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化学课堂有效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解决等技能应用到与其他学习者的交流中去,那么它们还有什么用呢?”美国加里•鲍里奇博士认为合作学习在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它可将冷冰冰的、无生命的事实转化为情感,然后转化为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指导我们的行为。”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课程标准中获取他们在课内外进行独立思考所需要的基本合作态度。在现代经济社会双职工家庭中父母与孩子进行亲密的、有意义的交流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课堂成为支持家庭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媒介,合作学习可以把学生集中在类似社会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一个恰当的“社会行为模式”,通过接触不同的观点来形成有益的态度和价值观。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中学化学教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使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因此,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方式
  
  1.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这是各种合作的落脚点,即使教师的课程整合得如何完美,教法及学法选择得如何恰当,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配合,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及整合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如果学生在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与教师合作,那教师就可轻松地按课前选择的教法、学法及教学设计方案实施教学,学生也可以很好地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学习方法,认知方法,进而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与信息素养。
  比方说,在中学化学第一课时,往往都会以几个趣味实验作为开场白,当学生望着教师手中的酒精灯、试管等仪器时,他们好奇、紧张、怀疑。此时,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把酒精灯、试管分给各小组学生,自己拿着镊子、手帕,然后告诉学生和他们一起完成一个“魔术”―――烧不坏的手帕,那时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感到好奇和疑虑,但所有学生都感到亲切。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师生合作,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学生的心目中已经接受了他们的化学老师,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达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
  2.学生与学生的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必须培养孩子的四种能力,以帮助孩子有能力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而“学会共同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学会合作的问题。合作学习的一个根本要素是每位学生促进同组成员完成任务的欲望。
  例如,在学完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后,很多学生对置换反应规律很零乱。复习课前布置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运用第三、六、八、十单元所学的有关物质化学性质的知识对置换反应进行归纳整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方式不同,不同合作学习小组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归纳整理,使得归纳整理的结果是多样而丰富的:
  (1)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单质与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再识?概念);(2) 置换反应的反应条件各有不同,有些置换反应需要加热,有些置换反应需要高温,有些置换反应不需要加热但需要在溶液中才能进行;(从反应条件认识置换反应)
  (3) 置换反应的反应物种类不同,有些是非金属单质与氧化物发生的置换反应,有些是金属单质与化合物发生的置换反应;(从反应物种类认识置换反应)
  (4) 置换反应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具有还原性的非金属单质如氢气、碳与氧化物的置换反应,一类是活泼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一类是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
  
  1.成立活动小组,明确合作目标
  为了便于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首先要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课堂上可改变传统的座位“秧田式”排列法,把教室的座位排成“方阵式”,将全班学生按4~6人为一组划分学习小组,在划分学习小组时,要考虑成员的性别比例、成绩状况、品行表现以及性格比例等,搭配得当。各学习小组实力均等,优差搭配,实施“兵教兵”,展开合作与竞争。
  活动目标的明确与否往往决定活动的成功与否,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与要求不能定得过多、过高。过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完成任务;过高,学生达不到学习要求。这些都会影响小组学习的效果。小组学习的目标不能由老师包办制定,随着训练的增多,老师可与学生一起研究制定小组学习目标。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时,就“保护空气”可设计一个合作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目标就是:(1) 了解身边的污染空气现象;(2) 知道大气污染会造成的危害;(3) 读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4) 从我们自身出发,说出保护空气的一些办法。
  2.分配活动任务,确定合作角色。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只有让每个小组成员明确小组任务,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才会有集体责任感,有合作意识,才会积极地互动、互助;只有让每个小组成员明确个人任务,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才会有个人责任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譬如说,在化学分组实验中,为了能顺利完成实验探究任务,可分别确定操作者、观察者、监察者、记录者和总结者等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相应的责任。他们都是公平的,确保了小组内成员的团结和相互协作。在活动前,对所有成员承担的责任作出明确的要求,分发给各小组成员。
  3.制定激励措施,注重合作评价
  为了帮助学生进入更好的合作状态,还需要建立一种强化和奖赏制度来保证学生为目标而合作的持续性。
  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措施,注重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行为,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合作学习。(1)以小组评价为主。对积极参与、成功合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如评级、加分等,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使每一个小组成员同合作学习小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认识到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意义。(2)也要适当关注小组成员的评价。对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互帮互学的小组成员,给予表扬。(3)还可以采用组内或组间成员相互评价,让表现优异者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会起不可估量的正面效果。
  4.监管小组表现,确保合作有效
  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教师的观察和介入。帮助学生达到他们小组的目标。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监控,其合作学习有时很可能会放任自流,成为无效劳动。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
  (1) 指导学生到何处可以找到所需的信息。如在探究物质的分类时,可要求学生重点关注第二单元课题1、第三单元课题1、第四单元课题3、第十单元、第十一单元等内容,给探究过程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合作学习任务完成。
  (2) 重复强调怎样完成任务。如在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中,要反复强调倾倒二氧化碳的方法:动作要迅速,倾倒要缓慢,要沿着没有支撑阶梯蜡烛的烧杯内壁倾入二氧化碳气体。确保实验成功,现象清晰。
  (3) 展示要完成探究结果的样品。为了让合作学习目标更明确,教师可示范探究结果,增强合作学习小组完成探究任务的信心。
  (4) 为合作学习任务进行示范。有时候,学生对合作学习任务不甚明白,教师可给予适当的示范,降低探究的难度,确保合作的成功。
  (5) 及时发现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帮助,以防它们阻碍小组的进步。
  (6) 对进入死胡同的探究过程给予重新指导。
  (7) 善于对遭遇到挫折的小组或成员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加里•鲍里奇博士认为,合作学习中往往存在消极性不参与学生和积极性不参与学生。教师对这些类型的学生要提供情感支持,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间的思想和感情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标签:合作学习 课堂 化学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