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 2018道德讲堂活动主题

时间:2019-02-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今年,中央文明办明确提出各地要抓好道德讲堂建设。为此,县里专门下发了我县道德讲堂建设的实施意见。现在各单位都已行动起来了。大家都知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所以,今天我要与大家交流的主题是《人际关系与和谐家庭》。在讲课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 究竟在追寻什么呢?全社会追寻的又是什么?作为家庭、个人,我们又该追寻什么?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每天来上班,你想到这一天忙的是什么、为了什么吗?我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可能有人会说,人忙碌就是为了活着,为了更好的生存。那么,什么叫更好的生存呢?那就是我快乐我幸福。我快乐我幸福的前提就是我要健康。不健康能快乐吗?不健康能幸福吗?不健康能有很好的生活质量吗?不会。那么什么叫健康?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听听权威机构是怎么讲的,全世界最权威的医疗机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第一是身体的健康,第二是心理的健康,第三就是道德的健康,第四是社会和谐,能适应社会,能在这个社会里比较好地跟周围的人、周围的同事相处,这就是健康的标准。

我们看看下面这样一个情景,可能在许多人的家里都曾发生过:丈夫下班回家以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边翻杂志,一边看电视。电视正在转播一场精彩的足球赛,他看得非常兴奋,有时候还情不自禁地高喊几声,不时还有几声咳嗽。这时候在厨房里忙着的妻子,听到了咳嗽声,拿起水杯,走到客厅,把水杯递给了丈夫。丈夫会怎么说? 上面的案例简单地来说,就是人际的互动,是一种人际关系。什么叫人际关系?一般来讲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一定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质量。自己和自己最亲密、最相投的人是一个圈子;
第二个圈子就是家人。第三个圈子,是一般的朋友,一般的亲戚。第四个圈子是单位里的同事,街坊邻居,比较熟悉的人。第五个是我们每天要接触的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跟社会上接触的人都会跟你构成关系。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人际沟通就是通往和谐的桥梁,没有人际沟通,就很难谈上和谐。桥,就是为了跨越障碍,从此岸到彼岸的沟通。我们从生到死,在几十年漫长的岁月里面,离不开沟通。小的时候,在抱裙里,就有父母的沟通,婴儿的啼哭,父母的微笑,就构成了沟通。到幼儿园,到学校,到走向社会,到退休还要有沟通。所以沟通是人生的永恒主题,谁也无法避免。

相对于人际关系与家庭和谐来说,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个沟通?在此我提出两点:第一点,沟通没有对错,只有效果之分。家长跟上学的孩子,有什么问题要找他谈话,谈了以后有没有效果,这是很关键的。也许几句话就解决了,也许半个小时甚至一小时还没有解决。第二点,不管你说得多正确,都不一定有意义,关键在于对方怎么想,他怎么了解你的信息。也就是你说什么并不重要, 对方听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的意图必须通过一种合适的方法表达出来,让你的家人和你的同事准确无误地了解,这样才是有效的沟通。沟通的效果,除了声音,肢体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比文字作用更大。那么,如何理解有效的沟通?话不投机半句多,气氛非常重要,所以你要想跟家里人沟通,首先一定要营造一个适合沟通的气氛。第二,沟通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父母跟子女的沟通,或者婆媳之间的沟通,要看上一次的沟通方式好不好,如果不好要改变、调换。第三,在儿童时期,经常是大人说小孩听,很少给小孩话语权,不让他发表意见,没有给他一定的空间,没有给他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效果不太好。第四,有时候说话带有很多主观的思想、假设。在没有谈话之前,如果就带有主观偏见,那是不利于沟通的。第五,直接对话。说话在很多场合不能拐弯抹角,特别是跟家里人的沟通,要直截了当。直截了当并不是说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很直接的表达出来。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第二个是社会的人际关系。我们今天侧重讲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和社会的人际关系是有区别的,但根本的原则或者根本的沟通技巧是相同的。如果一个人在家里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在单位里、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他能搞得很好吗?可能有这种情况,但是不多。家庭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我们需要的是这两层关系的和谐。我们看看现在的家庭模式:一般来说都有子女,有爸爸妈妈,上面有爷爷奶奶,可能还有一些叔叔、姑姑、舅舅、阿姨。但在城镇大多数的家庭,是由三个人组成的。在这种模式里面,就构成了很多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父女、父子之间的关系,母子关系、母女关系,婆媳关系,类似各种各样的关系就出来了。在这样的关系里面,我们怎么样很好的、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重点。

人肯定不是一个孤岛,都要跟周围的人发生联系。圆满的人生,不仅是个人独立,还追求成功的人际关系。我刚才说了,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就意味着有什么样的生活质量。讲人际交往,就要了解人性。一般来讲,人是喜欢赞同他们的人,而不喜欢反对他们的人。喜欢欣赏他的人,而不喜欢反感他的人。喜欢喜欢他的人,而不喜欢不喜欢他的人。我不喜欢你,你能喜欢我吗?很难。家娘不喜欢媳妇,媳妇能喜欢家娘吗?不太可能。人的本性是利己不利他的。考虑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这就是人性。为什么说有些做娘爷的讲,我从来就不考虑自己,我省吃俭用,舍不得买衣服,舍不得买食品,甚至有病都舍不得看,我都是为了这个家。那么,是不是我就不为了自己只为了别人呢?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快乐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我满足了我自己的需求,得到了快乐。第二个层次是我有能力让别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让别人快乐了,我快乐。其实我们好多娘爷都是这样的,一到放假很早就去买菜,搞一桌丰盛的饭菜,等待子女回来,美美吃上一顿。劳累一天,你说他是为了自己吗?从一般意义上讲,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家庭。但从深层次心理学的层面讲,他还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什么?是一种高层次的快乐,不是自己的心理满足,而是我有能力让别人的心理得到满足,让别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让别人快乐了,所以娘爷才很开心,能乐此不疲,这个月这么做,下个月还这么做,今年这么做,明年还能这么做。家里人应该说是最亲密的人。最亲密的人往往又是互相之间说话很随意的人。即使是家人但也要做到:第一,要相互尊重。单位里,一般是尊重上级,对同事基本上也是尊重的,大多数人也能做到尊重下级,但是到了家里就不一样了,对自己家里人哪还有咯多讲究啊。其实尊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非常尊重你的父母,非常尊重你的子女,自己舍不得吃穿,都是为他们花钱,你就是这么理解尊重的吗?其实,尊重应该是要尊重他的感受,要尊重他的选择。比如说一家人到外面吃一餐,要点菜了,菜谁来点?怎么点?其实这里面就能看出一个尊重。对父母的尊重、子女的尊重就是给他他最需要的、最想要得到的东西,跟花钱的多少没有太大的关系。第二个方面是真诚。在直系血亲里面,很多事情比较好办。但是在非血亲的关系中,比如说婆媳关系,没有血缘,但是又在一个家庭里面,是不是很真诚地来对待亲人,有时候就很难说了。我们说,语言的沟通,文字的沟通,表情的沟通,符号的沟通,食物的沟通,心灵的沟通,很多很多的沟通方式,我们在家里运用最多的是什么?或者你感受最多的是什么?可能最多的还是表情。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剩下的才是语言。文字的沟通在家里是比较少的。年轻一点的父母,给子女写个便条的多不多?不太多吧,其实这也很重要。有些家庭里面有个小黑板,小黑板可能是写给丈夫的,可能是写给妻子的,可能写给子女的。有几句话留言,其实就是很好的沟通。西瓜切好了,放在冰箱里,你回来以后拿出来吃,什么什么东西准备好了,放在哪里,这就是一些沟通,但是我们可能运用得不太多。食物的沟通比较多,逢年过节买点礼品、送点东西,这个是比较多的。我觉得这里面大家要有一个了解,送的东西是不是越贵越好?越能表达我们的感情呢?不一定对。他最需要的,你送给他,可能才是最高兴的。换句话讲,你给父母、给子女买礼品的时候,你一定要考虑他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东西,这是最好的东西,而不一定是最贵的。心灵的沟通是最难的。有的人结婚几十年,好象他从来就不了解对方,从来就没有走进过对方的心里,要达到心灵的沟通,确实是比较难的。语言的沟通也好,文字的沟通也好,表情的沟通也好,都是为了达到心灵的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我们说讲话,真正字面的内容只占了信息来源的7%,38%是靠声音、声调这种语言、语速来表达的,更多的是身体的语言。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我们听节目和看节目是不一样的,家里人也是如此,打电话和面对面说话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在提倡要常回家看看。善意的表达躯体的语言,我们用的多不多啊?我们在家里微笑多吗?我们有些人在外面跟别人有说有笑,但一到家里面对老公或老婆就把脸拉长了,说我都笑了一天了,回家还能笑吗?其实,最好的礼物就是微笑,微笑又不用花钱。而且什么人微笑都是漂亮的,都是美丽的。唯独到家里以后,我们就把这个微笑,把这样一个很好的礼品,给浪费掉了。如果你的小孩读小学、初中,拿着成绩单回来了,考了96分,你是怎么反应的?我们很多的家长就是说哎哟,96分不错,但你怎么丢了4分呢?假如说他只考70分,那可能前面的话就没有了,说我花了这么多钱请了家教,你才考了70分,30分怎么丢的? 对家里面的沟通来讲,第一要夸行为,这样就会让对方感觉是真诚的。比如,这个菜你炒得非常好,有蛮好吃。你要夸一个人,夸你的丈夫,你的夫娘,夸你的家娘,就说哪个事情让你感动了,哪个事情让你感谢他,要说得具体一点。当面夸自己的媳妇,背后还夸自己的媳妇,她总会听到的。你要说一个人好,当着面可以不说他好,背着说他好,他一定会知道的,不信你去看看生活中是不是这样的?反过来也是如此。第二我们需要赞美家人。其实,人人都喜欢赏识。吃点好的胃舒服,听点好的心舒服。夫妻两人之间需要赏识,夫妻两人都是因为赞 美而结合,因为欣赏而流畅,因为挑剔而粗糙,因为指责而分手。夫妻之间要用心去经营。每个人都需要别人赞美,人的天性就是喜欢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他喜欢我,所以我会喜欢他。他越喜欢我,我越喜欢他,就是爱生爱,恨生恨。要注意赞美的技巧、夸奖的技巧。家里的一些事情,要找机会请教或者征询长辈的意见。特别是作为晚辈的向父辈请求,虽然有些事情你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那再听听他的意见,感受是不一样的。父辈退休在家里了,有很多生活的阅历,或者在某个方面有专业的知识,你作为子女的,听听他的意见,这会比经常给他买吃的喝的感觉还要好。在家庭内部来讲,这就是表扬,就是夸奖。对待子女,我们要多采取赏识教育。《中国妇女杂志》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一位母亲的三次家长会》。讲的是有位女性学生家长,她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跟她说:“你的小孩有多动症,他在板櫈上3分钟都坐不了,建议带他看看医生。”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说了点啥呀?”这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没哭,她说:“老师表扬你了,老师说宝宝原来在板櫈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够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特别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啦! ”结果那天晚上这个小孩破天慌地吃了两碗米饭,也没有离开板櫈。你看,老师说孩子有多动症,妈妈的鼓励让孩子有了自信。上了小学,又开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孩子这次数学又不行,全班50人,他得了49名,怀疑他有智力问题,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下。”回家的路上,这个母亲哭了,回到家里,看到诚慌诚恐的儿子,这位母亲打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老师说你并不笨,只要你细心,就会超过同桌! ”母亲说完这话的时候,发现小孩暗淡的眼神亮了一下。第二天上学小孩起得特别早。你看,老师说孩子得了49名,有智力问题,妈妈说他能超过同桌,孩子就有了信心,其实同桌是48名。小孩上初中了,又开家长会了,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问题。”这位母亲这样告诉孩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只要你努力,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老师说孩子有问题,妈妈说孩子有希望,状态是一样的,但是给小孩加的力是不一样的。结果高中毕业,这个小孩竟然考上了清华大学。他把通知书给妈妈看,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知道我自己不聪明,是你诱导激励的结果。”这位母亲哭了,她是个聪明的母亲,就是因为她的赏识激励,才造就了一个清华学子。我们有的人不是这样,总喜欢揪住别人的缺点不放。我觉得如果你总是揪住别人的缺点,那是你一生最大的缺点;
总是盯住别人的失误那是你一 生最大的失误;
喜欢说别人的不是,那是你一生最大的不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批评呢?批评一般是上对下比较多,父母对子女比较多。年轻的父母怎么批评子女呢?大家可以想想,你是怎么批评你的小孩的?那种批评是不是很有效?我前面讲了,任何的沟通不在乎你说什么,而在乎对方理解了什么,接受了什么。首先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技巧。批评最好的方式就是**治的形式,首先给对方一定的表扬和肯定,其次提出一些意见,指出一些不足,最后给出一些鼓励,这是比较经典的、有效的批评方式。无论是在单位、在家里还是在邻里,都是这样的。比如邻居家里最近晚上老唱卡啦OK ,声音很大,影响我的休息,想跟他提提意见。如果说你们家别再那么晚唱歌了,声音别那么大了,他听了一定不舒服,不太愿意接受。假如换一种方式说,你们家的歌声唱得蛮好啊,谁唱的呀?你能再早点唱的话,我们也可以欣赏欣赏。你再提建议,以后有机会我们到卡啦OK 去唱唱好不好?这个问题说完,你再说我们家小孩一般晚上10点左右就睡觉了,睡得比较惊醒,有一点声音就睡不觉,第二天上课就没劲。这样的方式他一般就会比较好地接受,效果就会比前一种要好一点。第二点要注意的是,批评一定要对事不对人。特别是婆媳之间,非血亲之间的这种批评,不要说婆婆怎么怎么不好,儿媳怎么怎么不行,而是说她哪一件事情不符合你的希望,这样会比较好一些。对于小孩的批评,我们经常犯的误区就是,一次犯错,把前面的事情再讲一遍,这样孩子听了就会很不舒服。我们自己可能也曾碰到过,别人来批评,如果把以前的事情反复翻出来,我们心里不说什么,至少是不愉快的。我们说的家庭和谐,婆媳之间,夫妻之间,在提要求时,一定要先顾及对方的感受,要就事论事,不要算旧账。不要说“一贯”、“总是”、“从来”等,比如说,你从来就不收拾屋里,你总是把衣服乱放,这种词用得太多,效果就不好。丈夫到外面喝酒去了,到11、12点才回来,事先没有跟你打招呼,你也不知道,六点钟就把饭菜做好了,做好以后就一直等,等了很久还是没有回来,就自己吃了,吃了就睡了。后来他回来了,你就说,你看你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出去喝酒了,这是一种指责的方式。如果你换一种方式说,你又喝酒了,冒喝好多吧?你看你这么晚才回来,我也不知道你去哪里了,我非常着急,非常担心。我也不知道你跟谁去喝酒了,这几个小时我心里非常难受,一直等你回来。这样谈自己的感受,让他产生一种内疚,效果就不一样了。我们在家里要这样,要少用“为什么”、“ 你总是”这样的语言,但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这些语言用上了。

要有一个好的家庭人际环境,我们就要经常问问自己,你愿意跟家里人在一起吗?你愿意为家里承担一定的责任,包括家务劳动吗?有空闲的时候你愿意和家里人一起度过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人把家当旅馆,吃饭就回来了,吃完饭就跟别人喝茶、打牌去了,跟别人交流去了,跟自己的老婆或者老公很少沟通。有位名人曾说过一句话,他说:那些已有家庭而每天晚上又老是往外面跑的人,是思想躁动、最容易出轨的人。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多花些时间陪陪家里的人。我们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有时候我们经常把这个目的给忘了。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在唐朝的时候,一位寺庙里的大禅师,他喜欢兰花,就养了很多兰花,养得非常好。因为他要到外地去讲经、讲学一段时间,他就兰花交给他的弟子,让他们好好照养。大师走了以后,这些弟子很认真地照养这些兰花,但是有一天下大雨,下了一整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那些花盆都从架上摔下来了,都摔碎了,这些弟子就吓坏了。大师回来以后,弟子就把这个情况跟大师讲了,大师很平静地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这些兰花的”,没有半点的指责,没有半点埋怨。现在我们讲快乐生活法则,我们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快乐。快乐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你内心的一种体验,快乐不是事情给你带来的结果,而是在这个事情之前,就有这种快乐的理念,你才会感觉到快乐。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要想想,生活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假如有这么一个情况,老公或者老婆,花了很多钱,买了一件比较心爱的装饰品,摆在客厅里,妻子或者老公,在搞卫生时不小心把它打烂了。你知道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在座的各位身上,你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我们会怎么处理呢?这样的一个家庭情景在生活里总会碰到。有时,我们可能把这个目的给忘了,买这件装饰品是我的一种自我满足,是我的一种需求,我是希望这件装饰品给我带来快乐,带来一种心理的满足。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跟种兰花的道理差不多,兰花固然是值钱的、珍贵的 ,但是当它成为一种定局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就不是埋怨了,我们需要的是接受这个事实。

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结婚的。有的人说婚姻几十年了,就吵了几十年,打了几十年,这是为什么呀?你当初结婚就是为了生气吗?你跟现在的配偶生气了,那么是不是换一个就能好呢?不好说吧。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要孩子的,有了小孩以后,家里矛盾就多了,家庭的关系就变得复杂了,夫妻之间就有一些不满了。两人世界的时候恩爱,有了第三者,就会出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我们不是为了生气才在一起过日子的,那为什么还有那么不高兴、那么生气的时候呢?我们就是忘了我们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快乐,我们就要用一种快乐的心态去做任何一件事情,这样的话,才会快乐,否则,就不一样了。所以,有人说,当你能够微笑的时候,你一定要微笑。生活中的很多不愉快,是来自于我们自己,而不是来自于外界。第三种情况,可以选择行动,但不一定能选择结果。行动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结果不一定是我们自己可以把握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这几句话,在家庭内部,同样也是适用的。沟通不能欺骗,但说话一定要妥当。人不能欺骗别人,但也不能常常讲真心话。这句话怎么去理解?家庭内部,有时候你的真实想法,不一定能讲出来。真心话怎么说呢?就是真实的想法,一定是要对方能够接受的。如果对方不能接受,那你说了又有什么用呢?你的真心话又表明了什么呢?别人做得对,你一定要说;
做得不对你可以不说。比如说娘爷对子女、对晚辈,我觉得这句话尤为重要,子女做得对一定要夸奖他,子女做得不对、不妥当的地方,非原则的问题你可以不说,你看在眼里就行了。如果事事都要指正,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你指正多了,这种关系就比较难处了。一样的话如果换一种语气讲,感受就不一样了。比如说 “今天我不能把这个交给你”,如果改成“我明天可以把这个东西给你”,效果要好一些。小孩要买手机,说我现在不能买手机,如果改成明天可以帮你买个手机,他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又比如说,“明天九点之前我到不了”,如果换一种方式,“明天九点以后我一定到”,就把否定的东西变成肯定的语言来表达。家里有些家务事,夫娘交给丈夫做,丈夫说我明天一定把这个事办了,或者丈夫说今天这个事我办不了,没有时间办,夫娘听了感觉是不一样的。小孩想看电视,想看球赛了,你告诉他现在不能看,或者你跟他说,把作业做完了你就可以看了,这是不一样的。在与子女沟通里面也是如此,你把一个事情要做好,改成你把对他的一种期待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你希望他怎么样怎么样,或者你要求他怎么样,感受是不一样的,效果自然不同,大家细细去体味就知道了。

我们再回到前面讲的案例,看看这几种回答的模式。第一种,第一位丈夫把水杯接过去了,喝了一大口水,用眼睛的余光瞄了一眼,又把水杯放到妻子的手上,两眼一直盯着电视不离开,妻子回到厨房继续做饭去了。这是一种选择方式。我们再看看第二位丈夫怎么做的?丈夫回头接过妻子手上的水杯,先说声谢谢,喝了半杯,然后就说喉咙都干了,现在舒服多了,谢谢你,你还在做饭,还帮我倒水,你真是太好了。妻子拿着杯子,高高兴兴回到厨房又继续做饭了,丈夫还在看球赛。这也是一种选择方式。第三种情形,丈夫转身过来接过妻子手中的水杯,也是喝了半杯,拉着妻子手说,谢谢你,厨房里忙着还知道我在咳嗽,还帮我倒水,你真个好夫娘。同时让她坐在旁边,说我不相信这世界上哪个老公比我还幸福,你要不要也喝一口水,这个比赛太精彩了,你还是先去做饭吧。表示一个亲昵的动作,然后再让她走。这种选择,假如说发生在在座的男同志的身上,或者是女士的身上,这种情形多不多啊?这样做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吗?我们来分析一下。作为妻子,她采用的是同样的方式来关爱丈夫,丈夫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接受妻子的这种关爱。第一种情况,让妻子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关爱,让妻子感觉自己的行为没有价值。换句话讲,如果是现在比较文明的家庭,保姆送了一杯水,你可能还要说谢谢,而自己的妻子送了一杯水,丈夫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任何表示,好像是该得你的。第二种情况,当妻子的会感觉到自己的关爱有价值,这是很珍贵的。第三种,妻子会觉得我在关心老公的时候,我的老公也在关爱我,也在疼爱我。这种行为值得肯定,使夫妻之间的感情得以升华。在这个方面,档案局的余局长是榜样,他经常当他老婆的面讲,下辈子还要找她做夫娘,他老婆是我们单位的一位老同志,她在办公室每每讲起这些,脸上总是堆满了幸福。住家过式的女人是很容易满足的,就看你丈夫怎么做。

我们再来看看夫妻之间的对话经常有的四类语言。第一类是日常的对话,就事论事,实际具体,没有什么感情色彩,“这天又下雨了”。第二种是表达一种愿望,希望别人为自己而改变态度,“不说了”,“我累了”,“该睡觉了”,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表达的是自己的愿望。第三种是理性的对话,用询问的口气征求对方的意见,“你认为”、“你想”等。我们家里要买东西,互相之间可能要征求一下意见,首先我直接说出来,我觉得想买什么品牌的好,什么样的好。大概花多少钱,你认为买什么样的好,先给一个征询的口气。第四种是直接陈述自己的感受,而不发问。这种夫妻的对话方式是比较多的。“你看你越来越不关心我了,你怎么知道我不关心你啊”,“我不关心你,你还在关心我吗?”互相之间可能就会争执起来。这四类语言是不太一样的,我们提倡或者主张多用第三类语言,就是询问的口气来征求对方的意见,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说这样的一个场景,在家庭生活中是常见的。老公说,今晚吃什么?老婆就说,我想去门口咯家新开的饭店吃水煮鱼,你不是也说过想去试试它的味道吗?这样的一个表达就包含了:第一我说出我的愿望,第二我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既是自我的满足,也是给对方的满足,同时让对方感受到,你上次说的这句话我记住了,用心记住了,这感受就不一样了。比如说这样一个情景,夫妻之间也会有的:你知道我的那件蓝衬衣放在什么地方吗?妻子就说了,你呀衣服总是乱扔,什么都不知道。另外一种方式则是,我知道你很忙,但你是否能把自己的衣服放在固定的地方。你再告诉他,他的衣服在哪里,效果是不太一样的,感受也是不太一样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真理。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多视点、多角度去观察、分析,你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一个印象、结果和感受。和谐健康家庭,有人把它分类,说一等的家庭是桃花源,夫妻恩爱到百年。二等家庭是杏花村,夫妻相敬如宾,儿女孝顺。三等家庭是平安里,平常人家少生气,比较和睦。四等的家庭是多瑙河,心里苦没处说,日子凑合着过。五等的家庭是狗不理,是闷声不语,这是一种亚婚姻状态。你说它是婚姻吧,但是没有婚姻的幸福,没有婚姻的美满,你说它不是婚姻吧,但还是法律上的夫妻,是名义上的家庭。六等家庭就是弹药库,唇枪舌战加动武,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这是一种不安定、不和谐的因素。我们希望大多数的家庭是在一等或者二等,三等最好少一点,四、五、六等最好是没有。但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说,家是有生命的,需要去经营。有人说男人经营事业,女人经营家庭。家庭经营得怎么样,经营得好不好,就看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怎么做,主要是家长。

我送给大家两个法则。你希望家人怎么样对待你,你就去怎么样对待你的家人。你希望妻子很体贴你,你就去体贴妻子。你希望婆婆很关爱你,你就要去更多地关爱婆婆。爱生爱,恨生恨,家庭内部也是一样的。家人需要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要在合法的前提下去满足他们。在家庭里是不讲公平和道理的,有一些很优秀的家庭,比如说 一方有病了,一方照顾另一方10年、20年,甚至是一辈子。需要的就是这个法则,没有这个法则是做不到的。我们要经营好一个家庭,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要享受一种快乐的生活,一种幸福的人生,我们就需要用感恩的心来对待你的长辈,你的父母,公公婆婆;
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来对待你的同辈,你的兄弟姐妹,主要是你的配偶,你的妻子,你的先生;
我们要用关爱的心来对待你的晚辈,主要是你们的子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家庭就一定会和谐了。要用全部的爱去经营一个家庭,家庭是有生命力的,家庭是需要经营的,家庭是需要维护的。家庭绝对不仅仅是一套房子,有个床铺,有一张结婚证,就构成了家庭。对家的理解,确确实实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家庭绝对是需要我们好好去琢磨的,因为人生的幸福60%到70%来自于你的家庭,20%到30%是家庭以外来的。

我们回到开讲时提的问题:现在的人类在追寻什么?就世界而言,我们希望世界是和平、安定的。就社会而言,我们希望社会是和谐的,所以我们现在极力推动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希望家庭是和睦的,家庭内部成员和睦相处,我们希望每个人的一生,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无论有什么样的经济地位,我们都希望和和美美地过一辈子。从大到小是和平、和谐、和睦、和美。世界和平了,社会和谐了,家庭和睦了,个人和美了,这是我们人类共同追求的东西。无论科学技术怎么发展,无论我们创造多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需要的落脚点就在这里。还有句话我想说一说,有的人整天欣赏天边的玫瑰,不会欣赏身边的月季。不同的人对快乐的理解不一样,但是几乎所有的人有一种感觉,就是感觉别人比自己幸福,别人比自己快乐。所以我们经常说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老公是别人的好。你去欣赏天边的玫瑰,不会去欣赏身边的月季。维系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很长时间,破坏这种关系却很容易。在年轻人里,特别是中小学生里面,这种情况比较多。对待没有多大利益的关系,他表示友好和感激之情,而对待那些善待他的人表示轻视和不领情的态度。父母管他,他很不领情,就是爱别人,不爱家人,她可以去追捧一个明星,却把父母呼来喝去。家庭是讲爱的地方,是讲奉献的地方,是不讲平等的地方,是不讲理的地方,所以清官才断不了家务事。家庭如果讲理了,清官就能断家务事了。家庭也不是讲公平的地方,家庭里面也不能讲谁对谁错,家庭里面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不合适。

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你要想快乐,就永远不要和身边的人争吵。记住这句话,你就容易快乐。从**坐汽车到**去,坐在你身边的人,你可能非常不喜欢,非常讨厌他,但是你千万不要和他争吵,一争吵,你肯定快乐不起来。哪怕是坐公共汽车,你想想,他踩了你一下脚,弄脏了你的衣服,从梨头嘴到开发区这段路,吵两句你快乐吗?所以永远不要和身边的人争吵。当然跟你生活在一个房子里的人,就更不能争吵了。对家的理解有很多,男人经营天下,女人经营家庭,家和才能万事兴。家经营不好,天下经营也很困难,60%到70%的幸福快乐来自于家庭,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说,现代社会以家庭为中心,如果社会都不要家庭了,就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社会以家庭为中心,家庭以谁为中心呢?一定是以夫妻为中心的。如果两口子就是为小孩活着,把中心位置摆错了,会出现一些问题。夫妻一定是以配偶为中心的,而不能以自己为中心,一定要以对方为中心,这样就好办了。配偶之间以什么为中心呢?不是以金钱为中心,不以职位权利为中心,一定是以情感为中心。夫妻之间的感情怎么样,这是最主要的。你生活得怎么样,日子过得怎么样,不是多少金钱可以决定的,不是住多大房子、开多大车能决定的,而是由情感生活怎么样决定的。

有和谐的婚姻,就会有和谐的家庭,有和谐的家庭,就有和谐的人际,人际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

今天我就讲这么多,大家有时间可以在网上找一下相关内容感受下。

? ? 本文来自https://www.zaidian.com/

标签:讲堂 道德 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内容10篇 道德讲堂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