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历史 > 正文

2016深圳中考历史提纲

时间:2017-04-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6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1840-1842)

1. 虎门销烟(1839)

① 背景:a 清末腐败 b 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侵略

② 林则徐:民族英雄 1839年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③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 鸦片战争(1840-1842)

① 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 起止时间及事件:1840年英国挑衅到1842年签署《南京条约》

③ 关天培: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顽强抵抗英国军队(民族英雄)

3. 《南京条约》(1842)

① 内容: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赔款2100万元 c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主要通商口岸 d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和英国商定

② 性质:中国签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③ 影响: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① 根本原应:鸦片战争后,列强要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② 起止时间:1856年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③ 后果:半殖民地程度加深,领土被占领,圆明园被烧

2. 罪行

① 俄国占中国土地

a 《瑷珲条约》 1858年 范围: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割让领土最多)

b 《北京条约》 1860年 范围: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② 火烧圆明园 1860年 英法联军

③ 镇压太平军:a 1851年洪秀全发动起义,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 b 1860年中外勾结成立洋枪队,华尔统领 c 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

第3课 收复新疆(1875-1878左宗棠,1881曾纪泽)

1. 失

① 1856年 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② 英国、俄国乘火打劫

2. 收

① 1875-1878年左宗棠(民族英雄)收复新疆 意义:除伊犁外,新疆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② 1881年 曾纪泽与俄国谈判 收回伊犁

3. 固

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① 原因:日本企图称霸世界,矛头指向中国

② 起止时间及事件:1894年黄海大东沟战役到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

③ 在黄海大东沟战役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壮烈牺牲

④ 日本袭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 《马关条约》(1895)

① 时间: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进行谈判,签署《马关条约》

② 内容: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

增辟通商口岸

③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殖民地程度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① 原因:镇压义和团

② 时间及发动者:1900年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由西摩尔率领,1900年8月攻入北京

2. 《辛丑条约》

① 时间及国家: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签订《辛丑条约》

② 内容:a 赔款4.5亿两白银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毁大沾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③ 意义:a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严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b 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洋务:西方技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到到90年代)

① 原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阻止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② 代表: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③ 军事主要成就: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年,最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曾国藩1865年)、福州船政局(最南)

④ 民用主要成就: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⑤ 教育主要成就: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后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2. 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① 积极: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 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此具有局限性

第7课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年)

1. 戊戌变法(1898年)

① 背景:1895《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北京,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公车上书),后创办《万国公报》传播新变法,后改名《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② 时间:1898年6月到9月

③ 内容:(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才;(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文化)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④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⑤ 地位:第一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第8课 辛亥革命(1911,孙中山)

1.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① 1894年孙中山联合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 中国同盟成立大会(1905年8月,东京):a 选举孙中山为主席 b 推翻清朝统治,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的革命纲领

③ 政治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④ 同盟会成立意义: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⑤ 同盟会创办了《民报》,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释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 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到1928年)

① 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

② 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④ 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⑤ 结果: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1928年中华民国结束,北洋军阀统治开始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 《新青年》

①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②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通过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③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 新时代的曙光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哲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后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3.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①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传播创造了条件

③ 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

① 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② 时间:1919年5月4日 ③ 地点:由北京到上海

④ 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⑤ 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⑥ 意义:是一次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

① 时间及地点:1921年7月上海

② 党的纲领:(目标)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③ 领导机构: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④ 意义: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11课 北伐战争(1926-1927)

1. 中共合作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2. 中共合作发展:1924年创办中国国民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蒋介石担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教处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3. 中共合作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

①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②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统一全国,蒋介石为总司令

③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④ 叶挺独立团在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中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4. 中共合作结束(四一二反革命叛乱,1927.4.12)

① 时间及时间: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② 标志: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③ 1927年4月,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后,南京政府统治了全国。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① 时间及地点:1927年8月1日(建军节由来)南昌 ②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③ 目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④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⑤ 起义军占领南昌后,为何南下广东:a 在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原因:支持他们的人多) b 南昌敌人力量强大,

无法立足

⑥ 八七内容:(1927年8月7日)通过了土地改革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2. 秋收起义(1927年9月)

① 时间及领导人:1927年9月 毛泽东

②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③ 农村建立根据地原因:a城市中敌人强大 b 农村群众基础好 c 井冈山地势险要,有利于革命力量的保存

3. 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

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会师,后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担任军长,毛泽东担任党代表。

4.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1934-1936)

1. 长征(1934-1936)

①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② 时间:1934年10月(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标志开始)、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师,标志结束)

③ 四渡赤水(打破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④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 遵义会议(1935.1)

① 时间及地点:1935.1 遵义

② 内容:肯定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肯定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③ 意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1.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① 背景:国内政局动荡,国外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的步骤

② 时间及地点:1931年9月18日 沈阳 ③ 导火线:柳条湖事件

④ 后果:a 4个月内,东三省沦陷 b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c 中国社会主义矛盾改变

⑤ 中共派杨靖宇到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

① 背景:日本加速侵华,国民党内部分化

② 事件、地点及人物:1936年12月12日,西安,周恩来、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

③ 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④ 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 血染卢沟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

① 原因: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继续向南逼近,企图占领华北

② 时间及背景:1937年7月7日,北平 ③ 抗日英雄:佟麟阁、赵登禹

④ 结果:a 7月底平津沦陷 b 全面抗战开始 c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工农红军改变成八路军、新四军,赶赴抗日战场

2.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① 时间及地点:1937年12月 ② 后果:国民政府迁都到重庆;屠杀30万人

③ 如何看待:是帝国主义战争罪行的集中表现,对中日双方来说,都应该牢记的历史教训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

① 时间及地点:1937年9月 山西 ② 领导: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战

③ 地位: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2. 台儿庄战役(1938年)

① 时间及地点:1938年 山东 ② 领导:第五战区司令长李宗仁,阵地战 ③ 地位:抗战以来重大胜利

3. 百团大战(1940)

① 时间及地点:1940年 山西、河北、北平、天津 ② 领导:彭德怀 破袭

③ 地位: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 中共七大(1945年4月)

① 时间及地点:1945年4月 延安 ② 内容:a 夺取抗战胜利 b 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

③ 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5. 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

① 原因:国共两党合作,美苏支持,正义战争等

② 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③ 意义:洗雪了百年国耻;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1. 重庆谈判(1945年8月)

① 时间、地点及任务: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在重庆

② 结果:毛泽东、周恩来等来人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③ 意义: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2. 转战陕北

① 背景: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的攻击,内战全面爆发

② 时间及人物:1947年3月 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行对敌战役

③ 意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 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

① 时间及领导人物:1947年夏,邓小平、刘伯承

② 事件:邓小平、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③ 意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1. 三大战役(1948年8月到1949年1月)

① 时间及战役:1948年8月到1949年1月 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② 辽沈战役:1948年9月 林彪、罗荣发动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 ③ 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指挥下,发动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④ 平津战役:北平在国民党军队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和平改编 平津战役使东北全境基本解放。和平解放北平。 ⑤ 三大战役意义: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 渡江战役(1949年4月)

① 事件及领导人物:1949年 毛泽东、朱德

② 意义: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垮台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国民政府统治结束了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 张骞

清末状元,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些企业

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① 五个阶段:a 洋务运动到清末萌芽,压制 b 辛亥革命实业企业,纷纷出现 c 一战黄金时代 d 一战后再度受挫 e 抗战胜利后没能好好恢复

② 结构特点:轻工业>重工业③ 分布特点:沿海>内地

篇二:2016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试大纲

2016年考纲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北京人。 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2、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评价汉武帝。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3、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史实。

4、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2、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3、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宋代的社会 改成都市生活。

(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4、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5、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

(八)科学技术

1、司母戊鼎,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 3、《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 重要著作。

4、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 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的智慧和创造力。

5、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九)思想文化

1、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2、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3、《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4、以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张择端等为例,了解古代书法、绘画的主要成就。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邓世昌和《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及影响.

6、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的主(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2016深圳中考历史提纲)要内容,《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精神。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5、红军长征的基本史实,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改成长征胜利的意义 。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西安事变的概况,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七七事变的史实,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的有关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挑起内战的本质。 2、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六)经济和社会生活

1、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张謇“实业救国”的基本史实。 2、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2、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3、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的史实,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改成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 。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5、“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5、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2、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3、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改成:以我国参与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六)科技、教育与文化

1、“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订。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科教兴国战略”。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七)社会生活

1、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2、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 (一)上古人类文明

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2、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3、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二)中古亚欧文明

1、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2、西欧城市兴起。

(三)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四)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神曲》,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3、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历史贡献。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

1、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2、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及意义。

(三)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2、从英国殖民者对印疯狂掠夺,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3、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1、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林肯的主要历史贡献。 2、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3、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五)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六)第二次工业革命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八)科学与思想文化

1、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篇三:2016届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2016届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

随后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先后称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6、战国七雄是齐(东)、楚(南)、秦(西)、燕(北)、赵、魏、韩(中间)。(可自己对照课本看图)

7、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1)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各国变法中最彻底的)

(2)主要内容: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土地;②奖励耕战;(体现了以农为本)③推行县制。

(3)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它废除了

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9、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10、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

10、评价秦始皇

(1)秦始皇先后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还修筑驰道,统一车轨。(4)秦始皇“焚书坑儒”,给我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1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行起义,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12、汉武帝大一统

措施:①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②接受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③派卫青、霍去病深入漠北,打败匈奴,解除匈奴威胁;④改铸五铢钱,促进经济发展。

13、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到达中亚、南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16、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先进技术;南方各族人民之间加强交流,共同开发;南方相对安定。农业方面,南方自然条件好,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作物在南方推广;手工业: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方,冶炼业上南朝发明了灌钢法;造纸业方面南朝时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商业:

涌现出建康、江陵等重要商业城市,番禺成为海外贸易中心。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17、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⑴439年,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拓跋宏进行了改革。

⑵措施:①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⑶影响: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促进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18、

19、隋文帝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吏,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0、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1)评价唐太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加上前面贞观之治的内容)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2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对唐朝走向繁盛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2、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姚崇、宋璟、张九龄为相,发展生产,整顿吏治,严格执法,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耕地和人口大大超过前代。唐朝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大

都市。

23、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尺带珠丹,唐蕃“和同为一家”;821年,唐蕃会盟,约定“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24、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13次派出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日本,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朝的鉴真和尚在日本传播佛法,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唐初玄奘西游天竺,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岳飞——抗金英雄——郾城大败金军

26、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朝时,出现了新农具“秧马”和牛转翻车;占城稻、棉花北传至淮河流域。手工业发展:棉纺织业在南方普及;景德镇发展为著名瓷都;采煤技术领先世界,煤已大量用于居民生活;造船业领先世界,海船上已装有指南针;商业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城市中商店可随处开设,还有娱乐场所“瓦肆”;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是世界闻名的大城市,泉州、广州、明州成为主要外贸港口。

27、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28、元朝建立行省制度;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9、明太祖在中央废丞相;在地方设三司;设立锦衣卫(后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八股取士。

30、郑和下西洋

⑴条件:明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⑵目的:扩大明朝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⑶时间:1405年~1433年

⑷概况: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⑸意义: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发展了海外贸易;比新航路开辟早半个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31、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与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荡平倭寇。他立志报国、抗击侵略、保卫海疆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2、雅克萨之战:

(1)背景:明末,沙俄侵略者闯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清军入关后,沙俄又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中国领土,作为其侵略据点。

(2)时间及概况:

第一次:1685年,康熙帝派水陆两军进攻雅克萨,俄军被迫投降,但清军撤走后,沙俄又重返雅克萨。

第二次1686年,清军再次进攻雅克萨,俄军损失惨重。

(3)结果: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1689年,清朝与沙俄通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3、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国大事。清朝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屡兴文字狱,强化了集权统治,阻碍了了学术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34、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

⑴康熙时: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国侵略者,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明确东北边界;平定三藩之乱;粉碎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⑵乾隆时,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

⑶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班禅,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在中央设理藩院,主管少数民族事务。

35、郑成功收复台湾

⑴原因: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郑成功希望收复台湾,作为反清复明的根据地。

36、清朝疆域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地区,北至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南包南沙群岛。

37、清朝闭关政策

(1)政策: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允许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

38、数学

⑴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数学水平。 ⑵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比欧洲早1100年。

39、医学

⑴东汉名医华佗创制了麻醉药剂“麻沸散”,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还编成运动体操“五禽戏”锻炼身体。

⑵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被尊称为“医圣”。 ⑶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40、科技著作

⑴《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⑵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

⑶明末清初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手工业发展状况,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41、建筑工程

⑴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一项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⑵为防御匈奴,秦朝开始修建万里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现在我们看到的砖石长城基本为明长期,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⑶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横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⑷隋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42、商朝的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43、四大发明

⑴造纸术发明:西汉时期已发明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⑵印刷术发明 :

①雕版印刷:隋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晚唐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②活字印刷:11世纪中期,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⑶指南针发明:战国时发明的“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北宋发明了指南针,

标签:提纲 深圳 中考 2016中考政治提纲 2017中考历史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