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主持词 > 正文

讣闻和八卦 符文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沙求 1989年留学美国,现为一家海外中文媒体编辑。   每天上下班,我都要在火车上消磨好几个小时,从曼哈顿到长岛,从高楼耸立的都市到绿树成荫的郊野,铁道两侧的风景使人感觉像是在穿越不同的时空。不过,窗外那一角乾坤固然赏心悦目,但对我来说,新闻的缤纷天地似更引人注目。作为一个媒体人,我每天都会习惯性地浏览三四份英文报纸,从全国性大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到地方新闻为主的《纽约每日新闻》《纽约邮报》,有时,还要翻翻一些社区性的周报以及为特殊群体发行的另类报纸。而在火车上的这段时间,恰是我阅读报刊的最佳时段。
  前段时问,广州一家报社的编辑接连向我约了几次稿,谈论的话题挺广泛,从娱乐八卦到生活理财。约稿都比较急,匆匆写就,不及细想,交出后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些年来,大陆的媒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根本的是从宣传工具开始向市场化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自然会发生一些与读者、与社会、与报道对象不相适应而引发的冲突事件,实际上,这在美国媒体的发展史上,都曾经出现过。
  当然,美国报纸也有一些已经相当成熟的内容,在大陆媒体中还没有出现,像讣闻和另类媒体等。我一直有心将这些年来对美国报纸的点滴体会记录下来,希望能借此向大陆的同仁介绍一些成熟媒体的经验,同时或许也能提供一些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们知道你是什么人
  
  每天翻报纸,有一个版面是我很喜欢看的,那就是讣闻版。大报上的知名人士,小报上的社区普通百姓,我都会瞄上一眼。
  逝者已去,赠言为善。小报上像分类广告大小的豆腐块讣告,一般是由逝者家属撰写的,情真意切,凄婉伤怀。而大报上的长篇生平介绍,则大多由专职讣闻写手来完成,或粗描,或细润,将一个个精彩人生浓缩回放。《纽约时报》上的讣闻最吸引我的注意,因为它不仅记录下一个个划时代人物对于今天世界的影响,也会记录一些美国以外的、鲜为美国人所知却对于某个地区、某种文化有着相当影响力的人。你可以在那上面读到宋美龄、陈逸飞,也可以读到南非一个部落年仅19岁女酋长的生平。
  随手翻到2006年5月12日时报上的四个长篇讣闻,一篇是写给劳伦斯?雷德的,一位倡导堕胎合法化的作家;一篇是纪念皮耶楚?加里内,一位意大利音乐剧作家;第三个写的竟是陈砾,原英文《中国日报》(China Daily)的主编,时报报道他,是因为对同行有一层更深的敬意,也是因为“西方人通过陈砾先生的报纸开始了解中国”;最有意思的是第四个人,杰奎琳?柔姆格尔,一位南非出生的法国人类学家。她一生致力于研究非洲土著文化,写出过许多本填补人类学空白的著作,‘但让人惊奇的是,她后来与肯尼亚马萨伊部落的一个土著武士结了婚,成为这个目不识丁武士的第六个妻子。讣闻的结尾很有趣,说她在去世前,正在完成一本回忆录,题目原来是“我丈夫的六个妻子”,后来改为“我丈夫的九个妻子”,因为在她写作过程中,勇士又娶了三个。
  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前《纽约时报》执行主编罗森哉尔的讣闻了,时报用了将近一个半版面,从头版转入,全面描述这位为时报的今天奠定风格、确立方向的老报人。
  罗森哉尔是个生于加拿大的东欧犹太人,在时报工作了60年,从社区记者到国际记者,从编辑到专栏作家,尤其是从1969年到1986年作为执行主编这17年,他力主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将都会新闻和商业新闻从首迭的时事新闻中分离,确立了时报以国内国际大事为重点的大报风格;他开启的深度特别报道,一改过去豆腐块的新闻结构,可以说是报纸杂志化的先锋;他创建的一些其他生活性版面、周日特别版面,作为新闻的补充,一直被沿用到今天。他不仅作为记者获得过普利策奖,还在其就任编辑期间,为时报赢得24个普利策奖,时报老板小索斯伯格评价他“作为执行编辑的业绩将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座丰碑”。
  时报的讣闻虽未过多地着墨他后来被辞退当专栏作家的事情,却还是轻描淡写地提到几笔,说他晚年世界观渐趋保守,没有明说的是,罗森哉尔与新老板小索斯伯格的看法相左。
  那一周,罗森哉尔不仅受到时报连篇累牍的悼念,就连竞争对手也写出长篇纪念文章和讣闻,对其敬佩有加。
  美国的华文报纸上没有讣闻,除了在一些世界级人物去世时会做一下新闻报道,再就是中国城里的老移民刊登一些像广告一样的告示,却鲜有介绍生平的文字。这大概和华人对于“死”这个词的忌讳有关。
  一位学新闻的朋友告诉我,美国的新闻学院有专门的讣闻写作课程,我没有旁听过,不知道有什么特殊的技巧。对于美国人来说,讣闻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报上发一篇文章,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
  美国的讣闻写手,最有名的大概要算纽约时报已经去世的小罗伯特?汤马斯。这位被昵称为McG的记者曾经写过社区新闻、国内要闻,却一直没有写出名气。晚年时改写讣闻,一下子改变了报纸讣闻的风格。他擅长写故事,抓住逝者生活中最反映性格的点滴细节,让人印象深刻。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他的介绍,说他一生写过600多人的讣闻,深受读者和逝者家属爱戴。2000年,汤马斯病故于纽约长岛时,据说参加葬礼的人上千,很多人并非亲友,而只是他笔下人物的亲人或读者。《纽约时报》上发出他去世的讣闻,也是由一位时报编辑模仿他的笔调撰写的。
  汤马斯的讣闻后来被集结成册出版,成为讣闻撰写的经典模板,其中很多人物的生平,都因为他的描述而被读者们记住。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写的那位枪毙敌人的南越警察阮玉湾(NGUYEN NGOC LOAN)。1968年2月,阮玉湾在河内街头执行枪决任务,子弹射入俘虏头颅的那一瞬间,被美联社记者亚当姆斯拍摄了下来,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由是跃然世人眼前。照片获得了当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而阮玉湾的人生也就此发生了彻底改变。
  这张照片拍摄三个月之后,阮玉湾在战争中负伤,辗转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治疗,在美国的医院里,被一些人认出,反战人士便要求医院将他轰走。回到越南后,他像换了一个人,致力于孤儿救养等许多慈善工作,然而,美联社的这张照片却使他永远不能抹去刽子手的形象。越战结束后,他移居美国,在弗吉尼亚开了一家比萨店,也是由于被人认出后,生意大减,晚景凄凉。有人在店里厕所墙上写下:“我们知道你是什么人。”
  摄影师亚当姆斯看到汤马斯撰写的讣闻后,写下这段悼词,为自己的普利策得奖作品给阮玉湾带来终生的麻烦深感内疚:
  1969年,我因为拍摄了一张开枪杀人的照片而获得了普利策奖。照片中死去了两个人,被枪毙的那个和阮玉湾将军。将军打死了那个敌人,我用摄影机杀害了阮将军。图像是世上最有力的武器,人们相信它,但图像的确 也能蒙蔽人们,它们只展示了事实的一半。那张照片没有告诉读者的是:“在那样一种场合,那样一个闷热的天气,你抓住了一个坏人,这个人刚刚打死了几个美国士兵,如果你是阮将军,你会怎么做呢?……”
  照片同样没有告诉人们,阮将军还致力于为战争中的伤病军民建立医院。这张照片真的是毁了他的一生,但他从来没有埋怨过我,他曾告诉我说,即使我没有拍下那张照片,别人也会拍的。长期以来,我一直对他和他的家庭怀有深深的歉意,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六个月前我们最后一次通话,他已经重病在身了。
  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寄去了一束花,附了一张纸条,并写上了:“对不起,我的眼里充满泪水。”
  报纸上的讣闻不同于悼词,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讣闻不以歌功颂德为主。一般报社对于讣闻有具体的格式要求:人物的姓名、年龄、死亡日期和原因,生平回顾(包括主要历史事件、主要贡献或过失),以及比较个性化的信息(个人爱好、身后家属和友人等)。
  大一些的新闻机构,像《纽约时报》或美联社,还有一种事先准备好的讣闻,在一些重要人物病重时就已经写好,不过,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意外。比如,当年有位美国总统病危,时报急忙写好了讣闻,谁知,老先生跟上帝讨价还价了一阵,上帝又多让他活了几年,讣闻既然已经写好,就放进一个专门橱柜保存。后来,凡是这世界上某个重量级人物有个什么风吹草动、贵体欠安,时报就早早把讣闻写好,放进专柜里,守株待兔。这些年来,也不知存下了多少人的夺命簿,报社对此是严格保密的。
  
  八卦专栏的兴衰
  
  一
  正当国内媒体关注窦唯大闹《新京报》事件的时候,美国的媒体也没有放过自己的明星。2006年5月16日,多家报纸不约而同地将一张标准的“帕帕垃圾”照片登在了封面上,这次镜头对准的是正在驾驶着一辆白色敞篷跑车的女歌手,小甜甜布兰妮。其实,报纸想要曝光的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不过是布兰妮将后座里的婴儿椅放错了方向,按照驾驶规则,婴儿椅应该是背向驾驶方向,并加上安全带的。
  这种事要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根本不会有媒体注意,大不了,路边的警察会叫你停下,按要求纠正过来。但是,发生在大明星身上,那可就完全不同了,更何况,布兰妮并非初犯,几个月前,她开车时将孩子抱在自己怀里,没有按规定放进后排的婴儿座椅里,这与她一向给人留下的关心儿童的形象不符,娱乐记者自然大炒特炒,非要让她出面道歉不可。
  今年早些时候,演员格兰特在纽约中央公园遭遇到一位摄影师的追拍,这位一向温文尔雅的英国绅士立刻拿出自己的手机,对着摄影师反拍,口中还念念有辞:“你觉得把你的照片登到八卦小报上去有什么感想?”摄影师并不善罢甘休,继续恶语相向,试图刺激他发怒,眼看着格兰特已经忍无可忍,飞起一脚,却只是轻轻地落在摄影师的屁股上,然后,他无可奈何地耸耸肩,跑了。
  格兰特曾经吃过“帕帕垃圾”的苦头,当年在洛杉矶街头招妓就被逮住个正着,知道个中苦处,咬咬牙,忍了。但是,明星中也有年轻气盛的,终究咽不下这口闷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欧洲被记者围追时,就顺手抓起地上的马粪,向记者扔了过去。
  一天到晚被人追逐,个人隐私被视为儿戏,再好脾气的人也会有撑不住的时候。几年前,好莱坞影星艾里克?鲍得温和妻子生下儿子,从医院回到家中时,发现家门口已经被摄影记者堵住,他再三申明,不得拍摄儿子的照片,记者们根本不予理会,继续按动快门。一怒之下,鲍得温抢过一个记者的相机,摔在地上,并抬手给了对方一顿饱揍。当然,他被告上法庭,最后得到的判决是,赔偿该摄影师治伤的医药费用和休假期间的工资,总共4500美金,这对他来说虽然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法庭同时警告他一旦再犯将加重惩罚,这使鲍得温不得不有所收敛。
  对“帕帕垃圾”最不客气的,当属号称“坏小子”的奥斯卡影帝肖恩?潘了。这位出身于好莱坞电影世家的公子哥年轻的时候脾气火爆,投身演艺界之后一直不顺,后来娶了蒸蒸日上的女歌星麦当娜,更成为娱乐记者的重点目标。他曾因向记者投石块被判罚款和警告;和麦当娜举行婚礼那天,严格保密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对着私家领地上空盘旋的直升飞机,他在沙滩上大书“滚蛋”字样;然而,最严重的还在后头,几个月之后,他在拍片现场痛打一位狗仔摄影师,被判坐牢三十二天,从此留下“狗仔死对头”的名声。
  最近几年,美国的娱乐明星们渐渐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一些人行事低调,很少出席公众活动;另一些人远离好莱坞、纽约等媒体云集的地方,隐居到山野之中,即使偶尔抛头露面,面对媒体也是三缄其口,一概不回答与个人隐私相关的问题;更有一些人干脆玩弄娱乐媒体,透露假新闻,搞坏记者名声,叫媒体哭笑不得。
  如今在好莱坞,媒体和明星的关系被形容为“战争”。今年年初,明星云集的加州通过了一项更严格的法律,对于过度进攻性的狗仔队为明星们造成的事故损伤,将采取比以往更严厉的处罚。这项法案的通过,当然要归功于曾经是电影明星的加州州长阿诺?施瓦辛格。施瓦辛格在没有成为州长之前,一样饱受“帕帕垃圾”之苦,最著名的是1998年,他和妻子到学校接孩子下课时,被成群的摄影记者包围,记者的车子将他的SUV堵在路当中,使其进退维谷。那次,施瓦辛格发了很大的火,一向亲民的英雄形象大大受损。看来,现在该是他报仇的时候了。
  
  二
  在美国,明星对于媒体有着一种爱恨交织的感情:商业运作离不开媒体的追捧,私人空间又不想让媒体无端侵入。然而,在明星成为流行文化佳肴的今天,娱乐媒体甚至正经新闻传媒对于明星私生活的挖掘,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境地。明星们其实也懂得,这是其成为名人所付出的代价之一,但是,一旦围追堵截、被不恰当大曝隐私之类的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也就难免会反应过激了,至于最终的结果,则因人而异。
  自从有报纸杂志那天起,娱乐八卦新闻就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尽管媒体以自身的市场定位而决定了其风格的严肃性或娱乐性,但即使是严肃媒体,也不能不对影视明星、社会名流更多一层关注。《纽约邮报》八卦专栏“第六页”的编辑里查德?约翰逊在谈到八卦新闻时就直言不讳地说,“八卦新闻和其他一切新闻一样,要使其具有可读性,就必须具备金钱、暴力和性这三要素。而名人和这三要素结合起来,是读者最喜闻乐见的。”
  报纸发展较早,八卦专栏在20世纪30到40年代曾达到过顶峰。当时的著名专栏作家温切尔的八卦栏目十分抢手,以至于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两千多家报纸联合刊载,作家本人也因之而跃入富人阶层。
  上世纪50年代,八卦专栏接连爆发了一连串丑闻,他们无中生有地报道了一些名人隐私,且报道的语言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渐渐引起读者和 被报道者的强烈不满,终于在几桩诽谤案之后,被课以巨额罚款,报业开始自律而清理八卦专栏,一些专栏相继停刊,仅存的一些作者也不敢再用恶意语言挑拨是非,只是报道一些不冷不热的事件,八卦行业进入冰河期。
  直到七十年代,《人物》杂志的诞生才使得八卦新闻再一次热络起来。这股以彩色巨幅照片为主的八卦杂志浪潮,将八卦业带入狗仔队时代,摄影师勤劳勇敢的偷窥代替了专栏作家们咬文嚼字的辛苦,尽管杂志中的内容乏善可陈,但明星们的一举一动、穿着打扮、偷情行踪却越来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长期以来,八卦专栏的记者和写手一直受到同行的蔑视,严肃新闻的记者总是认为,他们自己代表着行业主流,是正统,而八卦记者是肮脏的搅屎棍。每年颁发的一些新闻奖项上,从来没有设立最佳八卦奖。对此,八卦专栏的从业人员颇有些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是新闻的一部分,而且是大众关心的盲点。他们自豪地声称,八卦栏目可以帮助推出畅销书,可以终止巨资商业合同,可以提高某家餐馆的上座率,甚至可以结束一桩早该结束的婚姻。
  
  三
  美国的隐私法于1890年正式成文,其中对于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有着详细的界定,包括姓名、声音、签名、照片和肖像等等。隐私法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相继规范了对于拦截他人信件、禁止电话窃听等条例。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美国政府部门和司法界多次讨论互联网立法的事情,其中包括对互联网个人隐私的保护,只是至今仍停留在讨论阶段,迟迟未能正式成文。
  对于名人和普通人隐私的侵犯,美国社会似乎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尽管在法律上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对于普通人的隐私,法律是坚决保护的,社会舆论也总是站在个体百姓的一边。但对于社会名流,人们的看法就有些不同了。
  比如,媒体对于明星私生活的报道,很难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哪些是可以报道的,哪些是不可以报道的。而且,许多明星经常利用暴露自己的隐私,为自己打响知名度,或为了自己的作品上市做出另类宣传。社会对于明星的隐私便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人们想知道明星的一举一动,来满足大众的口味,这是媒体取得商业效益的前提;另一方面,人们也知道,明星也是人,暴露一些不应该暴露的东西,不仅会伤害到明星,也可能会伤害明星周围的普通人。
  对于明星们来说,他们知道,个人隐私的易曝光,是成为名人的代价之一。你若是对狗仔队斤斤计较,会受到媒体的冷落,不利于自己将来需要媒体时的宣传;你若放任他们闯进你的私人领地,谣言和绯闻却不尽是正面效应。
  当然,经常有明星不堪骚扰,一时失态,对狗仔队摄影师动粗,造成的影响更坏。里查德?约翰逊因报道了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的屁股上有一个老虎刺青而一夜成名,后来被提升为“第六页”的执行编辑。一次,他的栏目拿好莱坞影星梅尔?吉布森的新片开涮,结果被吉布森的经理在派对上泼了一身啤酒,另一位好莱坞影星甚至威胁要找到他的家庭住址进行报复,当然,那也仅仅停留在威胁阶段而已。
  明星们最后的权力是不得不寻求法律保护,但法律对媒体的惩罚与媒体从绯闻中得到的商业效益不一定相当,对于名人来说,也得不偿失。这种既爱又恨的关系使得明星们对于八卦新闻显得颇有些无可奈何,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一般不会与媒体对峙。
  
  四
  受到八卦杂志的强烈冲击,如今,报纸的八卦专栏已经所剩无几,比较著名的有辛迪?亚当姆斯、丽兹?史密斯、“第六页”等屈指可数的几个。
  丽兹?史密斯于1976年进入《纽约每日新闻报》,负责八卦专栏。这位来自得克萨斯的腼腆女子一向与人为善,很少在专栏中使用辛辣嘲讽的笔调,即使是手中掌握了一些名人的轰动事件,她也不急匆匆地将之见报,而是先给当事人打个电话,核对消息的真实性,听取对方意见,希望曝光到什么程度。因此,她受到名人们的尊重,并成为纽约社交界的名流,一些名人们希望通过媒体捅出的、能对他们事业有所帮助的花边新闻,都会交与丽兹,由她的专栏注销。一些并非好事却又早晚都要曝光的坏消息,他们也会交由丽兹,从轻发落,像当年地产巨子川普与老婆离婚,就是先由她的专栏让世人得知的。
  丽兹后来被媒体巨头梅朵挖角,进入了他旗下的《纽约邮报》,从此开始了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专栏。她的专栏创立了八卦品牌后,便开始独立经营,以联合刊载的形式注销。顶峰时期,曾在全国100多家报纸同时刊登。丽兹不仅经常做一些正面报道,而且会在名人们的事业上给予帮助,例如,一个女艺人出版回忆录,她会在专栏上介绍,并写出自己的书评,甚至自己主持开个出版推介会。有人评价说,其他八卦专栏利用自己的能力诋毁别人,而丽兹是以自己的影响帮助别人。
  然而,与其他报纸八卦一样,丽兹的专栏也正在渐渐失去读者,在今天的八卦世界里,与人为善是不易成为立足之本的。丽兹自己也感慨:“像现在这样,网络博客都在八卦,全世界都在八卦,专业八卦的空间越来越小了。”虽然现在每天登载她专栏的报纸仍有70多家,但她深感自己的报纸生涯越来越接近尾声。今年5月,她在与纽约另一家报纸《今日新闻》谈判续约时,耗费了很大精力,可谓旷日持久,双方主要分歧是在报纸支付她专栏的价钱上,报方认为,八卦专栏已经穷途末路,仅存的读者是那些多年来习惯了的忠实老年人。虽然,最后丽兹还是与《今日新闻》续了两年约,但她知道,报纸已经不再是她的用武之地了。
  与此同时,另外两位八卦专栏作家,《纽约时报》的瓦德勒和《华盛顿邮报》的雷比相继决定停止自己的专栏。雷比承认自己厌烦了这个工作,但声明这主要是和报纸的指导方针不吻合。
  一直以来,严肃报纸不知如何处理八卦专栏,正如《华盛顿邮报》前执行主编布莱得利所说,尽管八卦专栏是他们报纸最吸引读者的专栏之一,但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损害了报纸的诚信度,在人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对八卦专栏所报道的事将信将疑的。
  网络的即时性使其成为八卦的最佳园地,如今,就连一些专业媒体的记者和专栏作家也都时刻盯着一些专门发表八卦新闻的网站。雷比就承认,自己常常整天跟踪几个专门追逐明星的八卦网站,“因为他们的消息比我们快多了”。
  然而,就在报纸的八卦专栏纷纷落马之际,杂志的八卦取向却坚定不移、方兴未艾,甚至连一些传统的严肃杂志也纷纷放下身段,开始更紧密地追踪名人们的绯闻。这给了那些报纸专栏作家一丝新生的希望,丽兹?史密就是得益者,正当她面临越来越多的合同终止时,老牌杂志《名利场》将她拉入阵营,负责撰写杂志八卦,并为其配备专门摄影师,丽兹的八卦事业迎来了第二春。

标签: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