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荐信 > 正文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中国继社会制度转型和经济体制转型之后,目前正面临着第三次历史性大转型,即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带来了财富的增加,但引发的社会问题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必须转向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注重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强调经济运行的协调性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和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发展模式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型。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以物为本;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2)O1-0005-06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中华民族的每一次经济腾飞都伴随着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型。继1949年社会制度转型和1979年经济体制转型之后,目前中国正面临着第三次历史性大转型,即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引领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传统力量正在弱化,前两次转型所形成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阶段的新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巨大冲击,把我们长期沉淀和固化下来的矛盾集中地暴露出来,显现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缺乏足够的平衡性、协调性及可持续性,并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推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转型始终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伴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相关的理论研究大体上围绕着三条主线展开。较早研究主线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侧重于思想观念的创新和重大理论的突破;中期研究主线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改革路径研究和对实践模式进行总结为主;近期研究主线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围绕着经济增长模式或发展模式的转型。
  近期,已有文献较多集中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研究。卫兴华、侯为民(2007)研究认为,实际运行中粗放型特征的经济增长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并进一步指出:“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现实国情看,集约型增长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靳涛(2008)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经济增长概括为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并认为该模式存在低效率和导致资源配置扭曲等方面的问题,和由市场推动的自组织增长和技术内生的现代增长理论是不一致的。张建君(2009)从六个方面对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特征进行了探析,包括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转型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约束刚性化、转型过程的阶段性转换、转型的措施实验性、转型的双主题联动性以及地方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积极作用。王小鲁、樊纲、刘鹏(2009)则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中旧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直到2020年增长的可持续性进行了预测。也有学者直接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颜鹏飞、安慧(2007)指出“中国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战略调整期,我们要最终形成那种旨在追求速度、质量和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和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内生型、内源型和协调型发展模式。”常修泽(2010)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正面临转型提升,并从核心价值、战略标志、结构特征、体制支撑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的可能路径。
  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内涵更丰富的概念,正如黄泰岩(2007)所言:
  “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但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含义,通常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合理、资源环境的改善等等。”单纯增长模式的转变,并不能解决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发展模式的转型更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然而,上述相关研究并没有对发展模式转型的根源和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因而稍显不足。本文认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本质上是一种发展观的转变,核心是内涵和运转特征的转变,成功关键是路径的恰当选择。鉴于此,本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根基,探索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转型的必要性、内涵及特征的变化以及转型的路径选择。
  二、以物为本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困境
  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总是倾向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追求高增长率和大规模生产。这实质上是一种“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单纯追求产出的增长,且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和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物质增长视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把物质生产:的高速度和物质财富的高积累及物质生活的高消费放在核心的地位。从本质看,这种发展模式体现的是物本主义的发展观,“其理论导向主要偏重于生存自由赖以实现的物质财富和市场收入效应,而没有考虑到人的社会和精神层面自由实现的条件。”就外在表现而言,
  “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表现为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崇拜和盲目追求,将GDP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达到现代化的根本标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高投入、大规模的实现路径。“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投入来实现。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被看作是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函数,生产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以物为本”的发展方式受到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经济结构非常脆弱。建国60年来,我国CDP增长了lO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80年为34.9%,2000年为35.3%,2005年高达42.6%,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国20%左右的水平。1811978年至2005年我同能源消费总量迅速攀升,而且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也在增加,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是发达圈家的3~4倍。这种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产的低效益。
  2.强破坏、高污染的环境代价。“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根据生产函数理论,实现经济增长需要耗费各种要素,不仅有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的代价,还有各种资源“牺牲”的代价。“以物为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过度利用‘环境的过度破坏和污染的基础上,破坏了生态平衡,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危及到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又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冲击。
  3.片面、低端的人的发展。在“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以效率为中心,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终极目的,忽略人作为经济增长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按照当代“人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人的发展的基本要素应包括“生存”、“自尊”和“自由”三个方面。以此标准来审视,中国发展模式中的人还处在低端发展状态。迄今为止,中国仍有为数可观的贫困人口存在,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 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呈下降趋势;人类发展指数(HDI),指健康、教育和人均国民收入三个分指数的算术平均值)很低,中国尚未形成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就是说,决策层提出的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命题,还没有完全破题。
  在“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中,核心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表现为既定资源条件下的最优产出组合和资源配置的效率。这种发展模式在迅速积累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的社会矛盾激化,经济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导致资源日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现实中所面临的困境根源于该发展模式的三个内生缺陷:其一,追求以GDP为代表的物质财富而忽视其他能带给人们真实价值的东西,比如健康、教育水平等;其二,依赖物质资源的不断投入生产物质财富不可避免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其三,许多物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这种发展模式注定是不可持续的。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进人21世纪以来,在能源和环境约束下,该发展模式已经呈现出增长极限的势头,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对这种模式进行了调整,纷纷转向依赖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发展经济,以摆脱“以物为本”模式的增长极限困境。但是,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很大程度上还采用该发展模式,不可避免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以我国为例,根据张卓元(2006)的分析,2004年中国GDP按当时汇率计算占全世界GDP的4%,但消耗了当年全球消耗总数8%的原油、10%的电力、19%的铝、20%的铜、30%的钢铁和31%的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低。”
  三、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基于对传统模式缺陷的深刻认知,在总结借鉴国内外经济发展理论及经济发展实践经验教训基础上,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扬弃了现代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发展主义和以‘物’为尺度的异化发展道路,在以人为本、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探索构建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实现人类存在方式的伟大转变。”显而易见,“以人为本”发展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所谓“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的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该发展模式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手段,是实现人的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统一。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手段。”该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为谁发展”,是涉及发展根本目的的重要问题。因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都有一个“为了谁”的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目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落实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错误地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发展的唯一日标,或者把人看作是仅仅追求物质财富而丧失精神追求的“单而人”,造成了发展价值目标的扭曲和丧失。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伞而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民幸福。因此,促进和实现人的全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我国发展所要达到的最根本的目的。在这里,“人”的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要超越“部分人”、“多数人”思维,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要超越“当代人”思维,着眼于“代际公平”,给后代子孙留下足够的空间和资源。所谓“伞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即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卜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因此,要把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对接,把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相统一,实现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多项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着力创造一个适应人类自然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2.强渊人与闩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文明发展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一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也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它突破了“以物为本”经济发展模式下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发展缺陷,树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发展宗旨,通过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重视和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和生态损耗强度为核心,以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改善环境为内容,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3.是通过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提高要素效率来实现发展的。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这样,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付出了很大的能源、资源代价;另一方面,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丁厂”。可见,无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以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看,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带动经济发展的阶段。“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本的作用,认为知识是推动增长的独立要素,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作为经济增长决定性因素会产生收益递增的效应。因此,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四、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转型的路径选择
  虽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发展模式开始出现向“以人为本”转变的倾向,但传统的物本主义经济增长思想及方式仍然以其巨大的惯性力量统治着社会经济领域。因此,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带来 的一系列礼会问题,必须实现“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由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转型路径选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模式转型的主攻方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主线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首先,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方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并提升制造业,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发展中产生的倍增和催化效应;另一方面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产业支撑,着力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其次,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突出重点,加强引导,集中资源,协同集成,走开放创新之路。积极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和支持现代服务业并举,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最后,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发展服务业可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发展、改善投资和消费比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扩大就业、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改变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的现状,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此,要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人制度,把服务业的发展放在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改善和提升整体产业结构。
  2.扩大消费需求:发展模式转型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投资和消费被称为内需,出口被称为外需。由于我们过度强调出口的作用和推动出口的增长,我国经济逐渐形成了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这种模式潜在的风险是:当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极度萎缩,无法支持我国出口继续增加时,我国企业会因缺乏市场而导致生产和投资收缩,从而使得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滑,凸显了外部依赖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必须实现“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的转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重要时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要努力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既要继续扩大投资需求,更要注重扩大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是最终需求。扩大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相比,消费需求增速仍不高,内需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必须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调整国民收人分配格局,发挥政府在再分配方面的调节功能,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缩小收入差距,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二完善社保体系,改善居民收入预期,减轻消费的后顾之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这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三培植新的消费群体,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人口购买力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3.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模式转型的基础支撑。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充分考虑人口承受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载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发展,必须在制度和机制上下工夫,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社会体制和机制。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府调控手段,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市场环境和长效机制,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第一,明确和保护资源产权。建立稳定的产权关系,实施有效的产权保护,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产权交易规则。第二,建立合理的价格制度。制定资源环境成本的价格标准,尽快纠正相对价格扭曲和不考虑资源环境成本的状态,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环境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第三,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成本分担和损益补偿制度,消解各种从局部利益出发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总之,一方面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另一方面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达到公平正义、机会平等、共建共享的和谐状态。只有具备体制机制的基础支撑,才能从理念到行动,直到产生实效,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
  五、结论
  综上分析,“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是一种片面的、失调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一种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要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由“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可以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根本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基础支撑。当前。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
  

标签:为本 以人为本 转型 中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