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生物 > 正文

假设是什么的猜测【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猜测与假设及表达与交流实施策略】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科学探究有五个环节:提出和聚焦问题――猜测与假设――收集、获取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常被教师们忽视的猜测与假设以及表达与交流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就这两方面的实施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猜测与假设;表达与交流;实施策略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后把“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课程总目标,在分目标中又特别强调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小学的科学探究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但随着新证据的认识、增加会不断完善、深入和发展。我认为一节好的科学课要有以下几个科学探究的要素:提出和聚焦问题――猜测与假设――收集、获取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通过以上探究环节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养成科学态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然而,在这五个环节中,:“猜测与假设”和“表达与交流”常常被老师们所忽视,那么,是不是它们不重要呢?回答是否定的,在我看来,这两个环节恰恰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最重要的。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谈几点对“猜测与假设”和“表达与交流”的的看法。
  1.猜测与假设
  猜测与假设能很好地保持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可以养成主动学习的科学态度。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没有大胆的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恩格斯也曾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势就是假设”。可见,猜测与假设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猜想,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因为学生到课堂上来的时候并非一无所知,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是他们获取新知识的基础。猜的过程也是动脑思考的过程,猜得对不对并不重要,然后动手试一试,验证一下,可能猜的是对的,这就验证了自己的看法;也可能猜的不对,猜得不对的通过动手验证, 会有新的看法,会重新组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对新知识的理解,这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因此说,学生只要能提出猜想也就意味着为问题的解决搭起了一座桥梁。 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前提。科学探究活动中最可贵之处就是在真理尚未得到证明之前,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儿童有了自己的假设,才会带着自己的假设去做实验,真正让儿童“用做科学的本来方式学习科学”。没有猜想与假设也就没有了真正的科学探究。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呢?
  我认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首先,是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上科学课时,我从不稳站讲台,而是经常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主动与他们交朋友,想方设法鼓励他们、表扬他们,经常讲一些科学家的幽默小故事,积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民主中学会民主,鼓励他们想别人没想到的,说别人没说过的,做别人没做过的,对他们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都给以充分的肯定。我想,也许创新因子就藏在他们的大胆猜测与假设中。正是由于教师的充分肯定、积极引导、主动参与,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增强学生的探究热情、探究信心和探究能力。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讨论。组织学生大讨论,能让学生在信息的相互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产生更新颖的猜测与假设;组织学生大讨论,能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和说明自己的见解,养成乐于倾听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从而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观点。记得在教学科学教育初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下册《昼夜交替现象》时,组织学生对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引导他们思考并把假设记录下来时,有的说与地球的自转有关;有的认为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有的则认为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还有的则认为地球自转,同时围着太阳转;还有同学则认为与月亮有关••••••在讨论的时候,有同学提出某个观点,就不停地有同学站起来反驳、辩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明白:“猜测与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或事实依据,而不是凭空臆想。在绝大多数科学实验中,都是以验证假设与猜测为目的来进行的。因而组织大讨论既给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机会,又能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猜测与假设的思维方法,更能养成学生把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应用于力所能及的活动。
  2.表达与交流
  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以前我们较为重视的是“做”,往往忽视了“说”,而我认为:仅有动手做是不够的,动手做之后的表达与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试想:如果你不表达不交流,你的观点谁能知晓?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对中国青年与美国青年作对比,结果发现中国青年有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却很少或很难表达自己做的过程以及自己的主张、观点,更不会据理力辩,而美国青年不仅能动手做,更能“说”。因而,作为基础教育,小学科学对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有着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呢?
  2.1 搭建舞台让学生唱戏。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加讨论交流的科学态度,那么,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就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勇敢并积极主动地说明自己的见解,并且让其他同学乐于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以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观点。正如我上《昼夜交替现象》时,让学生做完模拟试验后,让各组带着自己的实验报告单,到实物投影处汇报,既给他们提供了图文并茂展示成果的舞台,也能为他们的表达提供条件,让他们边指着实验报告单边说,也可以边说边展示自己的实验过程。根据小学生爱表现的心理,很多学生都争相上台汇报,有机会上台的学生自然喜不自胜,没能上台的学生为了有机会上台就必须专心听其他同学的汇报讲解,及时找出不对或不全的地方,以便给予修正或补充,争取上台的机会。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提高了课堂效率。当然,除了汇报实验外,还可以用图片展示、科学小论文评比、科学辩论会等形给学生搭建表达与交流的舞台。
  2.2 倾听、评价、辩论。不会倾听就无法知晓他人的观点,没有发出评论就没有真正听懂他人的观点,没理解他人的观点就无法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观点,所以表达与交流就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学会较客观地评价自我,公正地评价他人,并从评价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地自省和超越自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以身作则,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当然,在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十分注重让其他同学专心听,十分注重让其他同学思考,及时作出判断、评价。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课堂气氛极其活跃,课堂效率也很高。
  总之,科学学习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科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说。科学探究为科学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科学探究强调自主而不是放手,科学探究要强调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必须到位,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探究,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一定要重视猜测与假设、表达与交流,从而让学生“做”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初稿。
  收稿日期:2011-08-20

标签:浅谈 假设 猜测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