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化学 > 正文

2016龙东中考化学试题

时间:2017-03-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16龙东中考化学试题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 来源课件 ww w.

5 Y k j.CoM

2016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海水晒盐 C.铁钉生锈 D.干冰升华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

金属用作导线 D.

用煤做燃料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液体的倾倒 C.

液体的加热 D.

稀释浓硫酸

4.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鲤鱼 B.黄瓜 C.米饭 D.苹果

5.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醇,葱分子性质的角度解释,这是利用(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再分

6.观察实验室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敞口放置的一瓶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D.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7.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

A.CO(NH2)2B.K2CO3C.NH4H2PO4D.Ca3(PO4)2

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B.高锰酸钾和碘两种物质分别加入汽油中都能形成溶液

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

D.根据溶液的稳定性来推理,温度不变、水分蒸发,蔗糖和水不分离

9.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中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不锈钢菜刀 B.桑蚕丝围巾 C.橡胶手套 D.玻璃水杯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错误的是( )

A.碳、氢、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

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1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说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B.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

C.高炉炼铁的废弃直接排到大气中

D.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1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13.科学研究表明,氮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 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2B.NO C.NO2D.N2O

14.下列验证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D.

证明CO2与NaOH反应

15.在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B.蒸发操作结束后,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

C.用药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

D.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白色固体为氯化钠

二、多选题(本体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16.下列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常识 B.化学与生活

①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它的吸附性

②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钢铁生锈

③充入氮气食品防腐 ①用pH试纸测定洗发水的酸碱度

②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③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发酵粉成分之一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②海鲜防腐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

③霉变的大米可高温加热后食用 ①图书、档案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为防止矿井中瓦斯爆炸,严禁吸烟

A.A B.B C.C D.D

17.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D.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18.下列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氯化铜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B 鉴别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氮肥 用氢氧化钡溶液

C 除去CO中少量H2O和CO2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 鉴别纯铝和硬铝 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A.A B.B C.C D.D

19.下列图象反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B.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C.

镁在氧气中燃烧

D.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

B.2.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等质量的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D.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三、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用化学用语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3)硫酸亚铁是由 和SO42-构成的;

(4)标注出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2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

(2)关闭燃气开关,运用的灭火原理是 ;

(3)打开可乐瓶盖时,液体会喷出,这是因为 ;

(4)二氧化碳可做为棚室蔬菜的气体肥料,但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为减缓温室效应,你的建议是 ;(答一点)

(5)预防龋齿的微量元素是 .

23.水是常见的物质之一,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还是软水;

(2)将硬水软化可采用 的方法;

(3)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4.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甲、乙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

(2)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 的方法提纯甲;

(3)在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 g.

 

25.将一定质量的铝和铁的粉末放入硝酸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质量与反应前溶液质量相比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 (写离子符号);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有 .

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26、28每小题各3分,27小题4分,共10分)

26.保护绿水青山,缔造大美龙江.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答一点)

(2)看图回答,空气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各答一点)

 

27.化学与生活:

(1)超市通常用加热的方法在塑封食品包装袋,这是应用了塑料的什么性质?但是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尤为严重.你能采取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答一点)

(2)在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某同学将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加入如图水中,一会儿,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请说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8.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及赛车,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请你说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哪些性质.(答三点)

五、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9.水在下列实验中的作用:

(1)

(2)

(3) .

30.实验室里现有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仪器⑦名称

(2)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需选择的仪器序号是 ,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需补充一种溶液,这种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是 ,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 .

(3)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 ,收集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 .

31.在实验室里配制75g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3)认真观察,改正图中的错误操作 .若不进行改正,其它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2.某同学在研究硫酸化学性质时,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放入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同学们对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硫酸铜  猜想二: (化学式)

【活动与探究】

甲同学取沙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

乙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观察到有红色固体出现,认为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

丙同学进过分析认为 同学的方案不合理,

理由是 .

六、(本题共2小题,33小题3分,34小题7分,共10分)

33.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引起刺痛.蚁酸学名叫甲酸,它的化学式是HCO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酸属于 (填“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 (最简整数比).

34.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现取瓶中17.3g样品溶于足量的水中,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g.

(2)所加稀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16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海水晒盐 C.铁钉生锈 D.干冰升华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

金属用作导线 D.

用煤做燃料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软,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金属用作导线是利用金属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用煤做燃料是利用煤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液体的倾倒 C.

液体的加热 D.

稀释浓硫酸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分析】A、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B、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运用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解答.

【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B、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桌面,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故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故正确;

故选D.

4.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鲤鱼 B.黄瓜 C.米饭 D.苹果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鲤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C、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D、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醇,葱分子性质的角度解释,这是利用(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再分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是因为洋葱中含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醇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会流眼泪.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分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观察实验室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敞口放置的一瓶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D.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敞口放置的一瓶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层白膜,故选项说法正确.

D、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烧纸的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

A.CO(NH2)2B.K2CO3C.NH4H2PO4D.Ca3(PO4)2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A.

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B.高锰酸钾和碘两种物质分别加入汽油中都能形成溶液

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

D.根据溶液的稳定性来推理,温度不变、水分蒸发,蔗糖和水不分离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用途考虑;B、根据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考虑;C、根据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的原理考虑;D、根据溶液的稳定性考虑.

【解答】解:A、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故A正确;

B、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加入汽油中不能形成溶液,故B错;

C、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故C正确;

D、溶液的稳定性:温度不变、水分不蒸发,蔗糖和水不分离,故D错.

故选BD.

9.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中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不锈钢菜刀 B.桑蚕丝围巾 C.橡胶手套 D.玻璃水杯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B、蚕丝属于天然材料;

C、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选C.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错误的是( )

A.碳、氢、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

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简单分类.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部分中获取的信息,磷和硫都带有“石”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部分中获取的信息,可知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部分中获取的信息,可知氧元素的中子数为=16-8,故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一部分中获取的信息,可知,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说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B.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

C.高炉炼铁的废弃直接排到大气中

D.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分析】A.根据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来分析;

B.根据垃圾放错位置的资源来分析;

C.根据炼铁的废气成分来分析;

D.根据乙醇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解答.

【解答】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天然气代替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故正确;

B.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分类放置垃圾,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故正确;

C.高炉炼铁的废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故错误;

D.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因为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故正确.

故选C.

1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分析】A.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考虑.B.根据还原剂来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进行分析.D.根据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

B.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故错.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因此二氧化碳本身没有酸性,不能使石蕊纸花变红,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着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故选D.

13.科学研究表明,氮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 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2B.NO C.NO2D.N2O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 2X+6H2O,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

故选:A.

14.下列验证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D.

证明CO2与NaOH反应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进行解答;

B、根据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进行解答;

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进行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解答.

【解答】解:A、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所以不能在烧杯中用盐酸和碳酸钠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可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B不符合题意;

C、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通过三组对比实验可以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通过二者的对比实验,由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不同可以证明CO2与NaOH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在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B.蒸发操作结束后,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

C.用药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

D.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白色固体为氯化钠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分析】A、根据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还需用漏斗,故选项说法错误.

B、蒸发操作结束后,应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故选项说法正确.

C、应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故选项说法错误.

D、粗盐提纯,只是将泥沙等不溶性杂质除去,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本体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16.下列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常识 B.化学与生活

①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它的吸附性

②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钢铁生锈

③充入氮气食品防腐 ①用pH试纸测定洗发水的酸碱度

②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③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发酵粉成分之一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②海鲜防腐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

③霉变的大米可高温加热后食用 ①图书、档案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为防止矿井中瓦斯爆炸,严禁吸烟

A.A B.B C.C D.D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常见气体的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常用盐的用途;防范爆炸的措施;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分析】A.根据活性炭的性质、氮气的性质以及防锈措施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来分析;

D.根据化学知识来分析安全措施.

【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来除异味;在钢铁表面刷上油漆可以将铁与氧气、水隔绝,达到防锈的目的;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故正确;

B.pH试纸可用来测定溶液的pH--即酸碱度;氢氧化钠的碱性很强,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故错误;

C.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霉菌毒素,高温加热也不能食用,故错误;

D.图书、档案失火不能用水基型灭火器,否则会遭成资料损坏;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放一盆水不能避免煤气中毒,故错误.

故选A.

x k b 1 . c o m

17.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D.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盐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分析】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

B、碳酸盐和活泼的金属均能与稀盐酸反应释放出气体;

C、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可能产生爆炸;

D、根据盐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

【解答】解: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错误;

B、碳酸盐和活泼的金属均能与稀盐酸反应释放出气体,故错误;

C、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需要验纯,故正确;

D、碳酸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盐,其水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故选C.

18.下列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氯化铜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B 鉴别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氮肥 用氢氧化钡溶液

C 除去CO中少量H2O和CO2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 鉴别纯铝和硬铝 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方案错误.

B、碳酸铵、硫酸铵均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氨气、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氨气,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方案错误.

C、先通过浓硫酸,能除去水蒸气,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碳,但又引入的水蒸气,故选项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方案错误.

D、硬铝是铝的合金,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硬度大的是硬铝,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方案正确.

故选:D.

19.下列图象反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B.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C.

镁在氧气中燃烧

D.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碱溶液的稀释;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B.根据碱的稀释来分析;

C.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来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会减少但不会减少为0,故坐标错误;

B.碱的溶液无论加水如何稀释,其pH都要大于7,故正确;

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完全参与反应,质量最后为零,故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钾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正确.

故选AC.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

B.2.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等质量的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D.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中C的质量分数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算出二氧化碳中含有碳的质量;同理根据水中H的质量分数和水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水中含有氢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计算出该物质中含有氧的质量,据此判断、计算.

C、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解答.

D、根据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盐酸被消耗解答.

【解答】解:

A、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中,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相等.反应中消耗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可以看出98份质量的硫酸与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等质量的硫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故正确.

B、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来确定氧元素是否含有.

二氧化碳中碳的质量为:4.4g× ×100%=1.2g;

水中氢的质量为:2.7g× ×100%=0.3g;

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之和为1.2g+0.3g=1.5g;

由于1.5g<2.3g,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且含有氧的质量为2.3g-1.5g=0.8g.

故可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H、O元素,故错误;

C、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质量为1,则有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5:4,故正确;

D、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盐酸被消耗,因为产生氢气的是盐酸中的氢离子,故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相等,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就相等.故正确.

答案:B

三、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用化学用语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2 ;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Al ;

(3)硫酸亚铁是由 Fe2+ 和SO42-构成的;

(4)标注出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H O;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Al;

(3)硫酸亚铁是由亚铁离子和SO42-构成的,亚铁离子的符号为:Fe2+;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注出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H O;

故答案为:(1)N2;(2)Al;(3)Fe2+;(4)H O;

2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盐酸 ;

(2)关闭燃气开关,运用的灭火原理是 移走可燃物 ;

(3)打开可乐瓶盖时,液体会喷出,这是因为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

(4)二氧化碳可做为棚室蔬菜的气体肥料,但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为减缓温室效应,你的建议是 植树造林 ;(答一点)

(5)预防龋齿的微量元素是 氟 .

【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根据胃液中的胃酸是盐酸、燃烧的条件、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解答即可.

【解答】解:(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故填:盐酸;

(2)关闭燃气开关,运用的灭火原理是移走可燃物,故填:移走可燃物;

(3)打开可乐瓶盖时,液体会喷出,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填: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4)为减缓温室效应,可以植树造林,增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填:植树造林;

(5)预防龋齿的微量元素是氟元素,故填:氟.

23.水是常见的物质之一,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 肥皂水 来区分硬水还是软水;

(2)将硬水软化可采用 加热煮沸 的方法;

(3)一个水分子是由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构成的;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 2H2↑+O2↑. .

【考点】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考虑;(2)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考虑;(3)根据分子的原子构成考虑;(4)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考虑.

【解答】解:(1)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2)硬水软化的方法:加热煮沸和蒸馏;

(3)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用观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2H2O 2H2↑+O2↑.

故答案为:(1)肥皂水;(2)加热煮沸;(3)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4)2H2O 2H2↑+O2↑.

24.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甲、乙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相等 ;

(2)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提纯甲;

(3)在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是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 65 g.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3)在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65g.

故答案为:(1)相等;

(2)降温结晶;

(3)饱和,65.

25.将一定质量的铝和铁的粉末放入硝酸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质量与反应前溶液质量相比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 Mg2+、Al3+ (写离子符号);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有 银、铁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金属镁、铁、铝、银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镁>铝>铁>银,当将一定质量的铝和铁的粉末放入硝酸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铝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当铝反应完全后,铁与继续置换银,铝和铁不能与硝酸镁反应,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发生的反应分析溶液质量的变化.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金属镁、铁、铝、银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镁>铝>铁>银,当将一定质量的铝和铁的粉末放入硝酸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铝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当铝反应完全后,铁与继续置换银,铝和铁不能与硝酸镁反应.

由方程式Al+3AgNO3=Al(NO3)3+3Ag可知,每27份质量的铝参加反应,生成324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将减少.

由方程式Fe十2AgNO3=Fe(NO3)2+2Ag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参加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将减少;

所以,反应后的溶液和反应前相比,质量减少.

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Mg2+、Al3+;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有银、铁.

故答为:变少;Mg2+、Al3+,银、铁.

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26、28每小题各3分,27小题4分,共10分)

26.保护绿水青山,缔造大美龙江.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答一点)

(2)看图回答,空气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各答一点)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分析】(1)根据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分析回答;

(2)根据图示分析空气污染的来源,据此分析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解答】解:(1)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有很多,例如,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在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业和化肥等;

(2)由图示可知,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等.防止的措施是:改变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等.

故答为:(1)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在排放(或农业上合理使用农业和化肥)等;

(2)汽车的尾气,改变发动机的燃烧方式是汽油充分燃烧(或使用催化净化装置,是有毒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等.

27.化学与生活:

(1)超市通常用加热的方法在塑封食品包装袋,这是应用了塑料的什么性质?但是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尤为严重.你能采取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答一点)

(2)在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某同学将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加入如图水中,一会儿,铜(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2016龙东中考化学试题)片上的白磷燃烧.请说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根据塑料的性质、废弃塑料对环境的影响、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以及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超市用加热的方法塑封食品包装袋,这是应用了塑料的热塑性,废弃塑料能造成白色污染,可以将废弃塑料回收利用,故答案为:热塑性;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2)在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故答案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8.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及赛车,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请你说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哪些性质.(答三点)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说明密度小,耐腐蚀,熔点高;用于赛车,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说明强度大,硬度大.

故答案为:密度小、耐腐蚀、熔点高、弹性好、强度大、硬度大.

五、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9.水在下列实验中的作用:

(1)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 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 水溶解蔗糖 .

【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物质的溶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1)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解答;(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解答;(3)根据水能溶解物质考虑.

【解答】解:(1)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用水可以吸收,防止产物污染空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在瓶底放些水货沙子;

(3)蔗糖放在水中,水能溶解蔗糖.

故答案为:(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2)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3)水溶解蔗糖.

30.实验室里现有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仪器⑦名称 锥形瓶

(2)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需选择的仪器序号是 ①②⑦⑧ ,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需补充一种溶液,这种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是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 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说明装满 .

(3)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 氧气 ,收集方法是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2H2O+O2↑ ,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解答;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考虑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3)考虑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1)仪器⑦名称锥形瓶;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固+液 常温”型装置,应选择的仪器集气瓶、双孔橡皮塞、锥形瓶和长颈漏斗;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是CO2,验满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说明装满.

(3)若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气体,则为氧气,二氧化锰做反应的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O2↑;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1)锥形瓶;

(2)①②⑦⑧,澄清石灰水,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说明装满.

(3)氧气,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2H2O2 2H2O+O2↑,分解反应.

31.在实验室里配制75g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7.5 g.

(2)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④②③⑤① .

(3)认真观察,改正图中的错误操作 左盘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 .若不进行改正,其它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75g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75g×10%=7.5g.

(2)配制75g1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②③⑤①.

(3)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应左盘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

若不进行改正,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1)7.5;(2)④②③⑤①;(3)左盘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小于.

32.某同学在研究硫酸化学性质时,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放入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O+H2SO4=CuSO4+H2O .

同学们对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硫酸铜  猜想二: CuSO4、H2SO4 (化学式)

【活动与探究】

甲同学取沙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

乙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观察到有红色固体出现,认为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

丙同学进过分析认为 甲 同学的方案不合理,

理由是 氯化钡与硫酸、硫酸铜都反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铜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根据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铜和水解答;

【猜想与假设】从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后,反应物硫酸是否有剩余考虑,做出解答;

【反思与评价】根据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解答;根据铁比铜活泼,能把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

【解答】解: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猜想与假设】

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后,反应物硫酸是否有剩余考虑,故猜想一:硫酸铜;  猜想二:CuSO4、H2SO4

【反思与评价】

甲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猜想一成立.因为氯化钡与硫酸、硫酸铜都反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铜;

答案:CuO+H2SO4=CuSO4+H2O;

【猜想与假设】

CuSO4、H2SO4;

【反思与评价】

甲;氯化钡与硫酸、硫酸铜都反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铜

六、(本题共2小题,33小题3分,34小题7分,共10分)

33.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引起刺痛.蚁酸学名叫甲酸,它的化学式是HCO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酸属于 有机化合物 (填“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6 .

(3)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 6:1:16 (最简整数比).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甲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6×2=46.

(3)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12:(1×2):(16×2)=6:1:16.

故答案为:(1)有机化合物;(2)46;(3)6:1:16.

34.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现取瓶中17.3g样品溶于足量的水中,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2.2 g.

(2)所加稀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分析图象可知,二氧化碳的最大质量是2.2克进行解答;

(2)由图示可知,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2.2g,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为200g-150g=50g;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气体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反应生成气体所需要的氯化氢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100%计算即可.

(3)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代入数据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以及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解:(1)分析图象可知,二氧化碳的最大质量是2.2g;

(2)设生成2.2g二氧化碳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为x,消耗的碳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y  x  2.2g

 =

x=3.65g

y=5.3g

所加稀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7.3%

(3)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100%≈69.4%

答案:

(1)2.2;

(2)所加稀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

(3)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69.4%.

章 来源课件 ww w.

5 Y k j.CoM相关试题: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2016龙东中考化学试题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正在陆续进行中,2016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已经结束,现圣才学习网编辑整理了2016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供广大考生参考,欢迎大家点击查看!更多2016年中考填报志愿、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中考分数线等信息尽在圣才学习网!请考生关注!   点击下载
标签:2016龙东中考数学 2016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016龙东中考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