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语文 > 正文

中考语文看图

时间:2017-05-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中考语文专题图文转换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题

(2011-05-24 14:35:39) 转载▼ 标签:

杂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

中考语文看图

文转换”题

一.考点说明

考试内容:(一)积累运用 5.“对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运用” 二.考点解析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考语文对考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考查也逐渐深入,命题者往往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对考生的创造性能力进行检测。在此大背景下,“图文转换”题型应运而生。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中考语文题的新宠。 三.考点探讨

命题形式,大致有以下类型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 1、 表(格)文(字)转换题

2、图(又分为“徽标类”和“漫画类”)文转换题(二)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 1、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2、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四.中考题例

例1. 认真阅读图表,完成下列三小题。 某市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及就业情况统计表

上表显示的数据表明:

(1)近三年,该市职业技术类学校录取新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呈现出 的态势。

(2)近三年,该市职业技术类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呈现的趋势。

(3)职校学生可从以上数据中得到这样的启示: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指要

例2.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图书数目(册)20000

损坏较轻

25000

损坏较重 40000

损坏严重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绝大多数图书损坏严重 学生不爱护书籍

例3. 某同学说广泛深刻的阅读,使他对生活中问题有了思考。他展示了一幅漫画,请你解答两道题目

(1)请用说明性文字,简要介绍这幅画的内容。

(2)漫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例4.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

①请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30字)②说说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不超过30字)

例5.下面是一枚北京大学的校徽,请你简要说明一下,并试着说出它的寓意。 答:

五.应对策略A、表文转换题1、解读图表的流程:

根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2、把握好四个方面:

(1).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

(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题要求。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提示性。按考题要求答题,有的放矢。

(5).简要归纳概括。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3、容易失误点

(1)信息归结多余或无中生有。(2)信息遗漏或缺失(3)信息推断错误

(4)答案表述罗嗦,条理混乱

4、解题思路

⑴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要求你去续写,应注意题目要求。

⑵ 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对图表,考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而准确。

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读图表不能顾此失彼,遗漏信息。⑶ 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不同的图表形式,题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表述也各异。答题时注意:

①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②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③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表达。

④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

三、总结

“结论”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

二是调查的目的或调查结果所代表的意义。

B、图文转换题㈠徽标类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1、解题思路

⑴观察表象,抓住特点⑵由此及彼,展开联想⑶分析寓意,文字表达。

篇二:中考看图填词解题技巧(最新单图题)

看图填词解题技巧

1. 看图了解大背景

2.通读全文

3. 这类试题中改写后的句子或短文基本上是通过缩写,以变换词语和句子

结构的方式来达到同种意思的不同表达。所填的词以实词为主,有些要

填的词可以从原短文中直接找到答案。

4. 所填的词必须首先符合语义适用原则,所以不能看一空就填一空,必需

符合全文的大意。因此要纵观全文,围绕中心意思,全盘综合考虑来确

定词义。

5. 所填的词还必须符合语法正确的原则,必须从词语搭配、句型结构以及

人称、时态、语态上来判定所填词的正确形式。

6. 寻读有关的段落或词句时应仔细对照留有空格的句子,精确理解并找出充足的依据来确定该空格应填的词义。

7. 要把握原短文中心意思必须注重对短文第一段与最后一段的阅读和理

解。学会在段落中找准主题句,这样才有助于把握全文的中心意思。

练习一 A Figure Back-to-front

It was morning. The children

were having a (1)

lesson in the classroom. The

classroom was on the (2)

floor. Peter, a boy of Grade One,

was doing a sum (算术题) on the

at sums and did not know the . He turned around and (6) Dick, his best friend, standing behind the window. Dick saw that Peter had (7) doing the sum. He the answer on the window glass. Dick did it for Peter to copy, but Peter was a silly boy. He wrote the figure 5 back-to-front. Miss White, the teacher, was very much She 练习二、根据图画内容,在下面空格内填入适

当的单词,使短文完整、正确,首字母已给出。

Alan worked in an office in the city. He usually

went to the seaside for his holidays. But one day he s

an advertisement in a “Enjoy

a few weeks on willow Fresh air! Good food! Great Prices (价格)!” “a good idea,” He said to himself, “I’. They’from sitting by the seaside and swimming.”

练习三

This is (1) interesting

picture. In the (2)

of it is a big jar (缸). In the side of the

jar there are a lot of (3) Four men are busy (4)

water with their buckets (桶) and pouring (倒) water into it. But immediately the water comes out (5)

water all over the ground. (6) on with their work no matter (7) is happening.

I don’t think it is a true story. But it (8) do such foolish things ---- they work hard (9) thinking of its results. In the end they get (10) from their work.

练习四、看图填词

Sam is a farmer. He has a very big__1__. On the farm, he

grows oranges, grapes and bananas. Many people come to

__2__ his farm. He is a successful young man and becomes very

famous.

Several years ago, in 2003, he went back to his hometown

after he finished high school. “What can I do?” he said to himself. Then he had __3__ idea. “I’m _4___ in farming. I can grow fruit!” He began to watch many programs about growing fruit___5__ TV. He also read a lot of books about it. Then he went to __6___ on Mr. Smith’s farm for two years. He learned a lot there. In 2005, he started his own fruit farm. At that __7___, Sam’s farm was small. But now, his farm is much ___8___. His fruits are very good .He sends them to many big ___9___ in China, such as Shanghai, Beijing and Guangzhou. He also grows vegetables and raises ___10___ on his farm. Therefore, his family eats their own vegetables and chicken. They have a very healthy lifestyle.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说明文的语言:生动、准确、严密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介绍建筑或实体)、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就失去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与实际实际不相符合。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论据:①事实论据(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②道理论据(名言、谚语、格言)

论据的作用:事实论据是为了论证“论点”这一观点。这一论据使论证有力,增强说服力。中心论点(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摘录):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论据是为了论点而存在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怎样证明)

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文的文章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驳论文的阅读: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

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对描写的对象作直接的刻画)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人物、景物的描写,侧面烘托要表达的对象)

描写的内容(描写方式、描写方法):①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②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时令、地点,周围的景物)2.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

人物描写的作用: 写出了______,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

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揭示了特殊的社会现实)

赏析句子:

① 抓住关键词语赏析:_____词语写出了______充分地表现了_____(主旨)

②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何种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技术说疫苗)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

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修辞手法的作用(表达效果的作用):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强调了+对象+特性

3)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

5)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有些情况要结合第三点和第四点来回答。

一、内容上:首段和尾段: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

二、在结构上 :在文章开头:(1)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在文章中间:(1)总结上文 (2)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 (4)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点明中心(议论文引出或点明论点;说明文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三、表达效果上: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四、从写作手法上:常有开篇点题、埋下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预示性作用。

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答出词语的原来的意思

(2)答出词语的语境义(又分两点) A答出词语的引申含义或深层含义

B答出词语在文句中的作用。(内涵)

篇三:初中看图猜成语

1

2

4

6

7

8

9

10

标签:看图 中考 语文 中考看图作文 中考英语看图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