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政治 > 正文

挤出效应名词解释 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分析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以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效及问题为例,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业发展的直接效应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认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改善中原经济区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提出了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减少政府对金融的直接干预,加快建立信用体系,规范金融生态的信用秩序,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企业的合作,促进信息平台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企业成长;中原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2-0147-04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文件的发布,表明国家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进入实施阶段。在文件中提出支持中原经济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发展中原经济区金融产业。然而,发展中原经济区金融产业,推进河南经济快速发展,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体系功能充分发挥和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本文对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成效和问题的研究,对改善河南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效应
  (一)金融业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观效应
  首先,金融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市场经济发展本身基于人们相互信任、互相交换各自的产品,到今天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可以说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存在,金融不能合理有效运行,金融社会经济活动就不会有效运转,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就不能自由地流通,社会资源也就不会合理配置,国民经济就不能顺畅运转。因此,金融发展到高级阶段,已不是仅仅从属于经济,而是成为了经济的核心,起着联系各行业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已经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建设中原经济区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发展,要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金融也需要加快发展。
  其次,金融业发展在区域经济建设中成为第一要素。各地非常重视金融的发展,如与中原经济区同处于欠发达地区的成都和重庆在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基于金融的重要性,在金融建设目标上拉高定位,成都市的目标是成为“区域金融市场中心”,重庆市的目标是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分析以上城市的金融目标定位,都是从自身区域的特色出发,考虑了自身发展的比较优势,从而来有效推动本区域金融业的发展。
  (二)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企业发展的效应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核心的作用,除了进一步加强金融业自身改革外,更有赖于金融业的外部“生态环境”。正如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由其自身条件和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二者共同决定一样,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转与核心作用的发挥,一方面要以自身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升为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金融企业也是一个生命系统,不断地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其周边的社会系统形成了功能协调、优势互补的关系,使其自身通过“适应、利用、改善”的过程实现了生存、成长、回报、获取继而再发展的目的。当金融生态环境良好、金融资产安全有保证时,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资金洼地”,这个地方就成为金融支持的重点,进而带动各种资源聚集,形成“资源洼地”,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可持续的动力,形成企业、银行、政府的多赢格局。其中,企业赢:即信用企业凭借良好的信用,改变了以往在银行心中的形象,获得了银行资金的鼎力支持,增强了企业活力与经济效益。具体来说,根据一般测算,每增加100万元贷款,可提高地方财政收入12万元-15万元,可为地方增加20人的就业,贷款让银行受益了,企业也受益了。银行赢:即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带来金融机构的盈利增长,带来当地银行各项经营指标的良好实现,带来银行抗风险能力的增强。政府赢:即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GDP增长速度、财政收入以及城乡居民收入高于金融生态落后地区,区域地方的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受益,可以说是个多赢的结果。相反,如果没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银行不敢贷款、企业贷不到款、就业实现不了、财政收入也实现不了,吃亏的不仅是企业、银行,地方才是最大的输家。
  (三)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成效
  在中国金融研究院和中国金融网所评定的第五批金融生态城市里,河南省有平顶山市和许昌市,可以看出,河南经济的良好发展得益于河南金融生态环境的稳步发展。2010年12月21日,河南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河南证监局、河南保监局为建立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推进河南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有效开展,密切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关系,建设信用河南,结合河南省实际,发布了《河南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办法(试行)》;提出以建设“金融大省、诚信河南”为目标,以“壮大金融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为导向,通过突出重点、简便易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打造诚信河南,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省金融办将落实这项工作,对全省各县域单位进行评比,这标志着中原经济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二、从河南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看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欠佳
  (一)河南金融业的发展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需求
  1.存贷差总量大说明储蓄存款滞留银行没有转化为有效投资。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以来的美国金融危机相比,可以说是一次预演。10年前我国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与2008年以来到2009年国家采取的应对政策相比,也只是一次小小的预演。与10年前相比,我国金融机构积累的资金更加丰裕,全国金融存贷差已经超过18万亿元,河南金融机构的存贷差已经超过6000亿元(见表1)。
  表1、图1和图2这3张图表清楚地告诉我们。河南全社会储蓄增长势头越来越快,存款大于贷款出现存贷差的规模越来越大,到现在已经达到6000亿元,几乎有1/3的储蓄存款滞留银行需要转化为有效投资,这说明河南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考虑金融业发展,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要考虑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需求,必须立足这一背景。
  2.河南存贷比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河南金融效率不高。衡量地区的存款增量资源利用率可以用存贷增量比来反映,反映存款增量转化为贷款增量投放的比例。这个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该地区金融市场的效率,可以用来表示某个地区信贷资金拥有情况和使用效率。目前,全国存贷比率平均水平远高于河南的存贷比率。这就反映了河南地区的信贷资金不是流入,而是大 量外流,这无疑加重了河南地区内融资的困境,使得河南金融资源在本身就匮乏的情况下更加匮乏。因此,河南存贷比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河南金融效率不高。
  (二)金融组织和金融机构规模发展不足
  由表2分析可见,河南在证券市场发展上比较滞缓。河南省目前只有中原证券一家综合类法人证券公司,显示出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力量不强。河南省截至2008年底,A股上市公司总数仅占全国总数的2%左右,远低于全国8.05%的水平。河南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直徘徊在5%左右;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河南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0年为2.82%,2008年为1.6%,下降了1.22%。
  (三)以河南的金融相关比率来衡量河南的金融深化程度水平低
  用以衡量金融深化程度、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量化指标――金融相关率(Fm),是Goldsmith(1969)创建的,可以总体反映一国或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它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之比”。由于河南地区金融资产总量的统计资料目前比较缺乏,因此这里河南省金融相关比率用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额(人民币部分)与GDP之比来表示,简化公式如下:
  FIR=(D+L)/GDP
  其中,全部金融机构存款额以D代表,全部金融机构贷款额以L代表。河南省和全国1995-2008年金融相关比率计算如下,数据如表3、图3所示:
  由表3可见,河南省金融与经济的相关程度总体显示加深。存贷款余额总和与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O.89增长到了2006年的1.61,存款余额与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0.28跃升至2006年的0.92,说明地方汲取金融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但从2007年、2008年的存贷款余额总和与GDP的比例不断走低,从2006年的1.61降到了1.39,说明河南金融与经济的相关程度这2年有所减弱;如与重庆市相比,2006年末重庆市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为5600亿元和4400亿元,与GDP比例分别为1.6和1.27,该比例在西南地区均位列第一,但重庆市认为这远远不够。重庆市黄奇帆市长预计到2015年,重庆的GDP将达到1万亿元左右,将采取措施使银行贷款余额达到2万亿元以上,全市贷款余额和GDP之比提高到2:1以上。可见,河南不能满足于银行资金利用的目前程度,还要进一步充分利用起来。
  从图3可知,河南地区的金融相关比率整体都低于全国水平,而且河南地区金融相关比率从2003年以后处于下降趋势,与全国金融相关比率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表明河南经济的货币化和金融化程度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
  三、改善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策略
  (一)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减少政府对金融的直接干预
  作为转轨国家,我国的金融生态中不必讳言存在行政干预性高的问题。目前,我国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地方政府急需对直接干预金融的法规予以废除,政府不是去直接管制,而是要审慎监管。
  (二)加快建立信用体系,规范金融生态的信用秩序
  金融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金融需要靠诚信作支撑,没有诚信金融就可以说寸步难行,诚信需要严格的法制作为后盾。河南要规范金融生态的信用秩序,一是使信用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在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上,构建维护社会信用的惩戒机制,使失信者受到惩罚,运用舆论监督使失信者名誉受到损失,运用经济手段使失信者得不偿失,运用法律手段使失信者受到制裁。二是使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河南省政府要发挥牵头组织作用,发挥人民银行已经具有的信息建设渠道的作用,以其为依托,加强金融、财政、税务、经贸、工商、海关、质量技术监督、外汇管理、公检法等部门的协调,加大推进这些部门的信息联网建设,把各部门信息平台整合成为一个综合信息平台,使得各部门信息共享,通过这个平台要能够对企业(个人)有无法律诉讼纠纷、财务有无违约、企业缴税有无欠缴、产品质量合格不合格和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完整快捷地查询,使得守信者能够受奖励、违信者受到惩戒。
  (三)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企业的合作,促进信息平台建设
  只有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河南省的金融业才能较快发展。只有金融环境良好,银行及各类投资者才敢加大信贷投放,实业发展才能具有支持的资金,区域经济发展才能有良好的产业支撑。这就需要密切政府、银行、企业的关系,在信息平台建设上充分利用政府优势,解决信息化问题。由于政银企三者之间相互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关系,从信息不对称到信息对称,政府需要发挥为银企牵线搭桥的作用,但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强制分配金融资源的作用,而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至于二者的交易由二者按照市场交易条件进行,从而在促进银企发展中,政府的税收、就业、地方经济发展等目标得以实现,使三者实现共赢。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也得以优化。

标签:金融业 生态环境 效应 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