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历史 > 正文

中考历史讲座

时间:2017-05-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历史专题讲座讲稿

对台湾问题认识的调查问卷

性别: 年龄

1. 你认为海峡两岸迟迟没有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国力不够强大 □台独势力作祟 □国际反华势力的原因□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其中做了手脚 □其他:_____________

2. 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应该是什么?

A.单纯的和平解决 B.单纯的武力解决

C.在和平的基础上不排除使用武力解决

3.如果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你会有哪些担忧?

□其他国家会乘虚而入 □经济会招到破坏

□战后两岸重建问题

□两岸感情会从此陷入低谷□其他: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部分台湾民众不期待回归的原因是什么?

□台湾民众对祖国没有太深的感情,没有强烈的归属感

□台湾一旦回归,他们就会丧失在内地的某些经济特权

□台湾民众不满于内地政府的某些政治方面的政策

□其他:____________

5.你认为台湾问题需要如何解决?

A.目前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台湾问题

B.台湾的现状还无法和平解决,我们现在应不惜一切代价,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C.现在主要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主,台湾问题可以先放一放

6.你认为台湾回归对我国的积极作用在哪里?

□国防建设 □政治格局 □文化建设 □经济建设 □其他:_______________

关于举办中学历史学术专题讲座的通知

各位历史教师、各位同学: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素养,加强历史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实学生历史知识,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决定举办历史学术专题讲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时间:2015年3月31日(星期日)上午(8:30-11:50)

2.地点:多媒体教室

3.内容:台湾问题

4.主讲人:周金池

5.参加人员:全体历史教师、历史兴趣小组成员。

龙虬初中政史教研组

2015年3月20日

历史专题讲座

台湾问题

主讲人:周金池

一、千年浓情——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在远古时代,台湾和中国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距今5000——10000年之间,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涨100多米,台湾和大陆之间的陆地被海水淹没,形成了一个宽近 200千米的海峡。但茫茫大海挡不住大陆文明的渗透,许多族群漂流到了台湾。考古发现,台湾原始人与“北京猿人”的基因很相近。

公元230年,吴主孙权想通过战争掠夺人口。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了台湾——当时称为夷洲。因疾疫流行,返回建业(今天的南京)时仅剩下千余人。远征是悲惨的,孙权以违诏无功的罪名处死卫温和诸葛直。这也是大陆与台湾交流的最早文字记载。20世纪30年代曾在台北发现吴国船队运来筑城的指掌型砖块,佐证了这一段尘封的历史。

公元607年,隋炀帝派羽骑都尉朱宽入海求异俗。以海师何蛮为向导,在海上航行数日到了台湾——当时称为流求。得知当地一些奇风异俗,如:养猪用来食用,养鸡用来取羽毛装饰,如果他们看到外人吃鸡肉就会感到恶心呕吐。608年,610年,隋朝又派人到流求,曾抓来一些俘虏。

唐朝开始有一些大陆沿海居民集体渡海去流求开发新的土地。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男子下海捕蚌,妇女在田间劳作时用一块布把自己包起来,全身只露出眼睛。当地人凭孔洞大小判断妇女年龄。因为一般人一生就只用一块布遮风挡雨,孔洞小的就年轻些。

元朝为经略流求的方便,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隶属于泉州府同安县。澎湖巡检司职位低,官员只有九品,主要是辑察逃亡罪犯和收缴盐税。尽管巡检司人微言轻,但它说明中央政府已经开始在台湾设立了行政管理机构。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船队曾到台湾添加淡水,补充粮食。士兵还在今天的凤山县种下了生姜,当地人称为三宝姜,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良药。(附注:郑和被人称为三宝太监)。

国际法上确认领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先占(国家原始取得无人占有的领土的一种方式)。中国大陆与台湾历史上的交往和管辖,雄辩地证明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二、两度回归——台湾与大陆的两次分离与回归

17世纪初,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殖民地。西班牙、荷兰相继占领台湾北部和南部。后来,荷兰人独占台湾。台湾人民奋起反抗荷兰殖民者的统治。

清入关后,郑成功为取得反清复明的根据地,决心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2万多将士,350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到澎湖及台湾鹿耳门,攻克赤嵌楼。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结束了荷属东印度公司38年的殖民统治。郑成功病逝后,台湾人民为他建祠,称他是“开台第一人”。

1661年,郑成功在岛内建立政权,以赤嵌为东都明京,设一府(承天府)两县(天兴县、万年县),寓兵于农,垦荒耕种。后来,郑成功的子孙不久陷于内乱,无力维持统治。

1683年,康熙帝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派他率水师攻取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与内地联系加强,短短几年内,有数以万计的移民进入台湾。

鸦片战争及其后,台湾不断受到殖民者的骚扰。1883年中法战争之际,台湾道刘璈坚守台湾。刘璈是湖南临湘人,出生地现属岳阳市云溪区,台湾史书都有他的专传。刘璈与清朝援兵淮军名将刘铭传一起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清王朝为加强台湾防务,于1885年改建台湾为行省,以刘铭传为巡抚。

其时,有四位巡抚治台。沈葆桢(林则徐之婿)、丁日昌、岑毓英(以上三人为福建巡抚)、刘铭传领导台湾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短短几十年中实现了与大陆一体化的进程。台湾开始有了铁路、邮政、电报、新式学堂等,弥漫着一股生机勃勃的近代气息。

台湾在战略地位上扼守日本南进的要冲。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甲午战后,李鸿章赴日与伊滕博文等谈判,在189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台湾和澎湖给日本。消息传出后,台湾人民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台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

拱手而让台。”工部主事丘逢甲等士绅组织民众,于5月成立“台湾民主国”,以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永清”,寓永远隶属于清朝之意。刘永福、徐骧等率军民浴血奋战。在以后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反抗日本统治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日本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掠夺台湾财富,大行愚民同化政策。最高行政机关是台湾总督府。历任总督都是在任的海军大将或中将。

1943年,蒋介石参加英美中首脑聚会,三国发表《开罗宣言》,以国际条约的形式明确宣告:中国收回日本占领的台湾、澎湖列岛及东三省。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告投降。10月25日,台湾受降典礼举行。国民政府的代表陈仪宣告“台湾业已光复”。这一天成为“台湾光复节”。

三、绵绵乡愁——台湾问题的形成与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有这样一个故事:抗战时,蒋介石有一次在峨眉山求教一位老道。一番交谈后。老道嘱咐:“当前倭寇来犯,老朽送你四字‘胜不离川’;今后若再有灾难,切记‘败不离湾’。”1949年,蒋介石兵败如山倒,他回浙江溪口祭祀了父母之后就揖别了大陆,率领兵将退守台湾。有台湾海峡为屏障,当时人民海军力量尚不够强大,加之以后有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的插手,蒋介石在台湾维持了国民党的统治。

所以,“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引自《反分裂国家法》第三条)

从大陆退台的人士,都有一种浓浓的乡愁。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写有一首苍凉悲戚的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地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著名诗人余光中写有《乡愁》一诗,把乡愁写得特别生动形象:“??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975年,蒋介石病逝于台湾。1986年大陆的一份杂志这样评价蒋介石:蒋介石先生担任“中华民国总统”27个年头,台湾孤悬海外,他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民族主义立场,台湾也没有落入外人之手,这是国人有目共睹的。蒋介石先

篇二:历史专题讲座

历史专题讲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策略

一、导入的意义

1 .导入的定义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般而言,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往往都会有一个导入以引领新的教学内容的开展。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2 .导入的类型

⑴ 课程导入 它属于整个课程的导入,亦称导言课、绪论课。

历史课本导言课告诉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内容、意义和学习方法,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之火,为新的学习打下良好思想基础。

在初中,可以利用图片等形象材料,说明了什么是历史,为什么学习历史以及怎样学习的问题。 ⑵ 单元导入 一个新单元学习之前的导言。

说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⑶ 课时导入 指一堂课的 “ 导语 ” 。导入可以在以下场合使用:

a. 在课堂教学开始时

b. 各子目之间的过渡

c. 教学重点、难点,或教学活动展开前

3 .导入的意义

⑴ 吸引学生注意,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充分集中起来,因为影响学生上好新课的因素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初中学生活泼好动,课间十分钟休息过后仍然未能安定下来,还有课前教室内外的偶发事件,更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等等。因此,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注意导入艺术,往往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叙述、直观性的视频画面和启发性的问题等方式给学生一些恰当的、较强的信息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收敛与学习无关的思绪和活动,把兴奋点转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上,迅速从非学习状态进入学习状态。

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皮亚杰说过: “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 ” 因此要提高教学的效果,必须在导入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其学习热情和责任感,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来源:

认知需要即获取知识的需要,它直接指向知识本身,并以接受刺激获得知识为满足,好奇心、求知欲就是这种倾向的一种表现。认知需要是学习情境中最重要、最稳定的学习需要。

交往的需要并不直接指向知识本身,而是把知识作为交往的手段或是为了赢得赞许。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最羡慕知识渊博、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的人。在导入时,教师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结合社会实际,结合国内、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以满足学生现在和步入社会以后交往的需求,常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

自我提高的需要是指追求事业,实现远大理想的需要。这种需要也不直接指向知识本身,而是把学习当作实现某种愿望的基础。导入时,教师把将要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与将来工作和学习的需要相联系,与升学择业相联系,与家乡、国家或人类的发展相联系,都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

⑶ 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导入是课与课之间、子目与子目之间、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巧妙的导入设计,可以在复习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的基础上,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自然地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⑷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每一节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都是不同的,通过导入,教师可以清晰地阐明本节课、本子目的教学目标和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形成学习期待,自觉地以教学目标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二、导入的方式

1 .复习导入:这是一种从已有知识入手,由已知引向未知的导入方法。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并非对于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

不一定是上一节课的知识,也可以是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中国史、世界史之间的联系;复习导入可以由教师总结、叙述相关旧知识,也可以由教师 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参与导入活动。

例如《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根据世界地图和地球仪,指出从亚洲通向欧洲的道路,使学生回忆 “ 丝绸之路 ” 和 “ 郑和下西洋 ” 的航路。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还可找出哪些从西方到东方的航路。这时学生的思维由已知的历史知识转入所学过的地理知识,找出绕过非洲或绕过南美洲到达亚

洲的两条航路。还有少数学生找出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到达亚洲。这时,教师又问:那么西欧绕过非洲或南美洲到达亚洲的两条航路是由什么人、什么时候、怎么开辟的?由此导入新课。

2 .直接导入

开宗明义,直接点明本课课题,概述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提出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做好参与教学的准备。直接导入的主要特征是开门见山,直接强调本课课题的重要性与学习意义,且节省教学用时。

适宜采用直接导入的情况:

( 1 )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在学生中有较高威望,学生非常喜欢听这位教师的课。

( 2 )教学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不需要过多的铺垫、引导,直接切入就能够展开教学活动,如近现代史部分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现在科技发展等。

( 3 )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比较高,课前预习做得较好,已有了充分的准备。

( 4 )复习课。

直接导入的局限性:用不好很容易生硬、刻板、枯燥,缺乏感染力,尤其是连续采用这种方式,效果会降低。所以要适当选用,尤其是在初中教学时应慎用。

3 .情境导入

利用各种材料,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方法。

⑴ 文字材料

a. 诗歌导入:以诗证史。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注释:“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

问题:诗人从哪些方面歌颂了开元盛世的景象?这一景象是如何形成的?

联系旧知识唐太宗、武则天为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再联系新教学内容唐玄宗的统治政策及盛世景象的出现。

反例:

毛泽东的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穅。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问题:秦始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帝王?

其中出现太多较专业的术语,初中学生难以理解。

建议:文字材料选取要符合初中学生的接受水平(文字难度、字数),能引发学生兴趣,与教学内容结合。

b. 双语导入

The Enlightenment 启蒙运动

Humanism 人文主义,人本主义

Cold War and Cold Peace?

⑵ 图片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历史图片,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⑶ 影视音乐

在上课一开始,教师运用多媒体演示视频、音乐,引导学生观察、聆听,进而提出相关的问题,切入到本课的教学中。

优点:

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加上教师就直观材料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从情绪上和思想上进入到历史的情境中。

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观察与思考。 与设疑导入相关联:

有意识地设置疑问,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悬念,在困惑、疑难中激发求知的愿望,引发起积极的思考。设疑就是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渴望了解问题的所在,希望得到释疑解惑,由此进入到本课课题的学习中。

⑷ 实物

运用历史留存下来的一些实物(或复制品、模型),引入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

这件三彩骆驼载乐俑是盛唐时期杰出作品。出土于唐右领军卫大将军鲜于庭海墓。在一匹高大的白色骆驼背上,左右两侧各坐两个乐俑,中央为一着绿袍起舞的男性胡俑。四方乐手神情专注,正在演奏胡乐。中央舞者挥臂舞袖,似正在合乐而舞。人的面、手部均未施釉,以彩绘开相刻画细部。白骆驼塑造健硕,

动态自然,施褐釉于鬃毛部渲染。作品题材新颖,风格独特,型体高大,典型代表了盛唐社会风俗及高超艺术成就。

再如讲述唐朝手工业时,将一件唐三彩骆驼(复制品)展示在学生面前,由此导入:请同学们看,这是一件多彩的陶器,名字叫唐三彩,它是一只骆驼。一件唐三彩要经过两道烧制工序,第一次是素烧,也就是用白色粘土制成胎后,先入窑烧一次,然后上釉,再入窑烧一次完成。唐三彩以黄、绿、蓝、赭等为基本颜色,三彩又蕴涵着多彩的意思。唐三彩有日常用品,更多是上层人物用来作为陪葬冥器的。其造型有牲畜、人物、家具、建筑等等。唐三彩作为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曾大量传到国外,今天的印度、伊朗、伊拉克、埃及、意大利、朝鲜、日本等国都发现了唐三彩。

观察粮票,注意粮票使用的限制(面额、时间、地区、种类等),粮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计划经济、物资匮乏。)

如果有能让学生简单操作的模型就更好,例如活字、筒车模型等。

4 .故事、典故导入

“ 故事 ” ,这里指真实的历史故事和神话及民间传说等。教材中有许多饶有兴味的故事,有的早已家喻户晓,对中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民间传说等也能揭示若干历史真相,可以作为史实的旁证。运用它们恰当的导入,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还符合中学生认知的心理轨迹,引起他们的共鸣。当然,不少故事、神话及民间传说,带有文学渲染的成分,甚至是虚构的因素,教师要善于撷取其精华,剔除其离奇的成分加以运用,才会起到理想的导入效果。

胡林翼,湘军悍将,晚年任湖北巡抚。一次,他去安庆和曾国藩会面,返回武昌 ,路过长江,正好见湘军水师浩浩荡荡逆流上行,鼓着风帆,乘风破浪。胡林翼很高兴,他感觉耀武扬威,非常气壮。这时突然开来一艘英国的火轮船,也是逆流。火轮船迅速超越了湘军水师,激起的波浪,把湘军水师的一条船给掀翻了,有人落水,旁边船上的士兵纷纷跳下来救人。胡林翼当时一个跟头摔下来,周围人把他弄醒,问胡大人怎么了?胡林翼醒来第一句话就是 “ 天要变了 ” 。

小人物和大人物是有区别的。跟胡林翼同时看见火轮船的人很多,但他们觉得只是个稀罕物,没有人觉得天要变了,但胡林翼不同,他第一次看见人类获得了异己的力量。这条船不靠风帆,不靠桨橹,它是个怪物,吐着黑烟,嘟嘟嘟嘟,就来上来了,速度还非常快。胡林翼感觉到天要变了,这是当时先进者对危机的认识,这种认识需要高度的敏感,我们今天同样需要胡林翼这样的敏感。

—— 金一南《中国近代史的细节》

由以上故事可以引入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等。(加入胡林翼画像)

学生所熟悉的许多成语故事,也可作为导入的材料。如用 “ 纸上谈兵 ” 导入 “ 长平之战 ” ;用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导入 “ 班超通西域 ” ;用 “ 卧薪尝胆 ” 导入 “ 吴越争霸 ” ;

篇三:中考历史专题讲义

2008年中考历史专题讲义

专题一: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及其主张

(1)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

(2)儒家思想遭摧残---秦朝:焚书坑儒

A、目的: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B、性质:是一次文化专制。

C、影响:加强了思想统治,有利于统一,但也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儒学的独尊地位---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由董仲舒提出;汉武帝把儒家学说它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实质:是一次文化专制。目的:加强思想控制,维护专制统治。

(4)儒学地位动摇---新文化运动前期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民主共和思想没有真正实现,在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社会一片黑暗,思想界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进的知识分子为了反对世凯的“尊孔复古”的专制统治,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动摇了儒家的统治地位。

(5)儒学焕发新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

当前,国家号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倡导“以德治国”;中国在世界上一些国家

建立孔子学院。

★★★★★从战国到秦汉时期,思想发展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启示:对待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坚持继承与批判相结合,

取其精华,去去糟粕,立足当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睁眼开世界,向世界学习

1、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著名思想家:魏源、严复

(1)魏源:主张(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长处,抵抗外国的侵略);时期:鸦片战争;著作:《海国图志》—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 意义:激发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科技,有利于人们研究现实问题。

(2)严复:主张:效仿西方,推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时期:戊戌变法;译著:

《天演论》;意义: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书的按语里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2、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影响。

(1)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严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思想理论基础。(背景:主要领导提出“两个凡是”坚持“左”的思想;讨论得出的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学习、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19世纪40年代,魏源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长处,抵抗外国的侵略;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3)戊戌变法时期,严复译著《天演论》,启发了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是社会,主张效仿西方,推行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主张“三民主义”,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1915年兴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了封建思想,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4、20世纪初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1)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主要阵地:《新青年》; (3)口号(旗帜):民主、科学;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5)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

(6)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新世纪的曙光的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7)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 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8)评价: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也有对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5、毛泽东思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6、邓小平理论:

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外国的思想运动

1、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

(1)时间:14——16世纪;

(2)开始的国家:意大利;

(3)实质:资产阶级新思想文化的运动。

(4)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含义: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要求以人为中心,不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5)评价人文主义: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但它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是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6)代表人物(“巨人”):①但丁:意大利诗人,著作《神曲》率先批评教会,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②达.芬奇:意大利艺术

大师,最大成就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 、诗人,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7)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运动(法国大革命前的思潮)

(1)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2)核心思想: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3)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会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4)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5)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例如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传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对中国影响:资产阶级改良派受其影响,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

(2)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①内容:它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②发表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5)伟大实践:巴黎公社是第一次的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的成功实践。 ★★★★★对中国影响: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在它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专题二: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一、中国的改革

1、商鞅变法

----改革受法家思想影响。

①背景或原因: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

②目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变法图强。

③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战国中变法比较彻底的)(变法改变了社会性质) ④时间:公元前356年。

⑤内容:编制户口;统一度量衡;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实现了富国强兵

承认土地私有:这是变法的核心内容,最能体现变法的封建性质,对封建制度的确

立影响最大。

推行县制:最早的县级行政机构始于战国时的秦国。

⑥影响: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背景: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②原因或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③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改变了社会性质)

④措施:A、494年迁都洛阳;B、推行汉化政策----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汉制、行汉礼

法 、与汉人通婚。

⑤影响: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少数民族学到了汉族先进文化,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

3、戊戌变法(P37)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走“日本式”道路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①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 ②直接目的:救亡图存

③内容: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这一点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E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兴民权表现--开放言论:“允许上书言事” 实现途径:通过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④主张或思想:维新改革,(它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

⑤变法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⑥最突出功绩:在社会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⑦失败根本原因:顽固派的阻挠。⑧结论: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⑨意义:有利于知识分子参政,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⑩失败教训或启示:要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独立,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

4、新中国的土地改革

--------这是几千年来最彻底的一次改革。

①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③内容: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结果:1952年底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⑤意义:它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主人,

真正获得了解放;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获得发展。

5、三大改造

①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②改造方法或形式:对农业和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

向公私合营过渡。

③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度。

④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⑤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大跃进与人民公社

①大跃进:1957年底开始发动,1958年全面展开。

主要目标: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表现:工业方面,钢产量指标不断提高;农业上,对农作物产量估计严重浮夸。 ②人民公社: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全国农村办起人民公社。

特点:“一大二公”,“一大”指规模大;“二公”指公有化程度高,合作社财产及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甚至房屋等,都由人民公社统一调用,统一安排,统一分配。

③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 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

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的经济困难。

★★★★★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开始:1978年,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

②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③方法(或特点):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④实质: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以更快的发展生产。

⑤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

了一条道路。 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二、外国的改革

1、伯利克里改革

①性质:奴隶制改革。②内容: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③影响: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如今有一个趋势,人们怀念他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2、日本大化改新

——仿效中国隋唐制度

①改革领导人:孝德天皇;②背景:公元6

中考历史讲座

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

③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④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⑤影响: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日本民族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1、改革背景: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内忧: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使阶级矛盾尖锐;外患:面

临民族危机。)

2、改革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统治,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改革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的利益)

3、改革实质:改变日本落后面貌,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

4、改革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力量不是资产阶级。)

5、学习对象:向欧美学习。

6、内容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目的:清除封建割据状态。 作用: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借鉴: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②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下划线最能体现这次改革的性质。) 借鉴: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引进西方技术,才能促进经济发展。)③军事上: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称“皇军”;建立警察制度,以维护治安。④社会生活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影响:这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借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兴国。

7、意义或影响:①积极影响: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日本逐渐富强起来,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②消极影响: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4、俄国1861年改革(又称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改革背景: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克里木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激化

了国内的矛盾。

2、改革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

3、改革的前提:维护地主贵族的利益。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改革没有改变沙皇的专制统治)

5、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代表贵族地主的利益)---资产阶级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改革的主要力量不是资产阶级。)

6、内容:废除农奴制。

7、改革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8、影响:积极影响: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下划线为改革的直接作用) ②消极影响:改革使农民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人民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改革不彻底,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5、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背景: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联合反扑新生的政权;俄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目的:苏俄政府为了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

③时间:1918年—1921年

标签:中考 讲座 历史 中考历史真题 中考历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