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 《创新教育》杂志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通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传递信息的手段,表达感情的方式,审美价值的取向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而对人才也有新的要求;不但要知识丰富,更要具备定向的检索、分析、综合、利用、创新知识的能力。那么,创新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要求。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教育显得至关重要,而语文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当今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努力挖掘阅读的“创新点”,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谈谈我的拙见。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这说明兴趣不仅是创造性学习的先导,也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所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就为创新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可通过形象的画面巧设导语、设置悬念、组织游戏、讲故事等,再现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也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二、引导学生善于思考
  思是学之源,教师要以饱满的责任感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积极认真地独立思考,通过引路、点拨、讲评、启示、激发学生善于思考。在思考中顿悟,运用不断变幻的组合方式,让学生发现新问题、新见解、新思想、新结论,例如《口技》全文围绕“善”字,把口技人高超的技艺绘声绘色地写出来,那么,“善”如何体现出来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要求学生用“‘善’在――”造句,结果,学生说得异常热烈,他们的说法有:善在声音有大小,有内外;善在声音有远近,有疏密;善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详写与略写结合;善在行文有波澜,首尾有照应。学生说得有理有据,井井有条,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
  现实告诉人们一切创造思维、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大胆的幻想是创新的起点,因此,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如,《最后一课》,写到韩麦尔先生讲完最后一课的情景时是这样结束的:“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作者在这里没有大段的抒情和描写,也没有大段议论却不尽之意于言外。教师教学至此,可做短暂的“静场”处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韩麦尔先生那无言的手势中去体会他难以言状的复杂心态。这样大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会提问的学生说明他缺乏独立判断能力,总是人云亦云,因此启动创新教育教学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重要性;提问是怀疑的外在表现,坏主意引起反思,反思导致探索,探索促成创造,所以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龟兔赛跑”的故事,一个学生对备受世人赞誉的乌龟表示怀疑:如果不是碰上兔子睡觉,乌龟的恒心再增加一倍也不可能取胜。因此,乌龟取胜是靠运气而非恒心。这位学生根据他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这个故事,大胆质疑,是值得赞许的。如果教师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么思维敏捷的学生就会活跃起来,其独立意识、创造性思维就会获得培养。
  五、发现“创新”要加以肯定鼓励
  对学生的点滴“新见”,只要在其所处的集体中是新的,就要加以肯定。小学生毕竟还幼稚,由于受阅历、经验和知识的局限,一般来说不可能在集体意外的范围提出与众不同的正确见解,但是却可以在他的学习小组、教学班,同一个年级甚至全校的同学面前发表“一家之言”。比如《最后一课》中,对韩麦尔先生的服饰描写“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绣边的小黑丝帽”,恰好有语文插图,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插图中的韩麦尔先生没有戴小黑丝帽子,这与课文不相符合。”教师应及时表扬他善于观察和读书仔细肯动脑筋,这时再鼓励全班同学找依据,并说插图中还有其它地方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要求大家指出并说明理由。结果一堂课上的生气盎然,学生也从中领悟到要努力读书而有不能“尽信书”的道理。又如一个一贯不敢在班上发言的学生现在主动举手争取发言;一个写作文一直语言呆板、平铺直叙的学生现在写“放胆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和倒叙,就要及时加以鼓励,日久天长,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出创新能力。
  当然,挖掘教学创新点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充电,具备创新意识,努力挖掘教学的创新点。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经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标签:寓于 语文教学 创新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