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资源 > 正文

中考解读物理答案

时间:2017-04-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5德州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中考解读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

A.一个苹果B.一名中学生C.一头牛D.一辆家用轿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教室的容积大约是150m3,所以,教室里空气的质量:m=ρV=1.29kg/m3×150m3=193.5kg.从选项中可以看出,选项ABD选项的质量都不相符,只有C选项一头牛的质量相符合,故选C。

【考点定位】 密度公式的计算

2.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B.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

C.缸中金鱼“变大”D.日食现象

【答案】

D

【考点定位】 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

3.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

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

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描述正确;炒鸡块时利用了加热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故B描述正确;用高压锅煮饭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沸点高,所以饭熟得快,故C描述错误;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故D描述正确。选C。

【考点定位】 分子热运动 改变内能的方法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不同物种的沸点

4.“五一”期间,爸爸开车和小华从济南到德州的中国太阳谷旅游,为了准确到达目的地,路上爸爸打开了GPS全球定位仪(如图甲所示)。在中国太阳谷(如图乙所示)小华亲身感受到了太阳能的广

泛应用。关于GPS全球定位仪和太阳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PS全球定位仪通过超声波实现定位功能,太阳能属于不可冉生能源

B.GPS全球定位仪通过电磁波实现定位功能,太阳能属于不可冉生能源

C.GPS全球定位仪通过超声波实现定位功能,太阳能属于可冉生能源

D.GPS全球定位仪通过电磁波实现定位功能,太阳能属于可冉生能源

【答案】

D

【考点定位】 电磁波的应用 能源的分类

5.下列关于生活用电常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尾的金属体,以免触电B.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C.家庭电路中开关应接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D.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这样就把人体和试电笔构成了一个通路,如果试电笔接触火线,由于火线和大地之间有220V电压,则人体和试电笔构成的通路中就会有电流,氖管发光,如果接触零线,由于导体两端没有电压,导体中就没有电流,氖管不会发光。使用试电笔时不接触金属体,不管接触的是火线还是零线,由于电路是断路,所以氖管都不会发光,所以A错误;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接地,否则可能发生触电事故,故B正确;控制用电器的开关一定要安装在火线上,这样做是为了安全,故C正确;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棒将电线挑开,再进行抢救,故D正确。

【考点定位】 安全用电

6.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答案】A

【考点定位】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7.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绳子质量不计,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和乙队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都错误;以甲、乙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到的外力只有两个摩擦力,甲胜是因其受摩擦力大于乙对地面的摩擦力,即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 相互作用力 静摩擦力

8.如图所示,与实物图一致的电路图是( )

【答案】

B

【考点定位】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9.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

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

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分别为h1、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 B.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会增大

C.右边液体的密度ρ2=ρ1h1/h2 D.右边液体的密度ρ2=ρ1h2/h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中没有必要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故A错误;由题意可知左右管内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左管与右管中压强相等,故B错误;设管内气压为P0,则左管中的压强为p0+ρ1gh1=p大气;右管中的压强为p0+ρ2gh2=p大气.所以,p0+ρ1gh1=p0+ρ2gh2,即右边液体的密度ρ2=ρ1h1/h2,故C正确;

【考点定位】 液体压强的计算

10

.实验室中所使用的电流表是南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在图甲中是满偏电流(即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g=3mA的电流表,其电阻Rg=10Ω,现借助一个定值电阻Ro把它改装为一个量程为3 A的电流表,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达到满偏时两端电压0.03 V,Ro约100000Ω B.达到满偏时两端电压0.03 V,Ro约0.01Ω

C.达到满偏时两端电压3 0V,Ro约100000ΩD.达到满偏时两端电压3 0V,Ro约0.01Ω

【答案】B

【考点定位】 欧姆定律的应用

11.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加速下落 B.从B点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重力势能增大

C.t0时刻运动员动能最大D.运动员重力大小等于F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A到B,绳子伸长,绳子的拉力不断变大,拉力小于重力的过程中,合力向下,故加速度也向下,A正确;从B点到C点过程中相对地面的距离一直在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B错误;t0时刻弹性绳弹力最大,形变最大,运动员达到最低点,速度为0,动能最小,故C错误;根据题意无法知道运动员的重力,故D错误。

【考点定位】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

12.同学们为敬老院的老人买了一辆电动轮椅,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操纵杆可以同时控制S1和S2两个开关,向前推操纵杆时轮椅前进且能调速,向后拉操纵杆时轮椅以恒定速度后退。已知蓄电池电压为24V,定值电阻R 2为20Ω,R1为滑动变阻器。下列对电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S1接触点1,S2接触点2时,轮椅前进

B.S1和S2都接触点1时,轮椅后退

C.轮椅后退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1.2A

D.轮椅后退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2A

【答案】

C

【考点定位】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欧姆定律的应用

二、填空题:

13.妈妈为欢芯买生日蛋糕时,为了保鲜,把赠送的小干冰块装入矿泉水瓶并旋紧瓶盖与蛋糕放在了一起。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一会儿矿泉水瓶竟然发生了“爆炸”。欢芯放学同家后告诉妈妈,在矿泉水瓶内的小干冰块会迅速__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使矿泉水瓶内压强增大,超过其承受能力,就发生了“爆炸”。

【答案】升华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在冰箱的制冷温度中无法保持固态不断变成气态,即不断升华。 在瓶子中无法释放最终积蓄压力导致气化

【考点定位】 物态变化

14.图甲是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其工作过程如图乙所示。受污染的空气被吸人后,颗粒物进入电离区带上电荷,然后在集尘器上被带电金属捕获,其原理是_________.车载空气净化器的额定电压为12V,正常工作电流为0.4A,则它的额定功率为_____W

篇二:江苏苏州2016中考试题物理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选择题共 24 分,非选择题共76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 、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关声音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答案】B 【解析】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

考点:声产生和传播

2.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A.中学生跑完50m 用时约3sB.一个小学生体重约为5000 N C.5月份苏州地区的平均气温约为20℃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约为l000W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生活中对速度、质量、温度和功率的估测。A.中学生跑完50m 用时约7s左右,A错误;B.一个小学生体重约为500N,质量约为50kg,B错误;C.5月份苏州地区的平均气温约为20℃,C正确;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约为40W,D错误。

考点:速度估测 质量估测 温度估测 功率估测 3.下列现象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版权所有: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A.放大镜赏花 【答案】D

B.手影游戏

C.水中折笔

D.水中倒影

考点:光现象

4.下列交通提示用语与惯性无关的是 ..A.车辆转弯,请拉好扶手 C.保持车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汽车转弯的过程中,车内的乘客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向相反的方向偏转,利用了惯性;B.雨天路滑,车辆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与惯性有关;C.保持车距,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与惯性有关;D.靠右行驶与惯性无关。故选D。考点:惯性

5.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 C.地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路口等待时,说明车没有动,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说明小明是以一个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与自己的车子有位置的变化,因此应该是以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为参照物,正确选A。 考点:参照物的选取

6.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小明爸爸 D.自家小车

B.雨天路滑,请减速慢行 D.靠右行驶

C.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发电的

版权所有: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手机、电视、移动通信等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A正确;B.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B错误;C.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的,C错误;D.石油和天然气使用后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错误。正确为A。 考点:电磁波核能 能源的分类 7.下列图例能说明大气ff 强存在的是

A.书包带较宽 【答案】D 【解析】

B.热气球升空

C.水坝下部较宽

D.纸片托水

考点:压强 浮力 液体压强 大气压的存在

8.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设液体的密度为ρ,量筒的质量为m,根据图像得:

版权所有: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20cm3?m?40g;??80cm3?m?100g

求得,液体的密度为:ρ=1.0g/cm3=1.0×103kg/m3;量杯的质量为20g,ABC都是错误的;当体积是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m=1.0g/cm3×60cm3=60g,故D正确。 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9.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C.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

D.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会增大推测出该区域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答案】B

考点:物理研究方法

10.最新型客机波音787的“电子窗帘”用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按钮随意改变透明状态的调光玻璃.透明度的变化是通过两个透明电极和夹在其中间的溶液来实现的,在两个透明电极上加上电压,通过改变电压大小,溶液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调光玻璃的透明状态随之改变. 透明电极被坚固的丙烯酸树脂保护着.该“电子窗帘”没有利用下列哪种物理属性

A.比热容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电子窗帘透明,说明具有透光性;透明度的变化是通过通过改变电压大小,可以调光玻璃的透明状态随之改变,说明具有导电性;透明电极被坚固的丙烯酸树脂保护着,说明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电子窗帘”没有比热容这种物理属性。故选A。 考点:材料的特性

11.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

版权所有: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B.硬度 C.透光性D.导电性

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三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A.仅① 【答案】B

B.②①

C.仅②

D.①②③

考点:平衡力

12.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 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点滑到a点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14V

B.图乙中 dc是表示电压表 V2 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线 C.滑片从b点滑到a点的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值为45W D.滑片在a点时,10s内电阻R消耗的电能为l0J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滑片从b向a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减小,电压减小。电压表V1测量R1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阻R2的电压,电阻R2的电压减小,因此是dc是电阻R2的电压图线;ec是R1的电压图线;故B错误;滑片在b时,三个电阻串联,电源电压为:

版权所有: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篇三:河北省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解析)

15.下列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托里拆利有关的是( )

A.发现光的色散

B.测出大气压的值

C.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D.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

解析:牛顿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对力学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为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光的色散也是牛顿发现的.大气压的测量最早是托里拆利进行的,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准确的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

答案:B

1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6℃

B. 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6m

C. 正常人的脉搏跳动1次用1s

D. 一块学生用橡皮的质量约为0.5kg

解析: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3m,健康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左右.约为一次用1s;一块学生用橡皮的质量约为10g。

答案:C

17.图中有关声和电磁波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B.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音色

C.丙是利用卫星系统导航,其信息传播的媒介与“B超”相同

D.丁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

解析: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上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调;卫星系统进行导航利用的电磁波,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和蝙蝠在夜间飞行都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故D正确

答案:D

18.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缘故

C.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当人靠近平面镜或远离平面镜时,所成像的大小不会变化;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发生镜面反射造成的,而不是漫反射;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介质,当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其传播方向要

发生改变,即发生折射,所以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D

19. 汽车紧急刹车过程中,会在公路上留下车胎的擦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擦痕是由于刹车后摩擦增大造成的

B.擦痕越长,说明车的惯性一定越大

C.汽车刹车过程中,其惯性越来越小

D.刹车能使汽车迅速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析:汽车刹车后,轮胎停止转动,这是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摩擦力增大.故A选项正确;擦痕越长,说明汽车很难停下来,也就是其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即其质量较大,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但也可能是因为汽车的速度越大所引起的,故B选项错误;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故C选项错误;汽车刹车时能迅速停下来是由于地面对车有较大的摩擦,是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选项错误.

答案:A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通常用水作为冷却物质

D.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

解析:内能除了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有温度差,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使高温物体降温,低温物体升温,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才停止,所以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来做冷却介质;因为Q放=cm△t,c水>c煤油,Q放相同,m相同,所以△t水<△t煤油,又因为初温相同,所以末温t水>t煤油。

答案:CD

21.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5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自由端用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大于F2

B.F1和F2做的功一定相等

C.甲、乙的机械效率不相等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物体运动时间可能相等

解析:题目中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1(G物?G动),甲图中n1=2,乙图中n2=3,所以绳子n

1受的拉力分别是:F1?1(G物?G动),F2?(G物?G动),所以F1>F2,A正确;因为动滑轮重32

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动h,W有用=G物h,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根据??W有用?100%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B正确;CW总

121错误;、因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n1=2,n=3,提升物体的高度h相同,所以s1=2h,

s=3h,可见s≠s;物体上升速度不同,上升高度相同,所以所用时间不同.D正确。 答案:ABD

22.如图6所示,R1和R2为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滑片P置于变阻器中间,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滑片向左滑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只闭合S2,滑片向右滑动,电压表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

C.只闭合S2和S3,且滑片置于最右端时,两电流表的示数可能相等

D.先闭合S1,S2,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1,再闭合S3并移动滑片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2,I1和I2可能相等

212

解析:只闭合S1,电路中只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移动滑片时电压表示数不变,A选项正确;只闭合S2,R1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电压表与电流表A1的比值变小,B选项正确;只闭合S2、S3且滑片位于最右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这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R2的电流,由于R1、R2阻值不同,根据公式I=U/R可知:当U相同,R不同时,电流不同,C选项错误;S1、S2都闭合时,R1被短路,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I1,再闭合S3时,滑动变阻器与R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I2,假设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I’,则此时总电流为I2=I+I’,当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大,通过的电流将变小,电路中的总电流I2可能与I1相等.D选项正确。

答案:ABD

二、填空及简答题

23.如图是一运动员做蹦床运动的一幅图片,针对蹦床运动,从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不计空气阻力)

问题: ?

回答: 。

解析: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而人的高度在不断增大,重力势能在不断增大,所以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问题: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转化的?

回答: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24.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物体ab静止,当蹄形磁铁竖直向上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选填“会”或“不会”)偏转;让铜棒ab向右缓慢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较小;快速运动时,指针偏转的角度较大。这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 有关, (选填“动圈式话筒”或“动圈式扬声器”)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解析:蹄形磁体竖直向上运动时,铜棒ab相对于磁体竖直向下运动,运动方向与磁体的磁场方向平行,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灵敏电流表的指针不会偏转;两次铜棒ab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不同,对应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也不同,即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不同,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答案:不会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动圈式话筒

25.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 凸透镜。

解析:由题意可知:焦距f=10cm,物距u=18cm,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远视镜是由凸透镜制成,对光有会聚作用,使像距变小,所以需把光屏向

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

答案:放大会聚靠近

26.假期,小明坐客车去旅游,当客车行驶到高速公路保持车距标识牌0m处时,恰好后面一辆小汽车行驶到客车旁,此时客车上速度计显示为80km/h。当客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100m处时,小汽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200m处,小汽车(选填“已经”或“没有”)超速;若此时小汽车的功率为80kW,它的牵引力为 N。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是向(选填“前”或“后”)运动的。(此高速路段限定小汽车最高速度为120km/h)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客车行驶的路程s1=100m=0.1km,客车速度v1=80km/h,客车行

s10.1km??0.00125h;小轿车行驶的路程s2=200m=0.2km,客车行驶驶的时间:t1=v180km/h

100m所用的时间t1与小轿车行驶200m用的时间t2相等,所以小轿车行驶的速度

v2=s20.2km??160km/h:, 160km/h>120km/h,所以已经超速了;小汽车的速度t10.00125h

400m/s,功率P=80kW=80000W,小汽车所做的功为W=Pt=80000W×9v2?160km/h?

0.00125×3600s=360000J,根据公式W=FS可得:F?W360000W??1800N;小汽车与S200m

客车同向行驶,小汽车速度大于客车速度,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向小汽车驶向的相反方向行驶,即客车向后运动。

【答案】已经1.8×103 后

27.如图是核电站工作情况的方框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写装置的种类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核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在汽轮机中,将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轮片的能。

解析:核反应堆利用反应堆产生的内能,通过蒸汽轮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核能→水和蒸汽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答案:发电机 (1)不可再生 (2)机械(或动)

三、实验探究题

32.探究水沸腾时对温度变化的特点。

(1)图14所示实验中的错误之处

是 。

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烧杯内水面上方气压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和它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选填序号)。

标签:中考 解读 物理 物理中考与课标解读 2017中考说明物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