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荐书 >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现状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会计集中核算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行政会计集中核算的策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 集中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同级机关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以会计核算中心为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工作和实行会计监督,是会计委派制改革中融合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一种形式。集中核算的特点在于以资金控制为目标,以加强财务收支监督为重点,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以效益财政为取向,将所有账户及会计业务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进一步加强核算和管理,力求做到核算、管理、监督成本最小,效益最大。实践证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能有效地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政分配、单位包干、分散核算制度的弊病,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某些单位或领导随意使用支配财政资金的行为,财政的监督调控作用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一、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的范围及基本模式
  (一)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范围
  集中核算的实施范围以一级、二级预算的党政群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某些预算单位,比如差额或自收自支的单位,因部分收入或全部收入是市场环境中靠依法经营形成的,而非财政或上级部门拨款,罚没项目及预算外项目等形成的预算收入不纳入集中核算的范围,经营性事业单位也不宜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范围。集中核算纳入的资金范围应为单位的所有资金,包括:一是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部门拨款给各单位的行政经费,事业收费及专项经费;二是上级主管部门拨款,拨给各基层单位的专项拨款;三是纳入单位收支范围的预算外资金;四是基层单位自身的非税收入,包括行政性收费等其他收入。
  (二)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的基本模式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基本操作过程是:由预算单位的报账员负责向会计核算中心提供日常资金运作情况以及相应的原始凭证, 会计核算中心承担预算单位日常会计的记账、核算和提供报表、会计信息等具体工作,会计核算中心有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和审核程序,财政部门可以直接通过会计核算中心了解预算单位的具体业务活动,以此来了解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现状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成效
  1.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统一纳入一个高效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来,并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核算输入。客观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分散核算带来的混乱和不统一,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2.极大地改进了资金收支的使用效益。没有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前,财政资金存在多户头款项、多环节支付的现象,致使财政使用钱时很多的资金闲置和浪费。会计集中核算后账户单一化了,中间参与操作资金的部门机构也得到了大大简化,办事程序也变得简单了。在制度上杜绝了多头开户的混乱现象,保证了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3.有效的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之后,从源头上杜绝了单位违规开户、私设小金库、坐支、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等问题产生。从制度上和运作程序上规范了各单位财务行为,初步形成了具有前瞻性和预防性的监督机制。而有效的防止了以权谋私、以钱谋私等行为发生,增强了干部的自律意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滋生,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计集中核算经过多年的摸索,也发现了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够完善的地方。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不太健全。自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会计核算中心的各项职能远没有得到合法合理的定位,其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重视核算轻视监督、重视支付轻视信息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有的在财政运行体制上还出现结构调整艰难,财政资金供需矛盾没有根本解决,财政调控困难等问题。
  2.有些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受挫。由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分离,致使单位理财积极性受挫,财务管理存在较大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纳入核算中心管理以后,财产与账簿相分离,核算中心只管账簿而不管实物,致使个别单位财产物资的有些情况无法掌握。经费使用部门只是强调财政资金规范运作,而忽略资产的管理,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控制,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资产管理更为薄弱,结果造成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提高。
  3.预算单位有出现资产监管不到位的现象。目前会计核算中心仅监管单位各项经费支出,对各预算单位的收入监管尚未介入。而各单位按“收支两条线”规定将各类非税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预算外财政专户,单位自己建立台账,与会计核算中心相分离,这就形成了收入票据在国库,支出等会计档案在核算中心,资产及明细账在单位,预算单位的会计资料的完整性被破坏。同时,核算中心只具备核算功能,而财产清查由单位实施,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特别是对固定资产,会计中心只核算一级总账科目,明细账目仍由单位报账会计登记,财产物资由原单位进行管理。
  4.一些单位存在财务内部牵制与监督机制弱化的现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财务外部监督得到加强,但单位财务内部牵制机制弱化现象令人担忧。单位财务交由会计核算中心代理核算后,许多单位取消了会计岗位,只设一名报账会计,因此,单位会计与出纳的牵制机制消失,单位财务的比较知情人由会计出纳两人缩减为报账会计一人,个别时候报账会计实际上履行了会计出纳双重职责,这样就为报账会计作弊提供了便利。同时,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也被弱化,过去单位财务既有会计出纳的相互牵制,也有单位内审和部门内审的内部监督,单位财务纳入会计核算中心后,这些牵制、监督职能不同程度地被弱化,单位财务知情面缩小,虽然会计核算中心在代理记账时,也履行了牵制和监督职能,但由于其置身单位外部,对单位经济业务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有些问题难以把关。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策略
  (一)完善并健全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会计核算中心在业务运作的过程中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配套监视,为会计核算中心和其他监督部门履行监督职责提供法规制度依据;加强外部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作用;加强会计核算中心自身监查,提高会计队伍素质,以贯彻实施《会计法》为契机,切实加强会计队伍的后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执行修改后的新《会计法》及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提高财会信息质量。另外,建立资产清查和申报制度,由会计核算中心,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定期组织财产清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形成一种制度,保证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和其他财产物质都能账实相符。每年末要求各单位自行盘点所属的固定资产及其他物资,填报固定资产盘点表和财产物资盘点表,经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签字后上报核算中心备案。
  (二)逐步使会计核算中心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彻底扭转将核算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
  核算单位的“报账员”是单位与会计中心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完善报账员制度,提高报账员素质是提高会计中心核算质量的关键。中心要加强“报帐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真正理解和领会会计集中核算的操作规程。同时核算单位要建立内部牵制制度,改变目前“报账员”集会计、出纳及“票管员”于一身的现状。明确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各自的职能范围,从制度上保证单位资金所有权、财务自主权的实施,要保证会计核算中心管理职能的发挥。
  (三)实行收费票据备案制
  凡是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单位,都要使用财政、发改等部门的统一收费收据和罚款专用收据。为解决财政部门只发放票据不参与收费,核算中心记账却不掌握票据的局面,防止个别单位乘机隐瞒记账凭证,截留收入等,应建立一套能够互通信息的领用票据收费备案制,票据管理部门把各单位的票据领、缴情况随时通报给核算中心,核算中心把各单位的收入情况随时通报给票据管理部门,能够互相监督保证收费和罚款的完整入库。
  参考文献:
  [1]王秋慧.如何完善事业单位集中核算.才智.2009年第19期
  [2]张鹤淼.如何进一步改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现代商业.2008年第30期
  [3]孙永军,刘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现状调查与效果分析.事业财会.2008年第1期

标签: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 探讨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