Cu

3、将2.4克镁和铝的混合物投入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安全反应,则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 )

A. 7.3% B. 14.6% C. 16.8% D. 19.46%

4、把70%的硝酸(密度为1.44克/立方厘米)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的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等于35%B.小于35% C.大于35%D.无法判断

5、有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6.8克与足量的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0.4克,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为:( )

A.Al Mg B .Na Fe C .Al Cu D.Mg Zn

6、两种氧化物的混合物共5.6克跟足7.3%的盐酸100克完全反应,则混合物可能是:( ) A.MgO和ZnO B .CaO和CuO C .MgO和CuO D .CaO和MgO

7、粉末状金属混合物12克,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产生1克氢气,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

A. Al和 Fe B. Zn和 Fe C. Mg和 Cu D. Mg和Zn

三、已知纯净物A(或B)的数值和混合物的数值,求另一种纯净物B(或A)取值范围;

1、某金属颗粒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0.2克氢气,则此金属颗粒可能是( )

A. 纯净的铁 B. 含锌的铁 C. 含不溶与酸的杂质的锌 D.含不溶与酸的杂质的铁

2、有一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1g氢气,则铁片中可能含有的一种金属杂质为()

A.Mg B.Zn C.CuD.Al

3、有一不纯的铁片质量为6.5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18g氢气,则铁片中可能含有的一种金属杂质为( )

A.Al B. Mg C. CuD. Ca

4、5.6克某金属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生成正二价金属化合物,同时放出0.2克氢气,这种金属是( )

A.Zn B.Fe C.CaD.Mg

5、测知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50%,则加一种氧化物可能是:( )

A.MgO B. Na2O C .CO2 D .SO2

6、测知由两种氮肥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氮量为40%,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下列氮肥中哪一种:( )

A.NH4ClB .CO(NH2)2 C.NH4HCO3 D.(NH4)2SO4

7、今取12.7克氯化亚铁样品,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使其充分反应,得氯化银沉淀,经干燥后称量质量为30克,已知,样品内杂质为氯化物,则该杂质可能是( )

A KCl BNaCl CZnCl2 D BaCl2

(2014包头)某CaCl2样品中,可能含有KNO3、CuCl2、MgCl2、NaCl和Na2CO3中的某些物质,取该样品11.1

克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28.7克白色沉淀,则该样品组成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只有MgCl2,没有NaClB.肯定没有CuCl2和Na2CO3

C.肯定有.MgCl2和KNO3 D.样品可能由CaCl2、NaCl、MgCl2组成

极值法(假设极限法)

(当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无法确定其成分及其含量时,对于一些不能直接计算准确量的问题,可对数据推向极端进行计算或分析,即分别假设原混合物是某一纯净物,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平均值原理,其真实值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这种方法叫做极端假设法、常用于混合物与其他物质反应)

1、镁铝合金M克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H2 0.1克,则M可能是( )

A. 0·8 B. 1 C.1·5 D. 2

2、20克H2、O2混合气体点燃充分燃烧生成18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A. 4∶1 B .1∶1C. 9∶1 D. 2∶3

3、将10克KClO3、MnO2的混合物装入大试管中,加热使之分解,冷却向试管中加入4克水,振荡后仍有4.24克未溶解。再加入2克水,振荡后仍有3.28克固体未溶解,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4、NaOH和H2O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W%,则W的范围是<某种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氧元素80%,该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5、铁铝合金M克和足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的H2 为2克,则M可能是( )

A .15 B. 75 C .30 D. 58

6、现有25克CO和O2的混合气体充公燃烧,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发现烧杯内的物质增重22克,

则原合气体中CO质量可能是( )

A. 17 B. 14 C.8 D.22

7、将一定量的碳和氧气放入一密闭的容器中,得到10克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后,气体剩余5.6克, 计算反应物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四、十字交叉法 用于关于溶液混合时的计算。设混合前浓溶液的质量为m,溶质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n,溶质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c%。则

m×a% + n×b% = (m + n) ×c%即

:

= 简化为:

=

A

、c-

本式可用下面十字交叉形式表示这种方法也称“对角线法”其中C% 必须是已知量。、a-

1、欲配制2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是多少?

2、用质量分数为60%的酒精溶液A与质量分数为25%的酒精溶液B配成质量分数为45%的酒精溶液。

所用A、B溶液的质量比为 ()

A.1:2 B.2:3 C.4:3D.3:1

3、用a克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与b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恰好得到20%的氢氧化钠溶液,则a:b为_______

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和10%的两种硫酸溶液混合成20%的溶液,所用两种硫酸溶液的质量比是 _______

5、用20%的硫酸溶液和50%的硫酸溶液混合,配制成30%的硫酸溶液,需取20%的硫酸与50%的硫酸的 质量比是 ( )

A.2∶5 B.5∶2 C.2∶1 D.1∶2

赋值法

(当题目没有给出数据或不需要给出数据时,为了计算方便,可以人为的赋予一个值,这种方法叫做赋值法。 设1法是赋值法的一种,是解决无数值或缺数值计算的常用方法)

1、有一瓶质量分数为20%的某溶液,倒出3/4体积后,再加水到原来的质量;又倒出2/3体积,

最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6%B.5% C.4% D.3%

2、(2008包头)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的氢氧化钾时,溶液的pH应当是( )

A 小于7 B 等于7C 大于7 D 无法确定

3、(2013包头)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和硫酸混合,混合后的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A. Ba(OH)2 B.Fe C. HClD. FeCl3

4、(2011包头)在实验室里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

H2SO4CuO(1)Zn――→H2―△―→Cu

H2SO4Zn(2)CuO――→CuSO4――→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质量相同的铜,下列有关说法

①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②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③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④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不同。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①②B. ①④ 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2009包头)把一瓶稀盐酸平均分成两份装在甲、乙两个烧杯中,把等质量的碳酸镁和碳酸钠粉末分别放入甲、

乙两个烧杯中,待反应停止后发现:甲烧杯中碳酸镁有剩余,乙烧杯中碳酸钠全部消失。根据该现象分析,下列结论可能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产生的气体多B.乙烧杯产生的气体多

C.甲、乙两个烧杯中产生的气体一样多 D.无法判断

5. 假设量法

在所给题目中缺少实例,无数据,仅有字母或仅有比值,在解答该类题设未知数之前,先假设一个题目中缺少的关键量为假设量,即一个已知量,补充解题的条件。然后,此假设量可参与整个化学计算,使计算过程简单,清晰。但该假设的已知量只帮助解题,不会影响最终结果,这种解题方法叫假设量法。具体有两种类型: 假设用具体的物质代替题目中抽象或不定的物质来解题。

②假设一具体数据代替题目中未知数据来解题。

a. 题目中给出化学反应前后某两种物质的等量关系(已知条件),求混合物中各组分间的质量比—找等量设为假设量。

b. 题目中给出某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已知条件),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分数—找条件中给出的质量分数所对应的物质质量为假设量

例:已知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盐酸,需100g80%的氢氧化钾溶液,若改用100g80%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 )

A.大于7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

质量守恒定律

(2010包头)在反应A+3B=2C+3D中,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若2.3g A与足量B充分反应,

生成2.7g D,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C的质量比为( )

A、3:2B、12:11 C、8:11 D、35:33

(2011包头)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已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

B. 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C.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 g

D. 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天平题型

(2010包头)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盛有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此时天平平衡.若

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平衡的是( )

A、锌6.5g,铁6.5g B、锌15g,碳酸钠15g

C、碳酸钙10g,氧化钙5.6g D、碳酸镁4.2g,硝酸银4.2g

(2011包头)在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镁,右盘烧杯中加入铁,反应完毕后,天平仍然平衡,则加入镁和铁的质量比可能是

A. 1∶1 B. 3∶7 C. 7∶3 D. 81∶77

(2012包头)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再向这两只 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待反应停止后,天平仍然平衡。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①碳酸钙、碳酸镁都有剩余②碳酸钙、碳酸镁均无剩余 ③碳酸钙无剩余、碳酸镁有剩余

A.① B.②C.②③D.①③

(2013包头)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 B. 10克碳酸镁和碳酸钠

C.5.6克氧化铜D. 10克镁粉和铜粉

(2014包头)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盛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此时 天平平衡。

若将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左右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天平仍平 衡的是 ( )

A.铜8克,氧化铜8克 B.氯化钡溶液10克,氢氧化镁5克

C.氧化铜4克,碳酸镁8.4克D.铁5克,铝5克

中考计算

(2008包头)77.8克水溶解一定质量的氯化钾配制成溶液.取此溶液一半,加入一定质量10%的硝酸银溶液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35克沉淀.

(1)求配制成氯化钾溶液的总质量.

(2)求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09包头)将碳酸钠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12.2 g放入烧杯中,再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使其恰好反应,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7.5%,烧杯和所盛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计算:(1)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0包头)为测定镁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先称取混合物10g,放入一干净的烧杯中,然

(2)现用6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上述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需加多少克水?

(3)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标签:极值 中考 化学 2016中考化学计算汇编 化学极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