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历史 > 正文

2016南京中考历史二模

时间:2017-03-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6南京市中考溧水历史二模试卷

ass="txt">九年级《历史》试卷(开卷)

注意事项: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的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25题)和非选择题(第26—28题)二部分。

2.请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答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里,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3.交卷时只需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注: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字母代号填涂到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内。)

1.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变迁,③青铜农具最有可能出现于

A.远古人类时期 B.原始农耕时期

C.商周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2.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推广牛耕生产

C.兴修水利工程 D.推行重农抑商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政权分立,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是

A.北魏B.北齐

C.北周D.陈

4.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位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A.释迦牟尼 B.玄奘 C.鉴真D.郦道元

5.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

1

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可见,当时清朝实行的是

A.“海禁”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发展贸易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

6.“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祸首诸臣”这一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7.金陵制造局是李鸿章于1865年兴建的南京第一座近代机械化工厂,素有“中国民族军事工业摇篮”之誉。下列企业与金陵制造局最为相似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湖北织布局D.大生纱厂

8. 1935年,在下图▲处发生的历史事件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

D.挽救了党、红军、革命

9.下列对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为中国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D.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

2

10.解放战争时期,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是

A.重庆谈判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D.解放南京

11.下列情境中,能体现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是

①中山装、新式旗袍等成为社会风尚

②出现“先生”“君”等称呼

③读书人不再进京赶考,热衷于就读新式学堂

④开私家汽车出行成为寻常事

A.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3. 下列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④战略导弹部队组建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

14. “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 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

15. 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B.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C.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D.穆罕默德病逝

3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

16.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并把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是在

A.公元前1世纪B. 公元1世纪

C.公元前2世纪D. 公元2世纪

17.右侧表格内容反映了 ▲(国家)争夺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

A.葡萄牙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18. 导致右图中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内燃机的应用

D

.计算机的使用

19.《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此社会题材是指

A.法国大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0.右框中是某研究报告涉及的史实,

据此判断该研究报告的主题是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对立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1. 1945年5月8日中国《新华日报》消息:经过了五年八个月零六天的欧洲战争,终于在民主国家全盘而彻底的胜利中结束了。“彻底的胜利”是指

A.打败了拿破仑帝国

B.打败了同盟国集团

C.打败了德国法西斯

D.打败了日本法西斯

4

22.下列示意图中,最能反映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23.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 ②纳米比亚独立

③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④印度独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24.观察右图,二战后企图“让西欧重新强壮起

来”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苏联

D.英国

25.日本的索尼笔记本电脑,芯片在美国生产,

外壳在印度生产,整机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组装,回到日本的横滨和大阪贴上标签,在全世界销售,这说明

A.日本的制造业落后 B.日本国力强盛

C.日本在躲避国际经济风险 D.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 26. (10分)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于秦汉,延续到清,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5

篇二:2016年江苏南京市江宁区中考历史二模试题

s="txt">历 史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25分)

1.学完“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半坡人生活的的一天”的体验活动。

在活动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过着群居生活 B.使用打制石器

C.种植水稻 D.制造彩陶

2.我国

2016南京中考历史二模

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指

A.夏朝B.商朝C.西周 D.东周

3.关于右面这幅书法作品组合正确的一项是

A.东晋--王羲之-- 行书 B.隋朝-颜真卿--隶书

C.唐--柳公权---楷书 D.宋朝--苏轼--草书

4.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在明成祖在位时期B.最远到达非

红海沿岸

C.促进中国和亚欧各国的政治交流 D.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5.清朝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是

A.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B.实行八股取士

C.大兴文字狱 D.设立军机处

6.北京城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变迁,下列事件发生在北京的是

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③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④五四运动的爆发 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⑥七七事变的爆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①③④⑥

7.中国近代史上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是

A. 南京临时政府B.南京国民政府 C. 太平天国政府 D.广东国民政府

8.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国共第二次合作 C. 百团大战 D.中共七大

9.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洲东海岸和

C. 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

1951年 1.时间:

10.右面知识卡片归纳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 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 2.人物:阿沛·阿旺晋美 3.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 得统一 11.习近平总书记将他的精神归纳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并亲临河南视察,专程到兰考拜谒焦陵,致敬忠魂。这位英雄人物是

A. 雷锋 B.邓稼先C.焦裕禄D.王进喜

12.目前在我国有5个省级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这源于我国

A.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D.实行了一国两制的伟大决策

13.2016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纪念日,全国多处举行了纪念活动。以下活动与周总理无关的是

A.参加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B. 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斗争

14.“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消除门第上的差距”这句话可能是针对古代哪种制度的评价

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B.古埃及的奴隶制

C.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度 D.古巴比伦的世袭制

15.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地中海成为内湖”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C.罗马帝国的扩展 D.罗马历史的演变

16.学习历史必须关注“历史联系”,即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17.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200多年前,领导北美13个殖民地做了这件“破天荒”大事的英雄人物及历史事件分别是

A.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

C.罗伯斯庇尔法国大革命D.拿破仑滑铁卢战役

18.下列关于两次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②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

③都出现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④都引发了世界性大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华盛顿会议的资料卡片,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华盛顿会议

● 历史背景: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激烈 ● 召开时间:1921-1922年

● 主要内容:签订《九国公约》等条约

● 主要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A. 历史背景 B. 召开时间C.主要内容D.主要影响

20.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党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

A.犹太人 B.法国人 C.日耳曼人 D.美国人

21. 日本政府实行“教育先行”战略,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政府预算的20%。这说明日本

A.实行文明开化的政策 B.重视人才培养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2.“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领导印度“结束厄运”的领导人是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尼赫鲁D.纳赛尔

2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应该

A.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合作 B.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C.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反对全球化,拒绝与发达国家交往

24.右图反映出当今世界形势的发展趋势是

A.实行冷战政策B. 美国建立单极世界

C.多极化趋势 D.一超多强的局面

25.下列作品属于世界现代文化成就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其中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3分。共35分)

2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厚重的中国史,也是一部各民族共同巩固边疆的历史。结合材料与所学,完成下列内容。(10分)

27.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近代以来,中国外交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 结合材料与所学,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悲歌鸣响】

材料一

图一 鸦片战争形势图 图二 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图三 《辛丑条约》签订

(1)图一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图二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哪一条款对中国危害最大?图三条约的签订是爆发于何时的哪一场战争的产物?(4分)

【屹立东方】

材料二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2)结合材料与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践行这一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一例即可)(2分)

【融入世界】

材料三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3)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的文件发表于哪一年?该文件签署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3分)

【大国崛起】

材料四 “一年来,全方位外交成果丰硕。……同主要大国关系取得新进展,同周边国家务实合作深入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拓展,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关系全面加强,经济外交、人文交流卓有成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外交源于哪一次会议的召开?请列举一例该时期“经济外交”的成就。(2分)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你认为影响近现代外交差异的因素有哪些?(1分)

28.在俄国(苏联)的历史发展中,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曾经影响着这个国家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13分)

篇三:2015——2016学年 鼓楼区九年级初中历史二模考试试卷(定稿)

p>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下列考古成果为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ABCD

2.右图为《战国形势图》,在图上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A.战国七雄的名称B.战国七雄的都城 C.重要战役的地点D.战役双方指挥者

3.“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颁布这一命令的统治者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明太祖D.康熙帝

4.我国古代人文荟萃,文化辉煌,下列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大唐西域记》②《齐民要术》③《伤寒杂病论》④《天工开物》 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5.《资治通鉴》一三九卷记载:“魏主欲变易旧风,壬寅,诏禁士民胡服。”材料中的“魏主”生活在

A.春秋时期B.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6.近代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救国的道路。按开始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洋务运动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百日维新④甲午中日战争⑤辛亥革命⑥第二次鸦片战争

A.①④②③⑤⑥ B.③①④②⑥⑤C.⑤④③①②⑥D.⑥①④③②⑤ 7.下列选项中与右表战绩有关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淮海战役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8.从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下列参战部队中作为主力参加了其中两大战役的是

A. 东北人民解放军B.中原人民解放军C.华东人民解放军

D.

华北人民解放军

9.近代中国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按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废除科举制度②创办商务印书馆 ③创立《申报》④政府颁布剪辫法令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10.他在鸦片战争时期,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武装军队。他是

ABCD

11.中共第一次完整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中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成就中发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恢复中共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3.下列成就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袁隆平首次育成杂交水稻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国家城镇启动“安居工程”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4.622年,他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他是

A.传说中的耶稣 B.伯利克里 C.穆罕默德 D.亚历山大大帝

15.右图是位于巴塞罗那的纪念碑,它是为了纪念哥伦布第一次从美洲探险凯旋归来。他第一次到达美洲是在

A.1487年B.1492年C.1498年D.1522年

16.下列为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进行长期斗争的历史人物有 ①华盛顿 ②章西女王 ③玻利瓦尔 ④尼赫鲁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17.“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上述内容应出自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人权宣言》 三次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据此回答18—20题 18.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②促成现代工厂制出现 ③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④最早在棉纺织业开始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9.右图是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为该车提供动力的是 A.珍妮机B.内燃机 C.电动机 D.蒸汽机

20.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新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B.不断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C.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D.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21.《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这场革命取得胜利是在 A.1917年 B.1921年C.1936年D.1991年

2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这一联盟建立的标志

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雅尔塔会议的召开D.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23.1956年起,在政治上推行“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的改革是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 C.匈牙利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24.下列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中属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是

A

B

C

D

25.右图作品长七米多、宽三米多,画面上只用了黑、白、灰三色。它是作者对法西斯分子所犯罪行的揭露和对人民反抗精神的歌颂。该作品的作者是 A.荷马B.贝多芬 C.梵高D.毕加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3分,共35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到1956年底,中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情况统计表》

材料二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救济穷苦农民,而是为了要是农村生产力从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之下获得解放,以便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刘少奇选集》下卷第34

页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一到图二,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西藏地区”获得解放的方式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周恩来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的名称,概括该原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土地改革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中国为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而采取的措施,指出该措施的特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历史发展的认识。(1分)

标签:南京 中考 历史 2016南京中考数学试卷 2016南京中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