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荐信 > 正文

刘路的路:中南大学刘路现状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3月23日,瘦高个儿的刘路骑着自行车,戴着棒球帽,在校园里奔波,正式办理了中南大学职工入职手续。从这一天起,这位来自大连的22岁中南大学学生正式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正教授级研究员。与此同时,他还得到了100万元奖金。
  让“同学”一跃成为“教授”的原因并不复杂――2010年10月,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刘路,破解了困扰国际数学界17年的“西塔潘猜想”。
  破格聘任的消息一出,各方讨论激烈。有人拍手称赞,有人摇旗反对,有人种种质疑……被数学以外的世界关注,是刘路没有想到的。面对镜头,在同学面前“总是挂着笑容”的他显得有些紧张、拘束。他说:“压力不小。”
  
  20岁的时候,你在做什么?那一年,刘路破解了“西塔潘猜想”,震惊国际数学逻辑界。彼时,谁都不知道这个天才究竟是何人。
  直到9个月后的2011年7月,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数理逻辑专家丁德成教授兴奋地告诉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你们中南大学出了个好学生,他叫刘嘉忆!”得知原委后,侯振挺立即致电数学学院,结果却查无此人。疑惑之际,他给刘嘉忆发表文章时留下的电子邮箱发了一封邮件,很快收到回信。这才得知,刘嘉忆真名刘路,是中南大学2008级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刘嘉忆”是他向国外杂志投稿时用的笔名。这位略显木讷的理科生有着影影绰绰的浪漫情怀,他说,用这个笔名,是希望自己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刘路顿时成了校园偶像。2011年10月,中南大学特批他硕博连读,并为其“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同时,还将他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进入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12年3月20日,中南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破格聘请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编者注:教授级研究员和教授在待遇上有区别,后者负责给学生讲课,前者不用讲课,主要做科学研究),并由学校推荐参加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评选。与此同时,刘路还获得100万元奖励,分别用于改善科研和生活条件。
  对于普通人来说,从本科生到正教授至少需要走过20年,而刘路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便轻松搞定。
  面对种种质疑,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说:“刘路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给他教授。要打破一种唯资历的现象,并没有想去炒作。我们奖励的是他已经取得的成就。试问,有几个中国人能够在世界舞台上解决世界数学难题呢?”
  1966年,33岁的陈景润发表“陈氏定理”,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写下了里程碑式的一笔。44年后,刘路为“西塔潘猜想”盖上了一个否定的印戳,他为此被称为“小陈景润”。
  “西塔潘猜想”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1995年提出,是反推数学领域关于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证明强度的猜想。若将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世界杯冠军,那么,“西塔潘猜想”就是联赛冠军。过去十多年里,这个猜想难倒了众多数学研究者,其中不乏一些著名数学家。
  2010年8月,湖南长沙。还是大三学生的刘路,在自学时第一次接触到了“西塔潘猜想”,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苦思冥想两个月之后,一天晚上,他突然想到,把之前的一个方法稍加修改,就可以证明之。按捺住“快蹦到嗓子眼”的心脏,他通宵将证明用英文写出,投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随即得到了国际数学家的权威认可。之后,刘路又给出了一个否定式的答案,彻底解决了“西塔潘猜想”。
  对于“一夜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的提法,刘路不大同意。他说:“当然不是一下子就想出来的。之前想出来很大一部分,只差一点点。最后是在自习教室里突然想出来的,那一点能克服就很激动。”2011年9月16日,刘路被邀请至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上作了40分钟的学术报告,成为这次会议上亚洲高校的唯一参与者。
  
  3月21日清晨,远在大连的父亲路过报摊时,才得知儿子刘路被校方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看到儿子“50万元做研究经费、50万元可能买房”的想法,刘路的父亲既吃惊、又好笑:“他从没和我们说过要买房子,再说,现在50万元能买到房子吗?”
  早在解出“西塔潘猜想”时,内向、寡言的刘路也并没有把荣誉与父母分享。父母都是通过媒体报道,才知道儿子的最新动向。
  刘路被聘为教授,父亲与校方的观点相反:“他太年轻,学历也不够,怎么当教授?”同时,刘路的父亲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在网上流传的新闻发布会照片中,儿子一直低着头。“以孩子的性格,可能他对当上教授也没那么兴奋。”他说。
  在父亲的印象中,幼时特别淘气的刘路,到小学五六年级时,一下子就变得内向起来,整天埋头做数学题。到了高中,情况更加“严重”。“他小姨落在家一本大学微积分,他当宝贝一样,一章接一章地看下去。那时我就劝他,人家都在为高考努力,你提前学大学课程干什么,考上哪一所大学还不知道呢。”但刘路根本听不进去。
  如今,父亲最担心的还是刘路最基本的状态――他担心单薄的儿子太刻苦,身体吃不消,还担心没什么生活常识、不爱与人交往的儿子无法适应社会。他说:“学校里有些年纪很大的人还是讲师、副教授,你年纪轻轻就当正教授了,以后怎么和别人相处?”
  
   “我和在座的各位同学一样,都是经历了残酷的高考,走进大学校园的。然而不巧的是,我是一个应试教育的抵触者,所以我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因为成绩不好,许多人质疑我,我只能默默地忍受。我想要呐喊,却无话可说。”在一次校内演讲中,刘路这样说道。
  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颜中兴告诉法我们:“刘路的考试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略偏下,但没有挂过科。他主要喜欢自学。”刘路对此这样解释:“只怪我马虎惯了。考试过程中,我的演算过程太乱、解答不太标准,都影响加分。”从高中起,刘路的解题思路就经常游离于标准要求之外。
  高中时,刘路就读于辽宁省重点中学大连育明中学。高一时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宫福婧回忆,她当时带的班是学校最好的班级,“我印象很深,刘路非常喜欢思考,但他不会像一般同学那样按部就班地听课、思维、答题,他的答案经常让我没办法”。
  在同学眼中,刘路每天像上班一样,背个双肩包,戴顶棒球帽,一早就去图书馆看书。偶尔也会打打游戏,但常常在深夜捧着天书边看边计算,经常会为一个数学问题废寝忘食。“如果他不在寝室,那就一定在图书馆,最多再去操场跑个步。”刘路的一位同学说。
  刘路并不是书呆子,他喜欢跑步和游泳,运动会上还拿过400米和1000米冠军。他爱下棋,爱打球,也爱看电影。在学院师生的印象中,刘路的思维确实有些独到。他会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有时一个公式就能搞定”。刘路把学习称为“修行”。
  刘路热爱数学,他渴望成为大数学家,渴望学习上有自由的空间。成就的背后,是全年经常喝咖啡熬夜的刻苦。有时,他还会羡慕吸血鬼可以有不睡觉的本事。如今,这位即将迎来23岁生日的教授已经确定将数据挖掘作为近几年的研究方向。“我终于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和应试教育打了个平手。”刘路说。
  
  刘路说
  
  有人问我是个天才吗?我觉得我在数理逻辑方面还行,算是吧。但也别用天才来说我,我应该算是有天赋。
  
  有些教授认为不该给我评教授。这个我知道,我觉得他这个话也没什么严重的,他说的除了西塔潘这东西,还是有很多猜想的。我觉得这个观点不是很尖锐,我没怎么放在心上。
  
  有人问我,获得的50万生活奖励,是真的拿来买房吗?是的,我想在长沙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