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我鉴定 > 正文

关于廉洁文化的古诗_建设高校廉政文化,构建廉洁大学校园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建设需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建设应包括廉政内容,廉政与文化相辅相成。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旨在校园中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用廉政信仰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推动人们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政治道德和思维方式,营造出公平、公正、和谐的育人环境。
  一、高校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文化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基础的一种文化。我们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廉政文化。
  (一)廉政文化具有本质的先进性
  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其本质上具有先进性。它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灵魂”的廉政文化。廉政文化建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
  (二)廉政文化具有积极的导向性
  文化历来对人们的社会意识、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具有导向作用。廉政文化也不例外,其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对社会生活的辐射和导向作用。廉政文化一旦形成,其所包含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就会通过文化的自身规律和渠道,以传媒方式影响其受众,并由外向内,“润物细无声”地滋润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感悟”。与此同时,它还将创设出一种内聚力,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憎腐崇廉的精神凝聚并转化为拒腐行廉的行为。这样,一个以廉为荣、以廉为乐、以廉为美的文化“熔铸”力量便会得到显现。
  (三)廉政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在廉政建设的实践中,我党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要求。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表现为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激情奔涌的改革开放年代,表现为郑培民、吴天祥精神等,这都反映出廉政文化有其因时而生、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在新时期,我党倡导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好人民公仆,努力建设廉洁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亲民政府等,都体现了时代特征和要求,融入了很强的时代精神。
  (四)廉政文化具有历史承传性
  我国的廉政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儒家倡导“仁政”和“以德服人”。后来的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不管是出于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还是取信于民的追求,都极力提倡各级官吏廉洁奉公,并制定了严刑酷罚来惩治那些不廉洁之人。这些伦理学说、国家理念、清官意识、百姓认同等构成了古代的廉政文化。今天,我们加强廉政建设,也应该从古代的廉政制度和文化中汲取营养,因为这些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的民族传统心理之中,更容易被接受。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既要紧跟中央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部署,又要紧密结合高校的实际,反映出高等教育行业的特性。
  (一)以“育人为本”为价值核心
  高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选择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进而促进文化和人的发展。因此,“育人为本”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价值取向的核心。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始终不能忘记大学的神圣使命――育人,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目标,科学设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实现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
  (二)以“导引社会”为价值追求
  大学要从更高的层次上积极参与、导引、规范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大学作为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应当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品质,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更应担负起“导引社会”的重任。因此,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走在全社会的前列,要对社会产生导向和辐射作用,要通过“导引社会”,满足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群体对高校为社会提供民主政治、公平正义、惩恶扬善、安定有序、诚信友爱、精神家园范式的文化追求。
  (三)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价值标准
  教育以育人为本,要把树立“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价值观融入高校廉政文化体系,并以此作为评判高校办学宗旨、领导行为、管理行为、教育行为、服务行为的价值标准。当前发生在高校内的腐败案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引起了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遏制近几年高校内呈上升势头的腐败现象,促进高校党风、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要尽一切可能维护和促进教育的公平正义,切实纠正高校招生考试收费及其它各种不正之风,维系全体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权利,让人民群众满意。要尽一切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人才,成为对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着坚定信念的人。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部门共同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独特新颖的载体,让廉政文化和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使师生员工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人人反贪”的良好的、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根据大学生不同年级的具体情况,按照知识性、科学性、生动性与政治性、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把廉洁教育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与党内反腐倡廉工作和“三个条例”的学习结合起来,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以多种形式开展廉洁教育,全方位帮助大学生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促进大学生扬善弃恶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的形成,培养“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
  要把大学生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第二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党课等教育活动中,贯穿到教育与教学的方方面面。要以“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在高校中大力营造廉政文化环境氛围,组织大学生读“廉政书”,唱“廉政歌”,看“廉政戏”,听“廉政课”,观“警示片”,实行“廉政承诺和廉政宣誓”,开辟“廉政专栏”,以此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强化自律意识、责任意识。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综合的优势,注重古今廉政文化研究,向大学生传播先进的廉政理念、廉政知识、廉政人物、廉政要求,并向社会辐射。要做好此项工作,还必须将廉政教育纳入学校师德师风教育的范畴,将廉政文化的精髓融入良好师德师风的创建活动中。
  (三)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要努力形成全面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合力,营造“大宣教”氛围。尤其是那些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家长,理应作好家庭廉政教育以配合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因为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他们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的形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也要与社会各行各业党组织反腐倡廉工作挂钩,使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取得成效。
  (四)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廉政文化建设应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在学校张贴以廉政警句、格言为内容的标语,建立反腐倡廉网站,增设廉政文化栏目,宣传古今廉政人物、格言警句、廉政故事;在校报、广播台、电视台、宣传栏开辟廉政教育专栏;利用宣传橱窗举办反腐倡廉图片展、书画展;建设廉政、廉洁长廊;组织学生举办和参加党风廉政教育专题讲座、专题座谈、模拟法庭、辩论会、擂台赛、赛歌会和戏剧小品表演;组织学生观看反腐倡廉电影、电视片;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征文比赛、征集警句格言、写心得体会和毕业生离校前“廉洁人生路”教育等活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构建廉政文化氛围。
  (五)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学生党员“双带”方式相结合
  学生党组织应积极组织党员带头参加廉洁教育活动,如发放反腐倡廉资料给学生党员学习,开好“三个条例”和“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组织生活会,开展廉洁教育知识竞答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党风廉政专题活动。学生党员在自身带头学习的同时,还要带动全体同学学习,如通过在班上召开“主题团日”或班会,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学生党员应该时时处处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在同学中起表率作用。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创造性工作。高等院校应在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充分发挥人才和教学科研的优势,积极开展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把握特点,揭示规律,努力形成廉政文化的理论科学体系,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良性互动,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大学校园 构建 廉政文化 高校