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物理 > 正文

2016长春中考物理答案

时间:2017-05-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分)

1.夏天,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边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升华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解答】解:夏天,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很快变干,衣服上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

2.小红坐在岸边,看到的以下景和物在水中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白云 B.凉亭 C.飞鸟 D.水中的鱼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1)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我们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3)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水中的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的凉亭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飞鸟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的人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造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同一幅画面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特别是看到的现象同是在水中,很容易搞错.一定要注意区分.

3.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船 B.小明 C.岸边的树 D.妈妈

【分析】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爸爸与行驶的船、小明以及妈妈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以行驶的船、小明以及妈妈为参照物,爸爸是静止的;

而爸爸与岸边的树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爸爸是运动的,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实例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火车轨道铺设在枕木上 B.

篆刻刀的刀刃很锋利

C.

破窗锤的锤头很尖锐 D.

推土机的铲子很锋利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解:

A、火车轨道铺设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B、篆刻刀的刀刃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不合题意;

C、破窗锤的锤头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合题意;

D、推土机的铲子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5.下列实例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的花纹 B.浴室内地面上的防滑垫

C.矿泉水瓶盖上的细条纹 D.冰箱底下安装的小轮子

【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解:

A、鞋底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浴室内地面上的防滑垫,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矿泉水瓶盖上的细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冰箱底下安装的小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

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6.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不发生偏转

B.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

C.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铜棒后磁性增强

D.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蹄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分析】(1)首先由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螺线管的磁极,则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得出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的指向.

(2)能够被磁化的物质只有铁、钴、镍等软磁体,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3)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和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相似.

【解答】解:(1)从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

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S极向左转动.故A错误、B正确;

(2)磁化是指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铜不是磁化材料,不能被磁化,故C错误.

(3)螺线管通电后,通电螺线管周围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一样.而不是和蹄形磁体的磁场相似,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指向是由于受到了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的作用,因此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如图所示,分析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C点的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球摆动到最低点B时动能为零

C.小球摆动到C时重力势能最小

D.小球在整个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

【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动能和势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合称机械能,不考虑能量损失,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总量守恒.

【解答】解:

A、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此选项错误;

B、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所以动能最大.此选项错误; C、小球摆动到C点时,高度最大,所以重力势能最大.此选项错误; D、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往复摆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但总能量(机械能)保持不变,也就是机械能守恒.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动能和势能大小变化的分析,抓住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灯泡均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

A.1.2A 1.2A B.0.3A 0.3A C.1.2A 0.3A D.1.5A 0.3A

【分析】分析电路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1测的是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的是L2所在支路的电流;

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A1选用的应该是大量程(0~3A),A2选用的是小量程(0~0.6A);

然后根据相应量程下的分度值和指针位置来进行读数.结合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即可求出通过各灯的电流大小.

【解答】解:经分析可知,电流表A1选择的量程是0~3A,分度值为0.1A,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为I总=1.5A,即干路电流为1.5A;

电流表A2选择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I2=0.3A,即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A;

那么通过灯L1的电流大小为:I1=I总﹣I2=1.5A﹣0.3A=1.2A.

故选C.

【点评】对于这类题目要先分析电路的构成,然后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表的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9.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分析】(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棋子具有惯性,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

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且大小不相等,不是相互作用的力.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惯性和力的作用效果,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0.如图所示的装置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一个漂在油面上的浮子.小明想在此装置中接入一块电压表,使油量增加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应并连接在图中的( )

A.AC之间 B.CD之间 C.AD之间 D.AO之间

篇二:2016年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6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

第︳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C )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升华

2.小红坐在岸边,看到以下景和物在水中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D )

A.白云 B.凉亭 C.飞鸟 D.水中的鱼

3.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的参照物是( C )

A.船 B.小明C.岸边的树 D.妈妈

4.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实例,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

A.火车轨道铺设在枕木上B.篆刻刀的刀刃很锋利C.破窗锤的锤头很尖锐D.推土机的产子很锋利

5.下列实例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D )

A.鞋底的花纹B.浴室内地面上的防滑链

C.矿泉水瓶盖上的细花纹 D.冰箱底下安装的小轮子

6.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不发生偏转 B.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

C.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铜棒后磁性增强D.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蹄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7.如图所示,分析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C点的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球摆动到最低点B时,动能为零

C.小球摆动到最高点C时,重力势能最小

D.小球在整个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

8.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两灯泡均正常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C )

A.1.2A,1.2A B.0.3A,0.3A C.1.2A,0.3A D.1.5A,0.3A

9.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10.如图所示的装置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相连,滑杆可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一个漂在油面上的浮子。小明想在此装置中接入一块电压表,使油量增加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应并联在图中的( B )

A.AC之间 B.CD之间 C.AD之间 D.AO之间

第‖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小丽在北湖边游玩,看到垂柳在岸边的倒影,这个倒影是垂柳的)像,同时她闻到阵阵花香,这是扩散现象。

12.手机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使用手机时。外壳因摩擦带电荷而经常粘有灰尘。

13.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较大,沙子温度的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4.将一条形磁铁水平悬挂起来,条形磁铁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这说明地球周围存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5.小红在帮助妈妈煮饭时,注意到电饭锅的铭牌上标有“220V 800W”的字样,该电饭锅正常工作0.5h消耗电能kW·h,小红观察到三角插头上端的脚更长,如图所示,这是为了保证它插入插座时最先与地线相连,防止用电器外壳带电时发生触电事故。

16.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A、B两个物体,使它们均升高0.2m,测得A、B所受的重力为GA=4.5N,GB=9N,甲滑轮组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A=2N,则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乙滑轮组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B=N(不计绳重和摩擦)。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7.起重机在10s内将重为2000N的石头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0.5m,求:(1)起重机对石头所做的功;(2)起重机提升石头的功率。

1000J;100W

18.将两个电阻R1、R2串联在恒为6V的电源上,电阻R1=10Ω,R2=20Ω,闭合开关,求(1)通过电路的电流;(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1)0.2A (2)0.8W

四、综合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8分)

19.请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光射在平面镜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2)在图乙中画出小球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

20.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中的ABCD和AEFG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受热均匀,

(2)分析图乙中的图象AEFG,在4~5min时间内,试管内的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3)分析图乙中的两个图象,海波熔化时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4)图乙中的两个图象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时海波的质量不同。

2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上。

(2)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选填“放

2016长春中考物理答案

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

(3)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2.如图甲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将两个容器中的电阻丝R1和R2串联接到电源两端,将容器外部的电阻丝R1和R2并联。

(1)图甲的装置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电阻丝R3的作用是使通过电阻丝R1和R2的电流不等。(2)图甲乙所示,某小组在实验中观察到左侧U型管中液面很快出现高度差,右侧U

23.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一个两端开口的金属盒、橡皮膜、两个置于同一个水平桌面的完全相同容器(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探究液体压强及浮力等相关问题。

(1)将金属盒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将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A液体中,缓慢向下压金属盒(未浸没),感觉用力逐渐变大。从上端开口处观察到橡皮膜的凹陷(凸起)程度越来越大,这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此过程中金属盒所受的浮力变大(“变大”、“变小”、“不变”)。松手后,金属盒静止在A液面上,此时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M和P如图甲所示。

(2)将金属盒从A液体中取出,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B 液体中,金属盒静止时也漂浮在液面上,分别在液面上,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N和Q 如图乙所示。

(3)对比标记P与Q,发现两次金属盒浮动时,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对比标记M与N,发现金属盒浸入A液体中的体积较大,则金属盒漂浮在A、B 两液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A小于PB;橡皮膜在A液体中的凹陷程度等于橡皮膜在B液体中的凹陷程度。

24.小红在海边捡到一个精美的小石块,她想测量该石块的密度,于是利用家中的长刻度尺、两个轻质小桶(质量不计)、细线、水杯、水,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细线将刻度尺悬挂在晾衣架上,调整悬挂点的位置,当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记下悬挂点在刻度尺上的位置为0。

(2)向水杯内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做一标记,如图甲所示。

(3)将石块浸没在水杯内的水中,不取出石块,将杯中的水缓慢倒入一个小桶中,至杯内水面下降到标记处(石块未露出水面),此时小桶中水的体积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石块的体积。

(4)将石块从水杯内取出,放到另一个小桶中,将装有石块和水的两个小桶分别挂在刻度尺的左右两端,移动小桶在刻度尺上悬挂点的位置,直到刻度尺在水平位置恢复平衡,如图乙所示,记下这两个悬挂点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石块的密度是

(5)实验结束后,小红反思自己的测量过程,由于从杯中内取出的石块沾水,导致最后的测量结果 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现有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四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15Ω)、R4(20Ω),标有“XΩ 1A”的滑动变阻器(阻值模糊不清)。电压表(可用量程:0~3V、0~15V),电流表(可用量程:0~0.6A),导线、开关。

(1)设计并正确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把定值电阻R1接入图甲中的A、B两点之间,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一道最右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应为 0.4 A。

(2)分别用定值电阻R2、R3、R4依次替换R1,重复(1)的实验步骤。根据所测得的四次实验数据绘制出I—R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当使用定值电阻R4进行实验时,刚一闭合开关,就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2V。为了用以上四个定值电阻完成实验并确保电路安全,应控制A、B两点之间的电压在 2V-3V 范围内。

(4)使用定值电阻R1和R4进行试验过程中,读取数据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4:1 。

篇三:2016长春中考物理

2016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

第︳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C )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升华

2.小红坐在岸边,看到以下景和物在水中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D )

A.白云 B.凉亭 C.飞鸟 D.水中的鱼

3.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的参照物是( C )

A.船 B.小明C.岸边的树 D.妈妈

4.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实例,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

A.火车轨道铺设在枕木上B.篆刻刀的刀刃很锋利C.破窗锤的锤头很尖锐D.推土机的产子很锋利

5.下列实例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D )

A.鞋底的花纹B.浴室内地面上的防滑链

C.矿泉水瓶盖上的细花纹 D.冰箱底下安装的小轮子

6.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不发生偏转 B.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

C.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铜棒后磁性增强D.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蹄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7.如图所示,分析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C点的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球摆动到最低点B时,动能为零

C.小球摆动到最高点C时,重力势能最小

D.小球在整个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

8.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两灯泡均正常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C )

A.1.2A,1.2A B. 0.3A,0.3A C. 1.2A,0.3A D. 1.5A,0.3A

9.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10.如图所示的装置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跟滑杆相连,滑杆可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

端固定一个漂在油面上的浮子。小明想在此装置中接入

一块电压表,使油量增加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应

并联在图中的( B )

A.AC之间 B.CD之间 C.AD之间 D.AO之间

第‖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小丽在北湖边游玩,看到垂柳在岸边的倒影,这个倒影是垂柳的填“实”或“虚”) 像,同时她闻到阵阵花香,这是 扩散 现象。

12.手机是靠使用手机时。外壳因摩擦带而经常粘有灰尘。

13.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海水的 比热容 较大,沙子温度的升高,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4.将一条形磁铁水平悬挂起来,条形磁铁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这说明地球周围存在 磁场 ,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15.小红在帮助妈妈煮饭时,注意到电饭锅的铭牌上标有“220V

800W”的字样,该电饭锅正常工作0.5h消耗电能kW·h,

小红观察到三角插头上端的脚更长,如图所示,这是为了保证它

插入插座时最先与线相连,防止用电器外壳带电时发生触

电事故。

16.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A、B

两个物体,使它们均升高0.2m,测得A、B所受的重力为GA=4.5N,

GB=9N,甲滑轮组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A=2N,则甲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为若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则乙滑轮组中,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FB=(不计绳重和摩擦)。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7.起重机在10s内将重为2000N的石头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0.5m,求:(1)起重机对石头所做的功;(2)起重机提升石头的功率。 1000J;100W

18.将两个电阻R1、R2串联在恒为6V的电源上,电阻R1=10Ω,R2=20Ω,闭合开关,求(1)通过电路的电流;(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四、综合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8分)

19.请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光射在平面镜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2)在图乙中画出小球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

20.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中的ABCD和AEFG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受热 均匀,

(2)分析图乙中的图象AEFG,在4~5min时间内,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固液共存 态,

(3)分析图乙中的两个图象,海波熔化时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 不变,

(4)图乙中的两个图象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时海波的 质量不同。

2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同一高度上 上。

(2)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所示的位置,

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 (选填“放大”、 “缩

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

的应用是 照相机。

(3)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

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

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2.如图甲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将两个容器中的电阻丝R1和R2串联接到电源两端,将容器外部的电阻丝

R1和R2并联。

(1)图甲的装置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

量与 电流 的关系,电阻丝R3的作用是

使通过电阻丝R1和R2的电流 不等。

(2)图甲乙所示,某小组在实验中观察到左

侧U型管中液面很快出现高度差,右侧U型管

中液面高度差为零,原因是电阻丝 R断路。

23.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一个两端开口的金属盒、橡皮膜、两个置于同一个水平桌面的完全相同容器(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探究液体压强及浮力等相关问题。

(1)将金属盒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将橡皮膜朝下。

竖直浸入A液体中,缓慢向下压金属盒(未浸没),感觉

用力逐渐变大。从上端开口处观察到橡皮膜的凹陷(凸

起)程度越来越大,这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

的增加而增大,此过程中金属盒所受的浮力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松手后,金属盒静止在

A液面上,此时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

置M和P如图甲所示。

(2)将金属盒从A液体中取出,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B 液体中,金属盒静止时也漂浮在液面上,分别在液面上,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N和Q 如图乙所示。

(3)对比标记P与Q,发现两次金属盒浮动时,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对比标记M与N,发现金属盒浸入A液体中的体积较大,则金属盒漂浮在A、B 两液

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A 小于PB;橡皮膜在A液体中

的凹陷程度 等于 橡皮膜在B液体中的凹陷程度。

24.小红在海边捡到一个精美的小石块,她想测量该石块的密度,于是利用家中的长刻度尺、两个轻质小桶(质量不计)、细线、水杯、水,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细线将刻度尺悬挂在晾衣架上,调整悬挂点的位置,当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记下悬挂点在刻度尺上的位置为0。

(2)向水杯内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做一

标记,如图甲所示。

(3)将石块浸没在水杯内的水中,不取出石

块,将杯中的水缓慢倒入一个小桶中,至杯

内水面下降到标记处(石块未露出水面),此

时小桶中水的体积 等于(选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石块的体积。

(4)将石块从水杯内取出,放到另一个小桶中,将装有石块和水的两个小桶分别挂在刻度尺的左右两端,移动小桶在刻度尺上悬挂点的位置,直到刻度尺在 水平位置恢复平衡,如图乙所示,记下这两个悬挂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石块的密度是

导致最后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现有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四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 (15Ω)、R4(20Ω),标有“XΩ 1A”

的滑动变阻器(阻值模糊不清)。电压表(可用量程:0~3V、0~15V),电流表(可用量程:0~0.6A),导线、开关。

(1)设计并正确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把定值电阻R1接

入图甲中的A、B两点之间,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一道最 右

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电流表的示数应为 0.4 A。

(2)分别用定值电阻R2、R3、R4依次替换R1,重复(1)的

实验步骤。根据所测得的四次实验数据绘制出I—R图象,

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

(3)当使用定值电阻R4进行实验时,刚一闭合开关,就发

现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2V。为了用以上四个定值电阻完成实验并确保电路安全,应控制A、

B两点之间的电压在

2V-3V 范围内。

(4)使用定值电阻R1和R4进行试验过程中,读取数据时,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4:1 。

标签:长春 中考 物理 2016年长春中考物理 2016无锡中考物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